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少年潜心儒学,曾七应乡试,欲求仕途。后因社会动荡,父母被庸医误治早亡,17岁的李中梓便弃儒学医,悬壶江浙等地,与当时名医施沛、王肯堂、喻嘉言、富元亮等交往甚密,互相切磋。时年八十高龄的名医王肯堂罹患疾泄证,中梓用巴豆霸施治而愈。他同刘道深、徐子瞻、沈元裕一起被誉为“上海四大名家”。满人入关后,中梓痛感国破家亡,怀着悲天悯人之心行医桑梓,于清顺治十二年含恨辞世。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南汇(今属上海)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其先人有与倭战而亡者,立有武功,代为士族。李中梓青年时曾应科举,因多病且子死于庸医,转而习医。他一生勤于笔耕著述,代表作主要有:《医宗必读》《内经知要》《删补颐生微论》《伤寒括要》《雷公炮制药性解》《士材二三书》(由《诊家正眼》《本草通玄》与《病机沙篆》三书合称)。
李中梓尊崇岐黄之学,博宋各家之长,秉承李东垣、薛己、张介宾之大成,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根、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等思想,临床尤重扶助正气。他认为:后天之本在脾,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他说:“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日后天之本在脾。”
李中梓对于中药研究有素,如认为:款冬花虽温而不助火,可以久用。沉香温不燥,行而不泄。山药性缓,欲长用。淡竹叶性寒清心火,但有走无守。石斛气浅力薄,配人参、黄芪才奏效。驴皮胶入肺肝,止血补瘀,疏风补虚。对于药物的不同特点,他指出:宽中发汗,苍术强于白术;补中除湿,白术优于苍术。半夏辛而能守,南星辛而不能守,其性烈于半夏。南星专主风痰,半夏专主湿痰。防己泻血分湿热,木通泻气分湿热。羌活善行气分,舒而不敛,升而能沉,人手足太阳以理游风;独活善行血分,敛而不舒,沉而能升,入太阳肺、少阴肾以理诸风。昆布消瘰疬瘿瘤,软坚散结,功效强于海藻,久服令人消瘦。
李中梓不愧为中国医学史上著名医学理论家,他全面继承与发扬了中医各家学说,善于师古创新,临证发挥,切磋学术,勤于总结,著书甚富,深受后世医家的推崇。李氏弟子有沈朗仲、尤乘、华藻等,其中沈朗仲又传马元仪,马元仪再传尤在泾。
在李中梓医学思想的启迪下,余善于辨别疑似证,特别是确切辨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类容易混淆的病证,从《医宗必读》中得到启示,准确作出诊断,指导遣方用药。临床注重阴阳水火的相互关系。因为阴阳水火是万物之本,在人身之中即为气血。水火宜交不宜分,水火的升降出入,运动不已,推动了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在水火阴阳的关系中,阴虽根于阳,阳虽根于阴,然阴阳二者,阳于生命活动尤为重要。因此,气血阴阳俱虚者,当首先补气补阳,临床可从脾肾人手,调理二天。颂日:
坐见茅斋面壁孤,内经知要学医初。
巴豆治愈痰泄病,医宗必读士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