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

摘 要:多环芳烃(PAH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它存在的广泛性及其致癌性,EPA规定16种多环芳烃为优先污染物。对多环芳烃来源、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其致癌性做了一个综述,并着重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行为做了介绍,包括土壤中PAHs的吸附、迁移转化和降解等。

关键词:多环芳烃;吸附;降解

中***分类号:X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01-03

1 引 言

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化合物。根据苯环的连接方式分为联苯类、多苯代脂肪烃和稠环芳香烃三类。多环芳烃是一类惰性较强的碳氢化合物,由

于这种较强的惰性致使它们比较稳定,能广泛地存在于环境、水和土壤中。许多国家都将一系列多环芳烃列入优先监测污染物中[1],美国环保局规定16种多环芳烃为优先污染物[2],我国第一批68种优先控制污染物也将7种多环芳烃列入其中。除了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主要还有以下几种:茚、苯并[J]荧蒽、、苯并[e]芘、3-甲基胆蒽、苯并[qhi]芘、苯并[g]屈、二苯并[a,c]蒽、二苯并[a,h]蒽、晕苯、二苯并[a,l] 芘、二苯并[a,i]芘等。某些多环芳烃(如苯并[a]芘)属于最强的致癌物质。目前己对2000多种化合物做了致癌试验,发现有致癌作用的有500余种,其中200余种系芳香烃类。在这些致癌物中多环芳烃是最重要的一类。多环芳烃在环境中虽是微量的,但分布很广,人们能够通过大气、水、食物等摄取,是人类癌症的重要起因。因此,了解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形成机理和污染状况,并进一步研究其污染的控制与修复问题对当前全球性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 多环芳烃概述

2.1 多环芳烃分类

多环芳烃按其物化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2~3个苯环的低分子量的多环芳烃,如萘、苊、菲和蒽等。这些化合物易挥发,对生物有一定毒性。第二类是带有4~7个苯环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如芘、荧蒽、苯并[a]花等,这些化合物沸点高,不易挥发,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由于多环芳烃的不同物化性质,决定了其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

2.2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

多环芳烃的形成[3]可分为人为和天然两种,前者是污染的重要来源。人为源主要来自于燃料燃烧,天然源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生物合成及火山爆发。

多环芳烃最早是在高沸点的煤焦油中发现的[4]。后来证实煤、石油、木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烟草和许多碳氢化合物在不完成燃烧时都能生成多环芳烃。当温度在650~900℃、氧气不足而未能深度氧化时,最易生成多环芳烃。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其生成量同燃烧设备和燃烧温度等因素有关。多环芳烃多存在于焦化、煤气、煤油等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和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以及采暖锅炉和家庭炉灶排气中。多环芳烃还存在于熏制的食物。

多环芳烃不易溶于水,极易附着在固体颗粒上,所以一般来说,大气、土壤中的大多数多环芳烃处于吸附态。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分布很广,多环芳烃在各种环境物中的分布如表2表示[5,6]。从表可以看到,基本上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都发现了PAHs。因排废气、废水及废物倾倒,多环芳烃对水、大气及土壤产生直接污染。吸附在烟气微粒上的多环芳烃随气流传向周围及更远处,又随降尘、降雨及降雪进入水体及土壤,而土壤及地面多环芳烃通过扬尘再次进入大气,通过呼吸及食物链进入动物体产生毒害。

2.3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

一些学者针对多环芳烃的化学结构和致癌性从不同角度作了不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环以下、七环以上的芳烃母体不致癌,有致癌性的是四到六环母体的一部分。对某一单独的特殊PAHs或化合物,它的致癌性依赖于结构特性,包括分子的形状、大小、厚度、位阻因素等都有影响。

多环芳烃中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如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等。长期接触这类物质可能诱发皮肤癌、阴囊癌、肺癌等。1775年,英国人发现烟囱清扫工人多阴囊癌;1882年,又有人发现从事煤焦油和沥青作业的工人多患皮肤癌。

目前对环境中的PAHs致癌性的全面研究还比较少,但对苯并[a]芘研究的较多。自从1933年J.W.库克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并[a]芘以来,各国相继用9种动物进行实验研究。不论是单独用苯并[a]芘或与SO2等物质联用,采用注射、吸入等多种途径给动物染毒,结果均得到诱发肺癌呈阳性。而且,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也说明焦炉工人的肺癌发病率高,平均潜伏期为21年。

从煤焦油中提取的多环芳烃中有十多种对动物有致癌性,其中以苯并花的致癌性最强。目前,来自石油的煤油、沥青、焦油类物质己被国际癌研究机构列入对人致癌的化学物质之中。聚集多环芳烃的颗粒污染物能同大气中的臭氧、氮氧化物等相互作用而形成二次污染物。近年来,遗传毒理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些二次污染物有直接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3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行为

3.1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吸附解析

吸附和解吸行为在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归趋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多环芳烃的吸附和解吸程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在环境中的移动性、挥发性、生物降解率及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因此,研究多环芳烃在土壤系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是有机污染物环境归宿研究的关键课题,对于了解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或底泥中的吸附主要存在两种机理:一是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有机质中的分配作用(partition),即在含水介质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溶解作用,类似于化学中的相似相溶原理,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污染物的溶解度相关,附着物和吸着质之间没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因而放出的吸附热较小;二是土壤矿物质的表面吸附作用((adsorption),其作用力是各种化学键力,如氢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及成建作用的结果,其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的,并存在竞争吸附,同时在吸附过程中往往要放出大量的热,来补偿反应中熵的损失。PAHs在土壤中的吸附存在两个不同的过程[7]:“快”和“慢”。最初的快过程是PAHs快速到达土壤的疏水表面吸附;接着PAHs迁移到土壤基体中不易到达的部分,这一“慢”过程持续时间很长,一直到土壤有机质的吸附能力耗尽并达到平衡为止,而且这部分的PAH。很难被生物降解和利用。由此可见,PAHs在土壤和土壤水间的分配程度是由PAHs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如PAHs的水溶度、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有机碳的含量,pH和温度等。

3.2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

土壤中 PAHs 的降解因素有两类[8]: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PAHs 的水解、氧化分解和光解等。非生物因素对2~3环PAHs的降解具有潜在意义,对 3 环以上的 PAHs 的降解作用微弱。生物因素主要是动植物、细菌和真菌对PAH的降解。环境中能以低分子的PAHs作为唯一碳源的细菌有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莫拉氏菌属、弧菌属和解环菌属等。但对4个苯环以上的PAHs则基本上不能降解。关于PAHs的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很多。

3.2.1 植物对多环芳烃的吸收代谢

土壤中PAHs的去除主要通过植物累积和生物降解。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对植物吸收代谢PAHs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环境中存在的PAH,进行广泛的监测,并对其在环境中分布进行评述。这一方面是由于监测结果表明生长在城市大路两旁和炼抽厂附近土壤中的植物茎、叶和根中含有比正常值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PAHs,这些PAHs很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植物对PAHs的吸收代谢为它的去除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关于PAHs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报道很多。特别是苯并芘,因其强致癌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受到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密切注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出很多重要结论[9](1)水稻根系吸收土攘中苯并花后,很难将苯并转移到地上部分,其中少量能转移的在转移过程中也大都被代谢为其它产物;(2)土壤一植物系统对苯并芘的吸收程度与苯并芘和土壤颗粒的吸附程度有关;(3)苯并花在水稻体内的分配次序为:根系>茎叶>皮壳>籽实。

有些研究发现植物组织中所含的PAHs浓度与土壤中PAHs的含量有关,但也有研究认为并不存在这种关系。因为PAHs为亲脂性有机污染物,强烈地吸附在土坡中的有机质上而很难进人植物组织中。PAHs可以分配到植物根或土壤颗粒中,但不会进人植物根的内部和木质部。因为植物体内的运输以水为基础,而PAHs为难溶有机化合物。PAHs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途径主要是从空气进人叶表面,但其从植物叶的外部进人植物叶内部的过程是缓慢的,并且很少通过韧质部进行传输。因此,PAHs很难经由植物根吸收,进而迁移和转化到植物的内部组织中。

3.2.2 微生物对多环芳烃降解

尽管PAHs可以通过化学氧化、光解及挥发而被去除,但微生物降解依然是影响PAHs在环境中存留的主要过程。

目前已知含有氧化PAHs(从苯并花到菲)的酶的微生物很多,而且这项措施近年来也用于污染土壤的生物恢复。各国科学家分离出许多降解PAHs的纯菌或混合菌。采用从杂酚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的以菲为唯一C源和能源的假单胞菌属润菌( Pseudomonas stulxeri P-16和P. saccharop}ila P-15)进行二环和三环PAHs的竞争代谢实验。结果表明,萘、1-甲基萘和2一甲基萘都可以作为这两种细菌生长基质,而芴只指协同代谢;另外,细菌在以一种芳香烃为生长介质时是可从同时转化其它的芳香烃化合物,而这种复合PAHs的转化是由细菌细胞酶系统来完成的;同时混合细菌在吸收、转化和代谢PAHs时也存在竞争。但由于PAHs的疏水性使得PAHs的生物降解缓慢,因此,人们开始希望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对PAHs的增溶作用来增加其生物有效性。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介质表面和界面张力、提高PAHs在水相中的溶解度,促进PAHs从固相转移到水相,促进其生物利用。

3.3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在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行为,其中一部分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一部分通过挥发等途径进入其它相中;还有一部分会长期存在于土壤环境中,进而对环境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研究在国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被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控制,所以,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模型来预测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是很有必要的。多环芳烃大多数为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在ug/L~mg/L范围内,但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PAHs在有机相与水相之间分配系数很大,可用辛醇一水分配系数Kow,来表示,一般在103~105范围之内。PAHs具有生物难降解性,进入自然界之后,难以通过生物降解消除而形成长期积累,进而在自然界中重新分布,水体、土壤、水下底质等是其主要归宿。目前,环境中多环芳烃最彻底的处理方法是生物修复,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生物,通过工程措施为生物生长与繁殖提供必要的条件,将土壤及地下水或海洋中危险污染物从现场加速去除或降解。研究表明,水相中的污染物能被微生物直接降解,而固相中的污染物则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薛强[10]等综合考虑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条件,建立了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非平衡动力学模型,其模型中将包含反映有机污染物非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与固相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环境行为,并采用***算符方法给出了数学模型的有限格式,定量研究模型参数对有机污染物的迁移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土壤环境中质量评价及污染预测、预报与防治提供科学的根据与途径。

3 结 语

土壤中难溶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去除,特别是PAHs生物去除是全球环境工作者的共同难题。 PAHs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很低的溶解度限制了它被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但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的PAHs很容易通过沉降作用经由植物的茎叶进人植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另外,人类还会通过呼吸作用吸收PAHs,并在人类体内累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因此,详细了解PAHs在土壤中的行为及其生物去除的途径和机理,了解影响PAHs生物去除的各种因素,为PAHs生物去除提供较详尽的理论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Callahan M A, Slimakc M W, Gabelc N W, May L P, Freed J R, Jennings P, Durfee R L,Whitmore F C, Maestri B, Mabey W R, Holt B R, Gould C. Water-related environmental fate of 129 priority pollutants.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ashington, DC. 1979. EPA-440/4-79-029.

[2] Miton L L.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M].Academic press.INC, 1981:17~40.

[3] 吴鑫,杨红.可溶性有机物对土壤中主要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3(1):81~85.

[4] 李萍.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和转化[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7(9)4:38~39.

[5] Freeman D J, and Cattell F C R. Woodburning as a source of atmospheric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J]. Environ Sci Technol, 1990,24:1581~1585.

[6] Benner, Bruce A, Nelson P Bryner, Stephen A Wise, George W Mulholland, Robert C Lao, and Mervin F Finga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combustion of crude oil on water[J].Environ Sci Technol,1990,24(9):1418~1438.

[7] 高学昆,姜霞,区自清.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行为[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4:501~504.

[8] 占新华,周立祥.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环境行为[J].生态环境,2003(4):487~492.

[9] 程国玲,李培***,王凤友,等.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设备,2003,(4)6:30~36.

[10] 薛强,梁冰.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运移环境预测模型的研究.水利学报[J],2003(6):48~5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多环芳烃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

学习

安捷伦7890毛细管色谱柱使用技巧

阅读(11)

系统总结了安捷伦7890毛细管色柱种类,分析了色柱的选择标准,介绍了安装、使用、老化等色柱注意事项,目的是提高色柱的使用效率,延长色柱的使用寿命。关键词:安捷伦7890气相色;毛细管色柱;使用寿命;使用技巧UsingtechniquesofcapillarycolumninAg

学习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动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参考文献,简答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流程。【摘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目前的绿色分离技术,最初是在工业领域被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是涉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

学习

“大V”的真相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大V”的真相,内容包括大v的故事,大v来了完整。他们,是现实中的天之骄子,在闪光灯下享受着万众瞩目的景仰;他们,是网络里的意见领袖,一呼百应,有时一条寥寥数语的微博就能达到数十万计的转发和评论。他们,就是网络“大V”——掌握

学习

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验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验,内容包括化学实验检验气密性的方法,化学气密性的检验笔记。摘要气密性检验在化学实验室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化学实验过程是否会有其他物质的介入或者做实验的时候有毒化学物质危害操作人员或

学习

微晶磷铜球对电镀的影响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微晶磷铜球对电镀的影响,内容包括微晶膜和电镀膜哪个好,磷铜球对电镀有什么影响。摘要本文主要从外观及金相组织上比较了两种磷铜阳极的个体差异;通过比较电镀实验及两种磷铜阳极在生产使用中的实际效果。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

学习

光接收机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光接收机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内容包括光接收机目前存在的问题,光接收机怎么判断是正常的。【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光接收机工作原理及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关键词】光接收机光功率电平载

学习

不痴不聋 不做家翁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不痴不聋 不做家翁,内容包括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出自哪里,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典故。人到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无“岗”一身轻。儿女们也大了,一般也都自立了。不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是问心无愧,心安理得。按理说,

学习

内存升频,你怎么看?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内存升频,你怎么看?,内容包括内存频率咋看,内存为什么一直涨。作为传统的三大件,处理器和显卡都在不断升级,而内存条(以下简称“内存”)却迟迟没有动静。今年,一些大厂商提出DDR3将会迎来2133时代(内存频率提升为2133MHz),这似乎预

学习

方雪:让生命怒放

阅读(22)

电话里,方雪的声音很豪迈,语调颇有大姐大的范儿。见到其人时,记者还是微微震惊了一下:玫红色上衣,金色头发,齐刘海,这个来自东北牡丹江的女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却有着南方年轻女人的娇艳和秀美。端坐在琴房里的她,怀抱手风琴,光线原本暗淡

学习

气垫导轨在力学探究实验中的两个妙用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气垫导轨在力学探究实验中的两个妙用,内容包括用气垫导轨可以验证哪些力学规律,利用气垫导轨的力学实验总结。在力学的探究实验中,经常会碰到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与摩擦力有关的实验,可以用气垫导轨来解决,实验结果更精确。气

学习

解密桔色:像开便利店一样开成人用品店

阅读(33)

一家只靠卖“玩具”生存的成人用品店,到底能走多远?桔色告诉你答案:从2006年开设第一家实体店至今,已经在全国开设850家分店,遍布大江南北,并正以每月新增20多家的速度发展。与大部分同行如出一辙,桔色起家于电子商务,2003年先诞生了桔色网,当时

学习

香蕉形振动筛的应用分析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香蕉形振动筛的应用分析,内容包括香蕉型直线振动筛,香蕉筛与圆振动筛的区别。《矿业装备杂志》2014年第八期一、香蕉形振动筛技术特点筛子激振机构的设计转速为900r/min;振幅为11mm;运行中可达到5G振动强度。筛子是由胶带传动

学习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内容包括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多年生肉质草本。莲花掌,别名宝石花、石莲掌、仙人荷花、大叶莲花、大叶莲花掌、观音座、荷花掌、玉蝶等,系景天科莲花掌属,原产于墨西哥,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一、特征特性与观

学习

浅谈网络通信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网络通信,内容包括浅谈通信网络,网络通信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是很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Frequency;RF)的技术,取代传统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

学习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观的调查研究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观的调查研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教师如何实践,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的知识评价。论文关键词:新课程课程观教学观调查分析建议论文教师对课程价值、结构、范围、程度、进程等问题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

学习

甲基异柳磷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分析

阅读(50)

该实验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土壤中的甲基异柳磷的残留降解情况,以丙酮-正己烷(2∶1,V/V)为提取剂,氮吹仪浓缩定容,经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当添加水平为0.05mg/kg时,甲基异柳磷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91.33%,添加水平为0.1mg/kg时回收率

学习

经济背景下奥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阅读(14)

[摘要]本文通过经济背景下奥运会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与挑战的论证分析,阐述了奥运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策略,提出秉承传统文化,在尊重奥运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实践创新;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艺术创新;是奥运传统

学习

――从社会背景角度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从社会背景角度,内容包括当今社会问题原文,社会原文分析。摘要经济法在我国诞生之日起,就与民法有着结不开的情缘。本文从社会背景角度,论述这两法的发展历程,解读其中的关系。关键词民法经济法发展一、经济法和民法产生的

学习

怎样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内容包括怎么辩证的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是什么。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状况的好坏。近几年,由于

学习

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包括土壤有机碳储量怎么计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因素。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陆地碳库的收支平衡,其储量受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理化性状)和

学习

解读陈学昭土地的写作背景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解读陈学昭土地的写作背景,内容包括工作是美丽的作者陈学昭,陈学昭女性意识的演变。不久前读到陈思和教授的《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六十年文学话》一文①,十分感慨,中共领导下的伟大的以及反映的文学作品,终于让著名文

学习

南通市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关系研究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南通市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关系研究,内容包括昭苏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农田氮含量。摘要对南通市208个农田长期定位点土样的有机质与全氮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第2次土壤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