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范文第1篇
情感,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讲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以语文教学的角度讲,情感是教师为再现作品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也就是一种激情。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将情感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必然会使文学篇目的教学陷人一种枯燥乏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那么如何使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美,去达成与创作者的心灵共鸣呢? 一、以情激发,产生共鸣 教师先要动情,以自己的激情促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正是一种心灵上对文章中情与美的感悟,在感悟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也就一步一步地形成,对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无论从教多少年,都应保持火一样的激情,只有在教学中融进了自己全部的情,融进了自身对作品的美的感悟,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了这种情的感悟,那么一种健康高尚的美也就塑造于教者与学生心中了。 二、以情朗读,先声夺人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就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样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才能深人课文,发现和领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形象美等,而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人化地渲染给学生,或用自己的激情去指导朗读,可以使学生发现文章的美,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而且心灵也会得到的净化。 例如,教学《有的人》、<,你在哪缈、《沁园春•雪》等诗歌时,教师若能以自己的激情读出对鲁迅的敬佩、赞扬,读出对***派的痛恨、嘲讽,读出对的深切怀念、呼唤,读出当代无产阶级***家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胸怀、气势,根据不同内容.辅之以悲债的情感,低沉浑厚的语言,缓急交错的节奏,或则以愉悦的情感,明快的语言,舒展的节奏读出,或配以不同风格的乐曲,均能达到先声夺人引导学生进人作品意境的作用。 当然,美之极乃情之至!朗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真情的表现如何。因为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也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艺术功底、专业功底,需要较高的技巧。 三、以情鉴赏.出神入化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氖围、诗歌的画面感,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并艺术地再现出来的,使学生步人美境之中,尽情地投人,全身心地领会,达到文情融汇、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朱自清先生的《春》就写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写春草,描绘得细,写它旺盛的生命力—“钻”,写它的色彩—“绿绿的”,写它的质感—“嫩嫩的”,“软绵绵的”,写它的覆盖面—“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人在草地上游玩的快乐,写风的助兴。这样细笔描绘,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目所睹和身历其境之感。写春花,描绘得立体。先写树上的繁花似绵,次写树中的昆虫喧闹,再写树下遍地的野花;写眼前的花儿争春,又写想象中树上结的果实;写花的色彩,又写花的甜味;明写野花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暗写风与太阳。这样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的描写,就绘出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写春风的柔和,继而由“风”的“抚摸”引出泥土的气息,引出草味花香,引出鸟的呼朋引伴,引出轻风流水的声音,引出牧童短笛的燎亮声,重点描绘声音,鸟鸣声、轻风流水声、短笛燎亮声应和着谱写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曲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写春雨,抓住“细”和“密”表现春雨的特征。写雨的形态后,写雨中景色—雨中云、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绿绿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沐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把“青”直送到你眼前。写人寥寥几笔,写出地域、情态、思想、着重在人的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老老小小身上都注满了活力,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出春天的形象很是不易。而朱自清先生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教师若从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以情鉴赏,必能使学生领会文章真谛。 四、以情感知,虽幽必显。 文学作品的深刻性往往表现为形象及立意的含蓄、曲折,许多作品的美学意味也并不是一目了然,垂手可得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挖掘、探索,以情披文,才能做到“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例如《社戏》一文,鲁迅先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最后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实际上,戏,看得令人昏昏欲睡,气得少年们破口大骂;豆,也只是滴着露水、带着泥土的普通罗汉豆,好在哪里?仔细分析原来这是在“乐土”看的戏,是在“乐土”吃的豆,这是日后看戏、吃豆所无法比拟的。这样写,是为了突出那夜的生活的难忘,突出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恋,从而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p#分页标题#e# 再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的确”用在一起似乎有些矛盾,然而联系全文,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深刻含意:说到孔乙己的结局,只可猜测没有确凿的消息,掌柜只在结账时提起过孔乙己,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收人。人们根本不过间孔乙己的死活。用猜想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而这种悲剧也是必然的。 五、以情写作,体味美感。 对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除了在表现美、鉴赏美中加以实践升华之外,也还包括着创造美的实践。这就需要教者本身要有创作的激情,用这种激情鼓荡学生写作的热情,从中感悟到一种创作的美。否则,审美教育只能被识为一种假大空并束之高阁的花瓶而已。 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的旋律,学生学文章、写文章都是一种心灵的感悟,而这种心灵的感悟是需要教师用激情去启动、去激发,“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照着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可夫语)。 总之,语文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每个语文老师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把审美教育科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挖掘一切美的因素,与学生共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文学作品范文第2篇
一、找准文学作品的教学定位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大都缺乏对所要讲授作品的几点思考主观概念和体悟,不能抛开课本,只能“照本宣科”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解读。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文学学识教学,利用单一的教学传输方式进行讲授,使得教师成了课堂的统治者,严重抑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的个性情感,以及个性技能的发展,使最具人文精神、最能丰富读者想象力.以及充满人性之美的文学鉴赏,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动的“鉴赏”和学习.学生的思维也只能被这种传授过来的传统思维模式给牢牢困住[教师定位准确,才有机会获得文学作品教学的成功。文学作品教学的定位应当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水平与文本的特点中去找,以“鉴赏”为基本点。此处的鉴赏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欣赏。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欣赏应是表层的,鉴赏则是深层的,既要理解文字表面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深层面的内容。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若问:“词中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那么这就只是一个欣赏性的问题。因为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情感,文本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字。倘若换个角度,“词中的‘愁’又是怎样一种愁呢?”那么,这就是一个鉴赏性问题了,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就要联系全诗。结合自身感受来理解体验。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从文本中直接得出,后者则要求学生知人论世。从作者及写作背景中找信息,并对此作归纳提炼转化成自己的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由此可知,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鉴赏”和“欣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层面。教师不同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走势。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应是一种让人充满期待。丰富人文精神的鉴赏性的教学[3]。
二、把握准确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切入点。
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应深深地扎根在文本这块土壤中,并能迅速地传递出作品最有效的信息,同时,它又能带动整篇作品的教学。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应大气,要从大处着手,从作品教学的整体考虑。倘若设计太细或者设计太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悟。下面以《祝福》(鲁迅)为例,看如何设计多切入点,如:从小说开头结尾处描写鲁镇过年的氛围人手;从介绍祥林嫂的身世人手:或通过祥林嫂眼睛四处的描写入手。这些设计过于具体或过小,都不能真正意义上带动整篇文章的教学,因为理解文中的基本情节,以及文中人物形象、性格等特征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因此,教学时就大可不必将切入点设计得过小、过细。鲁迅先生的《祝福》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以悲剧收场的,那么造成此次悲剧的真正原因就是此文所应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通晓了整篇小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妨以文中精神内涵人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小说要表现的深层社会含义。基于这样的思考,可以紧扣住文中的一句话:祥林嫂嫁给贺老六以后“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以此作为切入点可以设计如下三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取名《祝福》(因小说是悲剧的收场)。(2)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惨在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传统礼教吃了祥林嫂”,结合课文,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3)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表现了哪些迫害妇女的情节,并从文中找出相应情节。这三个问题是统一的,而带动这三个问题的是切入点所提的问题。由此也就解决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的问题。这个切人点设计貌似有点抽象,但其蕴含的内涵却很深,又不偏离主题让学生紧扣文本去阅读、思考且得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来E4]。结合实际教学,我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有一个好的切入点,而一个好的切入点应该紧扣原文本。能传递文本的最有效信息,能让学生依据原文本创造出心中新的文本来。
三、教师对文学作品必须进行个性化阅读
文学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功能;教育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讲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阅读文学作品,绝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以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来说,不管是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现当代文学,无一不起到这样的功用。先秦散文大多是教育人们如何做对世界有用、做一个情操高尚的人;唐诗宋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它们把人们引往纯情、诗意、宁静、悲天悯人的人生境界和天地情怀;明清小说比如《三言二拍》,更是从市井生活的因果轮回劝戒人们要节欲要向善。至于现当代大部分的严肃作品,无一不在向社会大众宏扬大爱担当。
综上所述,围绕国人的阅读需求和阅读经验,文学作品的功用可以理解为以下三种:实用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一、文学作品的实用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每从事一种活动,都存在一定的原始动机。打个简单的比方,你查字典,就是为了认识某一个字。在阅读的起始阶段,读者也会有这样的考虑,也会有想要得到什么的想法。中国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有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功能,这里把它具体化,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识人功能。中国有一句古话: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掌握一定的识人本领,对于一个人提高社交能力、处世能力,绝对是有帮助的。中国的文学作品,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以脸谱化的平叙来描绘众生相。不管是戏剧,还是小说,你只要一看,总能找出关于人物外形介绍的章节来。而那样的描写,包括人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声音、容貌等等,创作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人物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这种现象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人物脸谱化现象一旦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就能产生类似于相学一样的作用,我们只要多接触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人的了解和认识就会加深,就会学到一些有用的识人智慧。
(二)经验功能。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经历。人从儿童长到成年,要经过许多人生阶段,遭遇许多事情,有自己的见闻,也有自己亲自参与过的事情。这些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人的经验是他的自然的或社会的阅历,大致说来,人的经验往往是通过体察和学习得来的。俄罗斯作家别林斯基说:“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典型情节,从某种意义说将会对某个民族的行为习惯产生经验性的影响。”①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退”,这说明,了解了一些别人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自身经验的启示作用。但是通过阅读,通过对一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典型事件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接纳,反过来会对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教育作用。这种辅助和教育作用告诉我们,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以便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就会成为我们一生当中有用的经验。
二、 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
人的成长过程,蓄积了太多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仰赖于文学作品的润泽,才使得人类不断地脱离动物性的一面,不断地走向人性和温暖的方向。那么,文学作品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实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作品通过其丰富的价值内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
(一) 对情感的教育。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会感受到“天寒岁暮,风凄木落”,以及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便会无由的充满旅途乡愁。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就会让人感受到在微风轻拂、春暖日照的光景里喜悦愉快的心情……阅读文学作品,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通过文学作品纷繁的生活画面,读者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往往会全神贯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感。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的内在情感的直接感化,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功能。
(二)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作品与人格教育有着深厚的渊源。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需要读者通过阅读,达到丰富人生阅历,陶冶性情,提高道德品质的目的,从而使生活更富有情趣,人格更完善,反之则不然。据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挥师进入四川成都之后,曾经大开杀戒,被杀者数不胜数,张献忠屠城之后,在成都立了一块碑,叫七杀碑,碑铭是这样的: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条碑铭,虽然实实在在地揭露了人的某些劣根,但人有了某些劣根,重要的是该考虑如何进行改造教育,而不是视如草芥地进行杀戮,张献忠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与他大字不识一个,缺乏文学教养有关。这样的想法,映现出其心理的阴暗和偏狭、鲁莽和固执,这样的人,一旦当上领袖就是时代的不幸,社会的不幸,百姓的不幸。如果他平时多看点书,多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时时自修,就不会那样的嗜杀成性,就不会成为历史的笑柄。
可以说,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在于精神。文学作品是我们对过去生命的一种珍藏,借此完成对衰老、死亡和遗忘的抗拒,它能激起人对真情和激情的呼唤,使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有助于呼唤人的真情。通过文学作品,人们还能够在肉体生命死亡之后有一些精神流传下来,借以教育世人不屈天命、奋发***强。它的教育作用,还在于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实,揭恶扬善,歌颂美德,教育人们抵制丑恶,追寻善与美,甚至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培养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认知。
三、 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
所谓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就是文学阅读活动使人获得快乐的效用。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它包括生理上获得,心理上得到愉悦。我国的文学传统历来强调“文以载道”,对文学娱乐功能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小说、戏曲等非主题样式的领域里。鲁迅在他的文论《摩罗诗力说》中指出:“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他强调的正是文学等艺术所包含的娱乐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学的娱乐功能逐步受到正视和重视。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它和其他娱乐一样,当然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感官满足。奥地利文学批评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给人的,是一种高级的,即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②
不同受众的娱乐要求是不一样的。娱乐的内涵本来就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就个人的娱乐兴趣而言它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以减轻生活压力。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很容易形成焦虑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是精神长期抓住某些事件不放。所以,如何减少焦虑感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要减轻焦虑,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开。因此一个人要心理健康,至少要有三种爱好:运动、音乐、阅读。可见,要想陶冶性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是可以彰显品味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提高人的涵养,使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优雅的气质。在传统的眼光中,有文化的人一直是最受尊敬的人,文化所赋予人的神秘的东西,往往使人显得高贵,有品味。
三是可以满足幻想。“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在两性的关系中,爱决不是最终的目的,性才是至高无上的、最终的需求,诚如弗洛伊德所说,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从文学作品当中的情爱描写来获取某些有益性的娱乐经验,也可使我们的人生趋于完美。不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中国古典小说,我们都一样能从白纸黑字中欣赏到文学作品中有关情爱描写的奇光异彩。
四是可以享受人文之美。文学的内容浩如烟海,我们简单的人生,往往借助文学之美而更加充实和丰富。比如读莫言的作品,总能感觉他的作品能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拿他的代表作《檀香刑》来说,作品以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样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生动而又具体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在感观享受的刺激中去体会那个时代的人文之美。
以上就是笔者理解的文学作品的功用,每一种功用之间,并不是***存在的,而是交叉进行,如影相随,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瞬间,文学作品里面的阳光和甘霖就从天而降,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它们神秘的启示和由此获得的生命升华。(作者单位:中共福建漳浦县委***校)
注解:
①(苏)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梁真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
文学作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糊语言;文学作品;美学功能
中***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5-01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都要求做到精确,认为精确了就做到了语言表达的鲜明以及生动。但是,模糊性是世界中的常规现象,能够反映自然现象的语言都带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会影响到表达的效果,但是语言的模糊性有它自己的优势,它可以帮助人们适应交际方面的需要,在文学作品当中也有独特的美学功能。模糊语言已经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必须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大量的模糊语言,比如大或者小,美或者丑等等界限不清楚的概念就属于模糊语言。模糊语言虽然模糊,但是却并没有影响人们的交际活动,有时还必须使用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主观的,很大程度上是有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必须使用模糊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千里马,我们知道马是不可能日行千里的,千里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而是模糊的数字,它所要传递的信息是很丰富的。本文从认知以及逻辑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范畴理论对模糊语言做了探讨。
一、对模糊语言的认识
人们识别和定义某事物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来进行的,各种事物的属性不同,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任何事物都具有某个特征,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如此简单。文学是艺术的语言,是在语言当中的各种语言的结构运用了特殊的艺术调度,塑造生动的形象,能够使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文学作品当中的模糊语言是带有艺术性的,它的词语很朦胧,有深意,刚开始阅读会有朦胧感,但是会最终走向豁然。它经常和一些修辞等语言现象难分彼此,比如说歧义、比喻和借代等等手法。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含有美感因素,这些因素是在语言信息意外的,而且并不都是有形的因素,而是隐含在语言的修辞当中的,比如对景物的描写,对情感的传递等等,让人能够感受到模糊的,而且主观的美的感受,从而能够构建起人们的不确定性的动态美学因素。这些因素是隐含在文学作品当中的主观因素,它可以唤起审美意识当中人们的联想以及感悟。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运用模糊语言,如果没有模糊语言,就没有文学作品的产生。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当中美学的体现,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神韵。
接受美学能够把读者和作品紧密联系到一起,能够探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在阅读过程当中对创作的干预程度,而且能够研究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以及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从文学艺术美学的角度为模糊语言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它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表现性语言,能够表现审美价值的,这种语言包括很多的意义,能够促进文学作品的语言的模糊;它可以吸引读者来参与到文本的创作过程当中,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空间,让读者发挥自己阅读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每个读者不同的思维来对文学作品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展现文学作品的巨大魅力。也就是说,模糊语言更加有利于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它可以调动审美的主体,扩大艺术表现的空间,增加阅读过程当中的美感。如果在文学作品当中含有的信息很丰富,那么美学的信息也就会很丰富,丰富的内涵的表达方式就是运用模糊语言,因为概念的外延有很强的伸缩性,模糊语言月多那么文中所含有的意义空白就会越多,这样能够召唤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且留给读者创作的余地,显示出语言的美的特性。如果文学作品的语言很精确,没有了朦胧感和神秘感,那么文学的魅力就会变小。
二、模糊语言与范畴化认知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被人感知、认识才有意义。这种客观作用于主观,主客观互动支配下识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过程便是所谓范畴化过程。范畴的意义适用于所有成员,具有同一性。范畴的同一性意义如同家族的血脉,将所有成员维系在一起。范畴的同一性意义是丰富的,但它并不意味着范畴成员资格的取得必须具有同一性意义所蕴含的关于该范畴的所有属性特征或共同属性特征。恰恰相反,任何事物,只要和同一性意义相关联,都可成为该范畴的认知活动,人除了识别事物,认识事物,还无时无刻地与各种事物打交道,以动作作用于外部世界。这样,除了事物范畴,人们还可通过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发生的各种动作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事件的认知而建构起相应的范畴员。事实上,所有范畴成员都只部分地享有某些共同属性特征,成员之间也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以相互重叠的属性组合共处于一个大家庭之中。范畴成员因其享有的共同属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更多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即原型,其余的是边缘成员。
参考文献:
文学作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 困境 情境再现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17-02
在文学作品阅读和教学中,情境再现,让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与读者对话,重视描摹作品中的景象、场面,是我们进行阅读与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学生对文学作品情境的理解探究过于浅显片面,难以深入,暴露出我们现代教师和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与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实这正是我们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常态的共性反映。高中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赏析文学作品时,面对作品中的形象与作者的情感,经常会遭遇这样的问题。如果对学生阅读欣赏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做简单的分类,大致情况如下:望文生义,对作品只做浅层次的理解;不能根据文本的意象和其内涵进行触类旁通,做深层次的理解。其实,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缺少文化积淀,对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情境生疏隔膜,难以进入,孤立看待。而运用大胆的假设和丰富的想象,一定条件下再现作品中的情境,在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如若运用得当,应该算是医治这一顽症的妙方。下面我们看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诗句,将八句诗联系起来当作一个整体看,它呈现的应该是下面的***景: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山中林木繁茂,空气清新,景色美妙。山中群芳虽已凋谢,但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让人陶醉在幽清明净的山色之中。这时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分开,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而此时那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浣女、渔舟共同组合成一幅洁净、纯朴、淡雅、清幽的秋山***。
如果教师在描写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情境描写能经常带领学生既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把握内容,又能够对作品中具体的细节做到咀嚼涵泳,那么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将会有闪光点凸现,学生也将因此摸到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的门径。
1 当前中学文学作品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1)作品情境与中学生熟悉情境的时代、地域、角色、生活经历经验、情感思维习惯方式的差异性,致使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之间出现断裂隔阂,难以联通。这就造成欣赏阅读对象难,主客体二者之间的角色相互对位难,感受认知照片情境出现偏差或失误。
(2)现代中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积累少,对欣赏客体陌生,从而造成主客的进行错误的理解。
(3)校园里生活的欣赏主体远离社会,缺少相应的常态学习活动,缺少一定的认知积累,从而造成自己理解欣赏文学作品时思维情感通道的狭窄或闭锁。
(4)理解、欣赏方法路径选择错误,致使主体的情感与客体的情境发生错位,误认误判,理解和欣赏有失偏颇。
(5)主体认知与客体实际联系错位,对接短路,理解赏析过程中形成主客体之间的相互排斥。
(6)主体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对新情境主观误判因素,导致学习者赏析者对新情境不能深入理解。
(7)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中有畏难情绪,于是就会造成无所作为,选择主动的放弃。
(8)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开掘能力有限,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存在问题。用旧理念解决新问题是目前一部分教师的做法,并还美其名曰有经验。
以上几点从主观、客观、主客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梳理分析,比较切合目前的教学实际,基本上找到了文学作品情境教学问题的症结。这些认识,来自我们多年来的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的教学反思与总结,也是今后我们进行文学作品教学要着力解决和取得新的突破的关键环节。
2 情境再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发现了问题,弄清了原因,那么,通过再现作品情境寻找教学问题的解决之道,也就有了依据。情境再现的教学方法,其重要性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引导并教会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想象,进行串联、整合文学作品中原本处于分离、***状态的意象,使其组成形象的甚至是完整的生动的画面、场面或过程;还要让学生的这种行为方式最终转化成一种学习和能力。能力的转化才是最重要的,怎么样让学生在以后的文学作品阅读和教学中,把情境再现作为一种习惯,自觉地去运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做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要让学生感到实用有效,他们才会闻道而践行。
其次,引导并教会学生去丰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增补内涵的空缺及其省略部分。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成新的具有丰富的细节、比较完整的场景、画面和过程的形象性事物群。但是,当前中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停留于个别***的意象而不是整个情境的层面;对包含在文字中的内容要素缺乏一定敏感,不善于发现挖掘;不能从整体入手全面地把握作品中形象性事物及其内涵。
3 在阅读和课堂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如何让情境再现
首先,教师要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借此重建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等模型。原来的文学作品所描摹的情境,有时并不细致,有时只是豹之一斑,有时只是看似孤立的无序杂乱的现象。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生活面的局限,此时再现情境、感悟情境,会出现一些偏差。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要跨越时空,将作者经历、情感思想、彼时的社会和生活状况、作品相关内容的时代背景等作一定的补充介绍,这样,学生再现作品情境就会准确、顺利得多。
文学作品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电影观赏听说读写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处于渴望学好英语,却又因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举步为难。
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多年来一直是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输入和教学的重要资源。笔者曾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去年在美国也观摩了国外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及其电影欣赏来进行的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观赏是英语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非常富有成效。
二、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语言依赖文学展示她的美。文学依赖语言表达它的含义,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扩展了语言知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结构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中国人学习外语,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其主要渠道仍然是阅读。
那些脍炙人口、妙语连珠的传世之作至今为人所称道。让学生能充分地领略到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贴切生动的描述。(赵莉。2004)
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了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还能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分析、理解作品,赋予文字以符合新的生命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陈许,2001)。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王守义1991)
2电影
英语电影无疑是英语教学来的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愉快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英文影片以***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段,使其比很多别的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的环境。电影所提供的是语言交际的典型情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现实际生活的各个场面。
电影教学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地道语言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接触到大量形象生动、标准地道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口语流利性对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由中国老师来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的提高上有明显的欠缺。口语流利性所运用的时间性指标包括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方面。学生在观赏电影时,可尽情模仿。
电影有着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等场景对观看者的心里有极大;中击力,能让学习者感受真正的外语氛围。3,两者的结合 既然很多文学小说都被拍成电影。这两种媒体又很容易结合起来,给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带来多姿多彩的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和观看其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先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再观赏其电影作品,其中组织各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收效甚好。三、教学策略 1,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选择 教师对文学作品及其电影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和电影必须是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和文化,并且是男女学生都感兴趣的,避免选择语言或内容不适合的小说和电影。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学生的观后讨论提供了很多描述的空间。
2,文学作品阅读
1)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外阅读小说。
2)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要求学生上网和利用***书馆查阅作家的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以及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阅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时,要求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和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讨论学生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等等。
3)让学生分组讨和分享自己在此阶段的查阅成果和认识。
4)开始阅读后,要求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时间(time)、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piot)、视角(poinl of view)、结构(structu re)、风格(style)、语气(ione)、象征(symbolism)和主题(1heme)等。
5)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测试,鼓励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讨论和观赏电影的准备。
6)测试后,要有时间让学生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的覆盖面应广,包括情节发展、人物个性、文化问题、文学主题和个人的读后感。“在具体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文本和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作品的潜在美学价值没有被体验(experienced),作品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刘富丽,2004)
7)扩大学生词汇量是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不断地变换词汇的学习活动。包括词汇讨论和猜词游戏。要求学生平时把自己认为有趣或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词汇本里,然后互相交流,还可以做成词汇卡进行猜词游戏。
8)在小说里寻找描写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词汇,或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理解。
9)要求学生边读边写,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主题。还可以给小说里某个人物写演讲词、人物之间的书信,并阅读关于作品故事的报纸文章。
3,文学作品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1)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2)选择作品其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学生可以尝试人物的不同文化体验,克服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害羞心理。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便于反思和提高。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以论文的形式写作品评论。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家主要代表作、历史背景、作品的主题、作品 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等。通过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冯倩,2006)
4)就一下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影的结尾是否和小说不同?一些文学技巧,如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在电影里会如何处理?并对演员的挑选、布景的设计、音乐和其它电影制作的因素进行各抒己见。
4,电影的观赏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看电影时只是从头到尾被动地把电影看完,这种被动的行为不能产生可感知的学习,不会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预期学习效果。而且,他们习惯于靠汉语字幕来理解和欣赏电影。离开电影字幕,就不知所云了。教师要努力优化看英语电影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电影对话十分的地道和口语化,其中许多表达和俚语是中国教师本身也有不熟悉的,要在课前将影片的难词、俗语、俚语等汇编成词汇表,发给学生预习。
2)每观赏电影十分钟就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电影内容的理解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问题最好是多项选择题的形似,每个问题提供三个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答题,又不影响电影观赏。电影里的英语语速往往太快,惯用语太多,对学生来说完全理解难度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节目对话里比较清晰和容易懂的部分,或是画面里比较很明显的视觉细节。通过回答这些较为易懂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有信心地观赏电影。
3)在观看电影期间,还可暂停来进行语言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关掉声音,猜对话内容。
4)选择有趣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过后反复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发音和流利性。
5)要求学生注意演员讲话时的弱读、重音和节奏,并加以模仿。学生经常会发现演员对一些词的弱读有时会弱到无法听到,知道就是说本族语的人也无法听懂所有的句子,也要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的。
6)像唱卡拉OK一样,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带有感彩地进行口语练习。
5电影观赏后的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电影内容、主要人物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就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文化内涵、主题、乃至人物的某句精彩对白。挖掘影片给人的启示。比较文化差异。
4)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文背得越多,英语的表达就会越流利、越地道。正如李荫华教授所言:“背诵、朗读是我语言教学的一个经典作法”。
5)比较小说和电影,写电影评论,扮演电影评论家进行辩论,在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或写成文章。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貌的窗口,增强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老师必须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观赏电影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锻炼了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文学作品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隐喻;文学作品;思维方式
【中***分类号】G42
1.引言
在西方,人们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我国著名学者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2000)中提到,根据隐喻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西方的隐喻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到20世纪30年代的隐喻的修辞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隐喻的语义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呈现了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发表标志着隐喻研究从传统的辞格和语义研究进入到了隐喻的认知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的思维和行动中,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识别和把握世界,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隐喻是创造性的,它带领我们从有限的已知世界走向无限的未知世界,从个别孤立的事物走向存在的整体,使思想表达从复杂到简单,从抽象到具体,是人类意识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表现方法。隐喻需要遵循相似原则,接近原则,顺接原则和突显原则。
隐喻是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人们能够用隐喻表达情意,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关注文学隐喻的途径。概念隐喻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有时显得特别重要,如《超过冷静理性:诗喻分析指南》中“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进行分析时涉及多个概念隐喻:死亡是离开;生命是旅程。如果人们没有概念隐喻的知识背景,就无法理解这首诗的完整意义,所以概念隐喻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写作背后隐藏着人们对概念隐喻的运用。
2. 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有时用隐喻的抒情功能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而情感表达得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作品也就越富有艺术的魅力。在文学作品中,情感的表现一定是直观的,而直观形式与情感的关系就必然是隐喻的。作家常用隐喻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隐喻的这种抒情作用使作品更加凝练,情感内涵更加丰富,从而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通过隐喻思维,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事物的情感,隐喻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工具。
人名象征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应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有很多地方用人名来暗示和象征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亚雷的父亲西门・斯托(Simon Stokes),Stoke是给火加煤帮助其点燃的意思,可以看出金钱在维多利亚时期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委婉地表现出在维多利亚的时代,金钱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作者通过隐喻将那个社会的黑暗刻画得淋漓尽致;默西・钱特(Mercy Chant),Mercy 是仁慈,宽容和怜悯,Chant是圣歌和赞美歌,这个名字看似是歌唱仁慈的,而事实上是口头上不停地宣扬仁慈,实际上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可以看出是对基督教的讽刺与不满,作者通过隐喻将其表现得十分深刻。
颜色隐喻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为了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人们本能地寻找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点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因而可以通过颜色隐喻来诠释文学作品中的事物。颜色隐喻可以把事物描述得形象、生动,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红色用来衬托人物,例如,红果和叶子都焦枯了,这可以衬托出房间都是冷冷的气息,没有一点温暖如家的感觉。有时,红色也用来推动文学作品中情节的发展,《德伯家的苔丝》中,用鲜血来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红色也可以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刻画,在苔丝和克莱的新婚之夜,炉火火焰的变化,能衬托出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德伯家的苔丝》中,从一开始的残火没有火焰了,到把苔丝的脖子和脸映得通红,到火焰把苔丝和克莱的手映得通红,这烘托了一种令人恐惧的氛围,衬托了主人公当时的心理状态,运用红色将现实揭露得淋漓尽致。
隐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它不仅存在语言方面,还体现在思想和行动方面。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开端是这样说的:“这是一片肥沃的绿意葱茏的田野,草木从不枯萎,泉水从不干涸。”这本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可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苔丝回到家后,面对穷困潦倒的家庭,一切都变得与众不同了。在作品中,通过家中老马的死去,来暗示苔丝的痛苦遭罪,我们都知道,在童话世界里,王子的吻把沉睡百年的白雪公主唤醒,可是,白马一旦死去,那谁来唤醒白雪公主呢,这就暗示着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自然景物也反映出一定的意义,黑黑的森林预兆着苔丝悲惨命运的来临,绿绿的草和潺潺的溪水,象征着美好幸福的时光,而恰恰与寒冷的冬天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应出主人公悲痛欲绝的心情,古老的石神庙,预示象征了苔丝的命运即将结束。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隐喻以其特有的认知方式向我们阐述一些背景知识和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借助隐喻这种生动的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可以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犹如我们和作者面对面的交流。因此,隐喻在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岳喜华(1967-),男,汉族,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应用语言学和文体学。
范爽(1988-),女,满族,东北林业大学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吴笛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文学作品范文第8篇
关键词:白鹿原;文学作品改编;主角变换;深刻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素来就没法脱离联系,每个好的文学作品又恰似好的剧本吸引着导演。中国的剧本市场可谓十分繁荣,但是好的剧本创作仍是凤毛麟角,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便成了许多导演的首要选择。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素来是导演们的开垦之地,《芙蓉镇》、《白鹿原》、《生死抉择》、《尘埃落定》、《长恨歌》、《历史的天空》、《湖光山色》、《暗算》、《推拿》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了我们的荧幕大餐。王全安改编自实小说《白鹿原》的同名电影《白鹿原》一经上映,便热议不断,现如今的间歇停议并未使导演和大众忘记讨论文学作品应当如何搬上荧幕。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白鹿原》的电影版甚至电视版也被叫喊了数十年,多位导演筹措多年也未能将自己心仪的《白鹿原》搬上荧幕。最终却在王全安的大胆下,大众始得看见《白鹿原》的影像之作。
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本就不能在短短地两个小时便将小说《白鹿原》恰当地进行展示,选择以田小娥为中心的人物展示确实是电影展示的一个关键点。基于电影版(150分钟)与原著的对比,分析电影与原著的几点契合与不同。
其一,电影多次远镜头将陕北黄色麦浪拉到荧幕上,视觉感冲击感很强,间接的强调了故事发生的区域和背景。镜头多次表现黑娃和田小娥大口吃面的情景,让观众倍感亲切。秦腔的完整演绎不仅将陕北特色进一步强调,同时也开始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可谓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导演的这种设置在我看来可谓匠心之作。这种多次强调陕北特色的特点与实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种厚重感和地域感,才更加的神秘和富有特色。改编自原著的电影,就影像表现来说,小说是难以企及地,如何解读这种地域感和厚重感,每个导演的自我解读不同。
其二,电影演员表演十分到位。无论是田小娥的扮演者张雨绮,还是白嘉轩的扮演者张丰毅,扮演鹿三的刘威均是实力派演员,想必演员也对这部历史巨著而倾尽心血。无论是人物服装设置还是表演方式,导演都力争将演员的一切做到最好,但是电影毕竟不能将原著中所有的精华都一一地表现出来,电影的表现必定有所取舍,有所删减,倘若将《白鹿原》完整的表现,那电视剧的剧本倒可以完整地展现。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是倾尽了自己的认知在其中。相较于原著来说,虽然很多情节的设置并未完全地与原著契合,但是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不正是导演自行进行创作的过程吗?导演的创作虽然不能够与原著相一致,但是有自己思想的导演,有自己思想的演员也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只会演不会揣摩的演员不是好演员,不用心揣摩角色的演员也表演不出更好地作品。
当然,电影《白鹿原》除了可圈可点的发光点之外,也有不少的弊病。电影的主角有原著的白嘉轩变成了田小娥,许多的影评者认为这种变更不符合事实,而我认为作为电影本就不能将磅礴气势、特色浓郁的《白鹿原》淋漓尽致的表达完整,选取田小娥作为电影表达的中心,反而是在时间并不长的电影的有力表达。但同样,这种主角的变更反而让电影《白鹿原》变成了的发泄地。田小娥在原著中的无奈与苍茫变成了主动地献身与不羁,田小娥的命运的悲剧顿时大打折扣,让从未读过原著的观众片面理解原著,对原著的厚重感和历史苍凉感进行了误解。所谓成也败也。在原著《白鹿原》中作为一种生命原始的展现,让整个陕北地域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我看来,《白鹿原》的几点的描写并不邪恶。
其三,从电影的故事情节来看,其初感便是田小娥的感情“浪漫”史和“反抗”封建史。电影《白鹿原》在一开始宣传便以改编为噱头,但是导演或许忘了电影改编自原著的一大原则是在尽量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作出修改,《白鹿原》的修改却实是面目全非。田小娥没有《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的女主角那种在战乱环境中的坚强信念和活的真实,当然基于大部头电影创作中镜头也不应该、也没有过多的表现她的必要性。
其四,电影《白鹿原》大量删节白灵和鹿氏兄弟的感情纠葛,实际上是使电影本身失掉了年轻人在信仰和爱情中的挣扎与彷徨的深度,基于历史洪流中的阴差阳错。倘若说电影对于一部跨越历史长河的巨著,很难面面俱到的表现,那么一部电影的思想是不能删节是必须保留的。同时,鹿兆鹏的部分不够简洁且没有集中性,给人拖沓的感觉。比如说鹿兆鹏在黑娃窑洞里吃面的场景,情节及对话节奏过慢。整部电影的主角已经俨然变为了黑娃和小娥,电影改编角色和时代视角的转变,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电影在充足噱头的同时,文化感和历史感荡然无存。大部头大历史的文学创作改编为电影剧本实在需要一种莫名的勇气,王全安的改编实在是舍去了原作的应有韵味。大片多次地黄色麦田的长镜头演绎,作为第六代导演的王全安将张艺谋的“黄、大、默”镜头的运用加以借鉴,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借鉴是失败甚至稍显拖沓和避重就轻之感。电影无语表现看似是王全安的特意表现,实则实在是王全安太过于着急,还没有想好一些镜头和情节、人物该如何表现,画面镜头很美,但内容实在过于空洞。综观看来,导演王全安实在还是没有足够能力驾驭这种大的历史剧本改编,从一定程度上这部电影在镜头运用和情感表达上无法与其《蚀》相比。
总的来说,王全安的电影有很多的闪光点亦有很多的遗憾。短时间的浓缩的电影表达倘若要表现一部长篇历史巨著也实在是十分的困难,但不论怎样,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作品,将原始的书本阅读转化成当代的影视快餐,既是一种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缅怀,也是一种悲哀。这种方式对于当代的生活节奏来说可以说符合我们的当今便利的初衷。企***用两个半小时来表现的原著,我们明知道不可为。但是这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所受的大众关心度也让我们为之高兴,快餐时代应有快餐时代的适应品,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也算是随之带动大众关注文学作品,关注人生。
参考文献:
[1]张凯丽.电影《白鹿原》影评,《电影、电视艺术》,北京:电视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2]徐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1997年版.
[3]郑万鹏.白鹿原研究,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文学作品范文第9篇
在电影制作的初期,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张俊祥先生就曾经在自己的学术论文当中明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电影制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剧本到电影转变的过程,因此在剧本的制作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确的第一点就是要确定影片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以及灵魂。一部成功的电影必须有旗帜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能够给影片塑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体现电影的灵魂。也有人曾经说过,电影实际上就是动态的文学,也就是说通过电影制作与拍摄的方式可以让文学更加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国电影的成长史上,主要有两个比较重大的时期电影素材的选取都来自文学作品的改编。这两个时期电影改编的特点在于其忠实原作的创作精髓,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文学作品当中的***性思想热潮。著名的电影制片人夏衍曾经明确指出,通过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如果想要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就应该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本身拥有一个明确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设想观众从来没有看过这部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剧本制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定位在一个大众化通俗化的叙事层面,与此同时我们着力对原著进行的模仿,起到一定的传递原著的作用。尽管改编的幅度并不大,但是要不断地在电影当中体现作品中的阶级矛盾以及用于***的思想热潮。许多电影作品的题材过于局限,究其原因在于所处的年代的红色***思想,对***文学作品所改编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面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给人们无论是思想上或者是行动上都拥有了明确的指引和推动作用,弘扬社会主义赞歌的同时也让人们的心目当中充满着对幸福美好的向往。比如说在进行改编著名的文学作品《祝福》的过程当中,夏衍就在自己的剧本当中巧妙的融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以及时代的特征等元素,通过对这些背景的烘托体现了祥林嫂捐门槛的情节,从而让整部电影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光明的,具有***性的未来。又比如说在电影《小二黑结婚》中将主人公金旺和小二黑的个人矛盾通过文学处理变成了敌我阶级的深化矛盾,并且在影片当中引进了一个叫做二叔的角色,将他作为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最终导致了矛盾的进一步深化。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改的同时进行重新编辑
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作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因为在这个时期许多题材的都已经在慢慢的瓦解了,与此同时作家们由于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国外文学作品的涌入,许多剧本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到了一个质的飞跃。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进一步解释人物的命运,并且塑造出主人公的灵魂。题材的选取也已经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从那一刻起也预示着文学的发展方向倾向于人文色彩的转化。这个时期的电影人物依然在我们的心目当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象,喜儿、***、潘冬子等都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过自己的青春岁月。但是从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上我们却不难发现,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载体,这是一种拥有浓厚社会气息的文学成分,拥有强烈的社会学成分色彩。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个时代的电影作品更像是一种人们对于***治思想的传声筒,通过这个载体来实现互换主题的作用。在将近17年的改编电影当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更多的是运用平面化的手法进行演绎,缺少了灵魂的同时也显得不够丰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的整体风格逐渐的打破了这种思想的筋骨,渐渐地转向人文化的防线,无论是***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当中的题材无不例外地通过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批判以及人性的思考来进行深入的演绎,这是区别于过去的红色经典的电影塑造形象。这一电影史上的改革深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爱戴,并且对世界电影史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个时期的电影而言,人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电影语言的探索,并且希望运用独一无二的影响符号来重新唤醒第七艺术时代,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不在仅仅局限在表象上,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摆脱文学对电影的束缚,抓住文学作品灵魂的同时融入电影思想进行改编。尽管这个时代的电影制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束缚,然而从更深的角度来看我们却不难发现文学作品依然是电影剧本制作的主要源泉。处于这个时期的电影剧本改编,不再是传统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编剧下需要在文学的环境氛围当中提炼出作品的精髓,感受到作品当中的人性关怀以及文化思想境界上的精髓。从创作手法的角度上来看,大多都以现实主义的回归色彩以及深化形式为主体,在思想内涵上更加倾向于人文主义色彩思想的表达。电影的改编已经真正的跨入了“改并且编”的时代,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文学与电影共同发展的时代,因此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既包括了反应战争生活的《高山下的花环》,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牧马人》,还有对文化伦理进行剖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优秀作品。
三、当代:跳出文学,***地进行编剧与构思
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对于文学作品的改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艺术片,改编强调的是导演的个人体验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讲艺术类型的作品分成以下两种类别。首先是第五代电影人在20世纪末所展开的转型创作方式,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这样的电影制作形式是有效地融合了商业与艺术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商业艺术片,其次主要是以第六代导演为核心的***创作模式,这些电影作品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面是源自个人体验的荧屏再现,从创作角度上来看更加倾向于纯粹的艺术文艺片。1998年陈凯歌导演成功地将著名的小说故事《荆轲刺秦王》改编成为电影,运用电影的描绘手法以及艺术形式重新的对历史以及命运作出了一个新的思考和定位,这也是80年代电影改编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由于当时正处于特殊的年代,社会背景的差异性最终导致了该片票房惨败的悲剧现象。与此同时张艺谋导演凭借着自己改编的电影《有话好好说》《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电影的制作都紧紧地围绕着时代的背景,结合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形态,并在影片的制作当中融入了时代的新元素,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主流电影占据着大众视野的同时,仍然有一批具有新兴思想的年轻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视觉审美意识创造了大批的优秀作品,他们自诩是长期处于文化边缘状态的人。我们称之为第六代和新生代的导演人群。这些电影素材色彩鲜明,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人身上,详细地描绘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运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零距离体验。在剧本的创作上面,这些导演更加倾向于结合自己身边的人物素材以及亲身经历进行创作,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修改少之又少。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发现,从1990年至今,剧本进行***制作的高达110部之多,而其中真正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进行大幅度修改的总数不超过二十部。如果将第五代导演制作的称作留着别人血液的作品,那么第六代以及新生代导演则是凭借着自身的勇气以及自信,向时代传递着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声音。在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当中,最受欢迎的当属姜文和张元的作品。比如说由姜文执导改编并且参与制作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张元的《东宫西宫》等都是广受好评的作品。
(二)商业片,改变强调的是市场的娱乐特征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商业片分成不同的类型,首先是以冯小刚导演为代表的贺岁电影,比如说《甲方乙方》《手机》《天下无贼》等;其次是以武侠大片为主的戏说类型作品,比如说《卧虎藏龙》《英雄》《无极》等;最后是以刘镇伟导演为带代表的经典解构大片,其中最成功的当属《霸王别姬》,以及脍炙人口的《大话西游》等。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题材很多都来自对著名作家王朔的小说。众所周知,在电影圈内王朔的作品经常被不同的导演进行改编,近十几年来总共有将近二十部的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然而为什么导演们都钟爱于王朔小说的改编呢。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经验以及研读新的发现,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是由于王朔的小说当中大多体现并且传达给大众的是一种精英文化所带来的疏离态度。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是王朔的作品当中语言幽默风趣,在嬉戏调侃当中暗含着许多时代的元素,以及反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这一风格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张元认为这是一种对知识分子所表达的精英文化的尊重,试***通过这样方式的表达来彰显电影的个性所在。而冯小刚导演所制作的电影当中则将重点放在了另外一个角度,也就是说通过电影作为一种启蒙的方式来对社会现象进行嘲讽。运用调侃式的风格车公共的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一种新的语言系统以及描述表达方式。在冯氏电影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系列诙谐风趣并且具有深刻哲理和内涵的台词,这些台词也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冯氏电影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起电影场面的恢宏壮丽,也不是曲折离奇的故事剧情,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细节所带给人们的乐趣,通过幽默精美的台词我们可以更真实贴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冯小刚的大多数电影作品都源自对王朔小说的修改,作为一名小说家他成功地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再普通不过的语言进行了加工,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实际上却能够一语中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这种观察制作方法极大地体现了时代元素,形象具体地从视野和观察角度体现出了个性时尚元素,可以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的成功正是源自巧妙地融合了市场策略以及大众文化。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以及文学改编,成功地创造了超高票房的记录,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夜宴》都成了脍炙人口的影片。
四、结语
文学作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早期阅读;听赏;理解;游戏
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活动,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能力。这种活动要求幼儿园向幼儿提供集体和个别阅读学习的环境,并进行科学同步地指导。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有其特殊意义,它是在发展幼儿口头语言的同时,逐渐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从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文学作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媒介,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往往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开始,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教学环节,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而有趣的内容。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幼儿创设全面学习语言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儿童诗歌:这类作品情感洋溢、想象丰富、语言凝练,在语言形式上分行分节,有明显的韵律,便于幼儿阅读。
(2)童话故事:这类作品带有幻想色彩,借幻想创造出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却又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场景。语言浅显易懂,想象丰富奇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所以钟爱。
(3)幼儿散文:这类作品优美抒情,展现了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具有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特点。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以系统化的文字符号作为知识的载体,间接地刺激读者的审美感官。在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早期阅读教育,更能突显中国文学的魅力,为幼儿认识世界打开了又一通道。文学作品中的早期阅读教育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阅读前活动――听赏作品
在幼儿正式阅读一个文学作品前,我们先让幼儿反复听赏该作品,为正式阅读扫除记忆和理解的障碍。幼儿在倾听作品的同时,往往已经被作品内容所吸引,油然而生一种美的愉悦感,从而用欣赏的态度去接受文学作品。他们在听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作品的***景。听赏活动可采取无意听赏和有意听赏两种方式进行。前者是指穿插在进餐时、入睡前、活动中;后者是安排在一个固定时间、固定环节。听赏作品要控制好下面两个问题:
(1)作品的选择:要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具有积累价值的文学作品。小班幼儿选择人物、事件、情节都比较简单,情感变化单纯,词语富有色彩的作品。大班的作品题材相对广泛,富有幻想力,能够表现小朋友智慧和力量的。中班的作品介于两者之间。
(2)听赏的时间:每天在规定的时间让幼儿听赏所选作品五至十分钟,每次听两、三遍,持续到大部分幼儿能复述为止。时间可安排在晨间活动之后、午餐前后、入睡之前。
第二阶段:阅读中活动――理解作品
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文并茂的***书,是由***画和文字两种符号构成的。它们***像清晰、色彩鲜艳,方便幼儿阅读。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我们采用“看***学文、以文会***”的方式。
(1)看***学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自由想象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寓意,然后对照范文,从中获得丰富的词汇和规范的语言。
(2)以文会***:由于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限,不能细致、完整地观察画面的所有内容,因此在理解和反映***意方面会欠全面、欠准确。所以幼儿可借助与画面相匹配的文字较准确地理解和表述画面内容。看***和读文的具体要求:
看***: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意,以此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看***时,先看整体,再看局部,从具体的形象、动作和表情到抽象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让幼儿仔细看、大胆讲,要求语言规范、用词恰当、句式正确,能较准确、完整、连贯地表达***意。
读文:幼儿阅读文字,我们不能给幼儿施加压力、布置任务,而是让他们像说话那样,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让幼儿以整体模式认识,诵读曾反复听赏过的文学作品。幼儿在一次次与文学作品的照面中,由陌生到熟悉,由似曾相识到准确认读。在读文过程中,如果孩子的进展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时,我们更要耐心地鼓励和启发,充分保护幼儿对文字和阅读的兴趣、热情。
第三阶段:阅读后活动――游戏识字
游戏是幼儿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和方法,历代的幼儿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游戏在幼儿发展中以及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汉字游戏活动可以让所要认识的汉字和需要复习的汉字尽可能多地与幼儿见面,在游戏中汉字出现的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一定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在阅读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作品内容,开展科学有趣的汉字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与汉字交朋友,不断地接触和巩固汉字,产生玩汉字的愉快情绪。设计的汉字游戏要容易操作,随时随地都能玩;要难易适度,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要手脑并用,让幼儿充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