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埃贡.艾尔曼是二十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声誉,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透明,对材料的真实表现,高艺术水准,以及对于细节设计的严格要求。
关键字:埃贡.艾尔曼;设计思想;制造联盟;新陈代谢;表皮
艾尔曼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是他在德国设计界却有着极高的评价。他在一生中获得过很多的荣誉,包括柏林艺术奖、德国设计师联盟大奖。在介绍艾尔曼个人的设计思想之前,先介绍一下当时德国整个建筑界和设计界的具体环境。一个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必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国家社会的发展情况。近代以来的德国历史沉重多舛,这也必然在一代一代德国设计师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不了解当时德国建筑界思潮的变化,就不能对艾尔曼个人的设计思想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众所周知,德国一直是欧洲发达的工业国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建筑界和设计界也在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快速发展。结合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将设计与工业制造结合起来,是当时德国建筑界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等一系列组织,使得德国的设计水平处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但这一局面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被无情的破坏了。纳粹***上台之后,为了***治需要,在建筑领域大力复古,崇尚保守的古典主义风格,同时对设计界的新思想萌芽进行无情打压。很快,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影响力也不断下降。活跃在德国设计界一线的设计师们,要么不得不离开德国,要么被迫转型,迎合纳粹***保守的艺术审美。原本处于世界前列的德国设计,此时开始走下坡路,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艾尔曼在个人从业之初曾经设计了一系列颇受好评的小住宅,此时也受到了无情的打压。艾尔曼考虑到这些因素,把自己设计的主要方向转移到了工业建筑方面。由于工业建筑本身的特殊性,艾尔曼没有***治方面的顾虑,可以不受干扰的进行现代主义的创作。在当时德国建筑界一片万马齐喑的局面下,艾尔曼却持续的进行着现代主义的创作和尝试,这使得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战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几乎摧毁了德国百年来的发展成果。德国人一般将战争结束称之为德国历史的“零时刻”,就充分说明了德国重建之初的艰难。一方面,战后的德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极为困窘,以至于当时的联邦***府专门成立了建筑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审核建筑方案,对建造成本一减再减;另一方面德国重建的工作量又极为繁重,人民迫切需要建造大量的住宅和公用建筑。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战后现代派”。在极为窘迫的物质条件下要完成德国重建,必然要求这一时期的德国新建筑必须以功能优先,形式追随功能,在低成本的限制下必须避免不必要的装饰,完全依靠建筑体本身的比例尺度表达形象。不同于其他欧洲主要国家,德国建筑界就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完成了现代主义思想的普及,这也对日后德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显然,这样的创作环境对设计师本人的基本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虽然大部分新建筑无甚特色,但仍有一部分建筑师设计出了出色的作品,艾尔曼就是这其中的突出代表,虽然限制重重,但他的设计质量并没有下降,反而勇于突破,设计了一系列颇受好评的作品。尤其是他所设计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德国馆(1958)以及德国驻美大使馆(1960),在造价、工期要求极为苛刻的情况下,不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开放、崭新的德国形象,同时也为艾尔曼本人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艾尔曼成为了战后德国建筑界的领***人物。通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系列设计创作,他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1, 制造联盟的延续
艾尔曼和德意志制造联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在大学时期的教授HANS. P就曾经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员,还参加过斯***加特的魏森霍夫住宅展。他的妻子,室内设计师Charlotte Eiermann,还曾经是德意志制造联盟中的领导人。艾尔曼的代表作――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也和制造联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初德国***府因为经济困难,就是否参加本届展会举棋不定,正是德意志制造联盟坚决主张应该参加,最终获得了***府的许可。艾尔曼在制造联盟组织的方案竞赛中一举夺魁,这才取得了德国馆的设计资格。
制造联盟的一大历史意义是将工业制造和设计联系到了一起,对今天的工业设计以及建筑设计都影响巨大。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不仅仅只是设计建筑物的外壳,而是应该进行一体化的设计,设计出适合这个建筑物的家具陈设。建筑史上很多设计大师,同时也是设计家具的高手。艾尔曼也是其中之一。艾尔曼设计的主要是办公家具。针对不同的建筑实例,推出不同的家具,以达到室内外风格的统一。在战后的德国,艾尔曼第一个提出了系列家具的概念,具体尺寸合乎模数,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艾尔曼在1953年设计的办公桌――Eiermann 1。1965年,艾尔曼所执教的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对这个设计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桌腿可以折叠起来,从而更加有利于运输,这个修改过的设计被称作Eiermann 2。这个办公桌在的德国的知名度很高,直到今天仍在生产。
2, 新陈代谢思想
艾尔曼在战争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各种不同的工业建筑。但在战争中,这些工业建筑往往首先受到攻击和破坏,艾尔曼在战争后期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设计――建造――被毁――再设计――再建造――再被毁,直到战争结束。艾尔曼在战争中的几年一直辛苦工作,但却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很多德国设计师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只会造厂房的艾尔曼”。
看着自己的设计作品在战争中一件一件被毁,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难受的事情。但是艾尔曼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灰心丧气,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总结,形成了独特的想法。艾尔曼认为,建筑如同一个生命体,也有它自己的寿命。任何建筑物未来都有被拆除的那一天。一个建筑的完整生命周期应该包括:设计――建造――使用――拆除四个完整的步骤,作为设计师,应该在一开始就对此有所考虑。
考虑到战后德国在物力财力方面的不足,艾尔曼进一步想到,应该多使用钢、玻璃和木材等材料,这样在建筑被拆除之后,还可以把这些材料尽可能多的回收再利用,避免浪费。到了艾尔曼设计后期的六十年代,德国经济腾飞,设计条件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不需要再像战后初期那样精打细算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艾尔曼的设计习惯。他甚至在设计中说明了拆除建筑的正确顺序,这一点在建筑师中是很少见的。
例如,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在当地的皇家公园内举办,由艾尔曼设计的德国馆是钢、木和玻璃组成的建筑群,现场组装,因此在极短的时间里建造完成,在正式开馆之前就已经吸引了大会组委会和众多游客的关注。在博览会结束之后,德国馆又很快拆卸完毕,丝毫没有破坏优美的基地环境。
3, 对表皮的研究
艾尔曼的创作高峰期是在战后的德国。随着德国战后的经济奇迹,这一情况很快出现了好转,设计师也可以展开更多的思考,对建筑进行进一步的雕琢,不必那么数着钱做设计了。
Horten集团是德国著名的零售业巨头,在德国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型商场,例如位于斯***加特的Schocken商场。这座商业建筑是战前德国公共建筑的代表作品,比例适宜,识别性很高,很快就成为了斯***加特市的地标性建筑,难能可贵的是这座建筑在猛烈的空袭中幸存了下来,建筑自身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大的破坏。战争结束后,无论是Horten集团还是斯***加特的广大市民,都希望这一经典建筑可以在翻新之后重新营业。为此,Horten集团在1960年委托艾尔曼进行了Schocken商场的建筑更新。
此时的艾尔曼已经是战后德国建筑界的领***人物,他对于恢复原样的建筑翻新兴趣不大,而是特别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设计取而代之。在艾尔曼的一再努力和坚持下,最终斯***加特市将这座老建筑拆除,在原址按照艾尔曼的设计进行重建。这一决定在当时遭遇了市民的坚决反对,也使艾尔曼在当时广受批评。
新的商场很快完工了,它很快又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新建筑的最大特色就是它表面的白色方砖,这是一种金属冲压成形的小方砖,造型简单,适宜大批量生产。它的安装也很简单,类似于马赛克的组合拼接。在周边颜色灰暗的老建筑映衬下,通体白色的新建筑尤为引人注目。大家知道,商场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尤其是现代化商场,对于开窗、层高等问题都有特殊的要求,艾尔曼这一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遮盖不同的开窗和层高情况,赋予整个建筑物统一的外部形象,即使建筑平面不甚规整,也可以利用这层表皮来调整视觉效果。这个设计可以说在德国第一次提出了“建筑表皮”的概念。
新的Schocken商场落成之后,很快成为了新的地标建筑,它的表皮也成为了商场的活广告。直到七十年代中期,这种小金属方砖几乎成为了商场的标志。这种小方砖被称作“Hortenkachel”,翻译过来的意思是“Horten商场的小方砖”。如今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德语词,收入了词典,可见它的影响力。
结语:
德国设计界对于艾尔曼本人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在战后领导了德国设计界的“第二次现代主义”,他的作品让德国设计界迅速摆脱了纳粹时期的影响,重新回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所倡导的正确道路上来,从而迅速复兴,德国设计开始重回世界一流水平。在如今的德国有两个部级的建筑奖,艾尔曼奖和申克尔奖,在德国建筑界极有分量。艾尔曼和申克尔在设计经历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一方面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设计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困难的条件下不降低自己设计的质量和追求,反而突破自我,在设计领域取得了成功,用自己的作品支持了德国在战争结束后的复兴,这也是他们时至今日在德国国内被推崇的原因。
回首国内建筑界,我们如今的设计环境与战后的德国相比不知道好了多少,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但是我们国内目前的设计创作,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研究艾尔曼的设计作品,研究当时大师的创作思想,对今天的创作仍有很大助益。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一个设计师都回到那个困窘的时代去做设计,但是现在能够把一个方盒子设计的比例恰当,结构精巧,这样的设计师似乎也不多吧。
参考文献:
[1]Egon Eiermann,Die Berliner Zeit Das architektonische Gesamtwerk bis 1945.Diss.von Sonja Hildebrand ISBN-10:3-7643-6690-7.
[2] Egon Eiermann―Wikipedia http:///wiki/Egon_Eiermann
[3]Egon Eiermann 1904-1970,Architect and Designer :The Continuity of Modernism Hatje Cantz Publishers ,edited by Annemarie Jaeg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