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民间音乐,采用着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下面简要介绍这三个音乐体系的特征。

一、中国音乐体系

中国音乐体系为除俄罗斯族以外的55个民族所采用,亦称华夏体系。其形成和发展综合了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以珠江流域为中心的百越文化中的音乐艺术成果,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最有特色的一个音乐体系。它有数千年的积蕴,又分布在地形、气候异常复杂的辽阔国土上,风格多样、品种体裁各异。循其历史踪迹,依其艺术特色,可理出秦晋高原、北方草原、荆楚武陵、齐鲁燕赵、吴越、巴蜀、青藏高原、滇桂黔、闽台、粤海、客家和台湾山地等十二个支脉。中国音乐体系的主要特征是。

1.乐音的带腔性。中国音乐体系在乐音构造方面的特点是使用在音高方面有变化的“腔音”这种音在采用这一音乐体系的每首作品中均可听到,如戏曲中的叠腔、抖音,器乐中的吟、揉、绰、注。腔音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对使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诸民族来说,它已升华为一种音乐审美观念。

2.音调组织的五声性。这个体系音组织的核心是三音小组。三音小组分两类,第一类由大二度和小三度叠置构成,第二类则由两个大二度叠置构成。第一类三音小组比较典型,因为这是中国音乐体系特有的。

3.节拍节奏的灵活性。音乐的节拍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两种类型。中国音乐体系在节拍和节奏方面的特点是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和均分律动中的弹性节拍,有时还将非均分律动和均分律动以对位方式结合起来在不同声部中出现,如戏曲中的“紧拉慢唱”。因此,与其他体系相比,这一体系在节拍节奏的运用方面相当灵活。

4.织体思维的横向性。这一体系中大多数作品为单声性,旋律显得格外重要。采用这一体系的民族重视旋律的表情意义,使旋律成为音乐审美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一体系中也有多声部作品。多声部音乐从织体思维方式上看可分为纵向性和横向性两种,中国音乐体系的多声部思维主要建立在横向性的基础上。

二、欧洲音乐体系

我国采用这一体系的主要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近百年来,在***族、锡伯族中也产生了若干采用这一体系的音乐作品。这一体系的特点是。

1.乐音的固定性。即,每个乐音都有固定的音高,音与音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和“缝隙”。因此,在采用这一音乐体系的民族中,民间乐器中大都不用吟、揉、绰、注的手法,民间歌唱中亦无叠音、擞音,单个音进行过程中没有音高变化。

2.调式以四音音列为基础,旋律具有功能和声的表层意义。作为其调式基础的四音列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以不同方式排列,可构成三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

3.节拍以均分律动和刚性节拍为特征。强弱拍鲜明,强弱交替很有规律。

4.织体有单声性的,也有多声性的。其多声部思维以纵向性为基础,在讲究声部之间的纵向结合联系的同时,注意横线旋律流畅。

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采用这一体系的民族主要有:***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这一体系兼含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的特点。

1.乐音有条件的带腔。这一体系中也大量地运用带腔的音,其性质和中国体系中的腔音接近。

2.调式的基础也是由不同的二度音程构成的四音音列,因为全音被分为四等份,所以四音音列的样式甚多,常用的有11种。由四音音列组合而成的调式数量亦甚繁多,有80多种、100多种诸说。

3.在节奏节拍方面,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同时存在。在均分律动中,常以固定节奏型贯穿全曲,固定节奏各有专称,达100余种,用手鼓或纳格拉鼓敲击,有时亦用其他乐器演奏。节拍除采用二、三、四拍子外,还常用混合复节拍,如五拍子、七拍子以及非常特殊的二又二分之一拍等拍子。

4.总体思维方式以横线性为主,但由于运用固定节奏型,旋律节奏与伴奏节奏之间往往形成对比,而表现出纵向性思维的特征。

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音乐体系间也互相交融和影响,出现不同音乐体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如在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西北地区的汉、回族民间音乐中,有些调式音阶受到波斯―阿拉伯体系的影响。采用欧洲体系的哈萨克族音乐中又表现出中国体系的影响等。交流促进产生新风格,也促进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2009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编号:0913050。课题名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

学习

圣严法师 人间佛教的践行者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圣严法师 人间佛教的践行者,内容包括圣严法师世界佛教通史,佛教圣严法师。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承继汉传佛教禅宗临济,曹洞二法脉,是当今华人世界中著名的佛教大德。他的圆寂固然令人惋惜,但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悲

学习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内容包括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表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什么意思。全方位历史性的转变

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内容包括授之以渔不如授人于渔全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文。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学习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内容包括过山车之星游客满意度,如何提升游客满意度。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以确保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工作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学习

蔡金钗创业经

阅读(23)

从白手起家创建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到如今发展为一个拥有九家全资分公司和一个海外工厂,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品牌在休闲食品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大型食品集团,蔡氏兄弟这11年来的辛苦打拼创造出了无可争议的成就。

学习

学会为别人喝彩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学会为别人喝彩,内容包括学会为别人喝彩,为别人的成功喝彩。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触动和感想?请以“为别人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学习

上网行为管理研究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上网行为管理研究,内容包括上网行为管理工作原理,上网行为管理解决方案。【摘要】本文简述了上网行为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上网行为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其主要功能。促使人们认识上网行为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

学习

介绍名胜古迹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介绍名胜古迹,内容包括名胜古迹介绍大全,北京城的名胜古迹。能够条理清晰地向同学们介绍一处名胜古迹,让同学们对你所介绍的名胜古迹的形貌外观、历史文化有大致的了解,是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在介绍时做到用词

学习

会当水击三千里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会当水击三千里,内容包括会当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里后一句。我拒绝平庸,渴望辉煌的成功或欢畅的失败。

学习

乞讨儿童的生活现状调研及分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乞讨儿童的生活现状调研及分析,内容包括关于解决城市乞讨儿童问题,流浪乞讨的儿童数量。摘要:本文笔者在详细介绍乞讨儿童生活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乞讨儿童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救助乞讨儿童的有效途径,进而引起社会各界对乞

学习

农药管理条例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农药管理条例,内容包括农药管理条例全文最新,农药仓库管理条例。第四章农药经营

学习

周丽落水范文精选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周丽落水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快乐美美向前冲周丽落水,湖南卫视向前冲周丽落水。“丽河”轮系上海到东南亚集装箱班轮,此时正由上海驶往天津途中。正是早晨8点时分,当班驾驶员、三副金林波接班后一如往常,仔细检查着船上的各种航

学习

“中国第一声优”锒铛入狱:当才华放错地方

阅读(32)

2010年2月,全球最大有声音频网站“动听中国”的当红女主播叶倩彤(艺名),因录播长篇被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叶倩彤凭借其“酥人入骨”的独特嗓音,曾被网民誉为“中国第一声优”。

学习

右玉道情音乐艺术特色研究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右玉道情音乐艺术特色研究,内容包括玲珑唱右玉道情猪八戒背媳妇,右玉道情2022年下乡演出戏剧。摘要:本文从右玉道情的历史渊源、音乐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现存的音乐形态及民间艺人

学习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内容包括跨国并购案例分析ppt,2012-2021中国跨国并购案例。提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对国际跨国并购发展历程进行简短回顾的基础上,以TCL集团先后三

学习

中国传统建筑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建筑介绍文章,中国传统建筑结语。摘要:建筑是一个时代留下的最大的贡献和创造。然而,建筑所留下的不仅仅是祖先留给我们可供使用的房子,它还体现了历史的传承、历史的文化,和历史的追忆。本文重点

学习

外国人眼中的真实中国人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外国人眼中的真实中国人,内容包括真实老外眼中的中国人,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纪律。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13亿页的《中国读本》的一页。BWCHINESE中文网早前援引日本“中国情报局网站”文章称,中国人上厕所时没有按先后秩序排队

学习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传统文化的传承论文1500。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野不断拓宽,研究力度不断加强,逐渐走向了学术观点细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