【摘要】目的:探讨CT对鼻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肿瘤的CT表现,其中良性10例,恶性20例。结果: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结论:CT能准确对病变部位范围定位,直接清楚显示周围结构。
【关键词】鼻腔肿瘤;CT诊断;病理诊断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3-3581-02 中***分类号:R8 文献标识码:B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5年经病理证实的30例鼻腔肿瘤,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8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血性分泌物、鼻出血,其次为头昏,头痛、鼻部隆起及面颊部疼痛,突眼及视力下降等。病程1个月~3年。有鼻部手术史5例,其中2例曾进行过两次手术,1例作过3次手术。
l.2 手术及病理诊断:30例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活检病理证实9例。全组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20例。其中良性肿瘤:纤维血管瘤4例,状瘤3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内翻状瘤及脑膜瘤各1例;恶性肿瘤中鳞状细胞癌5例,淋巴瘤及恶性肉芽肿各2例,腺癌及未分化癌、腺样囊性癌及神经母细胞瘤各2例,透明细胞癌、恶性血管内皮瘤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各1例。 1.3 方法:全部病例检查均采用美国皮克IQ全身CT机。病人仰卧位,下颌内收,于硬腭平面上颌骨齿槽突开始,平行于眶耳线,以层厚5 mm,层距5 mm向上连续扫描至眶底止。部分病例加鼻腔***位扫描以及增强扫描。
2 结果
本组病例CT扫描,经病理证实为良性肿瘤10例,所有病例一侧(2例双侧)鼻腔见有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缘多数光滑清楚。10例中有5例鼻腔有膨胀性改变,鼻中隔向对侧移位,6例患者合并同侧副鼻窦炎症,表现为上颌窦和(或)筛窦密度增高,但其密度一般较鼻腔肿块密度稍低,3例病变向鼻咽部蔓延,6例向筛窦蔓延,1例侵犯眶尖并引起突眼,2例致周围骨质破坏。20例恶性肿瘤中,全部见有鼻腔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缘大多不规则或模糊,除3例无骨质破坏外,其余均有骨质破坏。11例侵犯上颌窦和(或)筛窦,6例面额部及翼腭窝见软组肿块,3例侵犯眼眶并引起突眼。
3 讨论
3.1 本组术前CT诊断有5例误诊,10例良性肿瘤中有2例误诊为恶性肿瘤,其中纤维血管瘤及内翻状瘤各1例,这2例均可见骨质破坏。1例鼻腔鳞状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肿瘤,患者早期仅表现为鼻后腔软组织块影,无骨质破坏,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术后3个月该病人复发,CT表现为病变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及引起骨质破坏。另外,淋巴瘤及恶性肉芽肿各有1例,由于均无骨质破坏而误诊为良性肿瘤。
3.2 通过本组30例鼻腔肿瘤的CT分析,笔者认为鼻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良性肿瘤表现为肿块呈膨胀性生长,可压迫周围骨壁,使鼻腔扩大或产生压迫性骨质缺损;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可直接侵蚀破坏周围骨结构;(2)良性肿瘤表现为病变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而恶性肿瘤表现为病变边缘模糊,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3)良性肿瘤一般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常侵犯腔外软组织。本组病例显示有腔外软组织受侵的均为恶性肿瘤。对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均可出现“骨质破坏”,则应特别强调破坏方式的重要性。CT上所见到的骨质破坏分为侵入性骨质破坏和骨改建,认为这样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在侵入性骨质破坏中骨骼很快被侵蚀和破坏,提示肿瘤生长快,多见于恶性肿瘤。本组大多数恶性肿瘤均呈侵入性骨破坏;骨改建反映肿瘤在缓慢生长过程中,邻近肿瘤的骨内被侵蚀的同时,在骨外面又有新骨形成,结果形成了骨骼被肿瘤推移或绕肿瘤形成弓形,这种表现常见于良性肿瘤。本组2例良性肿瘤所引起的骨质破坏均为骨改建后骨破坏。
3.3 内翻状瘤:内翻状瘤是鼻和鼻窦少见的上皮肿瘤[2],多见于中鼻甲和中鼻道外侧壁,易侵犯同侧上颌窦和筛窦。切除术后30%~60%复发,有5%~15%恶变,内翻状瘤和鳞癌可同时存在。CT表现:鼻腔和同侧上颌窦见软组织块影,晚期可波及双侧和邻近组织,骨质破坏以上颌窦内侧壁为主,可有广泛破坏;鼻腔扩大多不明显,肿瘤内可见点状、条状钙化。本组1例CT表现左鼻腔和左上颌窦软组织块影,左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肿瘤内见斑点状及弧形钙化。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曾误诊为恶性肿瘤。本例曾作过3次手术。
3.4 恶性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类似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3],为一种特异性肉芽组织。病理上,肉芽肿进行性坏死并形成溃疡,对软组织和骨质的破坏甚于恶性肿瘤。本组2例,均有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充满鼻腔,1例见明显骨质破坏,其中1例范围广泛,另一例没有骨质破坏,而被误诊为良性肿瘤,与病变处于早期阶段尚未破坏骨质有关,但该软组织肿块边缘模糊,与良性肿瘤病变边缘清楚是可以区别的。
3.5 恶性淋巴瘤骨质破坏较轻,甚至不出现骨质破坏。本组2例恶性淋巴瘤,1例未见骨质破坏,至误诊为良性肿瘤;另1例骨质破坏亦较轻,仅见上颌窦内侧壁和(或)鼻中隔部分骨质破坏。
3.6 CT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于传统的X线检查,可直接显示骨和软组织及鼻旁窦周围的结构,显示的结构清楚,细致,对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定位诊断准确全面。
参考文献:
[1]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303.
[2] 宋志巍,李 莉,孙伯章.鼻腔内翻状瘤的CT诊断(附23例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2):131.
[3] 王孝英,张振亚.中线恶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研究(附10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8):585.
收稿日期:2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