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俊,上海人氏
1982年 第一次长时间旅行,去了青岛和崂山
1984年 上海―黄山―千岛湖―杭州―天目山―上海 20天
1987年 上海―广元―九寨沟―米亚罗―成都―峨嵋―成都―重庆―三峡―张家界―猛洞河―怀化―上海30天
1988年 上海―昆明―芒市―腾冲―瑞丽―保山―大理―丽江―虎跳峡―昆明―上海20天
1990年 上海―成都―拉萨―日喀则―青藏公路―西宁―上海 30天
1992年 上海―昆明―西双版纳―文山―老街―昆明―大理―腾冲―南坎―畹町―昆明―滇中最高峰―昆明 45天
1995年 上海―西安―黄陵―延安―壶口瀑布―西安―上海12天
1998年 成都―四姑娘山―海螺沟―泸沽湖―攀枝花―成都20天
2002年 唐蕃古道(西宁―黄河源―玉树―西昌―拉萨) 15天
2004年 西安―乌鲁木齐―喀纳斯―克拉马依―阿克苏―喀什―塔士库尔干―乌鲁木齐20天
1984年
现在一讲到玩户外的人,一定至少会联想到徒步啊、穿越啊、野营啊之类的。玩得高级一些的,上个5000米以上的雪山啦,还有什么极限漂流、探洞、滑翔伞等等。可二十多年以前,能独自出门来个长途自助游的话,已经属于“强驴”了。从1984年第一次自己计划暑期自助游开始,这么多年来,我几乎转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今,行万里路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手段,专业的装备和网上到处可以***的攻略。比起八十年代的自助游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记得我大学毕业那年,孤身一人走了大半个中国。也许可以窥探到我们那个年代的户外吧。1987年暑假,我大学毕业,在前几次的长途自助旅行中,从他人口中知道了还有九寨沟、张家界等非常漂亮的地方,故一直计划在毕业那年去走一回。第一步就是做计划,当时,资料非常少,能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很窄,找火车时刻表也要专门跑去火车站。出发前花了几个月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计划,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了几十页的资料,如:为了求证从广元到南坪县城不到二百公里的路,甚至都查阅到了三十年代的文献。可想而知,当时想做个攻略是多么困难。第二步就是筹钱,这也许是大部分驴友的通病,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我们那时就更是了,1987年毕业那年拿到的工资是每月68元,做好计划后发现大概需要300元。于是,只能加班加点地勤工俭学。当时我承包了系里团委的冲印部,帮同学们扩放照片,效益还不错,大半年的时间筹到了大部分经费。
毕业的第二天,我独自一人上了西去的火车,背包是家里用了好多年的旧包。水壶是不错的***用水壶,睡袋是肯定没有的,好在是夏天,带上一条床单,还带了把刀。根本没听说过头灯,将家里惟一的用两节一号电池的手电筒带上了。包里除钱外,最重要、最值钱的就是一台虎丘牌的135mm照相机,还带了10斤全国粮票,那时候,没有了粮票,什么吃的都买不到。
上海去成都的火车是下午开的,为省钱,我坐了40个小时去的广元。过南京长江大桥时已经是半夜,112座的绿皮车厢挤上了两百多人。行李架上、座位底下躺着的都是人,想走到车厢连接处去上厕所简直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少喝水,天很热,非常辛苦。坐到广元后,人都站快不稳了。站在广元嘉陵江的铁桥上猛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后,身体才感觉恢复了。当天赶到了白水江边的小镇过夜,几毛钱的住宿费加上当地人的热情大大冲淡了旅途的疲劳。然而,艰难的路程才刚开始。第二天一大早,我候在路边等去南坪的班车,等了很久,才来了一辆又破又旧的车,上车后就听说了糟糕的消息:文县去南坪的路断了,车只能到文县!虽然白水江、白龙江的风光旖旎,现代化的挖金船和原始方式站在河水中的淘金人在同一幅画面中,别有一番景象,但坏消息还是影响了情绪。到文县后得到第二个坏消息:当天已经没有车去南坪了。无聊地等到翌日中午,听说南坪有一辆车发过来,这里也决定发一辆车过去,在断路地方交换。那个年代通讯落后,等我们到断路点时,对面的车早就回去了。我只能步行,走了五六个小时才搭上一个农用拖拉机。这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徒步旅行。
短短200公里,花了三天才到九寨沟口。除了包车从成都走红原草原过来的人外,很少有搭车过来的人。10元的门票,吃住在沟里的藏寨中,一切回归自然,非常爽,也算是这几天辛苦的回报吧!
九寨之后又去了黄龙、红原草原。在成都休整几天后,爬了峨嵋山,一天上下,连续16个小时爬山,第二天腿都不能走路了。
回成都后,坐了一晚的夜车到了重庆,买了张五等散席的船票(五等散席就是发一条地席,在船甲板上随便睡),两天后到宜昌上船,倒两次火车到大庸(现在的张家界市)。对我旅途影响深远的一件事是在从大庸去桑植的路上。在张家界玩够后,原计划在大庸住一晚,第二天坐车去桑植县再转火车去猛洞河,但到汽车站一问,还有最后一班加班车没有开出,赶紧补加座上车。加座还是司机后面的最佳位置,运气真好!这样又能省下一晚的住宿费和半天时间。七想八想时长途车已经开出有个把钟点,突然,汽车抛锚了。往外一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天也开始变黑。在这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问题比较严重,看司机忙乎了半天也没有修好,坐在我身后不远的位置上有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起身过来问司机需不需要帮忙。司机不屑一顾地说不要,又很不礼貌地说了他几句,很不给面子。车上许多人开始下车活动腿脚,我和那个小伙子也下了车。半小时后,看看司机似乎已经没有办法了,乘客也开始不安起来。讲怪话的、自己想走到前面村里投宿的都有。这时,小伙子又上车问司机要不要帮忙,估计司机自己也没有其它好办法了,但还是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答应了让小伙子修车。我也跟着上了车,只见小伙子非常麻利地忙着,仅一根烟的功夫,就将车修好了。
小伙子没有多说什么就坐回座位,许多乘客只感到又能继续上路了。而此时,司机掏出香烟,非常真诚地递给他,说了声“谢谢”,脸上显出愧疚的神色。这事过去了许多年,可能连当事人也早已经忘了,也许只有我和司机才不会忘掉。我看到了整个过程,感触最深的是,自己有能力也要学会谦虚,像那个小伙子一样,一次两次地想去帮助别人,虽然人家开始并不领情。自己有些本事的也要懂得尊重别人,况且像司机这种本事不够的就更要明白山外有山。
游历过猛洞河后,也该回家了,前前后后,在外已经晃了一个多月。300元的费用逛了大半个中国,现在想想可真是便宜,可在那时也算是比较奢侈了,将近五个月的工资呢。重要的是让年纪尚轻的我增加了一些阅历和人生感悟。
如今
从学校毕业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早年的很多事已经记不太清楚,但每当和家人、朋友谈起当时每一次的出行时,那些走过的路、小地方的地名,总是历历在目。如果说,当年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那么,我性格的养成也大部分来自于那个时期。能吃苦、超强的毅力和体力,对我的职业生涯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今天我还在和年轻人一起走在户外,也有了自己的户外装备,但我还是很留恋八十年代走在路上的感觉。早期的户外旅行已经影响了我的前半生,而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依然执着地爱着可能已经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年轻的户外。我想,户外旅行应该也将继续伴随着我的下半生,给我带来更多更加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编辑按:直到现在,他还和年轻人一起走在户外,但却仍然很留恋八十年代走在路上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自游 游游荡荡老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