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精神价值
“礼”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不是一般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精神价值。礼仪的“仪”原本是意义的 “义”,“礼”和“义”是精神价值,礼仪是表现形式。
当年有一个美国学者去拜访钱穆先生,并很郑重地问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不能扼要地给我说一说什么是中国文化?”钱先生开门见山,说中国文化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字。“礼”这个字在西方语言里没有对应的词可以翻译,中国人讲的“礼”,相当于西方人讲的“文化”。钱先生就“礼”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他告诉这位美国朋友:“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的层面上才能够看到中国文化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这句话怎么理解?在这个地方我来简单地发挥一下。其实一讲到“礼”,我们脑子里首先反应的是周公制礼作乐,周公之前是商纣王,商纣王不仅腐败而且暴***,周武王把他了。武王克商是一次伟大的人民***,它不是以暴易暴,而是一个新***。这个新***,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文明的底蕴是周公制礼作乐奠定的。从那时候开始,我们这个社会,“礼”这个字是统观全局的,是笼罩全社会的,中国人的国家制度叫“礼制”。二十四史里面都有礼乐制,或者是分开为礼制,乐制,这个礼制就是一朝的典章制度,所以我们把建立一个好的国家制度叫“制礼作乐”,这个制度如果破坏了,我们叫“礼崩乐坏”。《周礼》、《以礼》、《礼记》这三本书就是中国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中国人把自己的***治理想也归结到“礼”这个范畴里了。西方的柏拉***有《理想国》,中国孔子提出“天下为公”的***治理念,《礼记》中有一篇叫《礼运》的,我们想要了解中国人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最权威的表述就在《礼记》里面。
“乐”的教化功能
中国人的“乐”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最高明的。音乐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无论哪个民族,文明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但是,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音乐主要是用来娱乐的。娱神,要让神高兴。为什么要在神的面前跳舞?自娱,互娱,主要是这样。但是到了中国,我们的祖先则把他变成一种教育手段。
河南舞阳的贾湖村曾出土过八九千年前用仙鹤的腿骨头做的笛子,这种乐器吹奏的歌曲,古人把它叫作音。每个人要唱也好,要跳也好,要感叹也好,无非都是从心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是乐,是心声。但是,这个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毋庸讳言,我们现在社会上听到许许多多的音乐,有时候我感到非常的伤感,有些东西听了对人的身心是没有好处的,它是非常狂躁的,有的是非常颓废的,这种东西听久了要被它所化;有些音乐是积极地的、健康的、进取的,它的思想是纯正的,它的风格是典雅的,所以儒家就发现,不同的音乐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孔子在《论语?八佾》一篇中提到了《关雎》这首诗:“《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保持健康的情绪,一个人要是大喜大悲,狂躁暴怒,那他的健康一定不好。人体内阴阳五行是和的,才是健康的。所以说,“乐”就是让你心性趋于和谐。礼之用,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