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零零八年六月中共中央提出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区明晰产权,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利的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问题,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伴随着社会化办林业发展,林农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多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用柴的减少,各地封山育林力度的增加,地表覆盖物明显增多,特别是皖南山区造林炼山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也因造林炼山不慎而引起山林火灾的现象屡屡发生,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同时也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为了安全炼山,现就本人在山区多年的造林炼山感受总结一下,供造林炼山工作中参考:
一、熟悉需炼山山场地理环境
首先要现场勘查好所需造林炼山山场的地理环境,熟悉山场的位置,行***区域:包括炼山山场所在的村、组以及与其相邻山场的行***区域,掌握相关行***区域内的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了解炼山山场的地形、地貌、面积及周边的环境(周边山场的树种,林分状况,地形地貌等)
二、做好炼山前的准备工作
炼山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炼山的成败:
首先炼山单位或个人要提交造林炼山申请到当地林业部门和***府审批后备案;炼山申请要注明山场位置,面积,所在村、组,然后到村民组,村签署意见后,报当地林业站,到所在乡镇***府审批后报县林业局(或防火办)备案。
其次是根据造林炼山山场的面积和周边相邻山场林分状况,确定和准备好造林炼山所需要的人数,即要保证造林炼山安全,又不造成人员多余,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又要确保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炼山,绝对要在天黑前完成炼山,一般山场面积在20亩内,要准备20人;炼山山场面积20亩到50亩的,要准备30人;炼山山场面积50亩到100亩,要准备40人;炼山山场面积100亩到200亩,要准备50人;200亩以上,炼山山场面积每增加100亩,要求增加10人;开设好防火道,根据炼山山场面积和相邻山场状况开设,一般5到20米宽,相邻山场林分越大、林木越高,防火道就要越宽。
第三是做好气象资料的收集工作,皖南山区的炼山时间一般是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到春节后两个月之间,一般春节前比春节后更安全,要求选择在阴天,无风的天气进行,当然最好能够选择在下午、晚上或次日要下雨的天气进行,要起早进行炼山,在选择好准备炼山的时间后,根据炼山面积安排好参加炼山的人员,准备好灭火工具(风力灭火机、水袋或农村农民常用的喷雾器、刀具等),并要求提前一天告知所在组、村、当地林业站和乡镇***府,同时还要告知相邻山场的林权所有人,最好能有以上中的人员参加,如果炼山山场面积较大,中午前不能结束,还要准备好炼山人员的中餐,准备好干粮和水。
三、造林炼山
参加炼山人员到齐后,点火前安排好参加炼山人员的具体任务,做好分工,保持通讯畅通,统一指挥,以上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点火炼山,点火时间应该是在天亮后越早越安全,因为早上气温低,火头会小,要从炼山山场的最上方开始点火,切忌放龙火(既是从下方开始点火往上烧),这样既不安全又烧不充分,然后向两边展开,保持延等高线平行向下燃烧,两边稍微提前(用点火控制),炼山人员由炼山山场的最上方向两边扩散,当上方烧完向下延伸时,人员也同时向下,但最上方仍要留2到3人看守,一是防止上方的火复燃过界,二是注意两边的火情;随着火向下燃烧,人员也同时向下,但每隔5到10 米留一人注意距离内的火情,确保整个炼山山场均在炼山人员的视线之内,直至炼山结束,整个山场炼山结束后,仍要留人看守山场,确信没有余火后,再全部撤出,报告所在村、林业站、乡镇***府和县防火办,炼山顺利结束。
其间如果不慎发生走火,不要紧张,应立即组织炼山人员统一指挥、集中扑救,充分发挥灭火机,水袋,等灭火工具的作用,如果感觉参加炼山的人员不能控制火情的情况下,要立即通知事先联系好的组、村和当地林业部门,请他们再组织人员前往山场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统一调动,要确保人身安全,相信这样,不会造成大的火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