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不在于对文本的精细分析,因为这种差强人意的精耕细作,有时候会造成对文本的颠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乏新课程追求的创新性,但是对一些经典文本破坏不如供奉,反复阅读常在手边比突然心血来潮的强说愁似乎更重要。引导学生进行学的活动是体验发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
关键词:小说 欣赏 学习 活动
小说是什么?我更愿意听学生来理解: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小说是有主人公的有情节的能吸引我读下去的作品;小说是读着读着会想到自己的生活的故事;小说是我很想写但是又迟迟不肯动笔的我老了以后会写的故事;小说是用文字记载的连续剧……
小说课程的目的是什么?我更愿意听小说家来理解:
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小说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小说教学活动的目标可以定位在: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兴趣和以小说引发和形成的文化视野。了解外国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叙述角度,虚构等,让学生构建小说文体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多元对话,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如能否对作品人物、情节、场景等产生具体的感受,能否在阅读中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见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尝试小说评论和小说创作。
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不在于对文本的精细分析,因为这种差强人意的精耕细作,有时候会造成对文本的颠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乏新课程追求的创新性,但是对一些经典文本破坏不如供奉,反复阅读常在手边比突然心血来潮的强说愁似乎更重要。引导学生进行学的活动是体验发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因此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发学的活动的有利向度是比较好的方法。
知识迁移,基于学生只会“看小说”,不会“学小说”,因此,把小说的文体知识引入对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有重要作用。但要注意实现“知识”和“文本”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设计课堂文体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巧妙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情境体验,“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李镇西)读小说就是读人生。文学和生活的本质,在情感的体验上是共通的。小说表达的一些永恒的母题,如“英雄”、“梦想”、“母爱”、“战争”、“爱情”等,学生在生活或文学艺术世界里感受或思考过,只要我们能找到共通的东西,就给文本和学生这个阅读主题找到了联系的纽带。
探究思辨,小说教学尤其要注意给学生的阅读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会课堂留白。毕竟文本的解读没有固定答案,不能只注重教学内容的落实,而要引导学生体悟思辨,多元解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外在输入转化为内在输出,由体验升华到体悟的境界。
创作实践,课程标准要求在选修课程中,学生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学写小说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也能使学生将初步的体验转化为深层的内在体验。阅读小说使学生收获了一种审美体验,而评论、创作小说无疑是一次“生命摆渡”,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阅读、思考、评论、创作,把心灵的激荡付诸实践。
在笔者以学的活动为核心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的做法:
一.建构知识,提升阅读效能
小说有特定的文体知识体系,围绕文体知识引导学生感知小说,可提升学生阅读领悟小说的能力。
案例一 《桥边的老人》
一.初读小说,认知“视角”
师生交流。明确:故事的“角色”是谁,在“我”的视角之下的“知道”与“不知道”。
作为战士的“我”所知:老人坐在桥边没有逃离,他在挂念家乡的小动物。
作为战士的“我”所不知的:老人的过去和未来的一切经历。
小结: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属于“有限视角”。
二.再读小说,通过叙述视角探究海明威小说“冰山理论”,体验海明威小说创作的叙述风格。
教师引导(板书展示):“冰山在海里移动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作为有限视角的小说叙述,海明威只用“八分之一“来呈现小说内容,其余的需读者体验想象。
学生活动之一:从“我”的视角体验故事,发挥想象,去推理、判断,从而丰富小说内容。
1.“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探究结果:老人舍不得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让自己心爱的动物遭受炮火的摧残,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2.“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探究结果:“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个“只是”隐藏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学生活动之二:学生小组讨论,评价叙述效果
小说叙述简洁,但蕴含了大量生动的细节,呈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对话很有张力与表现力。
二.延伸路径,深化阅读感受
以一种文体知识为导引阅读文本,由浅入深,进而关联起其它内容,建构小说阅读的知识体系,达到深度解读文本的成效。
案例二《清兵卫与葫芦》
一.教师创设情境:生活中父母不理解孩子而粗涉,从而两代人产生矛盾,在本文中是否有类似的冲突?
学生感知小说矛盾冲突:清兵卫热爱葫芦,父亲揍清兵卫并砸碎了他的葫芦。
二.葫芦被砸碎的余波之后,情节并未结束,意外出现葫芦卖出高价和清兵卫喜欢上了绘画但最终被阻止的两个情节。为什么故事内容会有这样的延伸呢?
学生思考探究: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曲折意外。
学生思辨:如果小说仅止于“父亲砸碎葫芦”是否可行?
学生讨论:情节有多重意味:葫芦卖出高价说明清兵卫的追求是有价值的。清兵卫新的爱好又被父亲中止,说明孩子要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很艰难。这里面包含着作者的价值取向。
小结:学生这一层面的思辨讨论,不仅落实了“情节”的知识内容,同时连接了情节与主题。情节曲折延伸,可以多层次丰富文章主题,多侧面揭示主题,使主题丰满。这样的课堂活动深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激发体验,鼓励个性解读
有些小说文本情感主题鲜明,学生读后一目了然。但在情感内涵背后却有很多值得咀嚼品味的细节,也可作不同角度的多元多义的,符合情理的个性化鉴赏解读。
案例三 《礼拜二午睡时刻》
过程方法目标:思辨母亲形象,体验情感力量。
在这篇小说阅读中,情感目标是阅读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所呈现的母爱是鲜明的,学生也是易感知的。但这份母爱又有特性,在细节上可引发学生思辨,作多维度的理解,从体验上升到思辨,阅读就具有了纵深度。
课堂活动:讨论思辨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我就是她母亲。”
神父:“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母亲:“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
这组对话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
学生甲:这个母亲袒护自己的孩子。
学生乙:她不责怪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因为儿子的死感到羞辱,这是一种有力量的爱,是一种坚定的生命意志。
学生小结:巴尔扎克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日本谚语:“道德在母爱面前相形见绌。”母爱是无边的,母爱是包容的。面对逝子的伤痛,母亲依然坚强,依旧温暖。
感受体验:文章中还有其它关于母亲的描写,我们再次感受这个母亲带给我们的感动。
感受细节:“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学生表达感动:这个贫穷的母亲,面对被***杀了儿子这么一种巨大的伤害,同时面对可能源于无聊的围观者的窥探,她用“爱”去直面无情冷漠。这是一个自尊坚强的母亲,她面对苦难体现出伟大的承受力。
四.读写结合,加强实践
“语文是我们日常应用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灵活性。‘情景作文’'、‘续写’等方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文意识。”(曹文轩)
课堂之外可安排与小说元素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外国小说的体会、对小说这一文体的感悟,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小说篇目还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评论。
案例四 《素芭》
小说结尾:“这次,她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学生活动设计:你认为素芭是遭受不幸还是获得幸福呢?请续写故事。
续写梗概一:素芭能被她的丈夫理解,生活幸福。
续写梗概二:丈夫抛弃了她,另娶新娘。
在续写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学生的笔触探究到素芭的心灵深处,或幸福美好或无声哭泣。因文本阅读的感化而使笔触生动,因笔触深入细腻而深化了对文本二度感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
【经验与反思】
1.学的活动的成效。
在教学中选择一个角度使学生由此及彼进行内容和情感迁移,这样的思维活动能有效使学生正确读解文本。
小说教学突出了学生“学的活动”,学生习惯于主动、积极地去解读小说文本,在解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中学会感悟,获得积累,并提升了视野,滋润其阅读灵性,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评论或原创,从而成为自信而有见地的读者。
在阅读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这种民主实际是张扬学生阅读自由,找回文本被放逐的诗意,培养和树立学生自主意识和***人格,而这也真正回到了教育的起始点——立人。
2.学的活动的反思。
学生对小说的阅读有时注重情节,停留在浏览层面,沉不下心来与文本接触,更无法直击心灵深处的共鸣。受自身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的限制,特别是当代社会许多流行的价值观念的异化,对地域不同年代久远的经典名篇会感到隔膜,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把握还不够精准或深刻,甚至出现较大偏差。
参考文献:
[1]张影 新课程背景下的外国小说欣赏课教学探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朱成广 选修教材的实施策略——外国小说欣赏 (讲座资料).
[3]胡建革 我这样教《外国小说鉴赏》 文学教育 2008(10):141.
何华,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体视野下的外国小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