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作为中华魁宝,因民族、地域的差异,呈现出百花齐放。据已公布的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项目统计,已有地域性刺绣12种,少数民族刺绣14种,民间挑补绣12种列入部级名录。源于楚地刺绣的汉绣,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创造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刺绣风格。汉绣品类分为刺绣日用品、刺绣戏曲用品、刺绣宗教用品和刺绣欣赏品等四大门类。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汉绣装饰艺术品中的针法特征。其中装饰艺术品除了纯粹的刺绣欣赏品外,还涉及日用、宗教性质的装饰刺绣品。
1针法数据分析
刺绣装饰艺术品是汉绣行业中的一大门类,其***案纹样主要分为龙凤纹样、鸟兽花卉、绣字、人物和其他。本文研究的汉绣装饰艺术品实物及***片资料是从湖北纺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资料及汉绣传承人作品等共254幅作品中归类甄选出123件,研究其主要针法特征以及针法与其***案纹样的关联,具体针法统计分析见表1。从表1可见汉绣装饰艺术品的主要针法有齐针、掺针、平金彩绣、盘金等,同时还有留水路的装饰运用。由于一幅作品上可以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针法,所以再按百分比统计时,会出现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的情况。
2主要针法
传统手工刺绣是运用绣针和彩线相结合按照设计的花纹和色彩规律在绣面上以绣迹造型构成花纹的高级工艺美术品。绣品所表达的客观形象实质,以及文化艺术上的创意价值,均由其针法结构和纹样特征效果决定[1]。刺绣针法丰富多样,按照丝线的组织结构,可将针法分为5大类:平绣、织绣、网绣、扭绣和结绣[2]。汉绣的用针有别于其他刺绣,就工艺制作方法来说采用:铺、压、织、锁、扣、盘、套等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以达到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的效果,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
2.1平绣
平绣是指全部由直线组成的绣法,常见于装饰刺绣欣赏品和较高级的日用品。汉绣装饰艺术品中的平绣多见齐针和掺针。从表1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齐针和掺针在汉绣装饰艺术品中应用的广泛。(1)齐针齐针又称“齐平针”,汉绣行话称“砍子针”,从汉绣装饰艺术品中的齐针针迹来看有横缠、竖缠、斜缠三种形式(见***1中的***表部分),线迹排列紧密,边缘齐整,因此得名齐针。在运用齐针绣法进行刺绣时应注意绣面丝理方向、***案纹样的形态,所要呈现的肌理效果及丝线的光晕感,来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汉绣中用齐针绣出的每个色块之间不能有交叉,两组齐针之间要有一针脚相隔的距离,俗称“留水路”,自然留出物象轮廓线、结构线,使之更加明晰、深刻(***1)。“分层破色”正是齐针与配色相切合的效果,而创造出特有的装饰艺术美感;其抽象的块面结构,构成了地域特色。笔者认为汉绣装饰品中对齐针的运用呈现出有别于四大名绣的特色装饰艺术效果,展现出荆楚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2)掺针掺针,又称“插针绣”,分批次绣制,每组之间有衔接却不互相交错,在颜色交替的位置留出一定空隙,然后用不同长度的针脚把各种颜色的丝线掺缝进去即便不用颜色区分也有比较明显的分层[3]。分有横掺、竖掺、斜掺,又有内掺和外掺的区别。其中内掺指依形由内向外依次绣制,反之外掺是由外向内分批绣制。采用这种针法的绣品较为结实,可以表现花瓣层层叠叠的效果,有极强的纹饰装饰性。其主要特点是施针灵活、调色柔和。在汉绣装饰艺术品中,多用外掺,且同色系中多隔2~3种选一个色,呈现出较细腻的阶梯式装饰色晕效果。绣做时,如遇到花瓣等纹样结构相互叠加时,多在其交界处留一线空白绣地,突出外形轮廓及前后的层次关系。齐针与掺针作为刺绣中的基本针法,依据绣种人文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装饰艺术视觉效果。汉绣齐针中的“分层破色”以及掺针的粗中有细,赋予了这两种针法新的生命,丰富了汉绣欣赏品的装饰效果。至此,笔者认为即使每一绣种针法相同,亦要在同一中求变化,不失其文化及艺术审美,才是传承发展之正道。
2.2特色针法
民间刺绣品中的“特色针法”都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是简单步骤的不断重复。各个针法又有非常突出的“个性”,有固定的表达效果和表现方式[4]。汉绣装饰艺术品中的特色针法亦是在基础针法上有规律的组合添加,从而形成了“个性”的针法。(1)盘金绣盘金银线绣统称“盘金绣”,是指将金、银线依照一定的***形结构铺排在绣地上,并用彩线施以钉针绣将其固定在绣面上的一种刺绣方法,是最具汉绣特色的刺绣手法之一。盘金银中的弧形相对好制作,由于金银线的质感所限直角形、牛角形较难制作,所以角度越小制作难度越高,越显绣工的技巧[5]。盘金绣是汉绣针法技艺中极具代表性的特色针法,只有高级技师才能达到绣制出肌理纹的塑造变化的同时,又可以制作出线条自然流畅的运动美感。苏绣中也有金银线做装饰,由于金银线本身的材料质地与丝线的差异,金银线比丝线较粗硬,且与苏绣的画绣细腻雅致的风格不相符,所以运用较少。但在汉绣装饰艺术品中,单就盘金绣一种绣法亦可***完成整幅绣品,常见于绣字艺术以及抽象几何***案纹样。从盘金绣所呈现出的结构机理来看,由于不能直接穿透绣底,只能借助丝线将其拤钉到绣面上,形成浅浮雕的立体效果,或大块面或线条感;再者金银线没有像丝线般细腻的效果,绣制出的作品造型抽象、立体,极具装饰审美效果。所以盘金盘银绣法是汉绣针法的一大特色。(2)蹦针蹦针又称“蹦龙针”,来源于对汉绣中片甲针的演变,是将片甲针中半圆的鳞片形拉直,形成赋有节奏感的编织锦纹的肌理效果(如***2)。蹦针是盘金绣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呈现出来的肌理结构不同,再者就是蹦针是汉绣独创的特色针法[6]。蹦针绣看似较为简单,其实却是甚是耗费体力和脑力的,制作时需左右手同时协调并用,金银线排列结构是否合理,所铺成的面是否平齐都需十分注意。常见于汉绣装饰艺术品龙凤纹样中,成大面积的金银线肌理装饰效果(如***2)。蹦针虽常见于传统龙凤纹样中,但由线集面的抽象化几何形,具有韵律感的肌理效果而形成独有的视觉装饰艺术美感,在现代刺绣装饰艺术品中有很大的可塑造性。(3)平金彩绣平金彩绣又称“平金夹绣”,是有色的丝线绣与钉金绣相结合而构成的刺绣形式,是汉绣装饰特色针法中的代表之一。平金彩绣是在以用亮丽五色真丝彩线绣制好的***形纹样外轮廓或结构中依装饰效果而相互交错盘钉金银线,这种装饰效果可使极简陋的绣面蓬荜生辉,达到极好的装饰效果。由于汉绣走针是从外向内且针脚较为明显,在***案需要的情况下须用钩金银线的修饰手法通过增、补、填来收尾,致使其***案更加完整以达到精细的装饰视觉感[7]。彩线与金银线的结合作绣,使整个作品绣面线条硬朗,质地浑厚凸起,富有较强的立体感(***3)。汉绣装饰艺术品中对金银线的应用较为广泛,从表1的针法统计中易看出。由于金银线自身材料的特性不比丝线来的细腻,但其材料本身的装饰效果远远要超过丝线,所以单金银线的应用工艺的不同就衍生出盘金绣、蹦针、平金彩绣等多种针法,通过与钉针绣工艺结合,并依规律及结构排列组织金银线在绣底上的构成,而呈现出汉绣“个性”的装饰手法。
2.3网针
网针又称“花针绣”。其起针与落针之间的长度较长(具体长度依面积大小),形成有规律的网状。网针绣的基础针法中绣线与绣底织纹经纬方向成“X”状,再在“X”的中心处用单线将绣线以“十”字形钉针固定在绣底上,成“米”字形,组成极具规律性、次序感的菱形网状肌理效果,是装饰手法中最能表现出块面肌理效果的针法(***4)。另外网绣可***使用,也常与其他针法纹饰相配组成精美的装饰***案,体现出平面构成中线性设计元素在装饰艺术品中的应用,起到丰富构***、烘托主体、虚设意境的作用。这种针法在网眼料地上绣出纹饰有如镂空雕饰,在紧密料地上作绣又似外罩一道轻薄花幔,极尽线形态的装饰之美。由它可延伸演化出无穷尽的花纹***锦,术语称“网状格锦纹”(如***5),两种在网针绣的基础上又添加纹样装饰花纹线,呈现出锦纹的效果。选用纱线组绣有规律网眼的质料为地子来回编穿缠绕作绣,或在其他紧密质料地子上,先缝钉骨架成直行,或各种不同斜绣、格状,再用各针法来回穿编加绣纹样。
2.4锁绣
锁针是种古老针法,又称“锁链绣”,是由弧形的丝线圈套组成,因绣迹形成的纹路效果似一锁链而得名(如***6,为正常状态下的锁针结构示意***,为闭合式锁针结构示意***,为开口式锁绣结构示意***),三种形式依据***形及所要呈现的肌理效果的不同而选择性运用。锁针最早见于殷商古墓——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文物中粘附有锁绣的刺绣残迹,这足以说明锁绣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说文解字》中注“锁,似环相句(勾)连也,今为之链,昔为之锁”。锁绣基本结构是用针线结圈拉长成单链状因其绣面结构布满孔隙,消光性能好,所以色彩显得厚重、不浮夸,绣制出的线条具有弹性,绣纹装饰性强,边缘清晰富有立体感。汉绣装饰艺术品中对于锁针的应用多见于线性的装饰结构,虽所占面积较少,但其呈现出的立体装饰效果的线性肌理为整幅作品添彩。
3结语
汉绣绣品极具装饰艺术,其装饰艺术品粗狂浓艳的色彩搭配,浪漫主义的造型审美情趣,独具特色的针法处理,成为地域性刺绣中的杰出代表。在现代市场追逐中,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文化的多样化的保护理念,把握汉绣针法的特征,不迷失自我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适应时代加以创新,开拓汉绣发展新方向。
作者:魏利粉 叶洪光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汉绣装饰艺术品针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