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CAT――一条考上北大的捷径
CAT,即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简称。目前中国内地只有北京大学才有此专业,它隶属于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技术系,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因为这个专业从2007年才开始招生,了解的人不是很多,竞争的激烈程度要小于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类专业;同时,作为一门英语与计算机交叉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文理兼备,这便吓跑了对计算机感到恐惧的文科生,同样也使一些理科生面对翻译望而生畏,于是不少人半路放弃了。
如果你英语足够好并且渴望在IT领域继续深造,如果你热爱翻译并有志于从事翻译或本地化行业,那么高性价比的CAT专业值得考虑。
No.2 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自动翻译
一提起计算机辅助翻译,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有道翻译和google***翻译,其实这两种翻译方式均属于机器翻译,使用机器翻译软件可瞬间生成译文,但翻译结果却很难让人满意。机器翻译的功能是取代人在翻译中的地位,而计算机辅助翻译则不依赖于计算机的自动翻译,它提供的是一个翻译平台,用户必须进行手工翻译。
CAT技术的核心是翻译记忆技术。用户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译文,建立起一个或多个记忆库。在翻译过程中,系统将自动搜索翻译记忆库中相同或相似的片段并给出参考译文,使用户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于新内容的翻译。翻译记忆库同时在后台会不断学习和自动存储新的译文,变得越来越“聪明”,效率越来越高。
No.3 导师或许没那么重要
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在初试报名时都要选择导师,导师研究方向的报考人数和招生名额都会影响考研结果。而CAT专业虽然被划为工科专业,却不需要报具体的导师。因为文理交叉的特性,它实行的是“导师组”的制度,即一个文科导师和一个理科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共同来指导学生。在开学后导师和学生之间会进行双向选择,因此在复试前联系导师是没有必要的。
研二时除了个别同学会留在学校跟导师做项目外,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到企业里实习,跟导师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和其他专业相比,CAT专业导师们所起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
No.4 不会编程不要怕
CAT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而不是去研发它们,所以对学生的编程能力要求不是很高。笔试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试题中,关于编程只会出一道10分的大题,而且要求比较宽松。使用C、C++、Basic、Java等中的任何一种计算机语言答题都可以,甚至还可以画流程***!总之只要想法正确就行。所以编程方面不必担心,当然,如果你有基础,那再好不过了。
入学后当然要粗浅地掌握几种简单的计算机语言了,因为若是以后从事和软件、本地化相关的工作,还要求学生在良好的翻译基础上掌握几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软件开发方法以及软件测试技术等。
No.5 调剂,几乎无门
从某种角度来说,报CAT就是在走独木桥,因为如果考不上,那么连调剂其他院校其他专业的机会也没有。CAT专业的初试科目为***治、英语两门公共课,以及英汉互译、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两门专业课。***规定,在调剂时初试各门科目要相同或相似。而作为文理交叉的CAT专业,因为初试不考数学,而且英汉互译这门专业课属于文科,所以往计算机类的工科专业调剂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又因为外语考的是公共英语一,并且又考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一门工科专业课,所以向文科类专业调剂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另外,由于CAT初试的两门专业课基本都是主观题,题目难度和灵活度较大,得分普遍较低,又因为大家都是半跨或全跨专业考过来的,所以相比其他专业,初试得分普遍不高。即使有学校答应可以调剂,也会有很多人因为初试成绩的劣势而失去机会。
No.6 硕士课程班――落榜者的福音
2013年国家取消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自主招生考试,将其统一纳入在职考试。因此,从2014年起,CAT就没有“单证”了。所谓单证,就是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但是在入学后可再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如果初试和复试均通过,那么就可以拿“双证”了。今年学院出了个“硕士课程班”的新***策,这和之前的“单证”类似,也就是说可以提前进入学校学习,然后通过下一年的研究生初复试,再将之前修过的学分转过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提前认识学校里的老师,摸清这些老师的出题风格,同时又因为和老师之间更熟识一些,复试会变得容易些。当然最大的好处是比下一年入学的统招生提前一年毕业。但是一边上着研一的课一边准备着研究生考试其压力可想而知。而且如果“转双”不成功,那么毕业时只能拿个结业证了。因此硕士课程班适合高分落榜者或基础较好的同学读。
No.7 CAT也可以在网上学
从2013年秋季开始,CAT专业开始录制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语言信息工程系负责人俞敬松教授和几位助教的辛苦努力下,一部分课程已于今年初陆续上线了。如果你对此课程感兴趣,想报考此方向;或者想系统性地自学CAT方面的知识,那么可在Edx***课程平台或学堂***上点击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因为CAT是新兴的方向,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书不是很多,内容也较为浅显,因此CAT专业的很多课程都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完善。这个网络公开课程不仅向翻译及本地化行业的工作者们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资料,同时也为2014年之后入学的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现成的视频课件。另外,它的英文版本也即将上线,目的是满足大量海外同学的学习要求。
No.8 提前毕业很难
招生简章中写道,CAT学制为2到4年的弹性学制,学费6万,其中第一年4万,第二年2万。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误以为CAT只读两年便可毕业。其实和其他两年制的专硕不同,CAT一般要三年才能毕业。研一的课业任务相当重,理论性课程要在研一全部修完。因为课程多,作业任务重,所以经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研二时要完成学校规定的8个月实习,研三主要就是忙着写论文和找工作了。
理论上来说,提前将所有学分全部修完便可提前毕业,但CAT专业提前毕业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你不仅要每门课程达到85分以上,论文还要一次性顺利通过。如果论文没有通过,那么毕业时就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也就是说这个研究生白读了。因为论文卡得太严,所以建系至今基本没人敢冒这个风险。而要是读三年正常毕业的话,论文一次没过还有第二次机会,论文的通过相对简单些。
No.9 实习,不要只顾薪水
CAT是偏重实践型的专业,院里规定学生在研二时必须实习8个月以上,可以选择跟着导师做项目或自己到企业找实习。跟导师做项目可能补贴不会太多,但能学到很多技术上的东西,还可以了解CAT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不过大多数同学会选择自己外出寻找实习机会。实习内容可以与专业有关,也可以无关。一般同学在选择实习单位时都会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津贴补助、实习岗位、距离远近等各种因素。当然,没有一份实习是完美的,因此很多同学将薪酬放在了其他因素之上。其实从长远来看,更应该考虑的是能否通过实习真正学到东西,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实习内容仅仅是每天大量重复并没有太多技术性的工作,那么真要好好考虑它能否为未来的自己创造价值了。
No.10 “伪工科”就业会比较尴尬
如果你本科读的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是CAT专业,那么毕业后在IT行业就业还是很简单的。但如果本科是英语或其他文科专业,那么研究生毕业时就成了“伪工科”,既没学过高数、线代、数据库等相关的知识,同时对计算机和编程的掌握也较为粗浅,因此很难胜任IT领域的技术性工作。
实际上,CAT专业毕业的同学选择诸如技术文档写作、软件本地化之类对口工作的并不多。因为这些工作机会较少,往往集中在一线城市,而且工作较为劳累,压力较大,所以很多毕业生转而投向了其他行业,如民航、公务员等。用某学长的话讲就是,“CAT的同学活跃在各行各业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