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礼乐文化的基本结构

摘要:周代礼乐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仪式性,而仪式主要是通过呈现的方式来实现其功能的。这样,“观看”就成为联结礼乐文化各要素的一条重要纽带,所以,从“观”这个概念把握周代礼乐文化的基本结构就具有了一种可能性与合理性。这种由“观”组织起来的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就是天子的“让观”与“去观”:天子一方面要在以祭祀为主的各种仪式中昭示其文明之德,一方面要在巡守四方时观察民风以知诸侯施***之善恶。其次,士人君子一方面通过观礼、观乐达到对于观看对象***治、德性方面的掌握:一方面通过观诗了解赋诗对象的心志。

关键词:观;礼乐;仪式;人文

中***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1-0049-05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课题,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所说的“究天人之际”可以看作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诉求。《周易》贲卦彖辞说:“阴阳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说,这里的“观乎天文”与“观乎人文”包含了先秦文化的两个基本方面,而礼乐文化则当然是在“观乎人文”这个方面得到展开的。礼乐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仪式性,而仪式则主要是通过呈现来实现其功能的。这样,“观看”就成为联结礼乐文化各要素的一条重要纽带。本文即试***通过先秦相关文本中的“观”这个概念来考察这种礼乐文化的基本结构。

一、大观在上

礼乐文化是一种“人文”之“观”。《周易》贲卦彖辞中有关“人文”之语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何为“人文”,即“文明以止”;二是“观乎人文”的目的。即“化成天下”。不过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何为“文明”的问题。在先秦文献中,“文明”一词主要出现在《周易》中,除了一处是在乾卦文言中外,其余几处都是在卦的彖辞中。这几个卦是:同人、大有、贲、明夷、革五卦。在这五卦中,文明都是就“离”而言的。由此,就《易传》作者而言,“离”与“文明”就有了紧密的关系。《周易·序卦》与离卦彖辞都说“离”即“丽也”。离卦象辞说:“重明以丽乎正,以化成天下。”这样,在古人看来,文明、人文与教化就是密不可分的了。

文明,首先是一种德性。王弼在同人卦注中说:“君子以文明为德。”孔颖达在明夷卦之正义中说:“内怀文明之德,抚教六州。”革卦正义也说到“文明之德”。除了《周易》,另外还说到“文明”一词的是《尚书》,其中《舜典》说帝舜“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这里的“文明”显然也是一种德性。不仅如此,它在这些文献中主要还是指天子的一种德性。天子以文明之德化成天下。则_天下文明。王弼在贲卦注中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止物以文明,不可以威刑”。王弼所说的“止物”,当是止物于善。天子应以德性止物于善,而这种德性则要通过礼仪行为呈现出来。这样,“观乎人文”之意,则应该是天子的文明之德性在人文形式之中昭示出来,以感化天下万民。——这就是“大观在上”。所谓“大观”,是因“物大然后可观”。圣人天子乃人之大也,示人以德,故可观也。

程颐在《程氏易传》中说:“凡观视于物则为观(guan),为观于下则为观(guan)。”对于天子来说,这两个方面其实正好被概括在《周易》观卦象辞中的一句话中。观卦象辞说:“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如何设教?彖辞义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所以我们可以据此将天子之“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神道设教,二是省方观民。而这也正好是“观”所具有的两种意义:“让观”与“去观”。天子“在上”之“大观”则主要通过神道设教体现出来。

何为神道设教?这里的“神道”即指祭祀之事,天子主要通过祭祀之事教化天下。《礼记·祭统》说:“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君子之教也,必南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说,祭祀是治国教化的根本。《祭统》说:“凡祭有四时:春祭日杓,夏祭日稀,秋祭曰尝。冬祭日熏。”在四时之祭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夏祭与秋祭,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稀是阳之盛,尝是阴之盛。所以说:“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这与前面所说的祭祀为教化之根本是一致的。祭祀关乎教化,是因为祭祀本身具有丰富的道德与伦理的意义。《祭统》中就有“祭有十伦”的说法:“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祭统》中还说了五种所谓的“天下之大教”,其中祭祀是重要的内容,占了五教中的两条:其一是说“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其二是说“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

对于三代***治的核心事务,《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这样的说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况且又说“祀有执胳,戎有受服,神之大节也。”这样看来,***戎之事也还离不了祭祀,可见祭祀是国家最为核心的事了。所以也就有了《左传-文公二年》中所说的:“祀,国之大事也。”《国语·鲁语》记展禽说:“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之大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左传·僖公三十年》说:“国君,文足昭也,武足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不管文治与武功,二者的最为根本之处都是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这是先王施***之根本。总之,一方面是德化天下,一方面是神道设教。那么教化与祭祀之间也就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了。所以,祭祀之仪是天子展示其文明之德的主要方式。

天子之“观”除了示人以德之外,还有观民这个方面。即“省方观民”。所谓“省方”,是指天子巡守四方诸侯;而“观民”则是观察各方民风。《尚书·舜典》记载了天子巡守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祀之事,而《礼记·王制》中的记载则更为详尽,涉及到了巡守之时如何观民。《王制》所说涉及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孔颖达正义说:“此谓王巡守,见诸侯毕,乃命其方诸侯。大师是掌乐之官,各陈其国风之诗,以观其***令之善恶。若***善,诗辞亦善;***恶,则诗辞亦恶。观其诗,则知君***善恶,故《天保》诗云‘民之质矣,日用饮食’,是其***和。若其***恶,则《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汗莱’是也。”二是“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好辟。”孔颖达正义说:“命典市之官,进纳物贾之书,以观民之所有爱好,所有嫌恶。若民志***邪,则爱好邪辟之物,民志所以***邪,由在上教之不正。此陈诗纳贾,所以观民风俗,是欲知君上善恶也。”这就是通过观察各方民风以知诸侯施***之善恶。

二、观法象魏

其实,“大观在上”从观看者的角度说也就是“下观而化”。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两个方面是二而为一的。不过这里我们结合《周礼》中的相关内容来看另一种在下之观的情形,即其中所说的观“象之法”,这也是一种仪式性的观看方式。《周礼》本为“周官”,是周代的官职制度。周代官职立六官、建六典。六官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典为:治典、教典、礼典、***典、刑典、事典。六官依六典各有其职: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教,春官掌邦礼,夏官掌邦***,秋官掌邦禁,冬官掌邦事。由于冬官之属失考而后人代以《考工记》,故这里暂置于旁。在其余的五官中,除了春官以外,都有悬象之法于象魏的事情。这里我们以天官冢宰为例来说明这个观“象之法”的情况。《周礼》说:

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天官冢宰·大宰之职)

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天官冢宰·小宰之职)

这里的“正月”乃周之正月,周之正月为建子之月,也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吉”指朔日。“正岁”乃夏之正月,夏之正月为建寅之月,也即现行的农历正月。郑玄注引郑众语说:“象魏,阙也”。贾公彦疏说:“周公谓之象魏,雉门之外,两观阙高魏魏然。”孔子称之为“观”,贾疏说:“云观(guan)者,以其有教象可观(guan)望。又谓之阙者,阙,去也。仰视治象,阙去疑事。”就天官冢宰而言,建子之月由大宰宣布王治之事于天下,建寅之月由小宰帅治官之属以及万民观治象之法。但是这里没有明确的是这两个问题:一是悬治象之法于象魏是在建子之月还是在建寅之月:二是万民观此治象之法是不是也是由小宰所帅。而贾公彦疏则认为是在建寅之月悬治象之法,并助大宰以帅治官之属以及万民共观治象。但是《周礼》在说乡大夫之职时,说:“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由此我们说,观看教法之象的也有可能并不是官属的所有官员,而是其直接的属官观看,然后逐次传达。依郑玄注,传达的次序是:由乡大夫到州长(一年四次读法),再到***正(一年七次读法),再到族师(一年十四次读法)再到间胥。

除有“治象之法”外,地官司徒有“教象之法”,夏官司马有“***象之法”(小司马之职失考),秋官司寇有“刑象之法”。这种观看无疑首先是一种***治性的行为,当然这同时也具有一种仪式性的特点。

三、观***于礼

先秦文化中的“观”,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观看方式,在周代礼乐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傅道彬先生对《十三经》中的“观”字做了考察,他说:“所观之事,或是总揽整体,或是涉及礼仪规范,或是观察一个邦国或个人的风俗与心态,或是结合礼乐活动的艺术与审美欣赏等重大事件。”博先生是以诗为出发点的,所以他分析“观”的基础是观诗,他说:“通过观诗,可以观礼,可以观***,可以观志,也可以观美;观诗可以观察一个国家的***治,一个人的心态;可以观察一个民族的礼俗,也可以观察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艺术与审美风格。”而我们这里是从“观”这个概念本身出发,以考察“观”的具有普遍性的对象。由于“美”或说“审美”在周代礼乐文化中并没有获得***的地位而是依附于***治教化,所以“观”的形态则主要是观礼、观***等等,而观美则是在所有这些“观”的底层起着作用。

天子示人以文明之德,神道设教以化成天下,这就是古代***治的主要内容,所以观德即是观***,观***即是观德。并且这二者都是与祭祀有着紧密关系的。《尚书·咸有一德》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礼记·王制》记载了周代的庙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而《尚书》之所以说可以观德、观***,孔颖达在孔安国的基础上给我们作出了如是的解释:“七世之庙其外则犹有不毁者,可以观知其有明德也。立德在于为***,万夫之长能使其整齐,可以观知其善***也。万夫之长尚尔,况天子乎?观王使为善***也。”蔡沈在《书集传》中说:“七庙亲尽则迁,必有德之主,则不祧毁。故日‘七世之庙,或以观德’。天子居万民之上,必***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后万民悦服,故日‘万夫之长,可以观***’。”观德、观***,都是可以通过观看庙堂这些礼制的物化形态来实现的。

从文献上看,周代***治的核心就是德。观人文的核心就是观***、观德。***者,正也,正人以德,化人以德。《尚书·大禹谟》说:“德惟善***,***在养民。”有德者有善***,无德者无善***。根据晁福林先生的考察,“德”作为一种品性即是在周代形成的。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构成德的诸多因素,当然并没有形成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明确出现是到了商代,这是文献记载和甲骨卜辞材料都可佐证的,但是它开始并不是周代时候的意思。到了周代,“德”的观念有了巨大的变革,“德”字有了“心”字底,也便与人的品性联系起来了。所以,《尚书》中所说的这种德治观念当是周代的产物,这种德***主要是通过礼的形式来实现的。如果按照文献,这些作为礼仪的行为在周公制礼作乐时得到系统化。这个仪式体系以“礼”的形式固定下来,又成为***治教化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礼具有一系列的程式,并且这种作为仪式的礼首先是与天子施***有关的一组行为方式,其次就是一种专门施行在贵族阶层的***治与交往行为了。

这也就有了“观礼”。观***、观德即是在观礼中得到实现,而这种对礼的观看则主要是在祭祀仪式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是否合于德主要也是在祭祀仪式中得到体现的。从词源学上说,“礼(褴)”的形符为“璺”,“璺”的甲骨文为,《说文》说:“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说文》说:“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周礼·天官冢宰》:“醢人:掌四豆之食。”四豆之食,即朝事(即朝践)、馈食、加实、羞实,这是祭祀之时与豆食相关的四种仪节。而后这些仪节也扩展到了宾礼、丧礼等仪节当中。由此可见,礼与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五经即是五礼。按《周礼·大宗伯》,周代大礼有五,即所谓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礼、嘉礼。在这五礼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祭祀了,并且祭祀也就是吉礼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因为所谓“吉礼”,就是“事邦国之鬼神祗”的。

祭祀乃施惠之事,即施惠于鬼神。所以《礼记·祭统》就祭祀中的“俊”礼说:“惠术也,可以观***矣。”孔疏说:“尸悛鬼神之馀,是施恩惠之术法,言为***之道,贵在於惠,可以观省人君之***教。能施恩惠者,即其***善,不能施恩惠者,则其***恶,故云‘可以观***矣’。”《祭统》说:“是故上有大泽,则民夫人待于下流,知惠之必将至也,由俊见之矣。故日:‘可以观***矣。”’孔疏说:“饺若以礼,则能施惠,其善***也。饺若不以礼,则不能施惠,其***恶也。”再者,祭祀的主要目的就是示人以德。《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孔子说:“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另见《孑L子家语·相鲁》)《国语-鲁语》说:“夫祀,昭孝也。”《国语·楚语》说:“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而这种祀以昭德本身就是***治行为。

观***以礼,观德以礼,***与德也便体现在一系列的仪式中,所以礼是天子施***的根本所在。《礼记·哀公问》中孔子说:“古之为***,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爱与敬,其***之本与。”“为***先礼。礼其***之本与!”(另见《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孔子家语·大婚解》)。孔子所说的古代,主要即是指文武周公之时。孔子认为,***治的根本就是“礼”。所以,《国语·晋语》说:“夫礼,国之纪也。”在西周时代,礼对于国家的意义是非常晕要的。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十六篇)记载,晋平公欲伐齐,先使范昭观齐国之***。范昭即是通过饮酒、调乐的礼仪而知道齐国***治的,以此知道齐国不可征伐。

我们可以这样说。当“德”开始成为一种德性时,它首先是指天子所应该具有的一种***治德性。而在此之外,还是个人交往之间的品性。《国语·周语》说:“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通过礼可以展示人的这几种内在德性。《礼记·礼器》:“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显然,在儒家那里,德具体化为仁义之道,这种仁义之道当然也是通过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礼的规范而得以体现的。

四、乐以观德

对于《周礼》来说,不管说它成书于战国,还是成书于汉初,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它是作为周代礼制而对后世产生作用的。我们通常都说周公制礼作乐,周公当然是周代礼乐文化的关键人物;但是根据文献,文乇已经奠定了礼乐***治的基础。《逸周书·本典解》巾记载了周公对成工说文王之教:“奏鼓以章乐,奏舞以观礼,奏歌以观和。礼乐既和,其上乃不危。”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说礼乐之治在文王那里就已经初具规模了: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出,文乇已经开始主张礼乐二者不可失其一,不可偏废。

礼乐文化的组成要素当然为礼、乐。而这种礼乐文化也就是先秦时期(尤其是宗周)人们进行“观”的一种“原境”(context)(巫鸿语)。所以,我们可以将观的埘象在最高层面划为礼和乐。礼乐当以“五礼”、“六乐”为核心。《周礼·地官司徒》中讲大司徒之职时说:“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而与此相联系,《春官宗伯》中讲大宗伯之职时说:“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这里的礼乐也当是那“五礼”与“六乐”。这“五礼”即是上面所说的吉礼、凶礼、宾礼、***礼、嘉礼;“六乐”是指黄帝之乐《云门》,唐尧之乐《咸池》,虞舜之乐《大韶》,夏禹之乐《大夏》,商汤之乐《大漫》,武王之乐《大武》。这就是周代礼乐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乐的核心内容也是德。《周礼-春官宗伯》在讲大司乐之职时说到“乐德”:“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成书于战国时的《乐记》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乐与德的问题。不过为了说明乐与德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澄清人们对于《乐记》中“物感说”的一些模糊认识。准确地说,《乐记》中所说的感于物而生的是“声”、或至于“音”,但“乐”绝不是感于物而生的。“乐”是王者所作,这是一个文化过程,是对于人的生理、心理过程的重新塑造。《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说:“天子省风以作乐。”而这个“作乐”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移风易俗”。所以《乐记》说:王者制礼作乐,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乐”与“礼”、“刑”、“***”四者目的都是为同民心而出治道。所以,先王制礼作乐本身的目的就是德与***。这样,说乐以象德便是顺理成章了。其实,周公制礼作乐也是以践天子位而进行的。《逸周书·明堂解》与《礼记·明堂位》都说周公为“明诸侯之尊卑”而建“明堂”,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示人以德、治国以德。所以《左传·文公十八年》中,季文子说周公制礼为:“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并且以礼乐可以知邦国之治。《礼记·礼器》说:“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所以,《乐记》说:“乐者,所以象德也。”“乐章德。”章者,彰也,乐以彰德也。所以,《乐记》中说的“乐象”便是说“乐”乃德之象。

乐之所以为德之象,是由于乐在以下两个方面与德有着关系:一是天子作乐以赏诸侯之有德者,故可通过观诸侯所有之乐以知诸侯之德。天子赏赐诸侯的“乐”是与他们的“德”相匹配的,所以说“观其舞,知其德”。天子省风作乐与移风易俗之间有这么一个中介,就是天子作乐之后根据风俗盛衰、邦民劳逸而赏诸侯。二是乐中有德。我们这里不是说乐本身具有一种自在的德性,而是说先王作乐之时,通过它与德所具有的同构关系,赋予其以德的内涵与因素。这样,乐与德就有了关系。所以,《乐记》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德音之谓乐。”故可观德以乐。

具体来说,观乐主要是通过听歌与观舞两个方面得到落实。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乐之为乐,有歌有舞。歌则咏其辞而以声播之,舞则动其容而以曲随之。”所以,“乐”的主要构成要素即是歌与舞,并且所歌之辞多为《诗》。所以对于观乐来说,在不同的场合可能各有侧重,或为听歌,或为看舞。也就是说,所谓“观乐”并不单是一种视觉行为。而是综合了视、听两种主要的感觉并且构成了一种文化行为。先秦文献中对于观乐的场面描述莫过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记载的吴公子季札聘访于鲁而观乐之事。由于鲁为周公封地之故,鲁国因周公之故以有天子之乐,所以季札所说的周乐即天子之乐。根据礼法,演乐之时,歌在堂而舞在庭。孔颖达正义说:“以贵人声,乐必先歌后舞。故鲁为季札,先歌诸《诗》,而后舞诸乐。其实舞时。堂上歌其舞曲也。”所以观乐,先是听歌,后是看舞。按杜预注,季札在观鲁之周乐时,所赞的“美哉”,或为“美其声”,或为“美其容”。孔颖达也说:“歌则听其声,舞则观其容。”乐工所歌为《诗》,当然是有辞的,但是季札所听并非诗辞,而是歌之声曲。正义所说:“情见于诗,以乐播诗,见于声内。”他所赞的用辞“泱泱、荡荡”当是对歌之声曲的描述。季札观乐,实为观德、观***。所以,这里的“观”即是“听”与“看”,并且是深度的“看”与“听”,即是“一种有深度的本质性洞察”。所以,观礼、观乐,不仅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观看行为,也是一种本质性的认识过程。

五、赋诗观志

除了观礼、观乐,在这种礼乐文化中还有一项重要的观看活动,即“观诗”。观礼、观乐的主要目的在于观***、观德,而观诗的主要目的则在于观志。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古代诗学中的著名命题“诗言志”,而这也正是观诗的文化背景。“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根据《古文字类编》,“诗”字无甲骨文,亦无金文;而“志”字也仅在战国中山王壶上见一金文。据此,尧舜之时应该是没有“诗”字的。当然。没有这个字,也可能已经有了它所表示的概念,所以尧舜之时也可能就有了“诗言志”这个观念。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说“诗言志”作为文字出现在《舜典》中是后来的事,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在我看来,“诗言志”的观念如果出现在周朝采诗之前都是可疑的。所以,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尚书》的“诗言志”之说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在《尚书》之后说到诗与志之关系的文献首先集中在这时:

诗言其志也。(《礼记·乐记》)

诗以言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诗以道志。(《庄子·天下》)

诗言是其志也。(《荀子·效儒》)

闻一多先生在文章《歌与诗》中通过考察提出“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他将“志”的本义训为记忆、记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将这样的“志”与“诗言志”关联起来却是值得怀疑的。他的主要逻辑是:“志”意为记忆、记载,而诗有记诵之功,诗为韵文,韵文先于散文,所以,“诗言志”的早期意义便是诗是记忆和记载的。我想这样推论可能有些草率,理由是:其一,为何记必用诗?《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而治,即结绳记事,然后以文字代替。其二,为何诗必以记?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他认为诗是记事的而歌是抒情的,但是二者可能在功能上本就没有清晰的界限。《诗三百》中的所谓“诗”到底是“诗”还是“歌”恐怕这种提问本身就是成问题的。他认为“志”的“怀抱”之义是诗、歌合流之后生发出来的,但他说“志”包括“情思、感想、怀念、欲慕等心理状态”,而按照他说的歌是抒情的,那么这些心理状态在他所说的合流之前的歌里不是完成得很好吗!那么“言志”首先应该是歌的事了,怎么还要等到合流之后呢?还单说“诗言志”呢?

他说“《郑志》即《郑诗》”也不能成为早期“志”与“诗”联结起来的根据,因为这倒更有可能是后人将“志”与“诗”联系起来的结果。这样,我们的问题就是,“诗”是如何与“志”发生联系的?本为“记忆、记录”的“志”是怎样到了《诗》中成为一种“怀抱”的?《诗》中的“怀抱”又是什么样的“怀抱”?

尽管春秋战国众多文献有关于“诗言志”的说法,但是诗如何言志,恐怕我们首先能够找到的线索也就是《左传》了,这就是其中的赋诗言志。对于诗言志最早进行系统考察的应该算是朱自清先生的《诗言志辨》了。他在分析诗言志时。在“赋诗言志”前加上了一个“献诗陈志”。先秦文献中关于周代献诗的记载有几处主要集中在《国语》与《左传》中,而《国语》中的两处更为明显,直言“献诗”,献诗的目的是在朝堂之上讽谏天子,而朱自清先生则明确说了讽谏即是为“志”。吲我们同意闻一多先生用“止于心上”来说明“记忆”是“志”的本来之意;而《左传》有“以止王心”的说法,可能正好说明了“诗”所言之“志”的本来之意。《左传》如是说:

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这里,如果我们以“以止王心”来释“志”的话仿佛并非牵强附会,也许这里的“以止王心”正是献诗所言之“志”的目的。我们可以从“诗”字的构造上考察这个问题:“诗”为“言”与“寺”之合。尽管“诗”字与“志”晚出,但是“寺”字虽无甲骨文,却有金文,并出现多次。这样的话,可能“寺”与“诗”的关系在最初比“志”更为密切,而“寺”对于“诗”的意义恐怕也就不是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的仅在于表声那样简单了。正好从文献看,“寺”字与“诗”确实是有关联的。《诗经》中的《小雅·巷伯》说:“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叶舒宪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中考察了寺人的身份,并引用了王安石《字说》中的话:“诗为寺人之言”。而这首诗也正是“刺幽王”的诗。所以,我们说可能正是献诗之事使得“诗”与“志”发生了关系,并且“志”有了怀抱之义,这种怀抱即是讽谏或说美刺。

除此,对于赋诗言志的考察也可以佐证这样的观点。所谓“赋诗”,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了作诗之意。孑L颖达在对《诗经·小雅·常棣》毛亨解题的注疏中引郑玄的话说:“凡赋诗者,或造篇,或诵古。”按孔颖达《左传·隐公三年》之正义,《左传》中造篇之例有三:

卫人所为赋《硕人》也。(《隐公三年》)

许穆夫人赋《载驰》。(《闵公二年》)

郑人为之赋《清人》。(《闵公二年》)

其中,许穆夫人赋《载驰》之事,杜预注说是“作诗以言志”。《清人》是郑人针对郑国大夫高克而作。杜预注说:“刺文公退臣不以道”。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讽谏”或说“美刺”是作为“怀抱”之“志”的最早意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也就是志是内心的东西,志为心之止也,或说是心之安顿之地。尽管赋诗有造篇之例,但是在当时来说,这种情况确实还是少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赋诗言志,主要不是一种创造,而是一种使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与其说“诗言志”是创作论的,倒不如说它是功能论的。

在“诗言志”的文化背景下,诗也就有了观志的意义,这也就有了赋诗言志。在春秋之时。贵族、官员与士人之中盛行赋诗之事。在赋诗之时。使用者都是选择可以表达自己情志的篇章以使听诗者观己之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这就是所谓的赋诗言志。傅道彬先生在《诗可以观》中说:据劳孝舆《春秋诗话》统计,《左传》记载列国赋诗场面共三十二处,共赋诗七十四首(含逸诗)。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当属襄公二十七年中的“郑伯享赵孟于垂陇”。时有七人,赵孟让七人赋诗以观其志。另外一次较为有名的例子是在昭公十六年。

在这种赋诗观志的风气下,我们可能对于孔子所说的“诗可以观”便更容易理解。朱熹解释这里的“观”是“考见得失”,这当然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观”中的应有之意,但恐怕孔子的主要意旨还不在于此。为此,我们再看孔子的另一处说法,他在教导孔鲤时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朱子解释说:“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这种解释恐怕距离孔子的意思更远了。通过上面的考察我们自然知道,在春秋士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这种观诗风尚自然渗透到了日常谈论中,诗是他们交谈的必备的资源。不学诗,当然是无法实现言谈之交流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周代礼乐文化的基本结构

学习

那些年我们一起复制的票房“黑马”

阅读(30)

一部没有强大后台的喜剧却意外在观众的集体性观影饥渴里发酵,票房价值一路释放并超过12亿元,《人再途之泰》已经从一部电影变成了2012年度的社会性事件。此类现象级影片每次落入市场上,各种评论都会像泡沫一般积聚,“简直是意外的成功,它创出

学习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内容包括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论文。龙应台在读过《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这本书后,写到“看起来写的是花果菜蔬,鸡鸭虫鱼。但事实上,她在写的是生活态度”。任祥花费五年时间完成了这套结合

学习

论审计法律责任及规避

阅读(25)

【摘要】我国社会审计的作用日趋重要,其法律责任也与日俱增。对审计法律责任进行研究,不仅关系到审计师行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本文从审计法律责任在中国的发展入手,论述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失败,审计

学习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之我见

阅读(22)

本文主要针对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规划1目前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迅猛增长,这对城市道路要求越来越高

学习

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研究综述

阅读(28)

摘要:航空公司运营效率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在对国内外近30年以来的70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航空公司运营效率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并对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及归类,最后,分别就国外研究现状和国

学习

玉米空杆原因与防治对策

阅读(35)

近年来,我县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11年播种面积80.5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8.6%。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玉米出现空杆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玉米减产10%以上,严重地块可达20~30%,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广大农民朋友非

学习

感知幸福的能力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感知幸福的能力,内容包括感知幸福的能力董宇辉,感知幸福的能力是什么意思。幸福能力一:会做菜,会煲汤,会踏实过日子明依嫁给老公的时候,他还是大学里年轻的讲师,站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大谈犬儒主义和叔本华,台下的女生们多数是冲着

学习

公正性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阅读(23)

作者:衣永红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公正性问题无疑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性问题。随着上世纪中后期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公正问题是具有历史性的,代际公正问题是公正性问题所不可缺少的重要

学习

万能型保险分类及特点

阅读(26)

万能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人身保险产品,其前景本应被人们所看好。但是万能保险目前在我国正处在一个相对艰难的时期。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保险公司对于万能险所采取的态度,进而归纳出我国万能险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关键词:万能

学习

走进 Go for It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 Go for It,内容包括goforit教材电子版,goforit全一册单词。本文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生活性、思想性、实际性来论述GoforIt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素质,希望教师用爱心来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学习

总有一些美丽留驻心间

阅读(22)

那年,毕业分配使我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暑期返乡时,在姥姥家,我少年时代住过的小屋耳房的门楣夹缝间,无意中看到一张被虫蛀的白色纸张露出了蒙尘的一角,掏出一看,是写在一页作业纸上的诗句。遂蓦然惊醒,心跳加快,脸颊顿时就绯红了。回想往事,那是

学习

还是家乡好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还是家乡好,内容包括还是家乡的饭菜好吃,还是家乡好句子。蟋蟀柴斯特,因为贪吃而被人从康涅狄格州的乡下草场带到了繁华喧闹的纽约时代广场的地铁站。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城市,柴斯特觉得孤单无比。幸好后来他遇到了收养他

学习

“曲高”与“和寡”

阅读(37)

DV纪录片是纪实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DV又是拍给谁看的呢?不知道有多少DV爱好者,或者所谓业内人士能对这个问题给出―个言之有理的答案。在2008年的上千部DV纪录片中,我发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节目。一类像《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

学习

期盼桃花运的女人都是傻子

阅读(21)

桃花运是什么东西?我估计问10个人得有一半儿说不清楚。不过甭管说得清还是说不清,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好事儿,时常羡慕有桃花运的人,并热切期盼自己也能仿效一下。“桃花运”一词的出处来自《诗经》中的《国风・周南・桃夭》,大意就是在桃

学习

陕北“信天游”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读

阅读(34)

[摘要]信天游是流行于陕西北部的民歌形式,是陕北人民生活的真实记录。解读信天游里生活习俗等内容的文化内涵,既有助于从民俗文化视角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歌,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民歌的密切关系。[关键词]民歌信天游民俗文化“信天游

学习

泸沽湖摩梭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反思

阅读(80)

【内容摘要】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当地的摩梭人是中国现存的唯一母系氏族社会群体。近年来,由于旅游的无节制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很大冲击。如不加紧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学习

中国传统建筑的民居文化

阅读(28)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与居住建筑的关系。因此,在民居中可以充分反映出,功能是实际的、合理的,设计是灵活的,材料构造是经济的

学习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阅读(26)

一、动画题材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动画题材的选择是影响一部动画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的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动画题材,这使得我国的动画艺术家在进行动

学习

韩国的佛教文化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的佛教文化,内容包括韩国佛教的发展历程,韩国佛教文化攻略。【摘要】谈及韩国,地域毗邻中国,对其文化发展影响很大,现在人民就会联想到韩服,美容,泡菜,偶像明星等词汇。但在韩国人信仰问题上还有根深蒂固的内涵,或许还未被大家

学习

浅谈家庭文化的重要意义

阅读(3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化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水平。那么,如果搞好家庭文化建设,使家庭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载体。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就这个问题谈点浅陋的看法。第一,家庭

学习

透过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看美国文化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透过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看美国文化,内容包括辛普森一家人动画片1998版,辛普森动画片全集免费观看。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辛普森一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动画片,2008已经进入热播的第十九个年头。在美国人的心

学习

香文化的传承与思考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香文化的传承与思考,内容包括中国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香文化的奥秘深度解析。“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6月30日结束,这场由山东博物馆、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展览,引发了一股关注、了解、研究中国沉香文化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