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技术与绘画理论都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影响。顾恺之的绘画思想的核心是传神论,这也是最早的经典画论。“神”这一思想在他的著作《魏晋胜流画赞》中作为主要的内容。,他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主要是强调重要的眼睛,但也写“骨”,创造环境。他所塑造的人物生动形象,并且有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艺术感染力上,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顾恺之其人
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是东晋画家与绘画理论家,曾在***中任职,有着“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才多艺,精通绘画,擅长诗词歌赋,书法等,画作多为人物、山水、乌兽、飞禽。在人物画方面,他的绘画摆脱了汉代的古朴、夯实以及画作中繁复严谨的构***,要求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著作也是影响深远,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属于大混战,而在当时,又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于是不断的接受外来文化,这也使得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在文学艺术的发展上,人们具有自主意识,不再依赖于权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受道家学说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首先是出现了专职的文人画家,甚至连帝王也开始研究书画,因而提高了书画与书画家的地位,这就为书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绘画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自主发展的新阶段。其次,宗教的盛行也为那些文人画家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他们选择的方向更多更广,这也有利于画家们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在这一时期中外艺术也被融合到很大程度,在今后的绘画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一个浓重的笔。
顾恺之主要绘画作品
1.《洛神赋***》
《洛神赋***》是顾恺之流传下来了精品绘画作品,横572厘米,纵27厘米,画中总共有61个人,还有山水、乌兽,构***精致,色彩典雅、笔墨细致。
(1)《洛神赋***》的缘来
《洛神赋***》是顾恺之根据《洛神赋》创作的。《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是三国时期曹植感怀甄氏而创作的。相传,曹植对曹丕之妻甄氏有所好感,甄氏故后,曹植在洛水夜宿之时恍惚问见一位佳人御风而来,神似甄氏,惊醒后百感交集。便为此写了这一篇感人至深的《感甄赋》,后来改为《洛神赋》,在诗中,借着对洛水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甄氏的怀念之感,也抒发了对他自身遭遇所感到积郁的心情。
(2)《洛神赋***》的主要内容
《洛神赋》描写的是曹植与甄氏相遇相知却又相离的故事。而《洛神赋***》根据《洛神赋》总共描绘了四段场景。第一段描写了在鲜花满开的傍晚,洛神在碧水之间,而曹植在岸边散步,他们之间的思慕之情油然而生。第二段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人神殊途的哀伤与无奈,而画面中,还描绘了另一边河神女娲在嬉戏的场景与之相对。第三段绘出的则是曹植与洛神惜别的场景,画面催人泪下。第四段则描绘了曹植在洛神离去之后感慨伤怀,夜不能眠的悲伤情景,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3)《洛神赋***》的艺术特点
在布局方面,整幅画通过几个比较集中的场面,把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同时又将距离高度不同的山石、树木将场面之间相连接,这就使得画面在内容上既统一又***。在技法方面,***中以中锋线为主,线条匀称流畅,笔法沉稳有力,使人物形象灵动飘逸,造型传神,也使得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带有苍凉之感。在情感表达方面,《洛神赋***》以眼神的交汇作为主线来贯穿画面,这体现了魏晋画家超凡的艺术智慧,也使得“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入人心。
2.《女史箴***》
《女史箴***》这幅画是来源于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文中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妇女为人处世、修养品行,并歌颂了许多古代贤淑的妇女。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并且对于水墨的掌控和色彩运用也是及其精妙的,笔法细腻,颜色秀丽。在构***安排上,顾恺之让空间层次得到充分的展现,让美感与精神并存,思想内涵得到深刻体现,使得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女史箴***》除了外在的内容之外,它也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情怀,把情感运用在作品中,达到“天人合”的境界。《女史箴***》影响着后世的人们要努力地去将自我的精神与作品融合到一起,不用再只追求形式上的创作感。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形式,更是对于文艺创作精神的动力表现。
顾恺之主要画论著作
1.《论画》
《论画》中顾恺之评论了《小列女》《周本纪》等约二十张画作,指出了每幅作品创作上的优劣和得失,揭示其主要特点和表现方法,如评论《壮士》的优点是由奔腾大势,但恨不尽激扬之态。评《孙武》则是表现人物的曼妙姿态,生动形象。每一张作品,顾恺之都用精炼的语言,指出其要害特征,即主要的表现方法,张彦远称此为“模写要法”。《论画》作品的二十幅作品,留下了汉魏两晋画史作品的文献资料,使我们能了解当时绘画的题材及内容和创作特点。顾恺之《论画》所评论的绘画题材有历史内容和历史人物,如《孙武》等,有佛教和神话内容的《七佛》等,也有文人名士《七贤》,有山水景物画《清游池》,动物画《三马》,还有壮士。醉客、列女等内容,题材丰富。
《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最早的一篇有关绘画作品的评论文章,品评汉代至晋朝的二十幅作品,评论其优劣,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品评作品的先河,谢赫的《画品》也深受其影响。
2.《画云台山记》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是对现实的表述。在构***布局方面,人物、树木、花乌等安排错落有致,立意深刻。它的创作主题是依据道教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的内容是“道教的祖师爷张天师在云山上考验他的弟子,是否敢去摘山涧中的桃子。”整幅围绕以这个故事展开一系列创作构思,由于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画云台山记》中将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将自然景观真实的表现出来,更首次提出了人体比例。然而,又以风、白虎等灵物为辅助,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上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3.《魏晋胜流画赞》
《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所做的画赞叙言,这篇文章是中国绘画理论技法方面的开源之作。其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临摹的问题和注意方法。在临画轻物时,要用尖细的线条画出;在画重物时,则要用重力以留下痕迹。一旦确定好了临摹的对象和远近的距离,就不能随意改变问距和高低层次。在此中,顾恺之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说法一以形写神,但以形写神不能完全脱离对象,否则就是主观臆造。
《魏晋胜流画赞》讲述了临摹作品的方法,提出了创作的一般规律,在绘画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顾恺之主要绘画思想
1.以形写神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中的主要观点是“以形写神”,在他看来,要先确立“形”的准确度,才能使得“神”充分发挥,需要将精神融合在外形上,如果不考虑外形而只谈情感,那么将会失去“传神”的效果,从这方面来看,顾恺之认为,形与神之间,需要相统一,在达到神态兼备的同时,又能做到外形准确,这是《论画》中的观点,外形可以表现出各式各样的神态、气质,通过外形,能将精神很好的传达到。
2.迁想妙得
“迁想妙得”是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所指出的观点,他认为,绘画需要人们拥有充分的想象力,不能仅仅依靠着简单的环境,并且需要根据画面结构等自行调整位置,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加美好的效果。
“迁想”是指将作者的思维进行扩散,在描绘对象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因而从中得到灵感。这个思想充分说明了,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情感,这样才能将作品完美的呈现出来,才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结论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最伟大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在东晋享誉画坛,东晋之后,更是令人无限神往,在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方面取得的伟大艺术成就。无论是他的画还是他的画论,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他流畅绵密的线条被后人敬仰,他为中国绘画理论方向竖起了一个标杆,他所提出的传神论、迁想妙得,在绘画的主观方面影响颇深,宣扬了道教的现实,注重对人物神态、气质、尤其是眼睛的刻画,提高了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析顾恺之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