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来,后现代主义都是一个争论颇多但又被广泛关注的文学领域。后现代思潮的喷涌直接导致了荒诞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等诸多后现代文学形式的崛起。哥特小说便是在此时迎来了新一轮的迅猛发展。本文对哥特小说和后现代思潮的产生及发展进行综合详述后,分别分析了哥特小说美国化的本质特征及后现代思潮的本质特征。最后,作者发现美国化的哥特小说与美国后现代思潮具有明显的共性和交融性,哥特与后现代有“共生性”,因此形成了后现代哥特。
关键词:哥特 后现代思潮 共生性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美国哥特小说研究》资助论文,项目号:2013WY11
一、哥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
哥特本指北欧古日耳曼的哥特部落。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约7世纪以后,哥特部落在历史上消失了。后来,人们用“哥特”来指代中世纪的欧洲建筑,此建筑表现为高耸的尖顶、狭窄的窗户、幽长的走廊及五颜六色的玻璃。这些古堡中多带有神秘的暗室、阴暗的密室等等。在一些文学家看来,“哥特”式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古怪与黑暗。[1]因此,哥特这一词逐渐被冠以神秘、恐怖、黑暗、野蛮等色彩。
哥特小说的诞生源于18世纪中后期,哥特作为新的小说体裁,常以古城堡或荒野等为故事发生的场景,多体现幽灵鬼怪或超自然的力量的故事。在1764年,伦敦出版的一部名为《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的译著标志着哥特小说体裁的正式诞生。此后,哥特小说风靡一时,18世纪末,出现了一批仿拟之作,如克拉拉・里夫的《老男爵》、威廉・贝克福的《瓦特克》、女作家安娜・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等。但是,哥特小说作为一个流派发展到最高潮时期是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特别是18世纪90年代,这十年是哥特小说发展最重要的十年,许多文学史家称这十年为“哥特十年”,这一段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哥特小说经典之作。
哥特元素在后期的发展中,也被一些严肃作家吸纳并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如人们所熟知的《简・爱》、《呼啸山庄》等作品中都出现过哥特元素,使这些作品更迎合了大众的阅读趣味。
二、哥特小说美国化特征与本质
美国文学从未间断地表现美利坚民族的民族特征。美国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直承载着民族焦虑与文化冲突。美国哥特小说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负载了历史的担子。
哥特小说虽源于英国,但随着它被引入“新英格兰”的美国,许多元素都做了诸多改变。当然,这个始于18世纪英国的较小的文学类别被美国化并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场景的转换,而哥特小说在美国未成熟的***治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的别具美国特点的原初文学类型。这表明,哥特小说的美国化根源在于其社会化和现实化。
在研究了美国哥特小说的发展历史后,不难发现,它整体经历了三种发展模式:从起初的研究哥特小说发生的场景到研究哥特小说写作心理,最后发展到研究哥特小说与社会文化的冲突。第三种模式是现在对哥特小说研究主要趋势,它也深刻地体现了美国化哥特小说的实质。[2]许多文学家及文学评论家们认为哥特小说的美国化特征决定了哥特小说已经成为一种较大的文学类型,甚至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元类型。戴维・帕特指出,种族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与人民心中都是核心问题,美国哥特小说中所体现的种族问题更体现了美国的破碎性的心灵创伤。
美国哥特小说与美国的文化和历史变迁紧密相连。因此美国哥特小说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相应地映射了美国各个文化历史变迁的苦难与创伤。美国哥特小说被许多作家描述为心理与社会堕落交织成灾的世界,其中充斥着重度腐朽气息。暴力、和种族仇恨是美国式哥特小说的永恒主题。简言之,美国哥特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思想模式,更是当前美国历史生活状态的展示。
美国哥特小说中创造出来的怪诞的人物个体,都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痛苦与残暴的真实写照。美国哥特小说反映了痛苦的民族创伤,这极大地推动形成美国的民族文化精神。爱伦・坡和福克纳哥特文本中以混血这一主题作为切入点,旨在揭露被压迫民族的表达式文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创伤元素。[3]
总的来说,美国哥特小说显露出强烈的民族创伤,美国民族特征的形成一直与不幸、苦难与迷茫相伴,哥特小说对民族创伤的展现是作者从现实出发,创伤增加了小说的现实容量,它克服美国文学缺乏深厚的文化传统底蕴,在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中增加了小说本身文化深度。从民族出发角度来观察创伤形象,使哥特文本具备了坚实的民族基础和共同体倾向。
三、美国后现代思潮产生背景及特点
后现代主义或称后现代派是20世纪60年代正式被美国社会生活所认识的词汇。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一种文化思潮,它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西方社会、***治、民权等的不平等提出的质疑。[4]后现代小说描写了60年代美国社会矛盾的激化给人们心灵带来的痛苦,人们对于***治完全不信任。科技的飞速发展加深了失业者的痛苦,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极度的恐慌。
事实上,后现代思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在二战期间,德国***屠杀了大批无辜的犹太人,日本***在中国又滥杀无辜。美国加入二战,使美国人民受到战争洗礼,国内几乎所有工业都处于瘫痪的状态。战后不久,美国与苏联两大超级大国进入冷战时期,这种状态加深了美国国内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随后紧跟着一系列的暗杀事件,暴力气氛使得本已处于崩溃边缘的美国社会更是雪上加霜,人们百无聊赖,因此一些作家如艾莉森、梅勒等纷纷著书表达强烈不满并辛辣批评抨击。战后美国人的乐观主义从此破灭。
这些问题成为“黑色幽默”作家们的关注焦点。威廉・加迪斯的代表作《大小亨》(1975),因其作品中揭露跨国公司运用电信及信息手段大发横财及社会官员的腐败,作品机具讽刺意味。《小大亨》成了展现二战后美国变态心理的杰作。[5]
美国后现代思潮也是越南战争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危机加深,***治动荡使得作家们困惑。美国出现了人文精神和道德责任的严重缺失,作家们自我嘲笑。70年代以来,因跨国公司的发展使美国经济成功转型,美国后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自动化效率的提高使许多工人觉得生活难以捉摸,面临失业的危险。他们精神极度空虚,追求成功的同时努力追求精神的安慰。随着电视及电脑的逐渐普及,美国人多数移居到郊区居住,通过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工作,人们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四、美国后现代思潮与哥特小说的共生性
美国后现代思潮产生于美国社会多变时期,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对美国社会造成沉重的打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矛盾凸显,人们思想空虚、无助,相应产生的后现代作品中,作家们纷纷采用多种形式表现这一社会现实,使后现代作品承载着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美国哥特小说一直都承载着美国的民族焦虑和文化冲突。卡都认为,美国哥特小说中的黑暗、怪诞与民族本身历史场景紧密相连。正是因为美国民族社会的黑暗、焦虑时期导致人们心理严重扭曲变形,哥特小说中的各种恐怖场景正是体现人们的畸形的心态。美国后现代思潮时期人们的焦虑、空虚的心态正好与哥特小说作品中体现的民族变态心理不谋而合。美国后现代思潮后期,许多作家作品中也纷纷采用哥特式写作技巧来表现人们心理状态。[6]因此,不难看出, 美国后现代思潮与美国哥特小说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互相促进,互通互融,完美地向我们展现美国文学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2).
[2] 张家恕.恐怖文学类型特征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4(4).
[3] 陆扬.评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4).
[4] 詹姆逊.后现代主语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 曹艳冰.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果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哥特小说与美国后现代思潮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