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湘云鲫是四倍体鱼同二倍体鱼杂交培育成的不育三倍体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强,适应范围广,食性广,饵料系数低,容易捕捞等特性。为调整本地区名优品种养殖结构,做好示范推广,2011-2012年,肇庆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名优品种湘云鲫进行示范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湘云鲫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湘云鲫;培育;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技术
(一)鱼苗培育
1.清塘消毒。培育湘云鲫的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公斤泼洒消毒,塘基最高水位线以下的坡堤也要均匀泼洒,将野杂鱼和敌害等清除干净,最好能暴晒2天。
2.池水控制。鱼塘消毒3天后可进水,进水要用60目筛绢做成的过滤袋过滤进入池塘的水,防止新的敌害进入。放苗初期池水深60厘米为宜,以后视鱼的生长和天气情况分期逐步注水至1米左右,每次注水10-15厘米,注意不宜采用长时间长流水的方法注水,以免~苗在进水口处集结逆游,影响鱼苗的生长。
3.水质培育。培育池面积1-3亩,水深1米左右为宜。放苗前一个星期用猪粪等经过发酵的粪肥或大草等绿肥培育水质。由于池水较浅,每亩可施粪肥200公斤或大草等绿肥每亩可放150公斤,将绿肥捆成每捆35公斤左右,用厘竹插好固定在池塘里浸泡,4天后翻动,将上面的绿肥翻到下面浸泡,分解完后要将难溶解的枝条等打捞上池塘外。培育水质的透明度控制在28厘米左右。
4.放苗准备。(1)鱼苗要选择体质强的,可将鱼苗放在白碟或盘中,顺或逆时针搅动碟中水体,鱼苗能集中沿着碟边逆游,证明鱼苗体质强。(2)鱼苗运回后,连氧气袋一起放入池塘泡3个小时左右,让鱼苗有个适应池塘水温的过程,氧气袋内的水温和池塘水温温差控制在3℃以内。(3)低温天气,清塘药物的药性消失慢,下苗前须认真检测池水毒性是否已消失,先用苗试水,鉴定试水苗正常后才放苗下塘。
5.放养密度。湘云鲫不宜和其他种苗混养,放养密度宜疏不宜密,每亩可放养6~8万尾苗。最好疏放,以每亩入4~6万尾为宜,15天左右即可育成3厘米左右鱼种。如采用放养密度较大的方法培育,8~10天后也要及时分池。
6.饲养管理。(1)湘云鲫苗前期以浮游生物为饵,故要及时追肥,每亩可施粪肥50公斤,保持水色即可。(2)下塘2天后,可用密朝筛捞鱼苗,观察其生长发育等情况。(3)培育3~5天后,鱼苗食性开始分化,应及时补充米糠、茨粉、花生饼粉等精料,如发现鱼苗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息,即为精料缺乏,应沿池边多投放些精料,否则会严重影响成活率。
(二)鱼种培育
除直接利用夏花鱼苗养殖成鱼外,一般要将湘云鲫夏花再培育成40~50克的大规格鱼种,再进行成鱼养殖,提高湘云鲫成鱼养殖的成活率。
1.池塘条件。湘云鲫鱼种培育池塘不宜超过15亩,水深在1.5~2.5米范围,排灌水方便。
2.鱼种选择。我们可以随机抽检几条,先观察鱼体鳞片鳍条是否完整无损伤,再轻扒开鳃盖,看鳃丝是否鲜红无污泥,后看排泄孔是否红肿;鱼身触摸起来是否爽滑,如果鱼身触摸感觉粗糙,说明鱼体质弱或有病,不可选用。鱼种一定要选择,无病害,体质健壮,规格统一的鱼种放养。
3.鱼种放养。放养前要严格清塘消毒,测试池水的毒性是否已完全消失。下塘前鱼种用7%盐水浸泡鱼体消毒,消毒时间长短可视鱼种体质和水温高低灵活掌握。如果是用活鱼水车运输鱼种的,可在水里加食盐,形成1%的盐水,起到边运输边消毒鱼体的作用。如是自养的,起捕鱼种后,在暂养网池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消毒鱼体,但注意要在池边设置增氧设备,边增氧边消毒。
4.放养密度。放养量视池塘条件而定,每亩投放6000~10000尾,可搭配鲢、鳙鱼夏花1000尾,视情况投放5%左右草、鳊鱼种。
5.日常管理。(1)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的生长活动、吃食和水质变化等情况。(2)每天坚持定时、定量投喂饲料。(3)坚持做好池塘养殖情况记录,用药记录等。(4)要定期加注新水换水,一般10天一次,每次换水量10-15%,使池水含氧量保持4~6毫克/升。氨氮含量小于0.2mg/L,高于0.5mg/L时会引起鱼类患病或死亡,低浓度也会抑制鱼类生长。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1mg/L,过高是诱发爆发性疾病的重要因子,同样超过高于0.5mg/L时也会引起鱼类患病或死亡。(5)注意防止鱼种逃逸。
6.鱼种收获。经过6个月养殖,可达40~60克/尾规格,一般每亩产量可达300~350公斤,管理条件好的池塘可达500公斤。
7.网箱培育。利用湘云鲫具滤食性,耐密养抗病力强的特点,再适宜投喂些饲料,开展网箱培育湘云鲫效果良好。网箱宜置于富营养型、有微流水、避风向阳的库湾、湖汊等大水面,网目大小要与鱼种规格配套。每天坚持投饵与清箱,注意预防寄生虫疾病。每平方米放养400~500尾夏花,4~6个月可达40~60克规格鱼种,成活率可达90%。
二、成鱼养殖技术
(一)放养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5亩,塘基坚实不漏水,水深1.8米以上,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鱼种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同时将池塘基和池塘边的杂草清理干净,避免蛇鼠等敌害有藏身之地,危害养殖鱼类。
2.鱼种规格与质量。放养鱼种由有资质的育苗场提供或自己培育的鱼种,个体40~60克,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外伤,无病害。鱼种放养前同样需要对鱼体进行消毒,可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来消毒,方法可参考鱼种培育时的做法。
3.鱼种放养密度。(1)主养。湘云鲫为2000尾/亩、鳙鱼40尾/亩,鲢300尾/亩。(2)混养。混养一般每亩放养300~500尾。
4.饲料品种质量与投喂量。使用湘云鲫专用颗粒浮性膨化饲料投喂,投喂量视天气、水温、鱼的食欲情况控制鱼的饱食点80%左右。
5.渔机配置。每亩安装0.3功率增氧设备,每口鱼塘(7.5亩左右)安装一台自动投饲机,使饲料投放均匀。
(二)日常管理
1.坚持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了解掌握鱼的活动和水质的变化情况,以便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2.水质管理。(1)可适当施用化肥增加池水中钙、磷等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繁殖状态,促进光合作用,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并中和水体的酸性,同时增强鱼体抗寒能力,提高越冬成活率,又能保持正常生理指标。(2)可用快速检测方法辅助监测水质变化(如试纸、电子比色器),此方法快速方便,经济适用,数据较准确,避免盲目用经验做判断,避免 “定期使用”等模糊方式,应以数据和经验相结合来指导养殖生产。快速检可检测pH值、溶解氧、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常规指标。pH值偏酸性时(7以下数值),可每亩施生石灰10―15公斤调节,泼水留渣。当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常规指标超标时,可施用水质改良剂和底净剂改善鱼塘水质与底质,或采用注换新水的方法,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使养殖水质达标。溶解氧低时(小于3 mg/L),可适时开启增氧设备,增加水中溶解氧,保障鱼类的正常生长。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养殖生产的持续进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3. 每天要做好池塘记录:记录好每日投喂量、摄食情况、水质情况、水温、水交换量、用药以及鱼类活动情况等。
4.鱼病防治。湘云鲫的病害较少,主要是寄生虫和水霉病,防治病害药物,使用方法,按NY5071的规定执行。
5.鱼产品收获。实行捕大留小,多次起捕。
三、湘云鲫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湘云鲫宜于精养。利于进行集约化养殖,但要注意搭配鲢、鳙鱼的比例。一般亩套鲢300尾,鳙鱼25~30尾,鲢与鳙比例基本控制在10∶1。在养殖过程中切忌搭配鲤、鲮等抢食能力强的鱼类,以免影响主养鱼的摄食与生长。
2.湘云鲫摄食时具有抢食快、面积大、时间短等特点,因此每天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面积。在高温季节每天3~4次,(具体视水温、天气情况而定),有条件的渔场可采用自动投饵机进行投喂,以增加投喂面积。
3.湘云鲫具有较强的集群摄食能力,形成摄食习惯的关键在于放苗前期的投喂驯化工作,驯化后的种苗即使分塘后密度下降也不影响湘云鲫集群摄食。
4.湘云a在成鱼养殖中密度越小,上浮抢食越慢,因此成鱼放养密度以亩放2000~2500尾为宜。
5.采用网箱饲养湘云鲫成鱼比养殖草鱼或鲤鱼效果要好,应及时调整部分网箱养殖结构。一般20平方米的网箱放3000尾左右50克规格鱼种,养殖6个月,可达500~750克规格成鱼,而且管理方便。
参考文献:
[1]朱桂华.《淡水渔业》.1999年第29卷第7 期.
[2]薛燕妮.《农家科技》. 2014年6期.
[3]李德尚,孟庆显.《淡水鱼类养殖学》.农业出版社,1987.
[4]刘建康,何碧梧.《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199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湘云鲫培育及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