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6月30日结束,这场由山东博物馆、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展览,引发了一股关注、了解、研究中国沉香文化的热潮。展览将香具、香料和用香场景同时展出,得到了故官博物院宫廷收藏、景德镇御窑瓷器以及一些高品质私家收藏的支持,展品涵盖了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类别,是中国第一个沉香文化艺术主题展览,也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展品最多、文物等级最高的沉香文化展。展览模式、展览定位、策展理念、展品选择、文化活动等方面均有着鲜明的特点及突出的意义,荣获“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
国有、民办博物馆联合办展意义深远
山东馆积极响应***的十提出的加大对民办博物馆扶持力度的重大举措,发挥自身优势,与天津沉香馆联合办展,同时得到故宫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借展单位的支持。展览利用民办馆主题收藏与研究优势,结合国有馆在场馆硬件、展览策划、专家资源、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看得见,闻得到的主题展览。展览以国有、民办博物馆的名义申报参评“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在历年的参评队伍中尚属首次,荣获优胜奖。这种国有、民办博物馆联合办展的新思路。为未来文化展览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览突出沉香“空灵”气质
在中国香文化历程中所使用到的诸多香料,以沉香最为珍稀。如果说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章。那么沉香是香文化中的重要一环。香无影无形,虚无缥缈,在漫长的演变进程中,深深烙下了“空灵”的气质,是人与天地、人与人、人与心灵的沟通与约定。
香文化既是感性的嗅觉、视觉活动,也是理性的内心感知活动。展览在发掘沉香的文化内涵方面大下功夫,在整体的策展思路中注重体现“空灵”的香文化内涵。
展厅中能看到丰富的历代香具,以及不同产地的沉香样本,但香中的那份“空灵”,却需要每个人去用心感受,感受香文化如何伴随中国人特有的***治观、宗教观、文化观、生活观,融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
展览针对传统文化爱好者,普通公众开设互动场所,增强对沉香的基础认知,从中国香文化历史、沉香基础知识点出发,辅以各时期香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使普通观众了解了什么是沉香,给专业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观展视角。
闻、听,视、感的立体化展览
展览以人为本,将观众的文化感受作为展览设计理念的首要因素,观众体验参与是展览的一大亮点。让中华传统技艺与展览展示相结合,在展出中国香文化实物的同时,向观众展示品香、抚琴、插花等古代文化,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
9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展线长240米,以白墙灰瓦、简洁明快的徽派建筑风格为设计理念,总体设计磅礴大气,细微之处用心雕琢,展柜、展板、展具、场景,多媒体等设计新颖独到,凸显沉香文化特色,与展品相得益彰。
展览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场景复原的实体展示。以山东东平后屯汉墓中的彩绘壁画为原型,制作了汉代宴飨歌舞焚香视频,在盘鼓舞欢快的节奏和轻盈的舞步中,感受“博山炉中百合香,郁金苏合及都梁”的移隧意境。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代,焚香同点茶、挂画、插花并列为四般雅事,成为文人怡情养性的重要内容。展览特别复原了宋代文人书房场景,让观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能听到悠悠的琴声缓缓飘来,伴着四周散发的缕缕幽香,欣赏精美的古代香具和书画,仿佛走入了时光长河,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宋代,与好友一起品茶作诗,怡然之情,无以言表。
展览突破看、听传统展览模式,增加“闻”的尝试。通过展厅内的熏香,使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品闻到沉香的气味。“沉香雅集”观众体验活动,落实“闻”的策展思路。观众可以与专业品香师一起,以香席为载体,还原古代文人的生活风貌,普及沉香文化知识,让沉香走近大众百姓,集各种文人雅趣为‘体,以品闻沉香为主,配合斗茶、赏花、听琴等活动,让观众在观看展览之余,体味香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线厘清香文化发展历史
展览分为历代香具展区和沉香展区两大部分,汇集与香有关的238件(套)珍贵展品。古代香具是亮点之一,展品年代跨度从战国直到近代,囊括每个时代的典型香具,器型丰富、类别众多,呈现了中国古代香具的发展历史。汉代熏炉,唐代香、手炉、香宝子、多足熏炉,宋代行炉,故宫博物院藏宫廷香炉、香盒,明代御窑厂出土的官窑香器等不一而足。展区以时间为序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以重要香具、典型香料、文史资料等展示汉代以来历代香具、香料的发展演变。
汉晋:香出博山,观烟修仙。汉代疆域空前扩大,对外交往频繁,龙脑、苏合、沉香等诸多树脂类香料相继传入,改变了传统的用香方式,香料的使用由“燃”向“熏”转变。用香方式的变化,使汉代香具制作盛极一时,主要见有豆形、带柄形、鼎形、球形、动物形等造型,为后世香具发展提供了范式。汉代神仙医术和道家思想极为流行,致使“博山炉”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当时人们陈设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因其出烟效果能够营造颇似香云缭绕的仙境氛围,遂满足了人们观烟修仙的心理需求。
隋唐:佛使梵香,接引众生。隋唐佛教兴盛,中外交流进一步加强,使香文化获得较大发展,用香方式更加丰富。焚香作为礼佛的重要内容,吸引了各阶层人士参与。佛前焚香供器异常华美,涌现出大量具有浓郁异域气息的金属香具,出现了香囊、行炉、多足香熏等新式香具,陶瓷香具也逐渐增多,香炉制作可谓极尽奢华。敦煌文献沙州寺院器物帐历里,可见各种香炉、香奁的记录;莫高窟壁画里也可见到各式香炉的形象。
用香还是礼制的重要内容。庙堂、宫殿、衙署往往焚香,朝堂一般设有香案,熏炉,燃香后,殿内香烟缭绕,百官朝拜,衣衫染香。文人也普遍用香,留下大量咏香的诗文。唐中宗时曾有斗香会,大臣各携名香比试品评。沉香还被制成精美的画箱、毛笔、刀柄等,皇家贵族以此彰显富贵。
儒、释、道交融,致使用香格局为之一新,用香形式更加丰富,香料愈加重要。诸多香料之中,沉香脱颖而出,其高贵品质被逐渐认知,成为宫廷用香的主流。
宋代:怡情养性,香入巷陌。宋代香文化发展至全盛时期,种类繁多、品质优异的香料随海外商船传人中国,为用香奠定了充盈的物质基础。士大夫阶层崛起,使用香普及,沉香成为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香料。宋代用香群体以王公贵族为主,并扩大到士人阶层乃至巷陌百姓之家。
宋代焚香与点茶、挂画、插花当时并列为四般闲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广泛参与,使宋代香事承载更多的社会功能和精神享受,人们对香的认知和审美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同时也融合了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愫,是一种生活情趣的自然表达。此时所用的香品不再是单一香料,合香已成为普遍形式,沉香以其沉稳的特性被当作定香使用。
宋代瓷器制作技术发达,瓷香具成为主流,各窑口制作出既实用又符合时代审美情趣的各类香具,造型或模仿前朝铜器,或另有创新,印花、刻花、划花、彩绘等装饰工艺均有使用。
元明:雅俗之间,复古开新。处于过渡时期的元代,香具和用香方式都具有少数民族粗犷之风,流行“一炉两瓶”组合式香具,常见的炉、瓶底部多附承座,将炉身及瓶身托起。
明代文人研究领域及生活方式全面复兴宋代文明,崇古摹古风气兴盛。香事活动继承宋代以来文人香的风雅与市井香的繁盛,用香风气扩散到社会各阶层和角落,成为上至宫廷阶层下至士大夫、平民阶层的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朱元璋对于祭祀用香的新规定(禁用番香、实施海禁、不许私人出海贸易)引起明代香料市场变化,进而影响用香习惯,促进沉香人工种植的发展。此时香品类别繁多,适合药用的香料更加充实,沉香在药用方面有更大发展和应用,《本草纲目》有沉香的详细记载。
元代出现的线香形式,利于香品广泛使用,带动了香筒等新香器的产生。制作繁难的掐丝珐琅香具流行,广为文人、商贾关注。
清代:宫廷香事,精致奢华。清代香具大致沿袭明代式样,诸如香筒、香器组合、青花、铜炉、香印,作为摆件的香器、沉香雕刻作品、沉香制的生活用品(朝珠、臂搁等),因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品种丰富而著称于世,更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
沉香雕刻艺术继续发展,但因野生沉香资源的稀缺,部分雕刻作品虽以沉香木为材,但仍为大家珍视。清末人工结香技术已较成熟,为后世生香药用奠定了基础。
当代:香事复兴,雅致生活。进入21世纪,人们蓦然从沉香的缥缈雾霭中追寻往昔,前贤崇尚自然的优雅生活引人亲近,令人神往。品味沉香、雅用香器,玩赏雕刻,令人感悟、令人陶醉。
重梳沉香雕刻艺术的脉络
沉香雕刻是传统木雕中脱变与升华形成的新门类,因沉香珍稀,其雕刻主要因材施艺,尽量保留自然形态。作者需要揣摩材料,技艺精湛,还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以静思巧作揭示沉香之美,展现作品之妙。
存世沉香雕刻艺术品相较于别的门类艺术品稀少。展览在展现香具发展演变历史同时,也重新梳理,诠释沉香雕刻艺术的突出意义,通过故宫博物院,天津沉乔馆收藏的明代至当代沉香雕刻品,传达出这种一个信号:沉香雕刻品虽少,但却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值得更多人关注和研究。
延伸展览贴近大众生活
“空灵之约”展览后期,山东省文物局、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沉香保育委员会、北京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了“承・传”生活至美――当代香室空间艺术展,通过当代设计师的思想,更深入的为大众解读中国香文化。“承・传”展旨在传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首站设在山博,此次以“香”为主题,邀清当代著名设计师朱小杰和冷岩进行设计创作,推出“坐下来品品香”与“方丈”两个***空间。
朱小杰设计的“坐下来品品香”以沉香文化为基点,围绕“坐下来”的主题,营造出以当代家具、香具为核心元素的香室空间,试***让人们慢下来、坐下来品品香,让生活充满味道,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让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充满憧憬与热爱。冷岩设计的“方丈”空间,利用沉香和济南大明湖的湿地草坪,营造出中国唐宋庭园造景的早景效果,利用湿地蕴含生机的概念,营造一个充满希望的空间。
如果“空灵之约”可能给大家带来疑问:曾经辉煌的香文化如何在当下的生活中得以体现?那么,“承・传”的出现便及时给大众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可能性,也为未来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香文化的探索远没有结束,“空灵之约”只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后续展览将逐步进入“之约”环节。9月25至28日,第三届中国沉香文化博览会即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香文化的主题展还将在更大程度上解读香与当下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