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范文

专业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工程、动画、特色

动画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目前国内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动画专业。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等创新产业的发展,动画学科建设与完善迫在眉睫,如何根据产业特点、产业发展状况,特别是如何更好地为本土产业发展形成互动的专业建设模式,是各院校动画专业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山市***府共建的一所应用型本科学院,齐办学宗旨是依托地方,借力总校,致力于适应于中山乃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据中山市动漫游戏游艺产业的转型发展,学院于2005年开始筹办动画专业,于2006年正式招生,现已有毕业生3届,在全国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根北京麦可思为我校2010届毕业生所进行的跟踪调查报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院首届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就业相关率为77%,毕业生除了50%左右的学生在本土就业,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长沙等一线城市的国内知名动画企业任职,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随着学院内涵式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动画专业成为我院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并于2009年作为学院质量工程建设的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立项。

一、 专业建设的定位与构想

专业定位是办好专业的关键,定位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办学所依托的本土产业环境、学院相关专业结构、师资、学生等办学条件综合考虑。动画学科可以说既是一门传统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其特点是传统的电影叙事手法、动画原理与因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发展的数字动画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学科,其涉及电影、绘画、设计、动画原理与动画技术等方面;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西岸,是我国电子游艺机的发源地,现已形成产业集群,年产量占据全国70%以上,2005年,中山电子游艺产业成功地向动漫游戏产业转型,从原来的加工业发展成分内容创作、技术研发为一体的动漫游戏游艺产业。2006年建成部级动漫游戏游艺基地。基地的建立,需要大批的动漫创作与动画制作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 专业建设举措

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人才需求,我院提出“三段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等三个阶段。大类培养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合素质选修课程;专业培养阶段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模块;多元培养阶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创业教育、复合型教育等课程模块。是人才培养有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2.2、课程体系与标准建设工程

在课程建设上,以能力结构为依据,以完善知识结构为目的,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建立以视听语言、动画原理、动画元素设计、动画技术等4个核心课程模块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包含的核心能力,理顺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主次关系,确定核心课程名录,建立课程关系***;以专业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编写培养方案、制定一套具有特色的动画专业教学计划和评价考核标准,开展优质核心课程及其网络课程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批专业骨干教师,联合一批长期工作在游戏、动画行业第一线的企业知名专业人士,根据动画人才基本能力要求,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切入点,重新整合各门专业课程的概念和内涵,共同建立一套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与标准。

2.3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雨科研水平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的师资建设策略,加大扶持培养力度,注重师资结构优化,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研,帮助教师省报省市一级教研、科研立项,以及合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立项,对科研经费进账、成果进行奖励雨表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培训,开阔视野,提高水平;支持教师建立工作室,鼓励教师参与相关企业的生产实习,促进产学研的发展;深化我校的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完善教师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推行能充分体现绩效与贡献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4改善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现有的动画技术中心、数字***像***形实验室、4D电影实验室等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软硬件环境。一方面加大投入,建设摄影、录音、动扑等专业实验室。另一方面不断增加设备,更新与完善动画制作、渲染、摄录编等系统,如升级扩充集群渲染器、扩充***形工作站节点、完善摄录编网络系统及更新扩充工作站节点等;建立完善的数字动画、游戏素材库,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

继续完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其包括基础实践教学、课题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次。建立多形式式的实验教学形式,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上,积极采取了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府职能部门合作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

三、结束语

专业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示范高职;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

作者简介:程琳(1962-),女,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教育与实务。

中***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3-0011-02

目前,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已完成建设任务,经***、***验收合格后,正式成为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承载着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是我国高职教育全面推进的一项试点,改革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示范项目验收后,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决不能浅尝辄止,还需要深化专业建设内涵,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功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培训的基本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基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只有在***府主导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合格验收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的功能,为高职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平台、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一)继续争取***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策制度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面临很大的困难,高职教育要改变买方市场现状,必须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内涵[1],争取***府加大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供需双方都来关心学生培养质量的局面。需要***府大力支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府根据本地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布局,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策、法规的配套,建立一套刚性制约机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需要***府主导行业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府明确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明确行业制定区域性的职业分类标准、职业人才规格、职业准入标准,提供区域性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符合行业标准;需要***府搭台,建设教育行***管理部门和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在建设期间,各建设学校均搭建了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的建立,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条件,但由于建设期短,管理平台的架构还不尽完善,平台的内涵建设还不够深入,需要继续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和内涵。

1.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架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平台是***府与***府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表现为学校的教育行***管理部门与行业的***府管理部门共建学校的办学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二层次的平台是***府与行业共建国家示范院校的管理平台,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达成共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平台;第三层次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根据“双赢”原则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办学管理平台架构的层次性决定合作的力度和效果[2]。

2.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的内涵。从学校层面,需要继续争取***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策,完善三个层次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制度建设,使合作办学制度化,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合作办学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从专业层面,应该充分依托学校搭建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在形成的机制和建立的制度保障下,进行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有的专业可依托专业的场地资源、人才需求优势等“引企入校”,形成利益共享的管理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专业,还可根据行业对特殊岗位人才急需的情况,采用“订单培养”方式,根据企业的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专业的教学管理平台。

二、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时间短,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专业的比例较低等原因,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尚需要进一步深化,况且重点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在学校其他专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因此,将阶段性建设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性的实力,打造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示范院校一项长期性的工作[3]。

专业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秘专业调查研究分析

文秘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人文类基础性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状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是培养高素质文秘人才的摇篮,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秘人才?文秘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职业能力、知识结构?高职院校应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培养适用性人才?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应该考虑和弄清的问题。

为配合我校文秘重点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了旨在为文秘专业改革提供依据的社会调查活动,目标是调研文秘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以及了解社会对文秘人才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状况。此次调研活动以江苏省苏南地区各级企事业单位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发放《文秘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调查问卷》138份,实际回收116份,有效率为84.1%。在访谈和问卷中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1高职文秘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分析

1.1文秘人员的品质要求情况在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怎样的基本品质中,:随机应变(90%)、吃苦耐劳(88%)、忠诚与服从(86%)、热情开朗(76%)、勇于创新(72%)、甘于奉献(63%)、廉洁守法(41%)。可以看出,大部分单位在招聘文秘人员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灵活程度、努力程度。

1.2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我校确立的文秘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模块分为六个模块:口头及书面表达模块、应用现代办公技术能力模块、人际沟通及公关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综合素养模块。

在口头及书面表达模块中,赞同设置的课程比例顺序如下:文秘英语(95%)、普通话训练(93%)、商务英语(82%)、演讲与口才(80%)、英语听说(53%)、语法修辞与实用逻辑(34%)。建议增设有关公开发言及如何提高应对客户的谈话技巧方面的课程。

在应用现代办公技术能力模块中,赞同设置的课程比例顺序如下:办公自动化及实训(99%)、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实训(97%)、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及实训(95%)、网络技术及实训(77%)、网页制作及实训(65%)、数据库应用及实训(52%)、信息学概论(32%)。建议增设有助于对计算机程序了解的课程,同时,在教学中加强现代办公技术的应用和实习。

在人际沟通及公关能力模块中,赞同设置的课程比例顺序如下:人际商务沟通技巧(99%)、个人与团队管理(92%)、客户关系管理(86%)、公共关系学(72%)、国际商务礼仪(65%)。建议在教学中多一些实景模拟演练。

在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中,赞同设置的课程比例顺序如下:秘书实务(92%)、文书学(90%)档案管理(90%)、实用公文写作(83%)、秘书资格考证实训(81%)、毕业实习(72%)、专业认识实习(69%)。建议增设有关如何开展会议、展销会等筹备方面的课程。

在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中,赞同设置的课程比例顺序如下:人力资源管理(90%)、电子文件管理(89%)、市场调查及实训(80%)、电子商务(80%)、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训(76%)、基础会计(68%)、企业管理(61%)、经济法基础(53%)。建议多增设一些经济管理、科技等方面知识,会计、统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知识的课程。

在秘书综合素养模块中,赞同设置的课程比例顺序如下:秘书修养书目(87%)、职业形象设计(80%)、书法(70%)、中国传统文化(61%)、摄影技术(34%)。建议增设《企业文化》课程。

1.3秘书人员具有职业技能证书情况

在回答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应具有何种职业技能证书时,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93%)、国家计算机应用B一级证书(85%)、江苏省大学生英语B级证书(73%)、剑桥商务英语证书(72%)、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69%)。建议学生还要具有驾照C证。

由上可以看出:社会比较认同学生同时具有英语、计算机等多种职业技能证书。因此,文秘专业学生除了必须的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外,持有多种证书可以为学生就业增加了不少法码。

2文秘人才需求的特点与趋势分析

在回答“您认为近年文秘专业的社会需求如何?”时,84%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为文秘专业提供了较大的需求空间,有部分单位表示会在将来的一、两年内招聘专业素养好、技能和事务能力强的文秘专业学生。这说明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但同时,社会对文秘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型、全面型、复合型文秘专业人才。

在回答“您单位未来5年内将需要扩充哪种类型的文秘人员”时,80%以上的单位选择了大专(高职)毕业生,只有不到20%的单位表示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这显示,企、事业单位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一般认为受过文秘大专层次教育已够用。

在回答“您觉得我院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就业的方向定位是否准确”时,85%的人认为准确。他们赞成当前秘书应定位为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秘书。这表明,各个单位很看中文秘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要的是“全能型”、“智能型”秘书人员。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事业单位内部文秘岗位分工不细,文秘人员身兼多职,往往集文秘工作、财务、统计、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这就要求文秘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文秘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掌握其他非文秘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博”与“专”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

在提出意见和建议中,有不少单位提出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他们认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学校学生操作能力不强导致社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建议学校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安排一些实践环节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加强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其一进入单位就能尽快适应和开展工作。

3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社会各界对文秘人才的要求趋向于多元化,十分看重文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校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突出实践性,增强文秘专业人才的就业适应性。

3.1加强专业认识

在平常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对“你为什么选择此专业”、“谈谈你对此专业的认识”、“你认为通过此专业的学习,能够获得什么?”等等问题认识模糊不清。专业认识不清必然导致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动力。因此,作为专业教师,有必要在新生入学之初,一方面应加强专业介绍,包括专业特点、专业市场需求、专业素质要求、专业就业前景等等,另一方面,应给学生以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大学教育是“授之与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与鱼”,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学到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展知识视野,按照自己的专业理想夯实专业能力和技能。文秘专业比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是端茶倒水,干杂活,事实上,它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如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作为文秘专业学生,就应该把视野从“专业”提升到“职业”的高度,着力打造自身的职业素质,为将来的求职就业奠定基础。

3.2面向市场

企业面向市场必须要生产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而学校面向市场必须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首先要做好专业年度市场调研与分析。其次,要采用适合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那么,《档案管理》这门课程的教材就必须从针对国有企业向针对民营企业转变,探讨一套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档案运行、管理机制。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市场性,随着市场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知识的传授上,应及时增加一些适用专业知识和案例,增加学生知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再次,提倡多证多能,要求文秘专业学生在取得专业文凭的基础上,持有多种能力证书,如文秘职业资格证,普通话证书,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汽车驾驶证以及电子商务、报关员等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3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两者共同要求着高职学校教育必须具有实践性。实践性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课程体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而以实用性、技能性为特点。保留优势专业课程,删除不必要课程,调整不合理课程,增设社会急需课程。(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的方法,融案例、情境、讨论于一体,让学生分析与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讲授课程内容上,不追求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以实用性、技能型为特点,改变教材原有内容编排,进行模块组合教学。如《,档案管理》课程可以不讲档案学概论的内容,仅介绍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科技档案管理及一些专门档案管理(如财务、人事)等的内容。(3)模拟实训。开设实训课,建立实训室,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最大的特点,也这是高职教育的优势所在。通过实训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4)强化实习。文秘专业主干课程《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是两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感性认识,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实习活动。首先,在学生开始学习理论知识之前,可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实地参观,使学生对专业有感性认识,为理论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在讲授完一门专业课后,再次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中的理论难点和重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充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高莉.文秘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6):147-148.

[2]姚亚琳.高职高专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8):188-189.

专业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师资队伍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96-03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从一定意义上说,专业建设情况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专业建设现状

1.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学校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提出“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与学科发展相促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强化相结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学校对专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适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全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执行依据。

2.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形成了多学科结合、适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格局。目前,我校拥有91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30个,占32.97%;理学专业15个,占16.48%;农学专业10个,占10.99%;管理学专业11个,占12.09%;文学专业5个,占5.49%;教育学专业4个,占4.40%;医学专业2个,占2.20%;法学专业3个,占3.30%;经济学专业3个,占3.30%;历史学专业1个,占1.10%;艺术学专业7个,占7.69%。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专业格局。

3.建设特色与品牌专业。学校遵循“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持续推进”原则,培育了一批实力强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了“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工程与技术”、“农学”、“石油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等11个省级品牌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建筑学”、“会计学”等22个校级重点专业。通过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建设,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建设向学科群建设的转变,建构了优势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专业发展局面。

4.适时增设新办专业。自2006年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原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内涵改造,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工作、网络工程、物流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学前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进一步扩大了在校生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5.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课实验室、新专业实验室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了实验开出率,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方面,构建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自主性的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同时,学校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与相关行业、企业、地方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建设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确保专业建设质量。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做得不够,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还未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中。麦可思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名单中,我校涉及的红黄牌专业有13个,其中红牌专业8个,黄牌专业5个。

2.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在现有的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6个省级品牌专业中,工学专业5个,占83.33%,农学专业1个,占16.67%;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工学专业4个,占80%,农学专业1个,占20%。在现有的特色品牌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工学和农学专业,二者仅占专业总数的43.96%;而占到专业总数56.04%的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却无一涉及。

3.新办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

4.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强和物价的上涨,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耗材使用量大,现有预算中用于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经费缺口较大。资源共享不足,运行机制不活。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专业建设,既要学校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要不断完善由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校教学委员会作用,在认真研究国家、湖北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及现有专业调整改造的指导,充分论证专业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组织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采取扎实有效的建设措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形成传、帮、带的师资培养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开展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骨干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认证制度,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3.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

4.大力开展品牌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加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形成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加强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评估验收制度,加强专业评估。

5.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加大对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书资料和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新办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逐步形成新办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新建专业,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

6.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大的课程,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课程负责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

7.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全面推动实验室实现开放管理,健全校与院(系)两级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认真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立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制度,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完善专业评估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申报程序。新办专业要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对准备申报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合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健全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品牌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

长期的办学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专业建设领导,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凝聚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优势品牌专业,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专业评估体系,才能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央财*** 专业群 作物专业

[中***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240-01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自2011年中央财***支持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以来,大力辐射植物保护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以作物为共同的工作对象,且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和技能基础。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构建。

“平台”是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特征要求而设置的,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

“模块”则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分别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选修的方式更加细化深入的掌握种植技术、种子生产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三个职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而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农业无公害生产与管理、农药两个职业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与实践。

借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等。

学院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投入5 万元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6 名;学院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投入15 万元加强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分别对各课程进行现场调研,并联合制定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集成了职业技能训练题库多套。

二、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围绕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中心,按专业群分类定位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按功能定位为四类:(1)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实践教学基地;(2)各项专门技能训练基地;(3)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4)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

把“学生全程参与式生产基地”建成专业群实践基地,除满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掌握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和产品收获销售的技能外,也能同时让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全面参与掌握大春、小春作物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

对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如省种子管理站、邑邦农业、种都种业、上海大地、利尔化学、国光农化等进行分类建设,以分别满足作物专业、植保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共同实践项目和专门技能项目实习的需要。

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共享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室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础上,完善植物病虫害标本室,完善植物病理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共投入经费41万元,其中项目建设资金10万元,学院自筹31万元购买了昆虫标本:蝗虫消化系统、蓟马缨翅玻片、蓟马玻片、昆虫分类标本(白蚁标本、长蝽科标本、网蝽科标本、盲蝽科、茎蜂科、姬蜂科、茧蜂科、泥蜂科、胡锋科、龙虱科、吉丁虫科、萤火虫)、地下害虫标本(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东方蝼蛄、华北蝼蛄、暗黑腮金龟成虫和幼虫、种蝇)、各类作物害虫标本(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蓟马、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电光叶蝉、白翅叶蝉、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玉米螟成虫和幼虫、黏虫成虫和幼虫、高梁条螟成虫和幼虫、棉铃虫、茶黄螨、朱砂叶螨、棉卷叶野螟)、果树害虫标本(柑橘矢尖介、吹绵蚧、柑橘瘤螨、柑橘锈螨、柑橘潜叶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银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瓜绢螟、豆荚螟)、薯类害虫标本(马铃薯块茎蛾、28星瓢虫、麦蛾、甘薯小象甲、甘薯大象甲、甘薯叶甲、豆天蛾、油菜潜叶蝇、大豆卷叶螟)、仓库害虫标本(绿豆象、豌豆象、玉米象、赤拟谷盗、蚕豆象)、园林害虫标本(美国毒蛾、大袋蛾、蓝目天蛾、尺蛾、红腹灯蛾、蚧类、蚜虫、褐天牛、螟蛾、木蠹蛾)。此外,还购买了大量的病害标本:(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黄矮病、小麦锈(病叶锈、条锈、秆锈);(2)水稻病害:稻瘟病(叶瘟、苗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稻曲病、水稻纹枯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稻粒黑粉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绵腐病、立枯病;(3)玉米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散黑腥病、玉米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4)棉花病害:棉花立枯病、棉花炭疽病、棉花红腐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黑星病;(5):大豆病害:大豆灰斑病及大豆胞囊线虫病;(6)油菜病害标本:油菜病毒病及油菜菌核病症状、油菜霜霉病、白锈病和病毒病;(7)马铃薯晚***病及甘薯黑斑病、马铃薯环腐病;(8)茄类病害:番茄病毒病、番茄晚***病、番茄灰霉病、茄子褐纹病、茄子黄萎病、辣椒***病;(9)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白菜软腐病、菌核病、黑斑病;(10)葫芦科蔬菜病害黄瓜枯萎病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11)果树病害: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梨锈病、梨黑星病、柑橘炭疽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疮痂病、葡萄褐斑病、葡萄黑痘病、桃缩叶病;(12)观赏植物病害:月季白粉病、杜鹃饼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枝干腐烂病、病毒病、疮痂病、枝枯病、枯黄萎病、细菌性病害。建立了植物病害标本贮藏和展示室(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标本柜),并对有害生物实训室进行改建,对原有的实验台进行改造,增加部分实验设备。

三、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为共享平台,加强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分别再培养、引进骨干教师3名,行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兼职教师2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与作物生产技术重点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共享,培养和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四、专业群课程建设

借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等(目前均已完成)。

专业群建设关系到高职学院专业布局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职学院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专业群建设不能脱离高职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具体条件。一所学校不可能把所有专业都办成特色专业,必须发展比较优势,努力在几个专业群上办出特色,提升学院的品牌优势。要从学院所处的行业背景、区位优势出发,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办学基础条件,逐步建立起若干个专业群,特别是将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作为建设的重点,将这些核心专业建设成为精品专业,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1]。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从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院拓展新专业的可能性,逐步推出新的专业方向或相近相关的新专业,构建起一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专业体系。

参考文献

专业建设范文第6篇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一体化建设

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环节,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已成为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明确它们各自的含义,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内涵

1.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学科和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两个基本概念。关于二者内涵的界定很多,相互间差别也较大。

(1)学科的内涵

我国教育界的研究者通常从三层含义上定义学科:一是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学术概念,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从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三是从传递知识和教学的角度看,学科指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侧重第二种含义,但与第一种也有关联。

(2)专业的内涵

《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称之为课程计划,潘懋元等人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这种解释基本上与国际上通用的专业内涵相一致。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1)学科建设的含义

学科建设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定义。就一所大学而言,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学科建设。从宏观上理解:学科建设主要涉及学科定位、学科规划、学科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一些问题,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学科群或一流学科,优化学校学科结构和学科布局;从中观层面上看,就一级学科的建设而言,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学科群的建设;即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从而使得一级学科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研究经费更加充足,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微观上讲,即就单一的二级学科建设而言,主要是通过学科方向的凝练、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培养、学科基地建设等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在高等学校,二级学科是一个基本的学术单元,是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学科建设必须扎实的立足于该层面,才能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

(2)专业建设的含义

专业建设也可分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从学校方面说:专业建设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宏观问题。就某一专业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发展需求的追踪,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3.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学科建设是一个过程,是以学科梯队为主体,一定的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硬件的投入及软件的积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综合实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凝练学科方向;学科建设的依托是构筑学科平台;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汇聚学科队伍;学科建设的载体是争创学科立项;学科建设的软环境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专业建设是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结构与布局等进行科学的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完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有:教学基础设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建设师资队伍要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就是要构建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课程建设是设计人才培养的施工蓝***;教风与学风建设是创建优良的育人软环境。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

1.目标与建设侧重点不同

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以出高层次、前沿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科学知识领域形成有特色和优势的学术力为目标。而专业建设则侧重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才培养。

2.内涵要素不同

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基地的建设,学科梯队的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的建设等。而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等。

3.建设成果的评价标准不同

学科建设的成果标志是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部级、省部级成果的科研课题情况,进入三大论文检索系统、国家权威刊物,核心刊物的数量,高层次的科研、教学成果奖等。学科水平的衡量标志往往按学科的级别、培养人才的级别来衡量。而专业建设更着重于学生的质量,以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是否受欢迎来判断专业建设的成效。如高水平的专业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培养目标明确、具体,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人才培养过程规范、完善,师资队伍素质好,水平高,教学条件好,教学手段先进,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4.管理部门不同

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按层次分别是***学位办、省学位办和学校研究生院(部、处)或学科发展规划处。而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分别是***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学校教务处。

5.建设内容不同

凝练学科方向、争创科研立项、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所特有的内容,不属于专业建设的范畴。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等内容是专业建设特有的内容,不属于学科建设范畴。

6.人才培养层次不同

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学创新团队来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本(专)科毕业生;学科建设则需要有一定研究、攻关能力的科研创新团队来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

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辩证关系

学科和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教育范畴。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在指导思想、组织建制、发展思路和运行机制与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在本质上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互相交叉、互动发展的整体。

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内容相似

学科是由学术队伍、学科基地和学生三个要素组成的学术组织系统。专业是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背后有教学团队、专业基地和学生三大实体存在。即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都包含条件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基本内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容相似,决定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2.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共享资源

高校教师既是科研工作的承担者,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者,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共同主体。学科建设中学术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教学团队建设既造就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也促进了教学名师的成长,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团队的教学水平。此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教学与研究基地和丰富的***书资源建设等条件建设,一方面可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另一方面这些要素与教学过程全方位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凝聚和人才境界的提高。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资源共享,决定了两者是共生关系。

3.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1)凝练学科方向,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科建设中的方向凝练、科学研究探索了特定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的基础。学科建设凝练的研究方向是专业特色形成的基础;学科建设依托的产、学、研科研基地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载体——科研项目,既是凝聚资金、人才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的平台。学科发展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学科建设的实力越雄厚,专业的层次和水平就越高。

(2)师资队伍建设、汇聚高水平人才为本科教学提供了智力支持

师资是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动力,永远是专业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学科建设可培养大批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学科领***团队,促进一批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的成长,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学科基地建设为专业建设搭建高水平教学平台

通过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基地的建设,可为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不但可以改善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实验实践条件,而且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试验研究,可以有效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4)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本科教学拓展思路

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成员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修学习过程中,也为专业建设扩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高校讲学,进行学术方向咨询,都对专业建设具有直接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所以,学科建设是龙头,是基础,是专业建设强有力的依托和支撑。

4.专业建设促进了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1)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相关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

专业建设硬性要求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就需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培养一批科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名师,而他们正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和开创者,他们的产、教、研水平促进了相关学科学术梯队的建设。

(2)课程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核心部分,其中课程内容的开发(包括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科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出成果的过程,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3)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源

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位点的建设,而学位点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基本单位。优秀的本科人才可为学位点提供优质的生源,从而为更高层次的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辨析我们看到,学科建设与专科建设是学校中两个***的部门,即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层次有所不同,也要看到,它们还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目前我国高校有重学科而轻专业或把它们割裂开来,造成各吹各的调,各走各的道的倾向。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

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1.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本科教育的质量长期为世人称道。导致美国本科教育成功的秘诀很多,其中,重视创新教育,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这是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主要通过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来实现,并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大学的学科具有高层次人才密集、学科领先及综合性强、信息资料丰富和学术氛围浓郁等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使大学在学科研究中不断获得大量的研究经费,屡出重大科研成果,而且利用这些资源支持本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高起点的课程、先进的实验和尖端科研的探索机会,使本科学生迅速接触到本领域最前沿的观点、成果和创新意识,为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为加速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本科教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

利用学科资源开设研究性课程。开设小班研讨课,如斯坦福大学1999~2000学年共开设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52%的课程为8名以下的学生开设,75%的课程为15名以内的学生开设。开设跨学科课程,如印第安纳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师联合开设了一门以环境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涉及环境科学还涉及化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自哈佛大学首创并应用于MBA教学以来,经过20多年的实践,把教学重点逐步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强调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方式。

(2)注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训练

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是全美最早、最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研究的项目,该计划负责资助本科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学生作为学徒参与以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另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根据方案向学校提出研究资金申请,由学校资助,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

(3)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

建立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行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培养研究生作为实习教师和助教,促进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相互交流;以项目为依托,促进本科生、教师和研究生三方面共同合作,共同学习。

总之,使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研究,站在知识的前沿,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最明显的竞争优势。

2.“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关系

(1)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密不可分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作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一个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既有竞争,更有协作。如果没有合理的学科体系和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很难培养高质量人才。反之,要提高学科水平没有一批优秀的本科生为学科点的招生提供好的生源,则是空话。

(2)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协同共生

“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大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两个系统之间,系统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被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所连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正是通过两个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与合作通过知识在各系统间、成员间的转移,才能实现知识的创造与价值增值,才能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必须强调两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交互,强调分化和综合的统一,强调协同、合作、协调一致,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3.“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深入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学生要提高质量,向国际、国内高标准教学靠拢,就必须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我国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国研究型大学思想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习和借鉴。当然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的是不同社会的文化内涵。适合美国社会的高等教育,其方法和体制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美国高等教育与美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同样,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必然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这也就构成了两个国家本科教育的特殊性。所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变革,还不能盲目照抄美国的做法,既要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又要考虑两国本科教育的差异,结合国情校情,考虑自身的基础和特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体现教育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才能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本科教育模式。

所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当中,既要尊重并注意研究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各自特点和规律,关注和研究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间的差异,逐渐形成科学的学科意识和专业建设理念,又要在总体上把握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冲突的特性,使之在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的前提下,强化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联性,自觉地坚持学科与专业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原则,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高秀梅.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10).

[5]曾冬梅,陈江波.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竞争与协作关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7,(9).

[6]袁祖望.名牌大学的基本特征与成长条件[J].江苏高教,2001,(3).

[7]伍红林.21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专业建设范文第7篇

专业建设只有与产业发展、产业文化进行良好对接,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技能人才,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和培养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期我们选取了第二批一体化改革试点专业中四个专业的行业企业调研的部分内容,希望给相关专业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

——调查概况——

本次调研涵盖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0家广告设计制作行业相关用人单位,其中国际广告公司3家,国内大型综合性广告公司4家,国内大型企业广告部3家,国内中小型广告公司6家,印刷公司1家,平面媒体1家。

广告设计制作人才有了新定义

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人机互动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广告设计制作行业正在经历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又一次变革。顺应信息化的要求,广告设计制作也越来越多地需要依托互联网进行工作,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人机交互、个性定制、即时更新、多媒体的设计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设计理念、功能、语言表达和形式上都将出现许多新的课题,这将迫使我们不断思考新的发展方向,积极研究新的技术问题。

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目前广告设计制作人才应当是基于互联网交互技术的新一代设计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扎实的广告设计基础和逻辑思考、交互媒体的开发制作能力,是能更快速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并且能更好地实现设计意***、表现设计创意的高技能广告设计制作人才。

高技能人才缺乏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从2009年到2011年,调研组对20家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记录了企业员工级别与人数的数据。通过研究,调研组发现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在20家被调查企业中,助理设计师的员工数增幅不大,而设计师与高级设计师的增幅明显,说明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在三年中,助理设计师的薪酬增幅不大,而设计师尤其是高级设计师的增幅明显,进一步说明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

2011年,调研组对20家企业进行的用人需求调查显示,对于国际广告公司来说,设计师、高级设计师的需求远大于助理设计师,而印刷企业则更多地需要助理设计师,对于高级设计师需求并不强烈。所有企业均有很强的设计人才需求,调研组分析认为这是由于高技能设计人才缺口庞大,各企业互相争夺,导致有经验设计师频繁跳槽的必然结果。

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

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技术更新迅速

业内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汽车维修行业潜在市场巨大,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汽车车身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被不断应用于工作中。在钣金方面,现代汽车车身除满足强度和使用寿命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性能、外观、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需要。自石油危机爆发以来,作为轻量化材料的高强度钢板、表面处理钢板的使用量逐年上升,有色金属材料使用有所增加,其中,铝的增加明显。非金属材料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增长,近年来开发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不仅替代了普通塑料,而且品种繁多,在汽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车辆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高级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汽车维修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在汽车维修企业的汽车维修作业内容中,机电维修占到2/3左右的比例;钣金与油漆作业的工种比例约为1/3,较前几年有所增加,作业的项目主要为小型附件的钣喷作业、事故车辆的维修作业。但在机电维修中,主要以零配件更换为主;而钣金与油漆作业的工种需要更多的人工。

根据对浙江杭州、绍兴地区的调研统计,目前该地区从事汽车钣金与涂装的一线人员中,学历层次都集中在专科以下(不含专科),占92%;从技术等级看,大都为中级工或未获取技术等级,占74%。

从深圳的调研情况来看,技术人才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深圳目前有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技术人才特别是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高级汽车维修工人才严重短缺。持有深圳高级汽车钣金维修工证书的只有300多人,其中技师30人、高级技师仅10人。另外,企业反映钣金工、喷漆工、前台接待及售后经理等也同样存在人才缺口,在维修企业钣金喷涂作业车间里,主修、副修、实习生的缺口较大。

人才培养要与实际岗位对接

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钣金、汽车油漆两大块岗位内容。在汽车钣金中,主要从事部件拆装、车身及覆盖件修复、板件更换、车身测量与校正等工作;在汽车油漆方面,主要从事底材处理、中间涂层处理、面漆喷涂、抛光打蜡等工作。

以修补涂装人员为例,其工作是多元化的,要负责除了维修以外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工作。应该掌握汽车涂装技术、车身修复、色彩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品牌管理、汽车涂层质量检验、化学等知识,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涂装技术以及色彩原理。一个普通修补涂装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维修车身涂层,恢复车辆外观,同时还要注意礼仪,提高客户满意度。而车身修补涂装的组长或主管,除了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培训外,还需与客户或4S店的业务接待员进行沟通,并且对所维修的车辆进行相应的质检,因此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保证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出色的汽车从业人员。

当前汽车钣喷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从业人员数量偏少等现状,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掌握现代汽车的车身结构特点、汽车金属材料特性加工处理、汽车表面及内饰修复处理养护原理工艺、汽车涂料原理及调配技术,熟练运用汽车车身修复专用设备和工具,具有极强的现场适应能力的综合实用型人才为当前汽车钣喷行业所急需。

专业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精品专业特征及内涵 农广校专业建设经验 推进专业建设措施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

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精品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进学校发展,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服务至关重要。

一、精品专业的特征及内涵

(一)精品专业的基本特征

精品专业指建立在先进教育理念基础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水平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的优质专业。精品专业也可称为“亮点”专业。精品专业是教学稳定性和创建品牌的基本保障,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农广校的学员中2/3多是农民学员,因此涉农专业应是我们农广校精品专业的建设方向,

精品专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专业的前瞻性、实用性、特色性和示范性等方面:

1.精品专业的前瞻性精品专业具有明确的创新导向功能。精品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预期和趋势进行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调整。精品专业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是建设精品专业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成为区域内特色优势产业的驱动力量和智力保障。

2.精品专业的实用性精品专业的实用性区别于学科专业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主要体现为“实用专业”,更加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迁移性。

3.精品专业的特色性精品专业必须具有独特的区别于一般专业的鲜明特色。所谓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过程的持续创新。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毕业学员则是推动精品专业特色建设良性循环的主要力量。

4.精品专业的示范性精品专业建设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示范能力提升为目标。因此,精品专业具有明确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涉农精品专业建设应体现在精品专业毕业学员是否是科学文化素质高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带头人,是否能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民。

(二)精品专业的内涵

精品专业的内涵关键是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是否高度一致:是否具有符合实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是否具有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否具有保障教学质量要求的管理模式等。

1.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精品专业的基础,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全局性的影响。

2.与培养目标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精品专业的核心,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内容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3.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专业建设中需要多次实践和探索。

4.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精品专业的支撑,对学生进行答疑、面授辅导、实践教学等,确保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实现培养目标。

二、农广校专业建设成效、经验和问题

(一)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效

农广校专业建设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从1981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尝试建设中等农学专业。1981年。中央农广校举办了第一期农学基础班,开设四门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农业基础课程,开始探索中等农学专业建设,1983年。***“原则同意给予农广校中专学历”。第二阶段是逐渐完善阶段,从1984年至1987年。1984年,中央农广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考试考核和办学组织管理,开办了农学、农业经济管理、畜牧、淡水养殖四个中等专业,并印发了教学计划。至1987年,共建设完善了10个专业。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从1988年至2005年。198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下发《关于改革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管理体制及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中央农广校“积极为地方学校提供教学服务,进行教学业务指导,开设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的专业或课程”等,省级校“结合本地实际选开中央农广校开设的课程或专业,自办本地所需的其它专业”,即从1988年起,省级校开始自办本地所需的专业,农广校体系专业建设快速发展,至2005年底全体系共开专业近260多个。第四阶段是重点专业建设阶段,从2006年至今。2006年,农业部以农广校体系为依托,启动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根据“百万中专生计划”要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广校体系逐步开始突出农业特色,围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进行重点专业建设。

通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农广校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形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如现代多树综合管理、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农村***建等专业,均是农广校独创的具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民需求的专业。二是积累了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农广校积累的优质资源,文字教材近千种,声像教材近千小时,多媒体网络课程也建设了几十门。这些教学资源是专门针对农村成人教育开发的,具有***文并茂、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特点,体现了前瞻性、特色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央校建设了专家级兼职教师师资库,各行各业专家近500人。这些专家为农广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国农广校体系建立了近10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保障了农广校教学辅导、实践实习的顺利开展。四是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按全面培养人才的要求,将课堂由教室转向与实践基地结合,学以致用,实现课程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无缝对接”。通过全岗位的实习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基层农广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纷纷与企业联合,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培养模式等。截至2009年。农广校体系共培养中等学历教育学生400多万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经验

农广校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的做法,如建设特色专业。科学统筹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培养专兼职教师,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

1.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特色专业农广校是行业办学,是农业部门主管的学校,在专业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市场导向办学的原则,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发展现代种植、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开设专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订专业建设规划,逐步建设特色专业。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完善。

2.制定论证教学计划,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积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组织专家根据前瞻性、实用性和特色性的原则,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完成后,组织该专业相关主管部门领导、专家、中央校指导教师、省级校及基层校有关人员召开论证会,论证教学计划,并对教学计划修改完善。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根据专业特色,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农广校的远程教学、技能培养、创业指导等特点。

3.突显远程教育特色,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确定教学计划后。组织知名专家建设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每一门课程配备文字教材、声像教材、教学辅导大纲和自测题等。部分课程建设了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审核,保证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农广校体系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示范性不强,导向性不足 如上所述,专业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广,从专业设置的论证到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到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必须有针对性,突出农业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的自身特点和亮点。目前。一些农广校的管理层对专业建设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缺乏系统性思维,专业设置主要沿袭普通职业教育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属性相对淡化、弱化,有的把农广校中职专业建设等同于普通中专或普通本科的学科建设,盲目套用普通学校学科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忽略了保持和充分发挥农广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精品专业建设示范性不强。导向性不足。

2.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亮点不突出 目前,农广校每年统开和自开专业数多在100个以上,在众多专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各专业的建设平均摆布力量,而对精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导致精品专业的亮点不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对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和提升力度不够,使耗费多年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的传统优势专业不同程度消弱。而新开专业往律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以“短、平、快”的方式抢占生源,导致新开专业往往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推进精品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精品专业的特征及内涵分析,总结农广校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农广校精品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在农广校已取得的专业建设成效和经验基础上。按照先主后次,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改造已有专业,开发建设精品专业。农广校精品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指导示范,明确精品专业设置要求 中央农广校要加强专业建设管理,制定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地方专业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工作制度,做好专业建设论证相中报实施工作,及时设置新专业,建设、改造旧专业。并定期跟踪管理已开设的专业。在新增专业时,要确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要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需求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着眼未来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特色。通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贮备并逐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有一定影响、对其它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模式等方面提供指导、示范和借鉴的精品专业。通过建设精品专业为其它专业建设提供成功的案例,其中精品专业配套的师资力量、实习实训设备和其它资源的共享,将带动其它专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引导和带动全国农广校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扩大办学容量。同时,要鼓励扶持各地农广校发展具有一定需求前景的有地方特色的自开专业。

在精品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专业是农广校中职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点。因此,农广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产业***策的调整、变化作出积极响应。以产业***策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及时反映国家产业***策,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二是必须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广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且要紧贴市场的发展,认真研究人才市场,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联系,并努力开展“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通过科学设置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来保证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三是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建设的依据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部署。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需要若干年的过程,人、财、物等投入都较大,因此,必须先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学校也不能轻易地停办一个专业,否则,就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2.突出重点,加大精品专业投入力度 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精品专业。日前,农广校每年统开和自开专业数达100多个,在众多专业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专业的精品建设,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特色。

对于精品专业的设置,除要进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外,还要加大投入,在建设经费上,应该给予优惠和倾斜。通过重点建设,原则上使每个精品专业都建设3~5门精品课程,成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优质课程资源:发挥农业远程教育的优势,每个专业制作5~10门***课程或质量优良的录像光盘:鼓励基层学校建设拥有设备较为齐全、能满足专业技能训练、满足上岗训练要求的综合实训基地。

3.整合资源、加强精品专业的实践教学 农广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充分挖掘和依靠农广校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提 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抢抓国家重视“三农”、重视教育的机遇,争取加大投资支持。加强实验室、实验场建设,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第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联合办学,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根据实践内容的要求,在需要和可能的原则下,确立实践场所,建设不同的技能训练基地。

四、以现代种植技术专业为案例的精品专业建设

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环节。这是***中央、***为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从建校初始到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农广校始终将种植业作为专业建设的基础和示范,2006年将种植专业名称更名为现代种植技术专业。下面就以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建设为例阐述精品专业建设的内容与要求。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根据具有全面素质和种植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基层种植业生产操作、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宽专业、活模块的能力培养模式,将培养的人才定位于种植业生产、推广、管理和服务领域,以作物加工贮藏和生产管理作为活动模块的拓展内容。二是探索教学改革。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将种植技术内容放在重点位置,提高学员的种植生产能力。三是倡导综合素质教育。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又注重人才、人文、身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素质教育、安排了科学发展观概论、法律基础与农村***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和现代农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树立重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即转变为知识的教育质量观念,提倡重能力、重全面素质的教育质量观念。

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分为农作物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和中药材生产技术五个专业方向。脱产班总学时数为297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650,技能学时1320,技能占总学时数的44%;业余班为25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530,技能学时1050,技能占总学时数的41%。本专业教学要求教师要指导学员自主学习,组织学员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等,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农闲进行面授辅导等集中教学活动,要求每年辅导时间不低于30天,达到了农广校教学管理规定要求。

自学、声像教学、辅导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统一,以学员自学为主体,声像教学为主导。在开设的15门课程中有12门课程安排有声像教学辅导片。其中的重点课程配有专家讲课兼画面指示教学的B类声像教学辅导片。辅导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专项技术课程的面授辅导教学多聘任基层农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实施教学,并力求与农时季节、多种经营、设施生产和防病除害的农民需求紧密结合。

专业建设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专业;品牌;办学特色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使考生不再满足于能上大学,而是开始考虑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因此,高等教育办学者已开始重视品牌专业的创建与维护。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较短,目前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整体品牌形象的高职院校还不多,因此,从打造品牌专业开始,真正办出高职特色,是提高高职办学质量的切实之路。只有将更多的专业建成品牌专业,才能形成品牌院校,才能不断提升市场形象,实现考生、用人单位、学校三赢的局面。

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发展急需建设品牌专业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策,其中之一就是推动高职院校加强高职专业的改造与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共识。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每年都增加一些高职专业,在专业数量上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专业建设的质量上仍重视不够,致使个别专业报考率、就业率低。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按照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打造高职品牌专业,以此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品牌专业是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的基础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形成自己办学特色的过程中,专业是重要的载体,办学特色是通过专业特色实现的,因此抓好品牌专业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充分利用地理和外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管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满足了三峡旅游发展和三峡工程等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专业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和特色办学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必须具有体现自身特色的品牌专业。

品牌专业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地位品牌专业体现着一个专业的培养能力与质量、信誉和形象,是赢得市场的法宝,也是专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品牌专业是一所大学社会地位的反映,是某一专业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专业品牌中的社会认可度。通过品牌专业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的知名度自然会提高,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就会大量云集,学校的办学地位也会不断提升。

品牌专业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市场竞争力就业问题是每位家长、考生在选择就读高校、权衡投入与回报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所以品牌院校、品牌专业自然成为首选。品牌专业的价值体现在能提供给受教育者比一般专业较多的利益,对受教育者来说,品牌专业价值的实现可以降低受教育者选择专业的风险。品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会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成为用人单位竞相追逐的对象,从而大大提高受教育者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人才的培养、学校形象的树立和社会影响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专业建设,学校应该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善于利用自身和社会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专业进行品牌建设。品牌专业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所以必须科学拟定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品牌专业的建设。品牌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人才培养符合度指标品牌专业要求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采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办学模式,突出特色,达到省内领先、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专业水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品牌专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之一是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因此,品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符合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规格要定位准确,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要能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体现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符合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科学,定位、课程设置等应通过专家与企业界人士的评审。

师资力量指标品牌专业必须拥有在该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水平或社会影响力较高的专家、企业界人士作专业带头人,带领专业教师齐心协力建设好该专业。一方面,专业带头人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凝聚一批专家学者为品牌专业建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专业带头人长期致力于该专业领域工作或研究,对本专业的技术以及学术发展非常熟悉,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方案,有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一流的教学需要拥有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品牌专业教师队伍应该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高级职称比例要求≥30%,青年教师中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要求≥35%,“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求≥60%,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主讲的比例要求≥80%。

实践技能训练条件指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充足的条件下,品牌专业还必须有充足的可供学生实践、训练的基础设施与场所。首先,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功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需要,生均实验室面积或生均设备台数应达到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其次,应具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有相应的考核和监督检查指标,以确保实习实训能达到教学大纲预期的要求。

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指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技能训练。因此,品牌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现代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课程内容应能反映当前社会先进技术水平和最新岗位资格的要求。品牌专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革新均应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具体可作如下要求:省级或部级精品课程≥1项;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或使用反映教学改革要求、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自编教材比例≥60%;专业课由“双师型”教师或兼职教师上课的比例≥80%;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20%等。应健全品牌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应制度化、经常化,应能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指标品牌专业除了在学术研究上达到同类专业的领先地位外,检验品牌专业的实力或优势要靠非常现实的指标,即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品牌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专业技术水平精湛,拥有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强,专业技能合格率≥95%;职业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应达到95%以上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品牌专业建设措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品牌专业建设规划品牌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如品牌专业建设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对师资的引进、培养等作出规划,以满足实践技能培养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为调动积极性,便于检查、监督,品牌专业建设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既要有短期的计划,又要有长期的建设规划;既要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又要不断提升专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教学品牌专业建设要把转变教育观念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技术应用能力与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具有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要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重组课程结构,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编写、更新适合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要不断形成培养模式灵活多样、职业特点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使品牌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认同度不断提升。

加大品牌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是品牌专业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基础,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勤于钻研、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品牌建设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对从事专业教学的师资要求更高,既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能培养出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又要能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职业修养很高的人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建设设施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使品牌专业在软硬件设施上与竞争对手比较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加强品牌专业的宣传品牌专业建设除了练好内功外,为了能够招收到高素质的人才,为今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带动专业形象的提升,必须注意加强对外宣传。一要积极鼓励品牌专业教师走出去,广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教师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二要利用高考招生咨询等活动,广泛地向考生和家长宣传品牌专业的定位、办学条件及特色,达到使其了解、熟悉、认同的目的;三要通过参加校外各类技能比赛活动,展示品牌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精神风貌,使品牌专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2]施爱平,等.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4).

[3]甄贵章.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5).

作者简介:

专业建设范文第10篇

业课程体系亟待健全正是由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因此目前所采用的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很多高校在学生入学初还在对艺术素养和美术基础进行再培训,专业核心课程时间相对就被削弱了,选修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布局也不太合理。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意性大,而二级教学督导又没有办法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来进行约束。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观性很强,不像工科类课程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理论和教材建设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杨教授认为: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起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学科和社会大环境下,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少之又少。1.5盲目扩大规模带来的不良后果首先,是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其次,生源质量的降低和参次不齐,使得专业建设的教与学都大大增加了难度。第三,教学质量的无法保证,使得学生的毕业水准下降,就业也成了问题。

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要素

扩招后的一些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质量下降,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些对现代的艺术设计专业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要使得艺术设计专业能在现代激烈的艺术设计教育竞争中取得优势,推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并大踏步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专业品牌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从自身建设、师资、精品课程、社会合作、实验室、国际交流、证书考核、学生就业等方面提升,创建一流的品牌专业。建设品牌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作为品牌专业,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名师培养等方面都要具有鲜明的亮点和特色。

(1)专业建设目标是艺术设计专业品牌建设实施的根本导向。其中即包括外部环境:国家教育***策,***府产业***策,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也包括高校自身的条件:办学历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社会声誉及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等。

(2)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①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保证。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从基础到专业、从专业到方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遵循着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进度和效率。②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生命力。因此,专业建设管理模式中必须要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环节处于核心地位。①专业学术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专业带头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难被承认。②专业建设带头人。由于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专业建设带头人是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权利的关系问题的协调者。③专业师资梯队建设。首先是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鼓励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改革项目、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④项目成果建设。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体项目成果、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促进相关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除了项目成果之外还有教学成果。师资梯队应该齐心协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发表;取得专业实践的获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勇于创新,不断出新成果。

(4)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专业品牌建设中的支撑条件。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个人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优劣、关系到高校专业建设能否为社会所承认的关键所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还要有实践环节。首先,是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如基础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展示设计实验室等。其中重点建设好一到两个具有鲜明企业特征的实验室。同时,应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书馆与资料室建设,逐年增加专业所需的各类***书资料,包括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材、专著、国内外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等各类教学资料、声像光盘等。***书馆与阅览室分类管理,有效发挥专业教学中资料的辅导作用。其次,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坚持开放办学,增强竞争能力。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并开展实质性的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基地,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5)实践体系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采用多元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学科方向,制订“厚基础、宽口径”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对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大学生项目创新活动进行重点推广和应用。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家和国际的设计大赛,参加企业和协会组织的比赛。着力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的应用性,提升品牌。

(6)学术交流和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高级指标。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了解最前沿和行业发展动态,打破“学科壁垒”,定期举办学术报告,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切磋、互相渗透和融合,启迪教师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将能很快地吸收、消化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7)管理制度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高校运行的保障。一个专业的品牌建设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成效。关键在各个工作的系统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完善相应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激励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为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策和制度条件。

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原则

品牌是一个最能够综合反映我们高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的标志。在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求变原则。艺术设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只能是因地制异,因国情而设立,随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这种为因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态之中。那种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休系的想法,只能是空想。(2)内外结合的原则。艺术设计的品牌专业建设要从不同维度来综合考量,以专业定位、专业规划、专业教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为代表的专业内部建设,以及以媒体宣传、经验推广、招生宣传、校企合作等为代表的外部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品牌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即内外结合的原则。(3)驱动原则。2011年12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省内各高校考察参观后,提出了发展我省高校的四驱动原则,即人才驱动、学科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在与高校负责人进行的调研座谈会中,卢书记指出,这四个因素是解决我省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它同时也很好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好四驱动原则,有助于我省高校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层次、增强学院和专业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创新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设计专业的本质。艺术设计专业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不断的走向成熟,这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曲折向上的过程,蕴含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专业不断细分、软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成果趋向高水平,综合促进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思考与回顾

学生方面:(1)创办应用型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式教学,增强艺术设计专业各核心课程的应用性。通过与企业对接和调研的方式,积极将项目和实际的设计任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同时也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推进。(2)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在不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砝码,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零对接。切实做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能使学生掌握一种专业技能,对应一个工作岗位,通过职业技能认证等方式增加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3)通过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院办学知名度。通过一定的激励制度,增加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设计竞赛对的热情,使学生在“赛场”环境中,以赛代学,以赛促学,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师资方面:要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由此可见师资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牌专业建设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教师学历提升、技能培训、企业实践能够锻炼等方式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必将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品牌建设的关键点和基本出发点。学校方面:(1)要以提高就业率为创建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动力。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进口畅,出口顺”。在市场上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口碑,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对口就业、优质就业。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以提升“卧龙学子”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构建校、院两级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实施一年级学生有职业目标、二年级学生有职业素养、三年级学生有职业技能、四年级学生有就业岗位“四个阶段”职业指导工作法。(2)加强校企深度结合,产学合作紧密。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品牌专业一般都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作为紧密型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学校引进企业的师资、企业的标准、企业的设备、企业的需求,实行开放办学,实现学历教育与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机结合,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具有很强的办学特色。专业的特色化是一个专业能够成为品牌专业的基石,是品牌专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动力之源。玉雕专业目前国内唯一的本科特色专业,随着玉雕专业的不断开展和深入,将为南阳乃至全国的玉雕设计人才提供更好的人才。

结论

品牌专业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在品牌专业建设中,学生优质就业是关键。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品牌专业建设要与时俱进。只有重视和加强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品牌专业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打造成为品牌专业以后,不能故步自封、原地踏步。在专业建设上,紧跟时展的步伐,适时灵活地调整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具有前瞻性,先于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

专业建设范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专业建设范文

学习

传统产业创新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产业创新,内容包括传统与创新的作文,传统产业创新的勇气。1引言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产业升级改造任务繁重。《“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

学习

关键对话与对话关键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关键对话与对话关键,内容包括关键对话最后一章,关键对话的四个关键词。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对话,而关键时刻的对话则至为关键。通过对话而成功实现目的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对话》提供了关键对话的对话关键技巧——这些技巧,你

学习

魂牵梦绕是山歌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魂牵梦绕是山歌,内容包括云南山歌魂牵梦绕想着你,云南山歌魂牵梦绕伴奏。前言客家文化是汉民族文化中最典型的移民文化,而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民系的重要文化遗产,最引人注目、最为优秀也最具有代表性。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学习

《神秘世界历险记》 啦啦和它的“野蛮女友”

阅读(31)

动画和教鞭不同。在动画世界里,任何出格的捣蛋都会被原谅,任何没由来的形象都能变成“萌宠”,任何天性里的“小恶魔”都会被善良的“奥特曼”征服。《神秘世界历险记》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萌宠”啦啦因贪吃而结识了“野蛮女友”雨果,又因

学习

颜歌:复调,致青春

阅读(37)

初识颜歌,是在小说《马尔马拉的璎朵》中。彼时,她还沐浴在少年作家的光环下。在早期的青春叙事中,她用史诗般的语言,泼洒一个少女眼中的苍郁、隽永、唯美与恢弘。后来她转向另一个纬度,尝试小说的新面向,将自己的小说、自己的人生转向新的声部

学习

浅议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内容包括如何结合实际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领导如何做好学生工作。论文关键词:理想信念;社团文化;学生骨干论文以学生为本,全方位育人,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如何

学习

校园AB剧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AB剧,内容包括校园剧番外完整版,ab设定的小说推荐校园。最近,我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人生AB剧》,形式新颖,又很活泼,台上、台下的人都能参与。我想学校里不也可以搞校园AB剧吗?可以让学生编出故事,担任主持人,其他同学进行

学习

哪吒大战红孩儿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哪吒大战红孩儿,内容包括哪吒和红孩儿的区别,哪吒大战红孩儿内容。悟空求助哪吒出马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便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正好遇到哪吒,就把他们师徒遭遇红孩儿之事告诉了哪吒,让他帮

学习

混凝土结构蜂窝麻面形成原因及预防方法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混凝土结构蜂窝麻面形成原因及预防方法,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蜂窝麻面原因,混凝土蜂窝麻面产生原因。【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

学习

资源管理范文精选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资源管理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资源管理计划模板,资源管理公文写作范例大全。资源管理篇1论文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复合型的、开创型的人才也日益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动力,谁拥有人才,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而人

学习

美国处于衰落中?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美国处于衰落中?,内容包括美国衰落全纪实系列,美国什么时候会衰落。美国是否正处于衰落之中,就像如此多的人们现在所认为的那样?抑或,美国人是否出于对自己的国力每况愈下的一种不应有的恐惧,而处于超级大国抢先自杀的危险之中

学习

论杜威的教师观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论杜威的教师观,内容包括杜威的教师观,杜威的教师论与学生论。1杜威教师观的理论依据1.1“经验论”“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它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杜威认为,“经验包含一个主动和一个被动的过程,主动

学习

商业插画的艺术表现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商业插画的艺术表现,内容包括商业插画教学用什么软件,专业商业插画用什么电脑。商业插画中,富于创造性的构想想要找出相应的表现形式较难,有些题材往往只有某一特定的艺术形式才能得到最佳表现。绝佳的创意,最终要通过某种艺术

学习

如何告别“口臭”顽疾?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告别“口臭”顽疾?,内容包括怎样才能告别口臭,8个偏方告别口臭。谈到口臭,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口臭,顾名思义,是一种从口内发出臭秽气体的病症,多表现为呼气时有明显的臭味,刷牙、漱口难以消除,嚼口香

学习

教师职业与专业标准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职业与专业标准,内容包括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内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全文。职业是以劳动者工作的对象为划分依据的,专业是以劳动者从某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为划分依据的。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不是要讨论教师所从事

学习

商标品牌发展工作规划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商标品牌发展工作规划,内容包括商标发展培育实施方案,注册一个品牌商标要多少钱。一、商标品牌发展现状经过几年商标品牌工作的实施,我区商标品牌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截至年底,全区共有注册商标162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占全

学习

定位准专业 佳能EOS 5D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定位准专业 佳能EOS 5D,内容包括佳能eos5d有定位吗,佳能eosrp值得买吗。佳能EOS5D单反数码相机在胶片相机独霸天下的时代,性能优秀,且准专业级的定位的EOS5单反相机颇受摄影爱好者青睐,至今,EOS5仍是许多影友的主战机型。自从佳

学习

创建绿色学校 建设生态校园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创建绿色学校 建设生态校园,内容包括创建生态型绿色校园的指导方案,创绿色学校建生态校园。走进湖北省郧县二中,眼前时时感受到的是:绿柳如烟、乔木蔽天、桂花琵琶成园、杂花点缀、柏树香樟为栏……郧县二中不仅有“青石板上

学习

浅谈实验室的建设方法

阅读(33)

[摘要]从现状看,高校培养出来的部分工科人才动手能力还是缺乏的,高校实验设备,软、硬件的投入还是不足的,结合当前高校在管理和建设实验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实验队伍国家培养人才就

学习

城市旧城改造的规划思考

阅读(3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旧城区各种突出的问题日渐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只有对其改造才能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当前的旧城改造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不利于城市永续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旧城改造,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

学习

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内容包括城市生态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城市规划中景观生态学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目标模式。本文对城市

学习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之我见

阅读(30)

本文主要针对在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规划1目前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迅猛增长,这对城市道路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