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奈达所谓的“功能对等”,实质上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本文从其在谚语及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来探讨翻译策略,以便更好的帮助读者灵活的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使该理论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工作。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谚语翻译;广告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中国翻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翻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
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实质
(一) “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
1.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理论。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合理。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尤金・奈达,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使泽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
(二)翻译标准和原则
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翻译本质上就是释义:就是将原文的意思用译语重新表达出来,使不懂原文的读者能通过译文获得原文的信息。换句话说奈达认为翻译内容高于形式。但他同时也强调,虽然形式处于第二位,但并不意味着形式是无足轻重。注重内容而忽略形式,那么原文的美感必将丧失,译文显得枯燥乏味;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则原文信息得不到忠实的传达,译文华而不实,离题太远。
二、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在实际中的运用
奈达所谓的“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理解 “功能对等”,灵活地加以运用,以便使该理论能够更好地为我们工作。
(一)“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谚语翻译中的运用
谚语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绚丽多才的瑰宝,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各种经验体会的积累和升华。既寓意深刻,又韵味隽永,既闪烁着思想智慧的光辉,也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因此,熟悉谚语既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又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性,还有利于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搞好对外交往。下面我们就“动态对等”理论来了解一下谚语的翻译。
英语中有些谚语只是平铺直叙,既无很深的含义,也无难解的典故,只是用词、搭配相对固定。如: “Health is wealth”可译为“健康就是财富”;“when three know it, all know it”可译为“三人知,天下晓”。对这类成语,我们只需从字面上去理解,翻译起来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直接照字面译就是了。另一类谚语,有着相当明显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中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我们很容易判断以上两个谚语B比A更容易被中国读者接受和理解。因此通过“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应用我们不仅可以尽可能地体现谚语自身意美、形美、音美的特点,也可以体现该谚语独特的文化、语言特点。
(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广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广告语要做到雅俗共赏,生动有趣,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能在瞬间吸引消费者注意,刺激其购买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因此广告的文字语言运用精当会使得广告语言的内涵与影响远远超过广告本身。有些成功的广告警句甚至流传于社会,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为了增强广告的商业成功,尽可能实现译文广告语与原文广告语的效果等值,应在“动态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内涵。
1.广告语言的特征大致有如下几点:
(1)简练 Brief
广告由于受到时间、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很多世界驰名的英语广告,都是以简练取胜的:如:Intelligence everywhere.(摩托罗拉手机)
(2)多用口语colloquialism
口语的运用,使广告具亲和力。在广告中会尽量采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并多使用一些小词汇(small words),以更贴近观众。如:One boy is boy,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子养老,二子分担,三子无子。 (计划生育)
(3)创新Creativity
为了在众多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广告人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新颖独特的广告能使人驻足留连,回味无穷,以强烈的新奇感吸引受众注意力。
(4)修辞 Rhetoric
修辞是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一种文字运用手法,也是使文字表达的内容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有效手段。为了增强广告的审美功能和劝说功能,译者常尽力使用修辞手法,或将原文的修辞格移植过来,或以一种修辞格替换另一种修辞格,或将无修辞格的原文以一种带修辞格的译文表现出来。
2.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广告翻译策略
(1)直译法:是指将原来的意义译出,它是翻译的常见方法。 对于一些原文意义较明确.句法结构较简单、完整的广告,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能同时表达句子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以直译策略完成的译文,其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明确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基本对等一致。
(2)音译法: 是指将广告发音直接译出,这点多译商标,如: Nokia诺基亚Motorola摩托罗拉konka康佳 音译法简便可行,易于操作,而且实现了译名与原名发音上的统一,在翻译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3)虚实结合的转译: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在进行广告翻译时,译者需要从原文的不同角度传达相同的信息。即按照语言习惯.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搭配,改换形象,进行虚实结合的转译。
总之,奈达的“功能对等”等理论并非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英汉互译中有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形式上、意义上的缺失因而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但不可否认的其指导意义。简而言之,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 1 ] 曾毅平.修辞与社会语用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6;
[ 2 ]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59;
[ 3 ]黎凡.谈广告翻译的变通【J】.中国翻译, 1992。1 3(2):29-31;
[ 4]关琳. 翻译等值理论综述[ J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92~94;
[ 5 ] 刘晓平,孙琳.广告翻译的策略研究【J】.辽宁行***学院学报,2006,2(3):113-114;
[6]@赵静.广告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实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