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典文言文的教学,流畅诵读,把握大意,只是为领略文本的文化内涵架起了一座桥梁,文言文学习的真正价值应该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文化源流,受到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朱自清先生多年前就提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这一点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也有明确要求:“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因此,由文本的诵读到文学的赏读走向文化的研读,是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教学为例,阐述文言选修教材进行文化研读的一些策略。
一、 立文――立足文本,领略文化内涵
“文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教学中如何选择“文化”研读的切入点呢?
褚树荣老师提出的方法之一是“按材定教”,即“尊重教材编写者的设计”,因为“教材编写者总是对入选课深入研究,包括文本研究和相关评论,总是根植于文言文的特质来设计教学内容,总是对课程作了纵观和鸟瞰以后,来编纂教材”。根据这个方法,我抓住专题“教学说明”提出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阅读本专题中的传记,了解孔子、屈原等人物的生平,理解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他们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来组织教学。
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时,我结合每篇传记后的“阅读与探讨”,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从概括生平事迹、认识行为动机、探讨人格品质、明确深远影响等角度对三位传主进行研讨。
比如《孔子世家》一文。通过研讨,学生概括出选文重点记述了孔子好学善思、被困陈蔡、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突出了孔子学而不厌、乐学会学、深思善悟、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穷且益坚等品格,并体会到司马迁对孔子《六艺》功业的赞美之心及对孔子人格的景仰之情。
在明确这些内容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孔子这一人物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1. 整理文献。例如孔子周游列国见“世衰道微”而作的《春秋》,使“天下乱臣贼子惧”,得以让后人了解其间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并据此作了《左传》。2. 设立私塾。用诗书礼乐来教授弟子,使古代文化得以流传、发展、变化。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3. 求学精神。如学琴时的勤奋钻研、深思善悟,读《易》时韦编三绝的刻苦精神。4. 教学方法。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在今天的教育中仍有其积极意义。5. 士人精神。“君子固穷”,不论处境如何,处变不惊,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原则。
最后,我用钱理群教授的一句话对师生的研读加以概括:“(孔子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个在痛苦中不懈追求、探索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的孔子,为我们民族提供了具有源头性的思想与精神传统。”
二、 立人――立足文本,促进精神成长
钱理群教授强调:“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读经典的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读书。”
所谓“立人”就是立精神、立人格。从教近二十年,遇到不少学生为自己缺少目标、缺失信仰、缺乏动力而困惑、苦恼甚至麻木。当今,尘世纷扰,精神资源从何而来,理想人格如何塑造?首先要从经典文化中吸取。那么本专题的三篇传记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我抓住本专题的名称“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带领学生向更高目标――“立人”出发。
首先,解读专题名称的渊源。“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一句源自《孔子世家・赞》:“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说:我读了孔子的书,能想象到他的为人。这是司马迁对孔子的景仰之语。孔子这一人物上文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本专题的另外两个人物管仲、屈原,也是作者赞颂的对象。对管仲,是肯定其“上下相亲”“令顺民心”的施***指导思想及其“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才能;对屈原,是肯定其富国强民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
其次,理解专题内涵的特点。可以说《〈史记〉选读》第四专题的三篇传记,为学生架起了一座走进《史记》、走进司马迁心灵的桥梁。司马迁是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的,他在着力突显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的同时,彰显的是自己的理想人格。所以,本专题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为名,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读《史记》其书,想史迁其人,明《史记》理想人格,立自我理想人格。所以我再次引领学生立足文本,探究三篇传记中体现出的“史记的理想人格”。
第三,探究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其一:扬名声于后世的价值观。司马迁认为,立名后世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在《孔子世家》中就借孔子之口表达这一观点:“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与他在《报任安书》中的心声是一致的:“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本专题的三位传主都是有美名传后世的人,或是文学成就,或是***治才能,或是为人品质。
其二:在逆境中奋发的进取观。司马迁因“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而称他们是“倜傥非常之人”,因为在他看来,能在灾难和逆境中隐忍的人才是能成大事的人。孔子一生奔波、屡遭“斥”“逐”、被围绝粮、被学生质疑;屈原被嫉妒、被陷害、被疏远、被流放;管仲少时穷困、被君主驱逐、打仗逃跑、幽囚受辱,但他们的名字都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史中熠熠生辉。司马迁在为他们作传时饱含了推崇赞美之情,因为作者自己正是在逆境中高歌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绝唱。
其三:泰山与鸿毛的生死观。司马迁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借蔡泽之口评论:“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他认为人建立功名不一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那就要选择,不可贪生而污名。所以司马迁对于管仲因未显名于天下而选择生是赞同的,因为“管仲既用,任***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对屈原不愿眼看国家灭亡而选择死是赞美的:“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另外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以著作抨击黑暗现实的勇气、士为知己者死的观点等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品味、思考、吸收、融化,建造自己的价值、信仰,最终铸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人格。
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研读,应注重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理解与继承,同时要牢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他们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规划美好人生而奠基。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化研读:从立文到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