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体篇1
摘 要:只有当学生能够辨析文体,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从而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近来,人们对文章体裁意识逐渐淡化,文章的体裁意识逐渐被人们冷漠,近几年,这在高考的和大学的英语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势必影响到大、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意识和作文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加强英语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文体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写作 文体意识 强化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虽然外语教学一直提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相对其它技能的培养来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投入仍然相对不足。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英语作文教学的状况更令人担忧。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导向问题,即:人们对作文体裁意识的逐渐淡化,文章体裁的教学逐渐被人们冷漠,近几年,这在高考和大学的英语作文中有所体现。这势必影响到大、中学生的英语作文意识和作文质量。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加强英语文体意识的教育很有必要。本文提倡强化英语写作文体意识,并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文体的培养。
二、写作文体的强化
1.文体意识的强化
(1)文章体裁***式的强化。由于其深层的原型理论的原理,***式理论现已被人们广泛运用,用以指导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原型被认为是某一类或一组典型的人或物。人们心中的许多心理概念实际上都是原型,即用典型的实例来定义某一个概念。例如:鸟的原型更像体形较小并且能飞的一类鸟,而不是诸如鸵鸟之类的大鸟,更不是在天上的飞机。在如此原型的基础上,人们的心中有了固定的***式,其学习便得到拓展和延伸。就文章体裁来说,掌握了某一种体裁的“原型”,无疑能节省作者在此方面的注意力资源,专注于其文章的实际创作。一般来说,英语作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从应用的角度看,更能分出便条、通知、报告、各种书信等种类繁多的英语应用文体。给学生讲授各种文章体裁的“原型”,使其能通晓相关的话题创作,无疑是英语写作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让学生做到所谓的“成竹在胸”,就是要让其在某一体裁的原型***式的驱动下,迅速表征出其恰当的心理构思。所以,对各类体裁进行讲授,强化体裁意识,是获取体裁知识,建立体裁***式的最直接手段。
(2)通过阅读强化体裁意识。阅读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各种文章体裁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强制性培养。通过如此强化,好的阅读习惯可从无到有,到进一步巩固,最后形成随意的、自愿的阅读。第二,在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阅读习惯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即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提供支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获得***的阅读能力,最终养成自愿的阅读习惯。第三,要引导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使阅读材料尽量丰富、多样,即“多而杂”。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某一类体裁的文章,更钟情于某一作家或作者的作品,因“此举”使其感到“舒服”或“轻松”,而对其它体裁类型的文章有较强的排斥心理,这对其文章体裁的心理构建和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合理引导,才能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各种文体的目的。第四,鼓励学生对阅读的文章体裁进行总结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类似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读而不思”和“思而不写”,都不能促成认识的深入,达不到使体裁思维内化的结果。
2.写作的文体强化训练
(1)运用过程写作法进行强化训练。过程写作法是相对成果写作法而言的。过程写作法就是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过程: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的依据不仅是学生最后作品的质量,还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完成的步骤及其过程的完成质量。这些步骤是:写前阶段(头脑风暴等)草稿段落结构调整、选词、句子的增删等检查拼写、语法等整理、发表、上交。为什么要鼓励运用过程写作法对文章体裁进行强化训练呢?这是因为,程序性的知识或过程性的知识容易被人们记住。按照动机理论,学习目的对学生的动机行为有影响。学习目的分为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过程写作法由于“忽略”了最终的作品质量,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的各个步骤。伴随着每个学习步骤的完成,是学生的喜悦和相当的成就感。成就意味着更大的动力和鼓励。成就动机与学生的英语成绩存在正相关。因此,过程写作法暂时回避了成果写作法中对语法、句型、标点、拼写、组织等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过程里体验各种体裁的写作。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接受的,因为在极为被动的课堂状态下,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相当低下。当下正在提倡“Teach me, I know.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learn.”,原因就在于学生从参与和体验中得到involved,其学习热情被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心理学习资源,学习效果因而倍增。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的写作教学,代之以“参与式”的过程写作教学,是使英语文章体裁“深入人心”的很好方式。
(2)运用写作测试进行强化。调研表明,无论授课质量多么精彩,讲授内容如何丰富,没有测试的强化,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相对于词汇、语法、句型、拼写等比较具体的知识,文章体裁知识是比较抽象而不易于被理解的,对其掌握亦显得更加困难。通常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对各种文章体裁烂熟于心,但在实际写作时,尤其是在写作考试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常发挥。析之缘由,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心理的焦虑过重,因为平时写作测试训练不多,容易造成测试紧张。其次,是对写作题型的不适应,对作文命题理解有误,导致写作方向不准确。再就是,缺乏临场的应变能力:周围突发的各种细微的事件或变化都可能使其写作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各种原有的文体“***式”猛然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对此的解决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多次写作测试,以获得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获得在紧急情况和陌生环境下的写作考试“免***力”。由此可见,在进行文体写作教学时,只有对学生写作考试的适应性进行强化,并且做到持久性和延续性,方能使抽象的英语文章体裁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得到及时、恰当的运用。
三、结束语
要写好英语文章,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属性。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文体属性,即其“体”,才能明了文章的“义”,才能运用恰当的手法对有关的命题或题材进行表征。不加强对学生的文体教学,其写作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一言以蔽之,只有识其体,才能知其义,进而晓其用,最后得其法。“体、义、用、法”实为一体,在阅读时如此,在英语写作时更是这样。
参考文献:
[1]郭奕勤:《介绍阅读的效力》,《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2]张国荣:《“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Tompkins, Gail E.Teaching Writing[M].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2000.
[4]秦晓晴等:《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5]郝 玫:《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6]周 胜等:《测试与紧张》,《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覃建巧: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写作文体篇2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文体要求”方面的改革力度是很大的,明确地规定了对文章体裁的新要求,“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等字眼频频出现。这充分地体现了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写作热情,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关注学生言语生命发展的目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把“文体不限”“文体自选”误认为“淡化文体”“不要文体”,这些观念造成高中生写作的文体意识大量缺失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文体教育,忽视对文体意识的培养,文体意识自然也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培养文体意识就是要进行个性化的文体***式的认知建构。
一、写作文体意识的概念
写作文体意识是通过所谓的“文体***式”在写作主体头脑中的重构,它随着主体实践的丰富而动态地发展着、变动着,潜在地影响着主体的写作行为,贯穿于写作行为的全过程,并在写作过程中自觉地对文章信息加以取舍、加工、改造等。
二、文体意识在写作和写作教学中的功能
写作的整个过程是写作主体在文体意识的支配下进行材料的摄取,词汇、句法、修辞的选取,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确定。有了这种文体感受力,我们才能抓住其中对该文体有用的东西,摒弃无用的东西。这些都是凭借文体意识来判断,文体意识明确,就可以很清楚地把该文体要写的东西写得很到位。优秀的作者往往得益于这种不同寻常的、敏锐的文体意识,所以写作行为与文体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三、高中生文体意识培养的实践构想
1.分阶段培养高中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以往,高中写作教学主要根据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规律进行训练,高一以记叙文训练为主,高二以议论文训练为主,高三搞一些文体综合训练,遵循思维规律,系统地进行章法体式的训练。因此,学生作文沿袭套路,仿范文甚至窜改“优秀作文”,这势必影响写作教学的发展,写作能力不能提高也是自然之事了。
在此之上,我们试着按年级来划分写作教学的阶段,同时可把高一年级作为第一个阶段,定为写作教学的“收”,把高二年级作为第二个阶段,暂定为写作教学“收”与“放”的过度,把高三年级作为第三个阶段,界定为写作教学的“放”,以此分阶段阶梯式地建构写作的文体***式,逐步培养高中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2.阅读教学的迁移,培养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
(1)从宏观层面来培养高中生多样化的文体意识
①通过课文的比较,培养基础的文体意识
比较是一种有效的迁移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善于比较,优劣显现,从中可获得效益。有时进行同类型的比较,有时进行对照的比较,有时进行全篇的比较,有时突出某一点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各种文体的理解,增强高中生的文体意识。
②通过文体沟通的训练,进行文体间的转换学习
言语的表达可以通过文体沟通训练的方式,建立不同文体之间的联系。把文章的言语按照教学需要进行某种改动,把抒情为主改成记叙为主,把议论为主改成叙述为主,把说明为主改成议论为主等等,学生就可以根据文体之间的转化形成互动,从而达到各种文体的触类旁通,更好地灵活运用。比如:抒情文转化为记叙文,散文《故都的秋》就可以把它转化为“以秋天的故事”为题的记叙文。
(2)从微观层面来培养高中生多样化的文体意识
①对课文的“空白”进行填补,形成多样化的文体意识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怀疑、发现、寻找教材所提供的“空白”,学生由“空白”展开丰富的想象,再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文体***式,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加以表述。
②对文章思想及作者的观点进行思考,构建自己的文体意识
解读一篇文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有些文本在记叙或议论过程中一般总会出现作者的观点,某些观点不时会促发读者自己的想法,萌发出言语的欲望。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谈谈个人的看法,如果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就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你对作者的观点持有疑义,就说出你的看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写一篇较短的评论性文章。
(3)在读写双赢中培养高中生的文体意识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讲出散文、诗歌、小说的特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禀性把文章写出特色来,收获读写双赢的成果。下面我们就以高中课本人教版的散文、诗歌、小说为例,通过分析它们的文体特色来培养高中生的写作文体意识,最终达成读写双赢的目的。
①散文具有较大的自由性与包容性,但是这种自由性与包容性不是漫无边界的,而是离不开情感的线索,割舍不掉情绪的流露
散文教学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式就是这个“神”,是散文写作中的某种情趣与理趣。如《故都的秋》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全文围绕着北国之秋特有的“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这就是整篇课文的“神”或者“情趣”。上课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对散文的***式有所领悟,然后让他们把所学到的这种***式运用到散文写作中,就可以促进学生大脑中散文***式的形成,把胸中之散文***式化成笔下之散文。
②诗歌教学更强调情景交融,将景物与想象融合在一起构成意象,到达人与物之间的对应交流
诗歌的***式则是情景交融和心物感应,讲究语言精练,意象新颖,音韵和谐,结构跳跃,表情达意。如《再别康桥》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上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特别是语言的锤炼。接着,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某种意象,围绕着这个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反复打磨自己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诗歌创作。
③小说的***式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因果关系、环境的典型性三者之间的相互交融
比如:《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挣扎与反抗的情节推动着小说发展,将人物性格与特定的环境交织在一起。在课堂上,教师先教会学生抓住小说的特点,特别是情节这个细节,因为小说要使情节生动,就需有真实而典型的细节,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情节生动感人的小说来。
总之,阅读的文体意识与写作的文体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但略有不同。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
写作文体篇3
摘 要:在日趋激烈的高考形势下,语文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而作文也成为重中之重。而写好文章之初,便是要先让学生明确作文的文体意识,继而才能写出符合高考需要的高分文章。
关键词:考试说明;文体意识;记叙;议论;技巧训练
当人们把高考提升到决定学生命运的高度时,高考的硝烟已日渐浓密。而作文训练是目前高中生比较头痛的大难题。而高考作文的文体训练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呢?笔者就近些年的课堂训练来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把握考试说明,明确两类文体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要求高中生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文体。而在日常考核中,学生拟写最多的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所以,在学生的文体训练中,我就重要训练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1.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一般地,记叙文分为写人、叙事和状物三种,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清楚地明确记叙文的根本用途和本质特点,那就是它的故事性!有了故事性,才有记叙文的本质,所以抓住了文章的故事性,就抓住了记叙文的本质。
2.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也有三要素,就是论点、论据、论证。而其中论点又包括中心论点和几个分论点,论据需要典型又新颖,论证方法也必须多样化,如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其余还有比喻论证、排比论证、举例论证等。
二、立足文体特征,进行有效训练
学生写作仅仅给他们概念是不行的,还需随同进行写作训练。而进行写作训练更需要教师有序的安排。笔者认为,学生作文的体系性、序列化非常重要。平时应该抓概貌、重文体,进行整体训练。
1.记叙文训练
(1)记叙文要重情节
记叙文要重文体,就要把握文章的故事性,就必须在文章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特别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要想把文章写精彩,就必须把文章中事情的经过写精彩!
(2)记叙文要重亮点
记叙文要重亮点的点染,要求学生重视对细节的处理。很多学生的记叙文情节单一,只能胡乱增加干巴巴的空抒情、空议论来凑字数,而沦入四类文及以下也就不足为奇了。记叙文其次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记叙文要重生活
学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作文呢?除了以上两条外,还必须有坚实的生活作后盾。除了“看”社会,“看”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身心投入。也就是说,应该亲身体验,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件中感悟到一个关于生活的大道理。
(4)记叙文要重细节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一句精辟的论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如何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写好呢?这就要教师平时多做细节描写的训练。
2.议论文训练
(1)议论文要重结构布局
中心论点怎么提出?分论点该怎么设立?论证与论据该怎么有效结合?各项论证方法又该如何有效运用?在谋篇布局中,议论文要求以立论鲜明,论证严密的章法去突出中心论点。
(2)议论文要重论证
议论文首先要加强几种常见论证方法的实践运用,例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排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如,采用事例论证时,就要告诫学生,只能简引事例。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论证。也可采用排比论证的方法,这样既丰富了论据,又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并且论点的提出也有技巧:①迅速及时。或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或者借助于最为简短的材料(名言、故事等)。②论点的表述要简明。从正面表述,少用否定句。
三、重视技巧运用,凸显文体特征
特定的文体往往有与其相匹配的、特定的表达技巧或表现手
法,比如记叙文有个讲究:叙事贵曲,因而常常采用悬念法、抑扬法、一波三折法、伏笔法等,又更要注重细节描写。而议论文呢?总离不开一定的论证方法,如,因果分析法、并列分析法、层进分析法等。“文似看山不喜平”。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着眼学生长远的发展,让学生把握文体意识,学会写一篇像模像样的符合文体要求的作文,这样,就是缺少语言润色、缺少深沉的感情,但基础该有的分数早就把握在手中了。学生只有在把握文体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升格训练,作文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注: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研课题“高中作文训练系列化的实践和研究”和部级课题《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育中的实践与
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