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堂,越来越难听到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书声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语文学习是慢功夫,靠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积累和训练,这几乎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真理。但在这个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静下心来读书,对很多学生来讲似乎已经成了奢望。他们注重直观,欣赏戏说,偏好搞怪,崇尚叛逆和颠覆。二是为了追求进度,增加密度,师生埋头于琐屑枯燥的理性剖析,投身于无边无际的题海。可结果是高中毕业了,学生却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顺、写不通。
二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朗读教学很重要,在朗读教学的设计和训练中做了以下尝试:
1.明确标准,读出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地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必须把朗读的这些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按照标准进行朗读练习。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乃是第一要义。也就是要把朗读的自由还给学生。在教学时,教师应当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时间,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地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读写实际中得到提高。
譬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先让学生朗读重要段落,找出正面和侧面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注意其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这样就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
2.创设情境,读出情趣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感知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感知事物,为接下来的有感情朗读做好准备。
譬如,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激发朗读兴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或暗示。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形式,营造出氛围指导朗读。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3.把握关键,读出韵味
在教学中,单纯地强调以读悟情,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感悟,所谓的“情”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虚情假意”。“悟情”应与词语的品味、揣摩和训练有机结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的重点词句反复读读、想想、说说,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从而与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在朗读中可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迁移等思维活动,再现作品的感情,呈现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深刻领悟作家的态度、看法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出爱、恨、敬、憎的思想感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一旦产生,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便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染,从而实现了“陶养性灵,使之日渐于高尚”的目的。
以《命若琴弦》为例。读完全文后,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这样几句话:
“咱们不是叫化子,咱们有手艺。”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弦上……”
“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
“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
反复揣摩以上几句话,“咱们不是叫化子,咱们有手艺”——展示了卑微生命报有的尊严;“命就在这几根弦上”——点明了卑微生命存活的原动力;“七十岁了再疯还有什么意思”——喊出了卑微生命底线的崩溃;“命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揭示了卑微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样入手,学生会与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可比教师讲一百句一万句都有用得多。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名言,是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待、处理教材问题的一个深入浅出的说明,体现了叶圣陶先生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之所以学习课本知识,乃是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借语文教材中学到的“他山之石”发散开来,可以攻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给语文教材一个定位——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例子”,也给语文教学一个定位——语文教学要通过“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通过“例子”来形成能力的。
“旧书不厌百回读”,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与优秀的人物交谈,令人回味无穷;“熟读精思子自知”只有不断地进行朗读,我们才能深受感染,心灵震撼,精神振奋,使认识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