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和陈凯歌夫妻,在1998年和2000年分别有了儿子陈雨昂、陈飞宇。看到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混合的流行文化和教育体系正在扼杀孩子们美好品德的发展,陈红决心要培养两个儿子的男子汉气质,不让他们变成衙内般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
给孩子树立“偶像”
和许多母亲一样,陈红在育儿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头疼事,比如挑食。有时这顿菜是萝卜,孩子却要吃笋;下顿做了笋,他们又说要吃豆皮。每顿都是追赶着喂饭,无论怎么开导都没用。陈凯歌见孩子挑食,开始还有些耐心,不久就发雷霆之威,吓得孩子大哭,陈红抱怨。一次,陈红注意到孩子对动画片中的奥特曼、史努比、天线宝宝十分喜欢,突发灵感:原来孩子也有偶像啊!于是,下次饭菜端上桌时,她就给孩子讲:“这道菜是奥特曼最喜欢吃的,所以叫做‘红烧奥特曼’;这道菜是天线宝宝最爱吃的,我们就叫他‘天线宝宝汤’……孩子还真的认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经常和兄弟俩一起玩,结果兄弟两开始“争风吃醋”,发生摩擦时,哥哥数落弟弟:“她讨厌你,只喜欢我,说你总是尿床。”弟弟不甘示弱,哭着指着哥哥的鼻子说:“你胡说,她喜欢我,才不喜欢你呢!她说你这么大了,还经常流口水。”吵架到最后,就升级为肢体冲突。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转脸就忘了“恩仇”,还是手拉手回家。看着孩子这么天真大度,陈红因势利导,经常教育孩子:允许争吵、打架,但不可斤斤计较,更不能心存怨恨,伺机报复。
培养孩子的坚韧品质
陈雨昂4岁时,一次生病发烧,陈红拿药给他喝,效果不佳,只好连夜抱着他去医院打针。针刚扎进屁股,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陈红见儿子哭的小肩膀直颤抖,也忍不住哭起来。见妈妈落泪了,陈雨昂立刻停了下来,回过头揉着眼睛问妈妈:“又没扎你,你哭什么?”陈红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说:“妈妈心疼你,可打针治病,妈妈无法代替你啊!”陈雨昂说:“那我以后不哭了,妈妈你也别哭。”陈红被儿子的男子汉气概逗乐了。陈雨昂第一天去幼儿园,很多孩子哭成一团,但他没有哭,表现得十分坚强,像个傲视群雄的“***湖”。午饭时,其他同学无法适应新环境,哭着闹着不肯就餐。陈雨昂不仅干脆利落地把自己的那份饭菜一扫而光,还把其他同学盘里的虾拿过来全部吃掉了。老师把他的表现告诉了陈红。陈红十分欣慰,鼓励儿子:“你很勇敢、***,妈妈以你为荣,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但你应该主动去帮助那些哭闹的同学们,告诉他们,过集体生活也是很有趣的。”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在幼儿园表现得颇有责任感和爱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中国家庭一般训练女儿为家人服务,培养她们对父母的体贴关怀意识,而男孩子被照顾得太多,长大后在生活上比较无能。所以,陈红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陈雨昂上一年级的那年盛夏,一天,陈红回到家,他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喊道:“妈妈,您喝茶。”茶放得太久了,有些凉,陈红的肠胃不是很好,最怕喝凉茶,为了不扫儿子的兴,但还是接过来一饮而尽,然后很幸福地说:“太好了,我正渴呢。我儿子知道疼人了!如果茶再热些就好了,妈妈的肠胃不太好。”翌日,她果然享受到了一杯热茶。儿子一天天长大,他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懂得孝敬父母了。每次陈红出门应酬,两个儿子都把她送到门口说:“妈妈早些回来。”拍戏时,他们看到陈红太累,便体贴地说:“妈妈,你休息一会儿,我不打扰你。”每当这时,陈红心里便涌起一股暖流。
培养孩子的谦逊品格
陈凯歌是导演,陈红是演员,刚开始陈雨昂对父母的职业不懂。他问妈妈:“你和爸爸总是在电视里,其他小朋友的爸妈为何不在电视里?”陈红回答:“可能他们不愿意到电视里去,但妈妈的工作就是在电视里呀!”儿子似懂非懂地说:“那我明天拉着他们上电视,既然家家都有电视,那么他们也都应该在电视里嘛。”后来,陈雨昂总算弄明白了妈妈的工作,拿着她的照片到处炫耀:“我妈是明星,经常上电视的。”陈红知道后,语重心长地教育儿子:“你妈和别人一样,是个普通人。你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不要有什么优越感,看不起别人。妈妈上电视那是我的工作,是要给别人带来快乐,而非拿来炫耀的。”作为公众人物,陈红经常要面对媒体,但她坚决不肯把儿子的照片拿出来发表,她是不想孩子从小在名人的笼罩下,养成骄奢***逸的衙内习气。相反,他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吃些苦,能够懂得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是多么的不容易,只有养成美好的品格,才有可能到哪里都能游刃有余。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演员陈红与儿子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