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族独弦琴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但其传承的方法与模式相对于当今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不免显得有些保守。而今新媒体在互联网道路的推广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传承方法与模式,插上新媒体传承的新翅膀,使独弦琴音乐的传承更具有时代性,更受现代年轻传承者的喜爱,从而推动京族独弦琴跨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让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广泛在国内外传播与流行。
关键词:新媒体 互联网 京族独弦琴 现代传承
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是京族人民近500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晶,同时还是京族人民目前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互联网+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文化变迁非常剧烈。我们在秉承“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原则下,如何充分利用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媒体为介质,快速的传播与传承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京族现存的独弦琴音乐文化,加快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形成新的传承模式,促进京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传承任务和实践课题。
一、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特点
广西东兴的京族,是这中国唯一的一个的滨海少数民族,人口数量3万左右,现在,京族人民基居住在被称为“京族三岛”的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万尾、巫头、山心3座比较小的海岛上。“京族三岛”地理位置是在中国和越南的边境区域,其独弦琴文化具备中国、越南两个国家的基本特点。其中,中国的民族调试广泛应用在京族独弦琴音乐中。独弦琴特有的音色和京族传统民歌的音调不尽相同,因而独弦琴在伴奏京族传统民歌时与其相互融合,极具京族民族音乐特征。曲调也如同大海的微浪一般起伏有序,甚至有些情歌与大海有关联。
(一)京族
京族,也称为越族,在越南,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他们国家总人口的五分之四以上,所以也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在我们中国,京族是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相对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将这个少数民族定名为京族,在越南***,也使用“京族”这一名称来区别于其它民族。
从京族人民接连不断的从越南的涂山等地迁徙进入中国至今,已有500多年之久了。那时京族人民迁来“京族三岛”时,此处还是人烟稀少的荒岛。他们与中国当地民族友好往来,安家立业,携手开垦“京族三岛”。
(二)独弦琴
提起独弦琴,也许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那么什么是独弦琴呢?独弦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简单的说,独弦琴就是一根弦的琴,在越南和京族人民居住地区又称为独弦匏琴或一弦琴,京语称之为“睹演旦匏”。一直以来,独弦琴基本包含了用木做的和用竹子做的这两种,主要由琴体、摇杆、弦轴及挑棒四个组件构成,全长大约1米。竹制材料,均已直径为12厘米的毛竹作为琴体,面微拱。弦轴一般是木头做的,贯穿了整个琴身,从琴尾侧面开始,插入到琴体中;琴身上的摇杆,大多采用长约40厘米的竹子或牛角这些材料制成,竖插在琴身顶部,摇杆上装着一个葫芦状的扩音器,从而扩大琴的音量;从弦轴到摇杆会有一根约90厘米弦长的丝弦或金属弦作为主弦。其中,弦的音域范围以C大调为主两个八度以内;挑棒竹制的,也有类似于古筝的指甲;琴身拨弦处的那一端和其他地方相比稍尖一些。
二、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传承现状
自从京族先民们从越南迁徙到“京族三岛”已有五百多年,说明了独弦琴的传承至今也有五百年之久。但是基本是依靠课堂教育、歌唱和传统节日以及劳动过程中代代相传,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有过多的创新。当然,近年来,已经出现许多以京族音乐文化为主题的京族艺术家和内地艺术家的创作作品。如《摈榔树下摇网床》;《故乡的独弦琴》主题曲《黄金海滩亲和力》;京族民歌《过桥风吹》等。同时,以京族民歌曲调创作的作品《我爱京岛》被纳入了广西高中音乐欣赏教材。
目前,京族独弦琴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校、有关于京族独弦琴的学术文献、民间教学。
(一)东兴京族学校
1952年,国家***府在万尾建立了万尾小学,经过50多个春秋,于2003年与东兴市京族中学合并,组成了现在的东兴京族学校。学校经过了近几年的改革发展 ,陆续开设了京族语言教学课、开办了独弦琴兴趣班,努力塑造独具京族本民族特色的品牌学校,逐渐成为了京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的根基地,成为了京族人民对外发扬独弦琴音乐文化的窗口。
(二)京族独弦琴学术文献
这几年来,得益于独弦琴特有的外型与音色,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京族三岛研究京族独弦琴,发表了许多有关于京族独弦琴的优秀文章,如:作者黄志豪于2009年7月18日发表在《中国音乐》的一篇文章《民间乐器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谈京族独弦琴的“活态传承”》;作者孙杰远、苑良辰于2009年7月25日发表于《当代教育与文化》的《京族独弦琴文化及教育意义》;作者楚卓于2011年7月18日发表于《中国音乐》的《论跨境民族乐器独弦琴文化的“和而不同”》等等,这些优秀的学术研究文献对于京族独弦琴的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在2013年6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由陈坤鹏编著的《广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京族独弦琴艺术》。
三、新媒体视野中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现代传承
每一次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或许依靠新媒体传播与传承将迅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无数民族音乐研究者、爱好者在新媒体中进行音乐文化交流与分享乐而忘返、各得其所。现代的音乐文化其实是一面镜子,从里面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现实样貌,音乐文化本身就是对实际生活的一种反应。让音乐文化在新媒体中当作一种载体来传播与传承,它有增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总的来说,现阶段的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传承就得用专业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词语、音响等元素组成一种表达手段,通过新媒体的途径来展现在众人面前。
(一)京族独弦琴“互联网+教育”的传承新模式
“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形式是目前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小看“互联网+教育”对京族独弦琴传播与传承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可以重新再生一个新的传承模式。当然,我们不能因“互联网+”的快捷而抛弃“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形式,而是将二者相互融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来更快的传播和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
北不分日夜都可以学习他们想要的知识。所以知识获取的效率提高了,那么获取成本也就会降低,这会为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现代传承打下稳固的地基。这样的形式也许能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学习频率,达到传播与传承的效果。
“互联网+教育”连合最好的例子,就是吉他教学与尤克里里教学。通过先进的摄影摄像设备将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录制成映像视频,采用互联网技术迅速将视频传播出去,吉他、尤克里里学习者及爱好者无时无刻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学习,打破了原来线下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学形式,成千上万的人可同时***学习。
“互联网+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原来现有的教育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和优秀教育资源整合,让教育资源更加优质,一方面是提高教育资源的价值和使用率,把教师原来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服务几十名的学生数量扩大到能服务上千甚至上万名。另一方面,互联网连接的所有功能在不同的时间内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研究者对京族独弦琴的研究,这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研究,加快提升京族独弦琴的研究水平。
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因为传统教育本身的封闭性,造成了自我能力偏低的结果。而“互联网+”刚好能解决教育的封闭性,让传统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独弦琴教育形式在互联网上“跨时间、跨区域”的教学,形成“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传统形式与“互联网+教育”的形式的有机结合,这样就加快了独弦琴教学的进化。每个人都成为了教育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这种以新型教育生态作为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现代传承的创新模式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符合时代的追求。
(二)新媒体对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传播通俗性是新媒体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势,所以通过新媒体视野很容易就能解决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问题。所以,使用新媒体将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通俗化、简单化表达就是其传播和传承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最大的优势。因此,这对于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新媒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新媒体属于大众媒体,新媒体将京族独弦琴音在流行的话语中初步解释,并散布在广阔的网络平台。那么,就有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京族独弦琴的关注从而引发讨论,一瞬间就成功构建了对独弦琴音乐文化有利的推广环境。
其次,新媒体传播与传承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优势在于不单单可以引发关注,同时还能够继续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传播价值链,从表层学习与传播转入深层学习与传播。新媒体是最好的一个人气聚集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跨越时空、低成本的实时接触特性。因此,引起大家的眷注以后,通过互联网把一群对京族独弦琴感兴趣的人汇集在一起,形成虚拟社区,共同探讨独弦琴、深入研究。
再次,表现形式多样化。新媒体包含了文本、***像、音频、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将物质视觉化、形象化,这就为独弦琴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基本是抽象,如果可以利用新媒体中的互联网简单的优势手法将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描述,肯定可以提高京族独弦琴传播的成效,达到传承京族独弦琴的目的。
最后,信息资源获得容易化。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信息资源在互联网是很容易就能获得,这为京族独弦琴的传承打开了一条的星光大道。这也大大的将所有关于京族独弦琴的信息资料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让对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研究者随时随地都能查找到相关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的资源。不需和以前那样到地方采风拜访名师,在空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京族独弦琴。
四、结语
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在2015年***提出“互联网+”概念,瞬间成为是最热门的话题。现在很多行业都已经纷纷转型,如“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超”等等,我们应该顺应潮流,将京族独弦琴传承承载于新媒体中,形成“互联网+教育”的现代传承模式,扩大京族独弦琴的传播面,让独弦琴更具时代性,进而使京族独弦琴音乐文化在现代更好的保护和更快的传播,更精细的传承和更广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宁.浅析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J].今传媒,2015,(08).
[2]胡含之,宋魏.新媒体视野下的音乐文化分析研究[J].中国报业,2013,(11).
[3]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J].光明日报,2015-06-09.
[4]孙杰远,苑良辰.京族独弦琴文化及教育意义[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7).
[5]叶峰.新时期京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时空,2015,(07).
(作者简介:赵海生,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3级音乐表演(演唱专业),原东盟艺术系歌舞表演专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媒体视野下传统京族独弦琴之现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