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现在有两瓶饮料摆在你的面前,其中一瓶标签上写有“零脂肪”,而另一瓶则没有写,你会选择哪一瓶?
答案不言而喻。“零脂肪”牢牢抓住了消费者“脂肪越少越健康”的心理,让人们心甘情愿为其产品买单。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通过分析“零脂肪”饮料的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发现,这类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往往较高,相应地,其能量就变得很高。
以某品牌的一瓶435毫升装的“零脂肪”饮料为例,它的营养成分表标明:其100毫升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6.2克。一般来说,煮熟后的每100克米饭含碳水化合物约30克。计算后得出,这一瓶饮料的碳水化合物总含量高达70.5克,约相当于250克米饭的能量。
人体脂肪主要有两大来源,即膳食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两者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互相转化。大多数时候是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而这种转化几乎在每次进食后都会发生。如果你经常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久而久之,你不胖才怪。那么,喝一瓶这样的饮料就只是等于多吃了250克米饭这么简单吗?答案是:比这更糟!
天然食物成分中,只有脂肪是有香味的,当饮料不含脂肪后,就需要添加更多的“糖”才能具备良好的口感。“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糖指各种可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没有甜味的淀粉;狭义的糖则指精制后的白糖、食品及饮料加工中常用的糖浆等简单糖。在某品牌的一款“零脂肪”***酸饮品的配料表中,白砂糖、葡萄糖、低聚异麦芽糖分别排在第3、4、5位,仅次于水和脱脂奶粉。其实,在“零脂肪”饮料的配料表里,一般都能找到白砂糖、葡萄糖等简单糖的身影,有的饮料白砂糖含量甚至比脱脂奶粉还多,仅次于水。相比那些复杂的糖类(如淀粉),简单糖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快,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因此更加不利于身体健康。如果饮料中含糖的种类是简单糖,那么所谓的“零脂肪”也就没有意义了。经常摄入这类饮料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由肥胖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
那么如何选择饮品才正确呢?美国饮料指导专家组公布了一份指南,该指南根据不同饮料所提供的能量、营养成分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将饮料分成6个等级。
第一等级:饮用水。推荐多喝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
第二等级:茶和咖啡。常喝的三类茶有红茶、绿茶及乌龙茶;咖啡有一般咖啡和去咖啡因的咖啡之分,均不推荐加糖,可代替一部分饮用水。
第三等级:低脂奶(脂肪含量为1%~1.5%)、脱脂奶和大豆饮料。
第四等级:不含能量的甜饮料,即以无能量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代替蔗糖的甜饮料。
第五等级:含某些营养成分的饮料,包括纯果汁、蔬菜汁(如番茄汁)、全脂牛奶、各种酒类及运动饮料。
第六等级:含能量的甜饮料,含有如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浆、蜂蜜、糖蜜等成分。
推荐以第一等级饮料(即饮用水)作为基础,级别越高的饮料越少摄入为佳。为了避免单调,并兼顾各人喜好,也可摄入其他级别的饮料,但含糖的饮料最好不喝或少喝。
(摘自《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