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壁画 公共艺术 环境 现代
一、壁画艺术
当人类第一次在岩壁上想要用自己的双手记录它们的生活内容时,岩画产生了,这也就是最早期的壁画。
现代壁画是泛指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视觉艺术综合的领域,是一切绘画手段都可以涉足的领域。可以用油画、粉彩画、丙烯画、重彩画法、湿壁画法、浮雕、高浮雕等种种传统技法的结合。还可以用喷、涂、现代化机械手段如金属中的切割、焊接等等新的绘画技法。壁画有两大特点,即建筑性和装饰性。
1.壁画的建筑性:建筑为壁画提供了存在的条件,壁画可以说明建筑的性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建筑物最重要的标志;
2.壁画的装饰性:
有两个含义,一是主观设计“主观性”二是适应环境器物(从属性)。
主观设计是理想主义的设计,不受客观世界的局限,根据作者主观审美理想来设计,以概括、简化、取舍、分解、综合、归纳、组织、强调、夸张变形、换色等手法重新创造与一般绘画相比,装饰绘画是主观设计,艺术处理的成份更多,形式感更强。主观设计是“放”如天马行空,形式感更强。
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与之谐调统一,达到美化目的,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装饰绘画不相一般绘画那样单一、***、自我表现,从属性就是“收”有许多限制,但处理得好,这些限制就可以变成特色和特长,大放异彩,具体到壁画从属性就是建筑性、装饰性既非再现,也非表现,而是美化,美是客观规律,在审美领域中的反映,即对立统一,是有秩序的运动,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运动是呆板的,没有秩序是混乱的都不美。
由于现代科学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壁画已经突破了绘画的界限,使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和现代工业技术相互结合,从而成为边缘艺术.
二、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最早人们对于“公共性”的判定,德国的不莱梅于1973年最早提出“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领域是近年来英语国家美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是根据德语“Offentlichkeit”(开放、公开)一词译为英文的。这个德语概念根据具体的语境又被译为“The Public”(公众)。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而公共艺术(Public Art)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而更多的关注于自身身处的环境,公共艺术的产生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环境观念。极大丰富和完善人们的生活空间,同时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民主性、交流和共享的精神。
一个环境不仅需要满足视觉上美的感受,它更需要有灵魂、有精神,需要通过某种手段体现它内在的情愫和信仰。所以公共艺术不仅是对一个公共空间的简单的装饰美化,同时还要体现这一空间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
三、壁画与公共环境的因素
现代壁画与古代壁画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壁画主要服务于宗教,以壁画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绘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
现代社会中,公共空间的类型和功能随着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建筑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相应地,也产生了过去所未曾出现的新的建筑结构、建筑类型和建筑空间,这些都会对壁画的风格、样式起到催化和助推的作用。 “壁画的重要艺术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壁画还没有改变与其他画种的共同本质,要通过绘画材料或借助工艺手段,直接宣泄内心情感,去表达把握壁画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等更深层次的追求。”壁画家或设计师,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对场所、空间的先期阅读,以期找到公共空间的特性、缺失和社会公众的精神诉求之间的联系纽带,进而将诸如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语言的传达方式、最后的实施等付诸于现实。
四、现代壁画审美特征
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壁画的审美特征。
1.尺度与美感
壁画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比例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界面关系是确定壁画尺度的基本前提。使之既不影响内外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整体思考壁画尺度与建筑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壁画尺度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画面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
2.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已具有了原始美感,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壁画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的审美价值。
材料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现代壁画艺术向着多种材料与多种工艺手法发展,这种趋势伴随着建筑的发展愈来愈明显。因而,对材料自然形态美的认识,对材质审美价值的发掘以及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壁画的材料观念。
3.形式与美感
壁画视觉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壁画家对某种特定空间环境的把握和对形式法则的创造性运用。壁画艺术形式的创造不同于绘画中的其它表现形式可以自由表述,壁画是在限定中寻求形式的创造,是与特定空间环境的统一协调来整体思考的。限定与创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壁画设计恰恰是在这一矛盾中通过壁画家自觉地运用一定的形式规律与法则,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所产生的视觉样式。
壁画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所产生的视觉感染力和对人们精神的启示是其它艺术语言所无法给予的。现代壁画也在随着新科技和新材料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壁画在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注入。它依赖公共空间环境,又体现公共意识,是社会价值和人类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的重要体现形式,是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尚廓,《壁画与建筑的构***关系》, http:///
公共艺术范文第2篇
随着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快轨、4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昌平线、亦庄线等线路的陆续开通,更多的公共艺术品走进地铁空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地上地下的文化对接和延续。
近日,北京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投入运营,实现与6号线的同站换乘,南锣鼓巷站中的 “北京-记忆”地铁公共艺术作品(计划)也一同亮相。
该作品以公共艺术计划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地铁空间艺术品的空间局限,利用新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城市、公众和社会发生互动,超越了艺术本体的审美价值,突显其背后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意义;将公共、大众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彰显着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大众互动互联的新方向,开创了地铁公共艺术创作的新篇章。
“北京-记忆”:
植入公众生活的“种子”
南锣鼓巷地铁站作为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重点站,其公共艺术的创作承载着宣扬北京文化、体现南锣鼓巷人文气质和精神内涵的重要任务。作品以“北京-记忆”为切入点,挖掘北京历史的院落、建筑和物件中所蕴藏的一段段人文往事,寻找即将遗失的北京故事,重建日渐模糊的北京记忆,为炎黄子孙珍藏无价的精神财富。
一枚徽章、一张粮票、一个顶针、一条珠串、一张黑白老照片、一个老字号品牌……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勾起人们对北京的美好记忆。“北京-记忆”通过在每一个6厘米见方的琉璃单元体中保存一个北京老物件,并设置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市民可以阅读该物件背后的故事并观看相关视频,还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
据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宿辰介绍,目前征集到的小物件中,最多的是各种票证,“好多票证都是住在南锣鼓巷附近的大爷大妈捐赠的,他们特别热情。”
这些票证带有浓浓的时代印记:红色的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上面盖着北京市粮食局的印戳;蓝色的远郊区县民用购煤证,上面标注的时间是1999年;皱皱巴巴的1分钱纸币,是1953年版的;一张1985年的长城门票,标价只有5角钱;没有日期的邮***汇款通知单上,还印着清晰可见的语录……
目前搜集到的小物件,还有不少当年市民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一枚顶针、一盒蛤蜊油、一颗算盘珠,都将被装进琉璃块里。其中让创作者们眼前一亮的,是一个铁皮青蛙玩具。宿辰乐不自禁:“我们一群人围在一起,一边讨论项目,一边看着青蛙跳来跳去,逗死了!”
“北京-记忆”的灵感来源于琥珀,通过琉璃铸造这一传统工艺将逐渐被遗忘的老北京记忆封存在作品中。其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单元体组成,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具有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剪影,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借助地铁庞大的人流形成的影响力,将老北京记忆的种子植入人们的心中,唤起人们对于老北京人文生活的情感与回忆。
地铁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
地铁公共艺术实践中,多以壁画、浮雕作品的形式装点空间。相较于传统的静态陈列方式,“北京-记忆”体现了跨界艺术的多样性及互动性,将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多媒体艺术、网络空间等因素纳入到作品中,使作品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也更注重其文化属性,强调“生长”的过程。
因此,该作品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互动、计划或诱发文化“生长”的城市文化火种。艺术介入地铁公共空间的方式和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也由“艺术装点空间”、“艺术营造空间”转 向“艺术激活空间”。
“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综合了艺术作品、市民互动、媒体传播、社会话题和公共事件等因素,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手段与市民产生互动,通过媒体的介入和推广引发广泛的社会话题,同时将整个过程发酵为一个文化艺术事件,在传承北京记忆的过程中促成城市文化的生长。
据悉,在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运用多领域、跨学科的创作方法与观众产生互动,并以公共艺术计划的形式来推进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艺术计划的顺利实施,可以阶段性地引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这个方向充满着民众关怀,这个方向不依赖于大体量和高成本,这个充满中国人文精神和地域气息的方向应该是中国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走向。”
公共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城市雕塑 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公共艺术既包括暂时性的艺术作品,也包括永久性的艺术作品,诸如雕塑、音乐、戏剧、壁画、建筑、媒体艺术等所有面向公共领域的媒介皆包括在内。
(二)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
公共艺术的特点有很多。例如: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
二、公共艺术中的城市雕塑
(一)城市雕塑的概念
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不仅有艺术性的点缀作用,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举个简单的例子,建于1887~1889年间的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公共艺术。埃菲尔铁塔是为纪念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从这个方面看,它从一开始就刻意要成为世界性的公共艺术。然而,起初建造时,埃菲尔铁塔却遭到了来自巴黎市民和当时杰出的法国艺术家、作家的批评,有些人认为它像一块眼疤,不适合放在巴黎建筑的背景里。尽管当初有这样的非议,但如今埃菲尔铁塔却被全世界视为人类的创造力和科技成就的象征,而且也是巴黎人民的骄傲。截至2015年,埃菲尔铁塔已经接待了数10亿游客。至今它还是世界上游客最多、接受度最高的公共艺术。
(二)城市雕塑在中国
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从改革开放的初期,便受到了国外的影响。很多雕塑家、建筑家通过出国考察的方式学习西方的城市雕塑和建筑。1980年9月,以刘开渠为团长的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团归国后,赴全国各大城市为市级干部和雕塑家讲学,向市民们宣传普及城市雕塑,提高人们对城市雕塑、对美化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专家们的宣传与普及,我国的城市雕塑得到了有力地发展,一股对城市雕塑热在全国悄然兴起。1981年《美术》第七期出版了雕塑专刊,发起了城市雕塑的讨论:提出“雕塑艺术应该为美化城市服务”的口号,对雕塑过去存在的问题、雕塑和建筑的关系、雕塑和环境的关系、雕塑和人的关系、雕塑的题材、形式、风格、作品、室外雕塑的资金及作品来源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到了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转型中,中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得到扩展。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和重点城市在经济化和商业化的影响下,对公共空间的装饰呈现出较以往平民化和福利化的趋势,这个时候的公共艺术对市民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这种状况首先是从雕塑公园的出现开始的。如:北京市怀柔县委、县***府和八道河乡***府共同筹建的“怀柔山林雕塑公园”,1996年由青岛市委、市***府与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筹办兴建的青岛名人雕塑园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中国具有各类公园达10万多个。桂林2010年建成的雕塑公园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特色的国际雕塑公园桂林愚自乐园。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雕塑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尽管目前关于城市雕塑的系统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和完善,但近年来在经济的推动下,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城市雕塑,至少在客观上,它促进了与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时也促进了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师队伍的形成。
三、公共艺术的思考
(一)我国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
公共艺术,推而广之,就是广大公众共同的艺术。国家民众的艺术。因此,和艺术博物馆、艺术展览馆中对公众开放展出的艺术一样,公共艺术属于国家文化艺术制度的一个部分。在我国,虽然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有力地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公共艺术仍然却存着许多问题:第一,华而不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门面建设,表面上富丽堂皇,实则毫无内涵和美感可言,导致了大量劣质、低级的公共艺术充满市井,在经济和公共空间上都形成巨大的浪费。第二,公共艺术体制的缺乏以及公共艺术权力的滥用。公共艺术不是从公众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代表权力的***府的决策者的角度出发,从而使得公众艺术脱离公众沦为个人专权或局部利益集团权力的符号象征。第三,公共艺术缺乏相关的资金来源、使用等立法保障和监督机制。谁有钱谁就来设置公共艺术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公共艺术在社会发展、艺术制度、观念思想、艺术技艺、公众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不过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制度的健全,艺术观念思想的完善,艺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公众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二)结语
公共艺术在我国发挥着创造美好环境、塑造市民性格,丰富市民精神的重要作用。在我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当代公共艺术应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和公众市民的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合理地借鉴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经验,并总结自身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典型案例,从而促进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
[2] 林保尧.公共艺术的文化观[M].艺术家出版社,1997.
[3] 永辉,鸿年.公共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5] 应立国.城市雕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C .卡特.如何理解作为公众艺术的雕塑[J].世界哲学,2011(5).
公共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发展;公共艺术见解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首先是它的公共性,此空间是指许多的人,是非摊他性,能参与融入的空间。它是社会发展到一个特定的历史峙期,以公共意志为主题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它有可能是没有标题的构筑物创作,只作为场所的空间媒介,市民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能得到放松,沟通,学习,互动等各种生活体验,在完成“空间对话”的同时,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既是人们精神与心理安慰的调节剂,又是绿色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真、善、美的代表,公共空间不仅成为市民自由交流、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拥有一定的艺术文化价值,从公民在文化权利的角度看,公共艺术的设计首先是对公共空间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和服从。所谓公共艺术“发生”的场所,是一个开放型的、公开的、公众能够参与和融入的公共空间。艺术家和观众之间,不是俯首帖耳和居高I临下,不是教训与被教训的关系,而是交流的、平等的、共享的关系。当公民参与公共艺术的沟通、互动、对话等活动,体现了公共空间秩序共同需要,这种秩序既对于每一个人是责任的制约,同时也是对在公共空间权利享有方面的尊重。由于作品被重视,公众的权利和参与度提高,就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作品的多种功能性,包括传承、审美、环境、愉悦、共享等,强调了公共艺术对于公民的文化服务性。在观念上表现为公共艺术家对人们的关怀,体现一种人文主义精神。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
1.公共艺术于当今社会发展状况,
在艺术与生活质量的需求增长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公共艺术对人们思想的需要,可是中国的艺术市场还不健全,走纯艺术作品的市场还有限。因此,公共艺术应该让艺术与市场结合,但是公共艺术只要成为一个市***工程艺术,就会面临甲方与乙方这样的雇佣关系,艺术家的创作常常根据投资方的要求作为此次艺术目标导向,从而让更多的艺术方方面的自由度有所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共艺术家容易把个人创作和甲方要求区别对待,在“行活”与 “纯艺术”双重标准要求下就容易会给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我个人认为,公共艺术家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与甲方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雇佣呼喝的关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换位思考角度去创作作品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这样工作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就需要一个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有的艺术作品和雕塑作品在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却丝毫体现不出公共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性。从程序与效果的检验上、资金的使用效率上,都存在很大的漏洞。任凭长意志与行***指令去摆放确定城雕的未来命运。有的城市以拥有某个大师的权威作品作为公共艺术为荣,而对于这个城市自己的地域文化是什么,它要往那条路走,它的市民最想要什么,它的城市文化传统是什么,怎样收集和汇聚市民的意见,常常变得无人问津,成了本末倒置。这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非常大的浪费和对公民文化权利的藐视。
2.公共艺术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可极大地带动地区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地位。是一种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文化象征,是传承城市历史及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纽带,将代表城市文化与精神风貌,并可能成为城市标志性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与重大的战略意义。公共艺术成为某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象征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说:1997年落成于青岛五四广场的主题雕塑《五月的风》如***1,曾面向全国征集,收到样稿130多份。经市民投票《五月的风》胜出, 深圳市的“拓荒牛”雕塑和“深圳人的一天”雕塑,无不是汇聚了广大公众的审美愿望和精神需求,高度尊重公民的经济、文化权利,不是屈从于某个高级行***官员,或盲从于某个资深权威。而是经过大量公众意见的交流、争论和淘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结晶,比如北京奥林匹克中心雕塑作品体现“绿色、科技、人文”的奥运主题。南京地铁壁画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主题。又如2009年落成于北京西客站南广场的《国风》雕塑,采用中华民族的***腾“龙”的形象作为设计造型的依据,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东方之光》如***2位于上海浦东世纪广场的世纪大道的入口处,以日晷为原形,以突出跨世纪的时间主题:还有香港金紫荆广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为1997@z7月1目中央人民***府赠送香港特别行***区的***府礼品,成为香港回归祖国的永久标志。这些例子,既是城市奋斗与建设历程的缩影,也是城市不断开拓进取的城市精神的象征。我们应引入新眼光、新思维,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城市名片与未来公共艺术创作的新起点为看点。历史证明:这些公共艺术,源于对公共文化权利的尊重和创造性表达,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具备了历史形态,通过公共艺术执行与社会文化、社会批判的功能;因此它有社会记忆、历史性道德批评、社会制度的建构等社会***治问题。
3.公共艺术的功能
公共艺术是一门解决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组织空间、优化环境整体规划的艺术;整合自然资料、协调生态、公共关系的艺术;是塑造城市文明、精神与物质、体现传统与现代、***府与民众、关系功能与审美,体现大众文化追求的艺术。在公共区域中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并在此环境中有归属感的精神产品。虽然艺术家通过之手完成公共艺术作品,但场所精神在公共区域的认同是前提。他对人文精神、社会文化、造型结构、人文活动、心理情感、材质环境、社会发展等均可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内在动力。作为公共场合中的文化与艺术的传播媒介的公共艺术,体现着公共领域的场所精神,从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公共空间所具有特定的语言要求,简要地来说,就是形式上具有开放性、表现上具有共享性、设计上具有综合性。要从制度建设上采取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措施,而不是从个案上纠正这些问题。***府应该给艺术家在创作发挥方面有充分的自由空间,让艺术家把工程当作自己的作品来创作,给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创新模式,给公共艺术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发挥空间。艺术作品就会更加统一。在专家委员会中,可有城市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建筑规划设计、旅游服务、民俗心理研究、历史调查研究、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权威专家,防止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建立一个集思广益、体现共同参与、汇聚专家、艺术家和市民意见部门。
结语
公共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公众参与;互动性
一、公共艺术概念
公共艺术,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词,由“公共”和“艺术”两个***的定义组成。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公共的具有社会目的的艺术,公共空间与公众参与是公众艺术的两个必要条件,公共空包括公园、广场、车站、街道等对公众开放的空间。
二、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现状
中国的公共艺术步伐有些缓慢,虽然近几年各地都在做一些公共艺术品,少数地区在尝试性的引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新媒体来呈现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但往往因为诸多原因,如制作成本太高、技术不成熟、后期维护困难等原因而搁浅,其中技术不成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本文将分析讨论如何通过新技术来呈现体现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谈到当今的公共艺术的时代特色,那就要体现在“新”字上,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媒体等;中国的大部分公共艺术似乎还停留在“老”的层面上,老材料(玻璃钢合成材料,金属等),老技术(焊接等),一般也都是静态的冷冰冰的雕塑或装置,很多城市的公共艺术雕塑可以总结为“三根线顶个球”“两个小孩托本书”等类似的形式,这似乎还都建立在老的技术、老的观念的基础上,这些公共艺术作品,都是那么的死气沉沉,完全不能带动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活力,那我们能不能通过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当中的运用来提升公众活力呢,让公众真正享受到到新时代公共艺术作品的魅力。
三、新媒体及新媒体艺术概念
新媒体是一种以“光学”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其核心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亦可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多,包括录像、互动装置、虚拟现实、电脑动画、数字特效、数字音乐等,具有很强的公众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存在方式与传统的艺术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它不同于以往传统艺术的物质性,而是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体进行艺术造型的再创造。
四、互动性,新媒体艺术让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
互动性是城市公共艺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原则,体现了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参与使人们了解公共艺术,也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才能真正实现了公共艺术的价值,新媒体艺术能通过声、光、电让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充分吸引公众的目光,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当中去。想要让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炫起来,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压力蛮大的事情,但当我们把声、光、电、机械学综合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当中去时,似乎这一切都将成为可能;当然这首先需要公共艺术设计师在出方案时要大胆构思,跨界思考,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你可以不懂技术,但你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懂,不能解决,就把方案框定在一个小范围内;这时据需要设计师去寻找各个方面的合作者,如灯光设计师、机械工程师、电力工程师等,将你的大胆构思与各方面的专家分享讨论,修改,使其有落地的可能。说到这也要讨论下部分“狂野”的公共艺术设计师,说到“狂野”是因为他们的方案与构思太概念化,以目前的最前端的技术仍难以呈现;当然敢于大胆设想是好的,但毕竟公共艺术不是工业设计,并不需要太多的概念化设计,我想只要能将本时代前沿技术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中并能完美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目前我想综合运用声、光、电新媒体技术,以及机械工程技术能让公共艺术作品动起来、且炫目公众,让公众能驻足观看,流连忘返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了。当然作品也要体现其文化主题,地域特色等,在基于文化大背景下的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必能提升公众活力。
五、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日常维护问题
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像传静态塑或景观作品那样牢固永久,也不像短期的动态装置作品那样昙花一现,它需要长时间牢固有效的运转,这就为其日常的维护增加了困难,室外的安置环境更为日常的有效运转增加了难度;再者新技术的动态公共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长期需要开支的项目,毕竟有效的运转,需要耗费一些资源,且动态公共艺术作品的运行安全性,也需要日常的关注;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发展新技术动态公共艺术作品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中国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的未来
谈到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的未来,似乎是充满了无限的美好愿景,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未来,新技术公共艺术作品必然能占据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这需要广大公共艺术设计师的努力以及艺术媒介的不断创新。
1.作为设计师;需要时时了解信息前沿,掌握新媒体相关动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创造新的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同时做好与广大新媒体技术人员你的交流沟通工作,在他们的技术指导下更好的完成新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设计师应该考虑到在未来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应进一步强化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作品的联系,应充分考虑到参与互动人群的喜好与承受能力、理解能力等。
2.作为公众;要具有积极参与新媒体城市公共艺术的热情,具有体验新技术、新感觉的精神;需要具有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另外新媒体公共艺术作品,不同于以往静态的硬质材料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更脆弱,更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它需要公众共同的爱护。
3.艺术媒介的不断创新;声、光、电作为新的艺术媒介已经在许多当代公共艺术作品当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数字时代下的公共艺术应紧跟最新科技的发展,寻找更新的公共艺术媒介及实现形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学技术大背景下的新媒体公共艺术更是改变了公众对艺术的认知与实践,更为广大公共艺术设计师提出了挑战,这需要广大公共艺术设计师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媒体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将为提升城市活力,增加公众参与度发挥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晓寒,何雨津.《互动媒体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鲍宗华.《数字化与人文精神》.山海三联,2003.
[3]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杨继红.《谁是新媒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公共艺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品媒介
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这里所说的“艺术语言”是指其在被艺术家或设计师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中,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它便具有了语言的因素,材料便成为艺术语言,成了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从使用纯天然的材料制造器皿的初级阶段到人们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从材料的复合阶段到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艺术家及设计师实现了从意识到观念、从使用到审美意义上的转变,即材料作为一种装饰语言、一种造型要素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
从材料自身角度来说,纯粹意义上的材料媒介往往会使公共艺术品显得单薄,只有找到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材质美的结合点,才能彰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材质所附加的精神内涵。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这种“物质性”转变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属性”,真正体现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愉悦感,是我们研究材料作为公共装饰艺术品的表现媒介的出发点;如何借助媒介语言来表达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大环境的融合、艺术家或设计师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是理性与神秘的交织,是我们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领域。
从材料媒介的发展历史出发,笔者将作为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材料分为传统型媒介、新型媒介和超媒介。这种分类有其相对性。依其作为语言要素来分析它的语境意义及与大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清晰与模糊、是确定与不确定、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传统媒介——感官与直觉的延伸与交融
我们生活在各种媒介交织的世界里,被各种形式及媒介的公共艺术品所影响、所感染。不同材料的公共艺术品带给我们的信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千差万别,这不仅是因为不同审美公众的感觉有别,更是他们的感觉与直觉相交融的复杂性的表现。就传统媒介来说,通常情况下软质材料传达给人一种随意、温馨、浪漫等感受;而硬质材料则表达一种庄严、力量等;木质材料传达一种自然、原创;金属材料传达的是冷竣、威严……但这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是唯一的,要根据具体材料的造型、具体纹理及色彩表现来诠释自身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媒介,是自古以来所运用的如木材、金属、石质、泥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由来已久并还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故在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设计中,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材料结合新的观念,把传统材料转化成现代装饰设计语言,将传统材料与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材料很好地融合在一件作品中,是公共艺术品设计运用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把传统材料成功地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借以完成对传统材料所蕴含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反思与批判,完成与现代思想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品设计创作领域值得研究的一项内容。
传统媒介作为材料表现在公共艺术品中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这与传统媒介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是分不开的,是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品而置于城市环境中。传统的材料多种多样,不可能一一罗列,笔者将其归纳为土属类、金属类、综合类三类,来分析说明传统媒介作为装饰语言的特质与表现。土属类包括所有从土地而来的物料如泥质、石质、木质等,土属材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包容、和谐的特质,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例如朱乐耕教授的环境陶艺作品,即他在麦粒美术馆前的大厅里制作的一幅七米高,十七米长的杰作——“生命之光”,以瓷材质的美感来追求一种凹凸的光影效果,其视觉上的冲击力使人感到一种生命内在力量的勃发和颤动。他利用火和土的语言,不仅巧妙地表现出了具有音乐节奏般的陶瓷肌理的美感、陶瓷材质特有的色泽美感,同时让人通过这犹如土地、岩石般的肌理得到了人和自然的某种亲密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而金属包括不锈钢、铜、铁等,具有经久耐用的特征,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这也是传统媒介一直以来被看好的原因。综合类材料包括所有化纤合成、塑料、硅胶等,基本取自工业应用。
21世纪的今天,公共艺术品在材质的选择上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新媒介、超媒介的出现,使人们驾驭媒介表现的能力愈来愈强,而在公共装饰艺术品表现媒介的选择上,艺术家趋向于传统媒介表现的主要原因,是它既能满足公众的视感又能满足公众的触感。
新媒介——表现介质的多元化
由于现代艺术的蓬勃兴起,引发了材料世界的大变革,艺术家、设计师们开始认识到材料不仅是可视的、可触摸的,而且还是可嗅的。从有形的材料到无形的材料,从客观的具象到主观的抽象表现,个性化、个人化语言的追求,促使艺术家找出与个人独特语言相适应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当我们面对一种新材料,也许我们会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的独特意义,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艺术信息和文化内涵。比如说设计师为满足公众亲水的心理要求,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做出了水的精神,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以水为媒介构成的景观小品如景观喷泉(包括与声、光、雾、电巧妙结合音乐喷泉)、景观瀑布(以建筑物、山体等为背景的瀑布)、水池、叠水等,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用自然元素作为造型要素,给城市人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当下新媒介公共艺术呈现出非常良好的态势,其创作领域兼容了声、光、水、电以及多媒体技术,它们在表达上的自由完全打破了陈旧的格局。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新媒介艺术对架上艺术最大的贡献,是尝试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与新的媒介之间建立的一种对话。
以声、光、水、雾等媒介作为造型语言的出现,给城市增添了丝丝灵气,也丰富了我们的视域。以光为媒介构成的公共装饰艺术品是利用光作为造型的主要要素,这类艺术品有两种效果:一种是普通光;一种是各种色灯光。它们都是通过光影对比造成的光影效果、光色对比所产生的不同光色效果来营造一种内外不同的空间光环境,丰富的光的色彩及层次给公众一种温馨、浪漫之感。光与传统媒介的巧妙结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像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是新媒介综合运用巧妙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可以说是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他利用晴、烟、雨、雾、水、光、声等作为造型艺术语言,给作品增添了无穷的神奇魅力。作为一部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集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震撼性于一身,是一次视觉上的革新。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媒介,如声、光、电、水、雾等,利用这些媒介所创作的公共艺术品的一大特点是其暂时性,所以具有大的灵活性,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形态、色彩。这种新媒介的产生符合了现代都市人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当下设计师与艺术家利用新媒介所创作的公共艺术品呈现给我们的多数是一种形式的表达,而缺少文化内涵及思想性。
超媒介——寻找个性表现语言
超媒介是在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来接受和传播信息,它是非物质性的表现媒介。公众在接受以超媒介为表现介质的公共艺术品所传递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关系。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上一方面表现为真实的呈现,而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虚幻的,是真实与虚幻的交织。
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公共艺术品相比,超媒介更多的是强调自身语境的重要性,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得较为模糊。比如城市广场的信息牌、指示牌等,设计者考虑得更多的是画面的广告性、信息量以及画面的装饰性。而在大的环境上、在公众的心理需求上又做了多少努力呢?画面形式、颜色等信息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画面的造型语言与所处环境的和谐情况怎样?这应是设计师及策划者多多思考的。
今天,我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缩短与国外先进国家城市发展的距离,城市公共艺术亦然。但在网络技术等多媒体作为超媒介在公共艺术的运用上,在规划的整体性、设计观念的更新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城市、一个小区的规划可以说很经典,却缺少具有形象性、象征性的标志;一条街道风景亮丽、极具特色,却唯独不见指示牌,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精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所以我们的设计师要综合利用网络、摄像、多媒体等媒介语言来展现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
总之,不管是传统媒介、新媒介,还是超媒介,媒介本身所带来的信息与表现公共艺术品语境传递给公众的信息是不同的。在公共艺术品的表现上,它融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而传达出文化信息。这种信息随着不同创作者的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阅历、不同表现方法而呈现出不同的语境。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及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发现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意义、审美价值以及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对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费菁.超媒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公共艺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街道;公共空间;人性化
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他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置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街道上的景观,街道上的尺度,街道两侧建筑物的体量和风格,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匾和指示标牌,独具特色的绿化,小品,设施,以及街道上穿梭的车流,或漫步或急行的人们,或驻足聊天或看热闹的市民……这些城市街道上的情景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1 目前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街道场所“人性化”的消失
路易斯•康说过“城市始于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时城市的本源”,这体现了大师对于场所感的认同。而在现代工业社会,城市中的传统街道为了适应汽车及它新型交通工具的行驶而逐渐被改造,街道放宽,断面变得复杂,沿街高楼林立,地上地下管线交叉,出现了现代的快速路,立体交叉,地铁等新的形式。人在街道中的地位逐步让位于汽车,摩托车等快速交通工具。而“街道”这个词,也逐渐被“道路”所代替,由于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城市道路上车辆拥挤,交通事故,交通污染日渐严重。
1.2 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千楼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过去人们批评‘方盒子’,今天又不管城市的历史背景,不看城市而整体风貌,又出现了到处模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街道失去了个性。
1.3 街道景观附属设施的“非人性化”
结合我国许多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环境现状,仅仅考虑道路交通队路面的基本要求,忽视了街道各种附属设施的建设,如交通标志缺乏系统的精心设计,以及其他提供人使用的各种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正常使用需要。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交通需要,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施工质量低下,不能满足步行者的行走要求。缺乏为残疾人,老人,推车儿童的妈妈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辅助设施严重缺乏,为街道上行人服务的设施,如公共车锁,街路标牌,交通***展示板,公共电话亭即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严重缺乏,街道设施缺乏系统化,标注化设计,整体性较差,与城市面貌的改善不能同步。
2 城市街道环境的复兴
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措施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复兴被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重要举措,并把人行系统视为完整的网络,强调其连续性。为了鼓励步行,利用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从而改进城区的现状交通。
3 城市街道空间景观人性化设计
城市街道可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和其他步行用道。它们要求都有自己的景观特性。但他们又有许多共性,即方便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安全性,适合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3.1 街道绿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3.1.1 街道绿化的作用
绿化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质景观,是城市美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街道绿化的基本作用防护作用、交通组织和街道景观三个方面的作用。行道树是街道上最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街道特征。行道树能对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的限定和分割,能有效的改善街道品质,而且设计和实施相对简单。在具体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如罗马的许多街道采用松树,佛罗里达的海滨城市多栽植棕榈树,深圳街道上椰榈树则体现南国的风光。隔离绿带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应当尽量以绿化的方式解决道路空间,交通组织,人车隔断等功能要求,隔离带易采用草坪、灌木、绿篱相结合的方式。
3.1.2街道绿化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有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要求,街道空间的绿化建设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更多地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的阳光更亮些、空气更清新些、树木更茂盛些。然而,当前各地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令人焦虑的非人性化的现
象:城市街道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少,有的街道上一棵大树都没有。到了夏天,这些街道由于缺少遮阳的树木,街道环境极为恶劣。绿色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它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的。最后绿化对改善局部小气候也有显著的效果。
3.1.3街道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人行道以行人步行舒服、方便为目的,由于场所的要求不同,所使用的表层
材料也有所差别,但防滑性是首要的。
车道铺装则要求所用材料应比人行道使用的材料有更大的抗压强度和耐磨
性,市区的车行道路可以不必保持路面铺装的连续性,可利用凹凸、夹缝、材质
等变化丰富路面铺装效果。
3.1.4 街道座椅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除了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消遣性小坐而设计的基本和辅助座位之外,还要
充分考虑到对歇息性座椅的需要,这些座椅应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到城市各处。
因为从体力上来说,大多数人能够或乐意行走的距离是很有限的,对于大多数人
而言,在日常情况下步行四百至五百米的距离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儿童、老人和
残疾人来说,合适的步行距离通常要短得多,所以对于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坐下歇
息的处所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是迫切需要的。创造良好的城市或居住环境的一条
重要经验,就是应按一定间距,比如每隔100m,设置一处合适的歇息场所。
3.1.5 街道信息识别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信息识别设施是为在城市中活动人们确定位置与方向服务的。它包括城市的地***系统、道路标识系统等。道路标识,要使人一看就知这条路上有哪些单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很多,因为要保护旧城区,所以道路都很狭窄,不过,其交通却能做到井然流畅,做法很多,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道路上指路牌很多、并且还很大,而不象我们道路上多的是广告牌、大的也是广告牌。
3.1.6 街道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服务设施是为了使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方便而设置的,主要包括垃圾箱、电话亭、用水器、售货机等。它们的设计首先要满足设计总则,另外还有其他的特别要求。例如电话亭的透风性、挡雨性和私密性要求,电话机放置高度需考虑不同年龄层的使用者的需要;用水器应该选在城市人流密集地带及休息场所;在交通要道节点、人群集中和自动售货机地点附近,要适当设置垃圾箱以保持环境整洁、卫生,设置的垃圾箱位置与距离适当,便于市民使用,垃圾箱的机能应是简便的,特别在开启盖子设计方面应注意便利性、易操作性。
3.1.7 街道装饰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装饰设施主要包括雕塑、小品等以供人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设施,它是赋予街道空间环境以生气的工具,是构成空间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成涛主编的《城市环境艺术》中,把雕塑称作是“空间的变形虫”,它既可通过自身形体的扩充填补空间的空洞,又可通过自身的压缩、镂空来包容空间,增加空间的深度。按照环境张力的理论,要使一个地方的环境张力平衡,可通过调和与对比的方法,街道观赏性设施可以在街道的空间塑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4 结语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技巧,而艺术的生活则是一种境界。城市公共生活应该是
公共艺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互动;文化属性
公共艺术是以大众需求为前提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在***府、部门及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的大众文化活动。它包含艺术创作、公共空间和大众参与三项要素,大众参与是其中核心要素。广义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中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公共艺术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公共空间,一是公众参与。前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放置在公共空间之中,这样,博物馆、美术馆或者私人收藏家手里的艺术品,不能算公共艺术;后者要求公共艺术必须服从服务于大众,这样,用于自我表现或团体内部交流的艺术,也不是公共艺术。而在上述两个条件中,公众参与是核心条件,也就是说,有些作品尽管出现在公共空间中,却并非公共艺术。比如近年来常见的“形象工程”,虽然其中也包含艺术设置,但却不能算公共艺术。这是因为在一切形象工程中,大众权利总是缺席的;这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效果通常是夸张炫耀的,也往往只体现出权势者的虚荣与狂傲,与大众的审美意意愿无关。公共艺术创作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才能够创作出高品质艺术作品呢,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一、互动的要求
在公共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中,让民众积极、直接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是公共艺术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公共艺术如果不能引发大众的关注,它的价值随之减少。民众的参与是对文化公民权的行使,也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性质,不是由上到下的领导授权和专家指导,而是由下到上的公众心愿表达。所以,在公共艺术创作中,必须要扭转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心态,要多考虑外在因素,才能实现人群互动的社会目标,其中,社会议题、趣味性、可亲性和融入性,是产生互动效果的主要因素。改变观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关系,让观众走进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创作中要把观众作为主题或形式元素加以考虑。
二、创作形式的公众化
公共艺术创作不同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艺术家个人创作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诉说,主体都是艺术家本人。但公共艺术创作的对象是广大公众,为他们创作高质量作品是最终目的。那么就要尊重公众的审美需求,大多数人们不是学习美术的,他们的视觉感知力不能与艺术家相比较。因此,从本质上说,公共艺术只是大众生活里一种传达媒介,它没必要也不可能在纯艺术层面上与博物馆艺术一争高低。大众什么所需,贫民生活所系,是公共艺术的创作方向。为平民创作与为权势和金钱创作不同,他要求艺术家“眼光向下”,多考虑公众的审美需求,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艺术个性。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当地民众的真是心理需要,是为公众创作公共艺术的核心。
三、注重人文精神
文以载道,艺以载道,走进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必然要影响人的视觉和心理,也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心向善。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就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理论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扩展的艺术,另一个是社会雕塑。他所完成的不是植物、石头或者金属成品的形式美感,而是跨越时空、连接心灵关怀、塑造和谐社会、移动人类进步的社会学与生态学价值。由于公共空间是许多问题交汇的地方,那里的艺术经常涉及到***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城市或社区的战略,一般需多方协商由设计团队协作完成,综合着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历史学家、环境心理学家、文化地理学家、景观设计师等的劳动,亲润在都市的批评语境中。因此,好的公共艺术能够促进市民之间、官民之间的对话,拓展积极的、民主的公共生活,提升公民的环境素质和审美素质。公共艺术符合社会迫切需要,提供了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时代艺术的机会。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日趋重视,公共艺术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家一直比较注重作品本身的创作与研究,而忽视了公共艺术核心问题的研究,造成公共艺术许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公共艺术缺少创新,模仿风气盛行;公共艺术主题的符号化倾向;片面追求形式;公共艺术与环境空间不能和谐统一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呢?我们认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建设的同时,应该为公共艺术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艺术家不应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应增强自己的敬业精神。艺术家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应和建筑师、规划师密切合作,把握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地位。中国的公共艺术必须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特色中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的公共艺术只有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精华,吸取西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先进理念与技术,不断完善与创新,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艺术。
作者:王平胜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崔成.东京六本木新兴商业区公共艺术[J].装饰.2007(01)
[2]崔成.札幌JR塔公共艺术[J].装饰.2007(02)
[3]李静.试论陶艺的表现特质及其在公共艺术中的融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4]李家骝,陈晓林,魏二强.中国作家协会办公楼公共艺术实践[J].装饰.2007(12)
[5]陈鸿俊.论公共艺术的思想传达[J].装饰.2006(03)
[6]何锐.从文化的角度谈公共艺术与自然生态[J].装饰.2006(03)
[7]国玲.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J].装饰.2006(03)
[8]曹武,郑卫民.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浅谈我国当代城市公共艺术[J].中外建筑.2006(03)
公共艺术范文第9篇
(一)通过公共艺术实现文化价值,彰显地域文脉与认同
公共艺术是当代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追求,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隐喻功能。楚国800年的辉煌既是历史,也是巴国楚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以***腾、绘画、曲艺等方式体现在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身上。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情节却往往在文化自觉的应力下,让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文化的沉淀在现实中的反映便是艺术之美,它是对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在城市个性日渐消隐的今天,“千城一面”的脸盲症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病态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了彰显城市气质的文化和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艺术,又何谈城市价值和文化认同?巴楚文化亦如此。傍晚城市广场上的汉剧表演、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热干面”雕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既是时间长河里平淡生活影像中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文化投射在真实世界中的印记。正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美学效应的发挥有特定的空间构造,只有彰显场所精神,联系地区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地区文脉,才会获得较强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动力。由此可见,利用公共艺术的文化隐喻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并继续形成固定的社会态度,证明了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传承中最温和亲民的手段。古人强调形、气、神的互转共生,“形”为“物觉”,“气”为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神”为大道升华。①艺术人类学指出,所谓同化不会产生和谐,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美与美的共生,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巴楚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支,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巴国楚地人们的现代生活,与中华大地的人民共享祖先的馈赠。这些馈赠该如何以活态的形式传承,恩施州的三岔傩戏以国家认可的艺术表演和以国际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定位,成功实现了现代转换。②
(二)公共艺术可尝试用现代的、艺术化的、开放性的手法传承巴楚文化
对于文化遗产这种言必称古的财富,其传承发展却需要以老树发新芽的态度进行,毕竟只有“活”的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它以表达公共意志为核心,以艺术内容公共性和市民的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巴楚文化并非单一的“巴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楚文化”,而是先在巴地后在楚地界域上受巴文化和楚文化浸染从而显示出巴、楚文化共同特征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融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动态文化,其发展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这里选择城市公共艺术这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发扬以城市市民为受众、在公众的参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将巴楚文化以现代的手法继承下去。结语中国文化史是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代的文化趋同性特征亦得益于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相互沟通。文化的趋同性对艺术的影响绝不是当代出现的,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文化添上异域风情的一笔,日本浮世绘让西方绘画艺术挣破了写实的牢笼走向抽象和自由,以及曾红遍全球的流线型设计都是文化交流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佐证。艺术是穿越时空维度的自由的因子,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公共艺术更是文化的沉淀,可以说生活不息,文化不止。虽然人们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社会属性使人对物质形态外在的审美情趣趋于相同,这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公共艺术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在体验城市空间的过程中,糅合人文环境而产生文化认同,公共艺术实际发挥了空间场性的功能。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的利害关系,因此,整体关照与协调就成为公共艺术在营造具有共享性、人性化和审美效应的场所的重要问题。③运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在环境和社会变换的状态下,将传统艺术以活的姿态有机地延续下去便是可行的。
作者:郭媛媛
公共艺术范文第10篇
基于现代城市景观与公共艺术的融合,现代艺术家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为城市环境提供一个装饰品,而是以特有的方式积极地投身到城市建设的塑造中去,使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从而使雕塑与城市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自然观念,它的叙述性、象征性以及本身所特有的公共性都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思想,在当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促进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在这一方向的延伸。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现代景观设计
中***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城市的建设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思考,尤其对城市环境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和修正——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愉悦。 伴随现代城市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国家与***府渐渐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而作为在城市环境空间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公共艺术作品也跃向了一个新的、全方位的高度。现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审美观念的多样性,与现代环境意识紧密结合,给现代城市空间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和魅力,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一丝愉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例如从城市空间理论上,吸取视觉表现力因素,强调尺度感,出人意料地变化空间形态和方向,以激发游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形式上采用丰富多样的雕塑语言,形成各种情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要求和不同环境空间的特质。从而使雕塑艺术与城市环境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室内转向室外,走向空间与场所,使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
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奏紧张,超尺度的高层建筑林立,使人与人分隔、孤立,造成了人文负面影响。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做到重视环境的人性化和亲切感。例如在建筑设计上就出现了步行街、共享空间、游乐雕塑等不同的景观形式来调整人们的心理。那么,公共艺术作为置身于景观环境中的作品,也应该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的性质,它不能是完全***的作品,其艺术价值与环境价值的有机结合,需要主体(观赏者)的参与,即以人为中介,实现两者之间的对话,体现出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和象征意境。公众在城市景观所营造的空间环境中,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给予了环境一种活力,使周围静止的空间活跃起来,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与艺术交流感悟的场所。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注重作品与公众的互动关系,是景观设计中公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景观环境中,人的因素是公共艺术创作不可忽视的关键,无论是尺度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特别注重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在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具有划分空间、营造意象、装饰城市环境的功能。其往往通过形态、数量、空间布置方式等对城市环境给予补充与强化,不仅定义和深化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功能特征,而且确定了景观环境空间的秩序,是功能与景观的综合。其体量、形式、轮廓线和色彩、解构、材料质感等构成要素,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还一起营造了城市的环境意象。公共艺术设计参与景观的构成,使城市景观空间层次丰富,实现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从而激发不同景观场所的活力,丰富了景观环境的形式内涵。这种将功能与城市景观结合的设计手法,在近年来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1992年由建筑师、艺术家合作设计的巴塞罗那北站广场正是一件极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其公园空间是一种雕塑型空间,两个结合现状地形设计的景点“落下的天空”(Fallen Sky)和“树木螺旋线”(Wood Spiral)占据了公园空阔的中央地带,分别成为南北两个空间的中心。公园沿阿莫加夫斯大街的大土坡在主入口处断开,两片高大扭曲的三角形挡土墙成了公园入口的景框。墙面用专门烧制的不规则陶片拼成一幅抽象线条***。这种手法是贝·佩伯对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纪念。设计师用最简单的内容成功解决了基地与城市网格的矛盾,创造了不同的空间,提供了公园的各种功能,成为当代城市设计中艺术与实用结合的成功范例。“落下的天空”也是一个大地陶艺作品。中心部分与一小山丘融为一体,长45m,南面最高处高达7.5m,成为公园最醒目的景物。
公共艺术作品注重与环境设计的协调统一性。城市中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与本区域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不可分割的。它是建立在城市的建筑规划,自然形态及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并富有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度关怀的精神特质;它是大自然、 艺术以及人类互动互融的共生物,在形式和内容上,更能丰富的表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公共艺术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置于室外就要与日影,天光,地景,建筑等发生关系,并受其制约。因此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使作品作用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这是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去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同时公共艺术注意作品与场景的适应性。不同公共场所的场景,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背景,纪念雕塑庄严肃穆,有建筑性与宏伟性,园林雕塑应适应园林的优美恬静特点,给人以亲切感,轻松感和富有装饰性。公共艺术品的大小形式应与景观环境的尺度取得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材质也应与环境统一考虑,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对环境起优化调节作用。长期置身于这种艺术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出诙谐有趣的环境氛围。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公共艺术创作者应在努力适应环境的同时强调和突出自我的个性特征,挖掘材料的美,结合具体的环境功能,集知识、艺术、趣味于一体,成为虚实空间与意念想象并存的实体。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景观中随处可见,成为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形成美的焦点。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人们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对精神价值追求的关注,要求我们艺术设计者应拓宽知识面,加强各门类学科的对话意识与合作精神,强化培养对环境空间的感受、理解与处理能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新材料特长,熟悉现代科学加工手段,增强现代设计审美意识及人文科学和现代思维方式观念;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层次,营造出历史与艺术的和谐氛围,使城市环境更好的为人服务,满足我们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享受的更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史明. 景观艺术设计.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郝卫国. 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4]杨北帆. 城市设计—形式与装饰.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5]李敏. 现代雕塑与共享空间. 探索空间,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