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草原,当然避不开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流传千年,至今诵读仍让人觉得豪迈激荡,加上自汉朝,而起代代兴盛的边塞诗,草原广漠苍凉的印象。早已刻入人心。一方饮食源于一方水土,以洒脱豪迈为气质核心的草原自然不会生出如广粤早茶那般精致的细巧美食,但如果偶尔向往“大块吃肉、大碗好酒”的畅快饕餮,那下边应该有不少让人感兴趣的美食。
手把肉:蒙语为“布胡里得那”,因食用时以手把肉、用刀割食,所以称手把肉,是内蒙古地区广为流行的一道传统名菜,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也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等佳肴。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食用可祛暑解温。
手把羊肉汤鲜味美,肥嫩适口,在内蒙古地区是最受珍视的莱肴,有远方客人到来,他们必用此莱招待。在热情的牧民看来,不以手把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殷勤心意。而在旅人的心目中,到草原观光旅游,没有品尝手把肉就好像不能领略草原食俗风味。因此,去内蒙古草原的人没有不品尝手把肉的。
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羊)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而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烤全羊之所以名闻遐迩,除了因为选用的羊肉质好以外,关键在于它有一整套特殊的烤制方法。在羊的胸腔内放入各种佐料,四肢向上,羊背朝下,用铁链反吊起来,放入炉内烘烤。烤炉是特制专用的,以砖砌成,形成穹庐,先用一种叫“梭梭”的柴禾,将炉内烧红,撤去燃料,将全羊从烤炉的天窗口吊入,并关闭天窗和炉门,借用炉内高温,将羊肉炯至半熟,再打开炉门,由厨师用长柄勺,舀上梭梭柴的火块,对着羊身进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黄色为止。用这种慢火烤炙,能使羊腹中的佐料味逐渐渗透于羊肉之内,同时能使羊肉熟透。
烤好后,先出炉倒掉腹腔内的羊汤和佐料,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1米的大盘内,上桌后,由专人在客人面前将羊剖卸成小块,视来宾身份依次奉递。烤羊腔中倒出的羊汤,再加水调配,用小碗一端给客人。这也是吃烤羊肉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极佳饮料。这种烤羊肉,吃起来酥脆香嫩,肥而不腻,根本不同于别种方法做成的羊肉味道。品尝过这种烤全羊,齿颊久久留香,终生难忘。
炒米:有人说蒙古族的炒米是中国最早的方便食品,是不是“最早”,暂不追究,可由此引开的话题却是颇有意趣。蒙古语称炒米为“呼日森布达”,是草原牧民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蒙古人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炒米。有客人到家,好客的蒙古人总会佐着奶茶、奶皮、奶豆腐、黄油,在桌上摆上一碗黄橙橙的炒米。
炒米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汉朝时就有用煮、炒、碾等工序加工制作糜子的食用方法出现,到了宋末元初,蒙古族人民便开始广泛地食用炒米。
炒米的原料是糜米,要经过煮、炒、碾等工序制成。先将洗净、去掉杂质的糜米放入锅中煮沸,待破开米嘴后,马上出锅晾干再炒熟,炒锅中要加入干净的细沙和糜米混在一起。这样炒出的炒米发硬,有嚼头,是蒙古人喜欢的口感。没有破嘴就炒出的炒米,发软好咬,但没有什么嚼头,被当地人称作“汉人炒米”。最后,将炒好的糜米用石碾碾去皮,既可食用。
蒙古人食用炒米的方法可为变幻无穷,讲究和多种食物搭配。干嚼可做零食,泡入肉汤可当主食。总之,怎么吃仿佛都是信手拈来,全凭个人口味。
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将炒米泡进奶茶里,奶茶边喝边续,炒米渐渐泡软,待奶茶喝够,再吃光碗里的米和茶。如果再在茶里拌上奶皮、奶酪和黄油,香成甜酸,那种混合而奇妙的滋味非得亲口尝试才知道,也可在煮沸的肉汤里放进炒米,加点儿盐,和肉丁一起做成炒米粥,而牧民远行或放牧,炒米则是极好的干粮。无论干嚼还是拌着奶豆腐、奶皮吃,满口都是绵甜醇厚的滋味。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品味美食,其实有时更是感悟饮食背后的风土人情,有莺莺燕燕的软语吴侬,自然就有醉饮琵琶的边漠壮勇,手把全羊,醇香炒米,一个人一匹马一袋酒,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浪漫情怀只能留存于历史的影像中,但至少还有些美食,抚慰我们味蕾的同时,让我们永远记住草原的雄浑豪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翻塞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