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尔蒙特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作家,传统上被列为老一辈象征主义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有一种特殊的音乐性,他是个泛神论者,接受“瞬间的哲学”支配,美与幻想是诗人创作中的基本诗韵,其诗作充满了雄浑阳刚之美,成熟期的诗歌主题是永恒的太阳。
[关键词]巴尔蒙特;美与幻想;象征主义诗歌
[中***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85-03
一
康・德・巴尔蒙特1867年6月15日出生于沙皇俄国的弗拉基米尔省舒伊县吉姆尼石村一个地方自治局***家庭。母亲列别捷娃对他的个性塑造影响最大。巴尔蒙特曾就读于舒伊中学,1884年,因参加***小组而被开除,随后又进入弗拉基米尔中学,1886年,中学毕业。同年,巴尔蒙特进入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学习,1887年,因闹“”而被学校除名。1889年,巴尔蒙特与加列里娜结婚,婚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导致了他的第一次未遂自杀。1896年,巴尔蒙特与安德烈耶娃结婚,并同她一起从事翻译工作。1920年,巴尔蒙特移居国外。1942年12月24日,巴尔蒙特在巴黎近郊去世。
巴尔蒙特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除文学、艺术外,他还通晓化学、植物学、地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同时,巴尔蒙特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可以说,足迹遍布全世界。丰富的旅途见闻及对各地风土人情的体验使他产生了一种可以俯视一切的怡然自得的感觉。这些都是他文学创作的不竭资源。
1885年,巴尔蒙特与被其称为教父的科罗连柯相识。1894年,同勃留索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致力于象征主义诗歌运动,并把这一运动推向了高潮。
巴尔蒙特以其鲜明嘹亮的歌喉曾经震动了整个俄国诗坛,在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坛上赢得众誉。勃留索夫认为:“在俄罗斯文学中,就技巧而言,没有人能与巴尔蒙特比肩而立。”就连象征派大诗人别雷和勃洛克也坦然承认他们师从巴尔蒙特。巴尔蒙特的诗歌遗产十分丰厚,一生创作诗集多达35部。他在世纪之交连续出版的四部诗集――《寂静》(1898)、《燃烧的大厦》(1900)、《我们将像太阳》(1903)、《惟有爱》(1905),是象征派诗歌体系中的扛鼎之作。
二
就内容和风格来说,巴尔蒙特的作品丰富多样,同时又极其复杂,而且各个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
巴尔蒙特的早期诗歌表现“审美至上主义”的世界观:对外在世界绝对“不接受”,对现实生活绝对“弃绝”;摆脱从日常生活到意识形态都物欲横流、庸俗不堪的一切现实,而去追求彼在的、幻想的、美的世界。他在诗作中声明自己的审美姿态:用幻想追踪大千世界的光影声色。
我不晓得明智,那只对别人合适,
我只会把飞逝的瞬间化为诗句。
每一个瞬间我都发现世界在改变,
其中充满游戏,彩虹一般奇幻。
――《北方的天空下》(1902)
着意刻画突发的思想、稍纵即逝的瞬间、情绪的波动及重视诗歌的声响效果、音乐性是巴尔蒙特早期创作的特点。
我用幻想追踪消逝的阴影,
消逝的阴影尾随熄灭的白昼,
我攀登高塔,阶梯在颤动,
阶梯颤动,在我的脚下颤动。
我越登越高,景色越发清晰,
越发清晰勾勒出远方的轮廓,
隐约的声音来自天空与大地,
空中与大地的天籁环绕着我。
越向上登攀,觉得越发光明,
越发光明地闪耀困倦的峰巅,
告别的余晖似乎在施予柔情,
施予柔情抚慰朦胧的视线。
我的脚下已经是夜色茫茫,
夜色茫茫笼罩了入睡的世界,
我却能眺望燃烧的太阳,
燃烧的太阳行将熄灭。
我悟出怎样捕捉消逝的阴影,
消逝的阴影尾随入夜的白昼,
我越登越高,阶梯在颤动,
阶梯颤动,在我的脚下颤动。
――《消逝的阴影》(1894)
谷雨先生评点说:“这首诗写的是黄昏时刻登高望远的感受。脚下已是夜色茫茫,诗人却能在高塔顶层观赏落日。诗中蕴涵哲理,但又流露出几丝孤独与凄凉,似乎有高处不胜寒的忧虑。诗的结构别致,蝉联手法的巧妙运用,造成了音韵回环、流畅和谐的艺术效果,读起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巴尔蒙特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诗人在不同的年代里对不同的心态情绪以不同的姿态而加以生动地传达。
黄昏。海滨。寒风呼啸。
骇浪吼声喊天地。
暴风雨逼近。不受诱惑,
黑色小舟向海岸冲击。
一心远离运气的引诱,
苦闷之舟,恐慌之舟,
抛开海岸,和暴雨搏动,
把梦中闪光的圣殿追求。
飞向海边,飞向海洋,
在波峰浪谷之间飘荡。
阴沉的月亮静静观望,
压抑的月亮一脸忧伤。
黄昏死亡。暮色茫茫。
海在呜咽,夜色愈浓。
黑暗吞没了苦闷之舟,
深渊上空咆哮着飓风。
――《苦闷的小舟》(1894)
谷雨先生对这首诗有过十分精辟的评点:“诗中抒发的是世纪末知识分子的苦闷,现实社会的动荡使他们惶恐,而理想境界又求之不得,就如同小舟难以弃水登岸。纵然梦中有闪光的圣殿,却找不到通往那里所途径。因此,被黑暗和风浪吞没便成了不可逃避的命运。抒情主人公以小舟自况,情境既压抑又消沉。而它的不同凡响之处恰恰在于诗人采用了奇妙的同音手法,赋予诗句魔笛般的魅力。”
从20世纪初开始,巴尔蒙特的诗歌格调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变得欢快明朗而乐观。
诗歌凸现自身对传统价值体系的空前强烈的抗衡意识,高扬“审美性”,进而有了一种“扩张”之势。这种“扩张”的声势之浩荡、气势之雄伟,源自诗人对文学使命的自觉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经天纬地”的英雄气概,深深地透射着“为人生”的激情。
永远吹拂,我是自由的风,
我激起波涛,我亲近柳丝,
在树枝间呼吸,默默叹息,
着青草,着田垄,
趁春光明媚,作五月信使,
我亲吻铃兰,陶醉于憧憬,
谛听着风声蓝天悄然不语――
懒散地吹拂,我飘入幻梦。
用情不专,忽而东西盘旋,
扫荡着乌云,把大海搅动,
犹如一声长叹掠过了旷原,
又似雷霆震撼哑默的长空。
旋即复归平和,永远喜悦,
比仙女相互亲近更富柔情,
我依傍树木,呼吸于田野,
我健忘,永远是自由的风。
――《我是自由的风》(1903)
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巴尔蒙特的创作宣言。诗中有着别样的潇洒与不羁,阳刚与飘逸;以音乐韵味和奇特自在的想象,拥有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动情力,拥有风一般自由意志与生命活力,诗人开始赞美大自然的伟力,讴歌作为一切生命之源的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
看到太阳和蓝色的海洋,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
看到太阳和高耸的山岗。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
看到太阳,
如果白天熄灭了,我将仍然歌唱,
我将歌唱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1903)
诗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看到太阳,看到海洋,看到山岗,欣赏大自然。全诗色彩明快,格调清新,语言铿锵,无半点儿矫揉造作。巴尔蒙特无疑是一位大自然的讴歌者,他爱日月山川,是一位泛神论者。因此,正如勃留索夫指出的:“他爱的是色彩斑斓的精神感受,而不是人;他爱的是感情而不是女人。”在灵与肉方面,他取的是前者。他追求精神***、灵魂自由。
我们将像太阳!我们将忘却
谁率领我们在金色大路上奔波,
我们只记住,永远走向另一种生活,
走向新奇、威力、善良、丑恶――
在金色的梦中求索,永不停歇。
我们虽不能摆脱尘世的愿望,
却永远祈求超凡脱俗的圣洁!
我们,如同永远年轻的太阳,
将给火红的花朵以温柔的,
爱透明的空气和闪烁金光的万物。
你可幸福?祝愿你加倍的幸福,
愿你突发的幻想能得以实现,
千万不要在安适之中放慢脚步!
继续向前,奔向朝思暮想的境界,
继续向前,走向命中注定的渊薮,
走向永恒,那是花团锦簇。
我们将像太阳,太阳年轻。
这诗句蕴含着美的遗嘱!
――《我们将像太阳》(1902)
太阳――是成熟期的巴尔蒙特最为喜爱的象征形象,是诗人象征意象体系中一个基本的象征:它是强有力的、高傲的、拥有自由的生灵。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巴尔蒙特的太阳与高尔基的海燕一样,都曾经是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的文学形象。《我们将像太阳》这部诗集,是巴尔蒙特企***建构他的宇宙***像的一次尝试。在这个***像的中心,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太阳。诗集中的诗篇就是给生命唱赞歌,诗人在吟唱的过程中,将自己幻化逐光、火光,甚至走向太阳的风与云。
诚然,巴尔蒙特笔下还有同情的主题、自由的主题,诗人大多是从无***府主义的个人主义立场上加以处理的。而贯穿着巴尔蒙特成熟期的诗歌世界的一条主线,乃是诗人对太阳的幻想,对美与力的讴歌。诗人用原初的、阳刚之美、雄浑之美,抗击着灰色腐臭的存在状态。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也正在于此。
[参考书目]
[1]李辉凡,张捷.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2]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20世纪俄罗斯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启超.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