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中学)
“]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陈鹤琴老先生的这句话曾经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强烈的争论,有的人认为这是教师的理想状态要求,有的则认为这是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而我认为这种观点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值得商榷。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而且还与学生自身的资质和努力有关,因此,仅仅把学生的教育寄托在教师的身上是有失公允的,更不能视为之教师优劣的评判标准。
一、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的通用语,固然也有其不合理的方面,但是也以此说明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所担当的责任。一个人在幼年、少年时期,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充斥暴力、专制的家庭会培养出一个充满爱心且积极进取的孩子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家庭教育亦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的心理和品质教育很大程度上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直至终身。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健全、正确,孩子走偏的几率则会大打折扣。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教育几乎空白,这些孩子自身发展和心理教育都难以得到正常开展,唯一的希望就在学校,依靠老师的管教,但老师毕竟不是“救世主”,家庭温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动力。“严父慈母”式的启蒙教育是孩子一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二、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奠基石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观点就是说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但其前提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学校教育全面系统,广大教师敬业奉献,这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石。不容忽视的是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大班额的学校很难要求教师做到“爱生如子”,加之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在抓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何况学校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都在教师,教师的压力不难想象。很多农村学校都是寄宿制中学,班主任教师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每天工作时间10余小时,身心疲惫,在渴望自己得到“减负”的同时,还要兼顾全体学生,难度可想而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工作的概括,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座右铭,在繁杂的教育事业中,敢于清贫、勇于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红烛精神恰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三、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化学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发展也很重要。时下,许多不利的社会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读书无用论等等现象充斥在学生的周围。由于自控力弱和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缺少家庭温暖和教育的他们在此背景下极易做出一些非常之举。将家长的嘱托和老师的教育抛于脑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更显苍白无力。可喜的是整治社会环境的行动已经开始,但愿某些悲剧不再重演。
此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决定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绘制精美的画卷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学生自身的资质如同纸张的质量一样是否能吸收有益的汁液还未可知。如果,我们能够遵循规律,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同的纸张上绘制不同的画卷,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按同一模式学习和生活,忽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势必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观点可能过多地注意到了老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毕竟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戒除浮躁心理,要学会等待,切勿一棍子打死,“任何时候都不能急于作最后的结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了,他命该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语)。陈鹤琴是一位理想主义教育家,他说这句话向往的是一种境界,提倡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永远追求”的精神,这就是这句名言的全部意义所在。后来的霍懋征、任小艾等众多的教育名家把它作自己的教育信念,信奉的也应是这种“永不放弃、永远追求”的精神。他们的努力,不但使这句名言有了精神上的意义,也有了实践上的意义,他们是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因此,把这句名言当作自己的教育信念,强调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提倡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相信并努力把每一个学生“教”好,这或许是我们对待这句名言所应该有的态度。我想,这与陈鹤琴先生说出该名言的初衷应该是一致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