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大学生来说,如何提高抗挫折能力,使他们顺利步入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抗挫折能力、为什么要提高抗挫折能力、怎样提高抗挫折能力,最后关于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建议
一、什么是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即挫折承受力,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是个体适应挫折、抵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它是一种多维的综合心理素质。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一种能力。―般来说,挫折承受力较强的人,往往挫折反应小,挫折时间短,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的人,则容易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挫折的不良影响大而易受伤害,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在青少年人群中,它具体表现为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采用何种有效的调节和应对策略来对付已发生的挫折,采取何种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处理难以解决的挫折等方面。
二、为什么要提高抗挫折能力
现在许多为父母、为师长者,只重视让孩子吃好玩好学习好,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挫折,“脆弱”成了许多孩子的“致命伤”,因此,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提高其抗挫折能力已迫在眉睫。总的来说挫折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效率除受个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之外,还与学习者的情绪状态、自信心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大学生遭遇挫折后,从而极大地降低学习效率。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大学生在遇到失恋、考试失败、父母离婚等挫折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就是挫折产生消极影响的表现。
(二)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
大学生受挫后,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和出现行为偏差。如果持续遭受挫折,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淆乱。这样不但大大降低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而且使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也大打折扣。
(三)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
当大学生遭到重大挫折或持续挫折而又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会使某些行为反应形成相应的习惯模式或个性特征。如一位对爱情充满憧憬、热情开朗的女大学生,因恋爱屡次失败,于是导致她对男生怀有过度的戒心,对爱情不再抱有热情和希望。这种消极态度的持续发展,使其个性产生了十分微妙的变化,她由外向热情变成了深沉世故。同时,由于受挫的大学生处在应激状态下,感情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可能会做出违规范的行为。
三、怎样提高抗挫折能力
(一)认识到挫折存在有它的普遍性与必然性。
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事件已经发生,再也无法挽回,必须向前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挫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任何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进一步深刻理解对正确的挫折观的认识,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二)认识到挫折具有双重性。
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困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挫折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认识到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坚强起来,并因此而增强,成熟起来,并因此而增长知识和才干,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挫折向积极方向转化。
(三)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每个人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既要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愉快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光做到正确评价和愉快接受自己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怎样避开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优势,争取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同样,我们也要善于接受别人,多看别人好的一面,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相互间的支持和帮助。
(四)采用精神宣泄法。
精神宣泄法就是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折的人可以自由顺畅地表达他受压抑的情绪。精神宣泄法有多种形式,如受挫折的人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自己的人,将心里的委屈和想法全部讲出来,对方会给你心理上的抚慰,鼓起你奋进的勇气。或者受挫者通过写日记把内心的不满情绪尽情地表达出来。
四、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消除可能产生大学生挫折的因素。
伴随高校扩招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导致各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迅速扩张,使得各学校的基础设施、后勤保障、师生结构等出现严重失衡。有些学校建立了新校区,结果导致新校区的学生无法共享主校区沉积的历史文化、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书资源等等而产生挫折感。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至关重要。另外,对于家庭 比较贫困的大学生,要启动校园“爱心工程”,建立贫困生奖、贷、助、勤、免制度,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不让其在学习上掉队。“ 特别是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同学,教师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多和他们谈心、交流,鼓励其参加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其克服孤僻、离群的心理。
(二)高校应宽容学生受挫后的不良行为,为受挫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安全机制学生在遭受挫折后,有可能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
高校工作者要多与受挫者进行心理交流,要采取个别谈话、意见箱、开展热线咨询电话以及第二课堂等方式,给受挫者提供各种抒发受挫隋境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作为学生自己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不良情绪。女生的心绪不好时,可以找自己认为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谈心事,甚至当着亲人的面大哭一场。男生可以借猛踢足球、痛打篮球、击打沙袋等方式。但是,宣泄一定要注意分寸,适时、适度。
(三)高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
家庭在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比智育作用更大,如果把学生的受挫能力比作卫星,那么家庭教育就好比是助推其上天的火箭。在家庭中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受挫能力的培养。如开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学生家长上挫折教育课;定期召开家长与教师的专题交流会。使家庭和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合力”的作用。第二,改变父母溺爱型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建立民主型和协商型的教养方式,规范自身的行为。比如开办家长信箱、家长热线和心理咨询等方式规范父母的行为,提高科学家教能力,建立健全大学生挫折抵抗能力的长效机制。
(四)重视学校所在城市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居主导地位,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起辅助作用,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建设学校育人环境时,应注意改善家庭、社会这个大德育环境,努力发挥社会育人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高校应在发挥挫折教育主渠道功能的前提下,和社区、社会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和办法,也可聘请当地英雄、模范人物作校外辅导员,以其典型模范行为感染教育学生;另一方面,经常主动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学校及家庭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构建一个良好的德育大环境。挫折是暂时的,也是永远的,抗挫折能力应该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始终。
参考文献:
[1]杨伟.《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年08期.
[2]李海州,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陈火欣,刘持伟.《中国电力教育》.谈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J].2009年20期
课题项目:立项类别: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项目编号:hmx201502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