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乐艺术是集音乐、文学、戏剧于一身的表演艺术。它既要求歌唱者掌握声乐演唱技巧,又要求歌唱者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温可铮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铸就他成熟高雅的艺术观。
关键词:温可铮;声乐;书画
一、童年时光与青年求学之路
温可铮1929年2月17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温志贤当年是北京城里的著名律师,他的父亲喜爱文学,又是书画收藏家,对音乐有特殊的爱好,同时也喜欢京剧p昆曲p京韵大鼓。温可铮受父亲的影响,6岁就正式拜京剧明令杨小楼的女婿刘砚亭为师,学老生,每天早上就练功吊嗓子,7岁时温可铮随父亲的一班京剧朋友玩票登台出演《法门寺》,并一人反串三个人的角色,连唱带表演。
温可铮天资聪颖,又深受其家庭的影响,逐渐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他从小就跟着唱片学唱歌,9岁时被选拔进华北儿童合唱团唱童声男高音,10岁时以一曲意大利名曲《爱情的喜悦》获“天才儿童奖”第一名金奖。从此他迷上了歌唱,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我的志愿》里写道:我的志愿是当歌唱家。
1940年温可铮考入富有音乐传统的北平育英中学,且经常参加歌咏团的活动。1946年中学毕业后,他立志以音乐为终生事业,虽然歌唱得不错,可他的父亲并不同意温可铮搞声乐。他父亲觉得男孩子唱歌没有出息,而更愿意温可铮学数学、学理工或者做工程师、律师、医生。但是如果在家玩业余的那他父亲喜欢,就是认为不能学。――因为那个时代搞艺术的人地位地下,说不好听的那就叫作戏子。温可铮性格倔犟,认定了从事艺术的道路。他立志一定要学成个声乐教授和别的教授一样在学校里教书,要不当教授就不回家。1946年17岁的温可铮考入了南京国立音乐院,师从俄籍教授苏石林(1894―1978)学习声乐。苏石林是国际著名的声乐大师,他对温可铮的声乐艺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可铮跟随苏石林学习声乐长达十年之(1946―1956)。“苏石林教授虽是俄籍,但他的歌唱却遵循意大利19世纪著名的弗兰西斯科q兰贝尔蒂声乐学派。我在教授亲自指导下学习整整十年。”[1]在温可铮眼里苏石林教授是一位音乐界公认的声乐教育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声乐艺术大师。“或许因为师生都是男低音,也或许因为温可铮是师从苏石林时日最久的学生,更因为温可铮的颖悟和刻苦,他是苏石林最器重最疼爱的一个学生,师生情谊十分深厚。”[2]1956年―1958年保加利亚声乐教育家契尔今教授在北京上海任教时,温可铮又从其学习了两年。
二、坚韧走出迫害,再创艺术辉煌
在这混乱的年代温可铮受到造反当权派的无端指责,受到非人的***。造反派们抢走了他多年潜心积累下来的声乐笔记,同时对他进行毒打。在学校里挨打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天天挨打使他不知道明天怎么过,身边一会这个教授死了,一会那个教授自杀了……温可铮把他的安眠药攒成了一瓶对爱人王俅说,他活不了了。王逑对温可铮说,你要死我陪你死但死之前得把话说清楚,你小学一年级写作文说将来长大要成为伟大的歌唱家。因为父亲不同意你还写了血书,你的理想实现了没有?
妻子王逑用温可铮对歌唱的热爱救活了温可铮,而温可铮则用响亮的歌声,证明了他一生的艺术理想与辉煌成就。温可铮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时间练习发音和咬字。温可铮的歌声里有喜怒哀乐,因为那里融合着他自己的感情。而在结束后的音乐会上他的歌声更多的则是感动。
十年“”之后温可铮的歌声又回到了祖国的各地舞台。他以更成熟的风采,大展抱负,将他的歌唱艺术渐渐推向顶峰。他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演出并担任独唱,在各地多次举办音乐会,到各大音乐院校及艺术团体举办声乐艺术讲座及声乐汇报演出,走出国门举办音乐会,举办声乐大师班,进行艺术交流。
三、深厚的艺术修养--温可铮与书画
有些歌唱家多有好的声音,但是就是不耐听,经不起品。究其原因是他们忽视了与歌唱关系密切的文化品位和个人文化修养而仅仅局限在响亮的声音里。其实当文化积累养成的高雅品位能够融入歌声里的时候,歌的品质就能得到升华。温可铮就是一位拥有丰厚文化修养的歌唱家。他喜欢书画,小时候就在表叔的指导下练过。他的表叔叫秦中文,是民国时期有名气的画家,曾担任北平艺专的国画系主任,他常常带着画界的朋友到温可铮家做客,闲谈神聊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文人风雅。他指导年幼的温可铮画画,耳闻目染,温可铮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书画艺术熏陶。温可铮的夫人王逑老师出身于江南常熟名门望族,清代吴门画派著名“四王”中的王石谷是王逑老师的前十一代先人,书香门第的家世源远流长。王逑老师的父亲也精于书画鉴赏,家中也有不少珍品,自己也善于画梅。东床岂不受泰山的影响?温可铮自然从中获益匪浅。
温可铮说过:“歌唱和音乐本身就是有声的诗词书画,而诗词书画则是无声的歌唱和音乐。他们的艺术境界是密不可分的”。[3]温可铮先后创作了一批书画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新加坡和纽约联合国大厦举办过书画展,还出版成册,这在歌唱家中是少有的。“他的《灵石清供》有几分宋人的笔意,《墨荷清汽》则有白石的清淡,仿石涛的《山居空寂》不够枯,《怪石雨竹》竹太弱,《仿古仕女》隐隐约约有几分吴道子的风格,而《百代画圣吴道子》却让人想起范曾。”[3]
掌握一定的歌唱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在声音里表现的韵味和精神,把声音唱响亮并不难,难得是声音里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气质。这种精神和情感是依托在声音技术之上但却是来自技术之外的艺术修养和人的品质。艺术是相通的,温可铮广博的文化视野,潜移默化的渗透于他的歌唱。他能把《怀念曲》,《我住长江头》,《花非花》这些旋律线条简洁的歌曲唱出连绵不断的,类似书画中重笔浓墨的凝重线条长而内力稳重,含而不发,紧紧扣住人的心弦是与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分不开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温可铮对生活的要求却显的很随意,吃饭不挑食,睡觉不挑床,衣着随意只要得体,舒服就行。温可铮经常开怀大笑,笑得畅快淋漓,他也时常被感动,感动的泪水盈眶。他是个感情丰富而且善于表露的人,他说过一个人的品位不是表现在表面的,生活可以简单朴素些,但艺术要精益求精,人的精神世界要丰富多彩。可见,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铸就温可铮成熟高雅的艺术观。
【参考文献】
[1]温可铮.吉利与贝尔・康托[J].音乐爱好,1990(01):5
[2]程乃珊.白俄声乐教授哦苏石林和他的中国学生温可铮[J].档案春秋,2007(10):52
[3]俞子正.生命的咏叹[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58
作者简介:张兵,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温可铮的歌唱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