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以来,咸宁的读者发现,《咸宁日报》的版面上,“走转改”栏目最抢眼,新面孔、新鲜事不断映入眼帘。新面孔不是风云人物或明星,而是基层劳动者的音容笑貌;新鲜事也不是名人轶事、各种传闻,而是百姓的疾苦呼吁、世态民生。
自国家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咸宁日报认真部署,精心策划,以栏目为抓手,积极转变新闻表达方式,以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标尺,听百姓心声,写百姓故事,重塑***报品牌新优势。两个月来,3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乡村田野、工矿企业、街道社区,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挖掘出大批鲜活的新闻,发稿300余篇,受到读者的广泛肯定。
视角转移,作风转变,把群众路线视为***报的生命线
市州***报本来就身处基层,尤其是各县市区记者站的年轻记者,一个月有大半时间奔波在基层。但有些问题却日益突出:一是身在基层,心却离人民群众很远。一些老记者激情退却,思想禁锢,写的稿件多是围着领导、会议转,或者脱离不了部门单位的工作总结材料,稿件充满了“八股气”。二是年轻记者缺乏历练。近三年咸宁日报社新进大学生有10多人,他们刚出校门就进报门,笔下满是学生味。问题暴露在版面上,就是来自乡间田野、劳动一线,反映普通百姓精神风貌的鲜活新闻少之又少,造成***报缺乏亲和力、感染力,从而大大削弱了影响力。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恰如一场及时雨。咸宁日报将“走转改”活动作为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报纸质量的大好契机,要求记者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走转改”活动归根到底是大力践行***的群众工作路线。记者的笔触要放到基层,对准群众,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报纸的第一选择,把群众的要求作为报纸的第一考虑;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让来自基层的报道打头阵,唱主角。
咸宁日报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要求,编辑记者不带既定的线索和选题下去,而是下去以后挖线索、抓素材、定选题;不像以前那样随便转一转,而是真正沉下去,与基层群众一起钻山沟、走夜路,进大棚、挤市场;不是以前要材料、编报道式的采访,而是与基层群众拉家常、话忧乐,重体验、重感悟,从群众的视角看事情、以群众的情感作判断、用群众的语言写稿子。
下接地气,一沉到底,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走转改”活动开展后,咸宁日报迅速掀起一股争先恐后下基层的热潮。
报社总编和副总编身体力行,率先走进乡镇,深入调研,写出了《大路菜对接大市场》、《看崇阳如何又快又好建设保障房》、《那山 那人 那牛羊》等一批深度报道和现场特写,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入开掘的思想性、生动鲜活的文风,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领导带头对记者产生很大的触动,为年轻记者做出了表率,记者们分批奔赴基层。通山县富水库区有一个只有一位老师的学校,两位年轻记者深入采访两天,写出了《一个老师的学校》,***片并茂地再现了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代课老师的形象。《守候在生命的终点站》是记者深入到咸宁市殡仪馆,与工作人员谈心后所得。这群不被人理解的弱势群体背后的酸甜苦辣,通过记者用心用情,得以栩栩如生地展示。《鄂南第一高山村》也是两位记者跋山涉水的结晶。为了解鄂南地区最偏远落后村庄的生活,记者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翻山越岭,将一个与世隔绝、急需人们关注的贫困村生动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根针”如何穿过“千条线”》反映的是社区干部的工作;《一桥两岸风光好》反映的是两省边境地区农民的新生活;《大山守护神》是一个大山派出所所长的故事;《“马大舍”垫资修路》描写了一位为村民出钱修路的好老板。
此时,记者的笔触对准了农村支书、种养殖大户、农机手、大学生猪倌、企业锅炉工、高速公路筑路人、医院急救室医生、福利院护理员、投递员、环卫工、的哥、小区保安、菜贩、夜宵摊主、拾荒老汉等最普通、最底层的百姓。
可以说,“走转改”活动是咸宁日报继承新闻前辈优良传统的传承之旅,也是新闻队伍的锤炼之旅。在用脚丈量大地的行走中,每一位记者几乎都找到了回归新闻本源的根。他们说:“以前手里不缺电脑、手机,但就是感觉下笔无力,语言乏味。下了基层才知道,原来缺的是来自基层的新鲜素材和生动事例,缺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到了基层,新闻触角仿佛都被调动起来了。”
创新栏目,加强策划,按群众喜好挖掘看点和亮点
强化“走转改”报道,还需要打造富于感染力、吸引力的看点、亮点,用主打栏目作为支撑,形成规模化和常态化格局,从而保证活动持之以恒地高质量高水准运行。
从启动之日起,《咸宁日报》就将两个重点栏目――“记者观察”、“百姓故事”与“走转改”活动对接,全部编发为“走转改”稿件,好稿直接上头版,甚至头条。“记者观察”栏目立足倾听百姓心声,直面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做深民生报道。“百姓故事”栏目立足描写百姓故事,在报道视角上坚持百姓本位思想,让百姓唱主角,讲百姓话。
有栏目作支撑,“走转改”稿件在版面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编辑策划、记者写作的积极性高涨,两个栏目发稿量从以往每月不到20篇,迅速提高到10月份的200多篇。《大畈麻饼为何叫好不叫座》、《城区如厕难,市民有三盼》等直面现实问题、反映群众呼声的稿件,不仅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文风和语态直接反映出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直以来,***报概念化、模式化报道,大量的公文语言、行***腔调,造成与现实生活和大众沟通的隔离和疏远。这次“走转改”活动,带来了记者笔下语态和文风的大变革,“八股气”、“学生味”越来越少,“乡土气”、“泥土味”日渐浓厚,短、新、实的清新文风扑面而来。“水产研究只能在鱼塘里,工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这是嘉鱼县从事水产研究的高级工程师的话;“刚起步,人累心累,现在的感觉就像吃甜梨子的味道。一担谷子才几十上百元钱,一担梨子就是几百元钱啊!”这是崇阳县水果种植大户的话。这些道出老百姓心声的朴实话语,记者听在耳里,写在笔下。他们感慨:只有多深入基层,才会听到更多,理解更深,笔下才能生花。
我们相信,报纸用责任、用信念关注百姓、关注民生的脚步将永不停歇。“走转改”活动也将成为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成为报业采编工作的整体特征和主流文化,从而带动报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咸宁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听百姓心声 写百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