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赢椿是个“奇怪”的设计师。
通常扮酷的设计师,或许会抱一只名贵的狗拍照,但朱赢椿更乐意抱着一只鸡。他说鸡很好,可以下蛋,可以让你体会以前的田园生活。一般人会带狗散步,他却带自己养的老鼠散步。在自己工作室的园子里,他养过鸡、猫、狗、蚂蚁、老鼠、蜗牛、小蝌蚪等等,他观察它们,和它们作伴,有时也让它们为他“干活”。
在《一席》的演讲中,他奉劝大家要慢下来。“慢生活不是慵懒,不是懈怠,不是消极。我们把节奏放慢以后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会跟你的内心产生碰撞,它真的会源源不断地给你灵感。很多东西都是厚积薄发,慢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只要你慢下来,就会有收获。”
毋庸置疑,《设计诗》也是朱赢椿“慢生活”的“成果”。这本书是他的自作诗集,诗歌本身如果以常规的方式设计排版,也许会显得有些“扯淡”,但是他将诗歌作了别出心裁的设计,让自己想表达的诗意以一种灵动而创意的方式加以呈现,令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会心一笑。
比如有首诗叫《汤太咸了》:“汤太咸了,要淡点;汤太咸了,要淡点;汤太咸了,要淡点;汤太咸了,要淡点;汤太咸了,要淡点。”在编排的过程中,字体的颜色渐渐淡化,到了末尾,又突然加重强调。又比如有首诗写道:“列车飞驰。窗外,青山、绿树、老牛、农夫。窗里,我与时间共处。”其中,“青山、绿树、老牛、农夫”因为列车的飞驰,所以字迹被设计成模糊一片。类似这样有味觉感受、视觉移动、听觉体会、触觉碰知等具象又虚幻的场景,在他的诗歌里无处不在。朱赢椿这种钻到生活细节里的“通感”式设计,让人觉得似乎“轻易”,却又绝不寻常。
事实上,他这本书的“争议”颇大,读者的意见也趋向两极化。喜欢的人觉得这才是真正源于生活的、有趣味的设计;而嗤之以鼻的人则认为这样的设计很“小儿科”,谁都能做出这样的“创意”。这并不是一本“精装书”,它用的是廉价纸张,好像故意要“寒碜”给你看。诗歌的设计既用心,又随意,但漫不经心中又不乏大道小义。有业内人士指出,朱赢椿在《设计诗》里的手法并非什么独创,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比如在宋代,它叫“神智体”或“迷像诗”,大文豪坡也爱这么玩。至于在国外,类似这样的“设计诗”也不少,都是各有情趣。朱赢椿曾说,“做设计,做创意,我们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如果没有情感,只是当作生意来做,作品绝对不会到这样的地步。”因此,在《设计诗》里头你能看到他内心关怀的那个微距或仰望的世界,而那样的世界,埋头匆忙赶路的人是难以发现的。所以,朱赢椿会建议道:“一天找一个小时,或一周找一天,或一年里找一周,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和自己好好相处,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关爱。”
最后,还是以《设计诗》末尾的一首诗作结:“当你读完这几个字的时候,你的生命少了一秒;当你读完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生命少了10秒;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的生命少了好多秒。不惋惜,不懊恼。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未来。当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