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东部山区红河水畔的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红透山村。在这个山水如画、天籁自然的村落里,却生活着这样一些特殊的人群。
52岁的李朋良是村里有名的智障人员,身体多病,与哥嫂在一起生活,经常与哥嫂发生口角和冲突;40多岁的朱凤森,从小就没有父母,住在养父家,养父母待他苛刻,他每天都要上山割柴火,活儿没少干,吃的却连猪食都不如; 江亚晨更是这样,因为媳妇离他而去,精神受了严重刺激,女儿不在身边,他自己住在石头、破砖垒的不到一人高的小房里,盖的被子里没有多少棉花;再说杨春清,孤身一人,家里的破房子晚上坐在炕上可以数星星,一到冬天冷得受不了,他就总到旁边邻居开的小卖店取暖。细心的店主给杨春清计算过,最多时老杨半宿就到店里去了13次……
前些年,镇里和村里为了帮助他们,曾给他们修房子、买药、送吃送穿。但无论怎样,都是“只解一饥,难管百饱”,这些特殊的人群仍然生活在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窘境中。
白天,这些人四处游荡在街头巷尾和202国道上;晚上,他们有的可以回到不堪入目的家中。长年累月,缺少自理能力的他们已然成了家里人不堪重负的累赘;而有的,则由于多种原因,没有亲人照看,吃住没有着落,走到哪就睡在那。夏天还好过一些,到了冬天,这些人随时都有可能被冻死、被饿死。
这一切,让刚刚带领乡亲们摘掉“穷村”、“差村”帽子的***总支书记隋长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帮扶解困计划。
(采访隋长海:我是1997年到村里。当时,村容村貌很差,街不像街,路不像路,并且村里还有外债,没有一个企业。到村里以后,首先就是把村里的村容村貌搞了一下子。第二项就是搞了几个小企业。第三项就是看到我们村里这些痴呆傻无人管的人,有的在哥哥家或者是在妹妹家 ,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可以说给村里也造成很大的负担。后来我就想把这伙人集中起来。)
隋书记的想法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富有创意的,这样可以变输血为造血,让他们自食其力。可当他把想法告诉村委会成员和村民时,却引来了众人的非议和疑虑。他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吗?
(采访老村民:当时认为隋长海有点彪呵呵的,这些人自己家都管理不了,你集中这儿来,你说你操多大心。
采访村民:村民有的就说能长远吗?意思说是咱们这个生产队,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望着大家充满疑惑的表情和莫衷一是的看法,隋长海却“固执”地坚持要实施这个计划。
(采访隋长海:咱们是省级文明标兵村,像他们这伙人,如果不接过来,最起码得两三个,或者冻死,或者饿死。咱说实在的,你这个标兵村冻死人,饿死人,那就不好了,对不对?)
看到隋书记态度这样坚决,村民们大多数人投了赞成票,因为他们信赖隋书记。他们知道,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惦记的是全村人的幸福。用隋书记自己的话说:“新农村建设不能使一人掉队。”就这样,2004年,养殖基地建设计划在红透山村正式实施了。
村里收回了外人承包的一处养牛场,投资45万元,划出50亩饲料种植地,购买了150头牛、20头猪、50只鸡,以及一系列必要的生活、生产用品。2004年6月,爱心养殖基地正式建成。村里还特意挑选了能干的村干部芦福先、乔金生,村民韩素华入住基地,具体担负起了为基地这些特殊人员服务的任务。
基地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似乎预示着一个良好的开始,可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却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采访张伟:这个李朋良吧,劝他他不来。
采访卢福先:不去。他家有苞米什么的,拉去了他都往回拉。
采访李朋良亲属:几次三番地让去也不去,就作。实在没办法,我就跟隋书记说,劝劝他吧,又找他,这回劝通了,来了。他来这一看吃得挺好啊,还有肉什么的,烙白面饼,挺好呢。包饺子,他来吃好几回饭我也不知道。后来他妹妹也说,去呗三哥,你侄儿要结婚你还在这儿干什么,在那基地挺好的。后来他寻思寻思去呗,自己找的车,把东西就都拉来了。)
一向只相信自己的李朋良主动要求进入基地,这使他的亲属们感到格外高兴,也让隋书记和基地的管理服务人员感到欣慰。因为,他们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2004年夏天,九个智障、聋哑村民陆续被村干部们用小卡车接到爱心养殖基地。开始了他们基地生活的第一年。可这一年,却是基地建设过程中最困难的一年。困难的程度,甚至大大超出了隋书记和管理人员的想象。
(采访芦福先:当时吧,我也有点疑疑迟迟,这些人不好管理啊,所以到这儿以后就得耐心地和他们做。就像叠被似的,刚开始他们都不会叠,头两天一点一点教会叠,叠完以后带着他们都叠了。到晚上睡觉时,有的都不脱衣服,你就得看着他们,到九点以后,逼着他把衣服都脱了。
采访张伟:就是咱们正常人,就像隋书记,就像俺们经常去,要是在那儿连呆三天的话,话都不会说了。他们光靠比划,咱说也没用。头一阵子张凤贺跟我在那儿管了几天,后期是卢福先和乔金生,都得手把手地教。冯连生刚去时脸都不会洗,就用三个手指头搓搓就完事了。)
困难,对于有些人,也许是退缩的借口,可对于执著的隋长海和基地管理人员,却成了他们前进的动力。于是,他们到基地的时间更多了,投入到基地的精力更足了,往返于基地的次数更勤了。
(采访张伟:首先从吃上,隋书记老跑外,老出去,一说黏豆包啊什么的,都给他们往回买。以前村里来人吃饭从来没有打包的,但是他们到这儿以后,就成了习惯了,上哪儿去必须往回带点。穿这块儿,俺们不是有场长吗?定期的,什么时候缺什么了,就跟俺们一组组长说。他就告诉,马上换季了,一年的衣服最少是两套,鞋是春夏秋冬各式各样的,衬衣衬裤都不用说了。有病有灾的随时电话,村里电话都在那基地都公开了,打电话这边叫医生就去。)
耕耘与收获是对等的,付出和回报也总是相当的。一年后,基地的运行成果就显现了出来。昔日衣食无着的累赘人、“苦命人”,变成了自食其力的人、快乐的人、幸福的人。冯连生终于会洗脸了,并且改掉了往衣兜儿里揣饭的坏毛病;李朋良成了养牛、喂猪、割柴的多面手;连不知饥饱的智障残疾人朱凤森,也成了基地的劳动模范。那些存有疑虑的村民,也因此改变了看法,打消了疑虑。
(采访冯连生的妹妹冯莲芝:我一看真挺高兴,这隋长海真行,真挺好,把我哥打扮这么干净,挺好的呢!回去我说,挺好!我大哥这回穿得立整,鞋也能提了。以前不提鞋,就那么一抿,埋汰呀,肚脐子都露着,衣服就这么一抿,这身上肉冻得通红。前天他上俺家去,我一看我说你都胖了,这基地给吃的都胖了,以前上咱家老要东西,这回不要了。
采访基地残疾人佟德财:刚来的时候什么也不行,干活也不行,走路也不行。在这,这不就是自己家吗?这棉袄棉裤棉鞋,都是新的,好!)
基地成立一年后,种植的蔬菜达到了自给自足;出栏96头育肥牛,20头猪;卖了5万公斤玉米,不仅自己丰衣足食,而且还创收了4.7万元,人均创收达3700元。
养殖基地的成功,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抚顺日报》、《辽宁日报》、《中国民族报》都以整版的篇幅给予了重点报道。隋长海和他的基地管理人员,被称作“感动大山的人”、“给乡亲们注满希望的人”。辽宁省先进性教育巡视组在了解了基地的事迹后,为基地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爱心养殖基地”!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乡亲们的支持,隋长海和基地管理人员的干劲更足了。2007年2月,马达轰鸣,机器作响,投资200多万元,占地50亩,集养殖、种殖为一体的新“爱心基地”又在离原来基地不远的山坳里破土动工了。
年底新基地建成使用,除了那些残疾人外,村里放宽了进入标准,将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等共计25人,全部接到了新的“爱心基地”。
(采访清原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王超杰:红透山村爱心养殖基地,帮助农村的弱势群体,特别是残障人士解决困难,这是在***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的一个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解决了三个负担,就是社会负担、集体负担还有家庭负担;实现了三个效益,就是***治效益、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达到了三个满意,就是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个人满意、他们的家庭满意,还有社会满意,通过爱心养殖基地的成功实践活动,红透山村***总支的战斗力、凝聚力还有创造力,应该说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爱心养殖基地”的实践取得巨大的成功。那些昔日衣食无着的“累赘人”、“苦命人”,得到了他们当初想都不敢想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也许未曾想到,为他们创造快乐和幸福的隋书记,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是隋长海十多年前的一幅照片。那时的隋长海健壮如牛,体重200多斤,是村里有名的车轴汉子。而今,满身伤病的他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饱受胃病和一种查不出来的怪病折磨的他,体重剧减到现在的130多斤,由于胃病恶化,胃也切除了三分之二。
不仅如此,这个家里的顶梁柱,这个几乎把所有村民都照顾得很好的汉子隋长海却没有照顾好他原本也可以照顾好的两位亲人。十年间他失去了他的同胞大哥和唯一的儿子。
(采访红透山村妇女主任华春梅:2003年那天是腊月二十八,差一天过年。隋长海儿子在那边出车祸了,那跟他当这个村干部有一定关系,平常他照顾不到他儿子。)
丧子之痛让隋长海痛彻心扉,而生活却又再一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从爱心基地建设伊始,隋长海的哥哥一直是他的好帮手。新的基地建成后,建起了猪舍和鸡舍,他又把大哥找到基地,24小时吃住在基地,给基地喂鸡。有一天,大哥去鸡舍查看情况时,一失足从高处摔下,因为天黑,没有人发现,摔倒后,在地上躺了一夜,第二天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咽了气……
隋长海,这个坚强的汉子,面对亲人的离去,再也无法忍住伤心的泪水……
这泪水,是对多年付出的一种诠释;这泪水,是对亲人们的无限思念和愧疚……
他是有情有义的人啊!他懂得事业与家庭有时不能兼顾,忠和孝有时不能两全。而他,恰恰选择的是心爱的事业,成全的又是爱他的村民。
(隋长海:是这些老百姓对我的信任,这是我最大的力量!)
如今,红透山村更美了!美的,是那漫江碧透的红河之水;美的,是那层林尽染的巍峨群山;美的,是乡亲们那步步殷实的健康生活;美的,是那令人敬仰的红透山村人美好的心灵。那些被称作“感动大山的人”、“给乡亲们注满希望的人”,还将带给我们新的感动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