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缺乏针对中国本土公共空间的研究,寻常的具有活力的人性场所也往往被忽视。 “以人为本”是设计说明当中的常用词汇,但最终演化为空洞的口号甚至是相背离的概念。对公共空间而言,视而不见和熟识无睹是否也是一种“遗忘”?或者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遗忘?对此,我们需要反思:公共空间为谁而存在?城市为谁而设计?
关键词:公共空间、以人为本、设计
中***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建设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传统和特色在丧失,绿地空间在减少,形象工程”、“***绩工程”正在使城市空间环境走向人性化的反面,这种现状使得探寻和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的公共空间。
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开敞空间。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室内空间和室外的开敞空间以各种形式相互联系和分隔而形成实体的城市。这些空间是承载市民几乎所有活动的“容器”。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2、“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设计。
英国学者认为,城市设计没有正误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其质量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正因为城市设计来源于城市生活,其质量的优劣当然也必须通过在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来检验,而不能仅凭***纸的美丑而定。
(1)为什么设计―――是形象还是场所
关于公共开敞空间设计的思想和做法,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观念,一种是“创造形象”,一种是“创造场所”。前者将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观念置于支配地位,突出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而忽视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这个特点集中体现在1853年奥斯曼为巴黎大规模改建的规划之中。为拿破仑记功的凯旋门矗立在由12条放射路集中的星形广场上,几何***案式的结构形式,宽敞的林阴大道,沿街整齐排列的建筑,给人以秩序和美感,同时却忽略了城市的功能和人民的生活。这种以“创造形象”为目的的设计正是18世纪巴洛克式城市设计的思想精髓:“把城市的生活内容从属于城市的外表形式”。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还有巴黎的凡尔赛宫、华盛顿的首都特区、澳大利亚堪培拉中心等规划和设计。我国北京的故宫、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也体现了类似的思想。
过去20年来,西方城市设计的主流观念逐渐从“创造形象”转移到“创造场所”。创造场所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观念,核心思想是“社会使用”,尤其关注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宣扬了当代城市设计的理念,认为城市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动、复杂而积极的生活自身”。
(2)设计“以何为本”―――人还是物
在物质日益丰富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常常将自身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抛之脑后,视技术、效率、速度高于一切,甚至成为技术的“奴隶”。现代城市中,汽车和快速路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同时也将城市空间分割成零碎的片断,道路的通行能力被摆在第一位,广场也成为城市的“露天车库”,而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社会特质被忽略甚至摒弃了。城市空间呈现出现代主义“重物轻人”的倾向:宽大平直的马路,充斥着汽车;高楼入云,尺度超人,使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城市越大,离自然越远;自然的地形、水面、植被被无情地破坏,变成混凝土的“森林”和硬质地面;历史遗迹被“淹没”,历史街区、街道被拆除,很多城市虽然面貌一新,却割断了历史传统和文脉;对人的需要和感受漠不关心,关心的只是所谓现代的气派和形象。这些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感。“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不是“车”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3、人性化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原则
如上所述,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应该面向城市公众,并尽量从为人“创造场所”出发,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这就要求城市空间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
(1).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而行为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也趋于多样化。以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为例,广场可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包括集会、纪念、表演、锻炼、休闲、观赏、散步、浏览、娱乐、交谈、购物等。这些活动在广场上发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不尽相同,不同的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例如,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广场成为儿童放风筝,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场所,欧洲一些城市广场成为行为艺术家们表演的场地,美国城市广场上甚至可以进行拳击比赛等。因此,城市空间的设计要顺应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功能上既要满足居民的多样化要求,又要根据居民的行为特点和需求爱好分清主次,统筹安排。反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它是典型的功能分区明确的现代主义城市,其设计者路西欧・哥斯达以汽车交通作为新首都规划的尺度,却忽视了完整合适的步行系统。在这座尺度宏大的“汽车城市”,人们几乎很难轻松地步行游览并穿越街区,时时处处需要乘车流动。这种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的结果,就难免使城市缺少活力,不能完善人的需要,特别是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公共空间也缺少关注。
(2).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创造富有亲切感和人情味的空间形象
“城市的本原是人际交流”,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人的尺度”实际就是适宜人的视觉与感觉的尺度,而这种尺度往往是从人的步行出发的。长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城市设计的一些基本法则,例如,在步行街上,人的适宜步行距离为300至500m;在广场等开敞空间中,人适宜的视觉尺度是:相互交谈2至3m,看见对方表情要小于10m,看见对方轮廓要小于100m。建筑围合的广场或道路,建筑高度与空间宽度应有适宜的比例。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因此,广场、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并非尺度越大越好,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
(3).展现特定地域的文化,营造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且由于历史、规模、性质、文化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千变万化的空间关系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共开敞空间。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设计不应“千城一面”,随“风”而抄,而应“就地取材”,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例如,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用意大利传统建筑的部件、符号拼凑成“界面”,以意大利国土地***做地面***案,突出周边意大利移民与社区的文脉关系,唤起人们怀念故土之情。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设计的核心思想。一个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公共开敞空间只有深受人们的喜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方可谓之成功的设计。
总之,我们只有弄清楚最终的目的,才有可能赋予我们生存的空间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更贴近普通城市居民潜意识中的某种精神需求。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