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关于这个典故有两利,解释:一说是春秋时期,宋国城门失火,为了救火,人们从护城河(古人也称之为“池”),中取水,结果池中的水被汲干,鱼皆枯死。另一说是,宋国有位叫池仲鱼的人,在城下修建了他的住宅,因为离城门太近,有一次,城门失火,延及其屋,池仲鱼不幸被烧死。
无论这则典故来源于上面哪种说法,后人都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
祝融频顾 历代难免
城楼,是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城门失火,多为城楼失火,这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
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城门火灾见于汉代。据《汉书》记载,汉昭帝元风元年(公元前80年)九月十日,“燕城南门灾”。
起于何因?有两种说法:一说足谋反放火:另一说是“天火烧城门”。
《后汉书・五行志》记录了东汉潞县和渔阳的两场火灾。
这三场火,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三场火灾记录,都是与城池、城门有关的。
城门失火之所以会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是因为自古以来,城门备受统治阶级重视之故。城门城楼被焚毁的事件也往往与战争或***权更替相重叠。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即今之北京。当时的南京城设有8座城门。可惜,在一场战火之后,辽代的皇宫和城门都被烧毁了。
金太祖天会三年(1125年),改燕京为中都,设城门13座。金末,蒙古兵放火攻城,大火焚毁皇宫和中都城门。
元世祖至元一年(1271年),忽必烈占领中都,九年,改中都为大都,设城门11座。元末,明将徐达率兵采用火攻的办法攻克了大都。元代灭亡。
明朝的北京都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三次大的改建而成。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在明代,仅北京城门失火的案例就有9起。
清兵入关,顺治元年定都北京,重建北京城,仍依明制。清代城门失火案至少发生两起。
北京的城门,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有曾被毁于战火的。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侵犯北京,正阳门城楼被毁。北京西直门西北角楼、安定门箭楼也是遭八国联***炮击起火而被毁的。
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策动兵变,放火烧毁了东安门。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12月1日,一场大火之后,西安门就在北京的版***上永远消失了。
御河功多 消防为首
古代的城市多环以水域,设置护城河,以提高防卫能力,同时这也是一项重要的防火措施。
在天安门前,人们可以看到金水桥和玉带河;然而,最初那里并没有河,当时的护城河是绕经大明门的。后来,承天门发生火灾,在重建这座城门时,人们吸取以往教训,才开掘了玉带河,架设了9座金水桥。
后来,天安门发生火灾,以及天安门前的东长安门火灾、千步廊火灾等,皆得御河之水相济。在防火方面,这条御河可以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实,紫禁城、内城和外城的护城河,都是具有防火功能的。在常人看来,护城河只限于御敌;但在消防专家看来,护城河的最大功能是防火。
千斤之闸 防火以门
除了修建护城河用于防火外,北京内城的城门在防火上还有不少其他讲究。比如城门都是用砖石砌筑而成的拱形券门,筑有城墩、城台:在其上建造城楼、箭楼和角楼。城墩和城台的高度一般都在3丈以上。有了这样的城墙,古代的兵器如长子、弓箭难以发挥作用,高举火把放火,也难获成功。
用砖石砌筑的拱形券门,讲究磨砖对缝儿,缝隙之间灌以灰浆,非常严实,城砖也格外厚实,每块城砖重38斤。这种拱形券门,实际上是与实芯砖墙构成一体的,耐火性能极高,门洞里有两扇对开的城门,城门是木质的,门框也是木质的。以往攻城者,往往是在守城方把城门关闭之后,敌方在其门洞内堆积薪柴,然后放火,烧毁城门,攻陷城池的。
北京的城门,则另有一道防火闸门,这就是千斤闸。闸门用巨木制成,6面包铁皮,铁皮里而充填石棉布,闸门的两面边沿伸入预留门洞石壁的滑槽内。守城官兵根据守城的需要,可以奉大臣之命,随时用绞车把防火闸门吊起或放下。
因为闸门非常厚实,厚约25厘米,相当重,所以叫干厅闸。
千斤闸两边嵌入石质的墙壁内,严丝合缝,单靠古代兵器是无法丌肩的,火攻也难奏效。
这是古人的一大发明,大概是北京最早的防火门。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到北京正阳门去考证一番,如令尚留遗迹,十分完好。
预留空间 免殃池鱼
古代城门往往会在和其他建筑之间预留山足够的防火空间。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其实是有道理的。有了护城河,自然也就使城池同外界留出了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一个很好的防火空间。
至于城门失火,殃及城下的池仲鱼住宅,致使池氏死亡的事,照理说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历代王朝都是不许在其城下建筑私家住宅的,就是修造屯兵官舍,也必须同城门楼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
当然,如果当局忽略了城防监管,对池仲鱼在城下违章建屋视而不见,而耐火等级低下的池氏住宅又近于城门:那么,城门失火殃及池氏住宅,也是必然。
避钧取直 书门有道
北京的每座城门都有匾额,用来标明门的名称。如今尚存的正阳门、德胜门等各城门上也都有匾额,所有匾额中的“门”字都是繁体字,而且“门”字的最后一笔都不带钩。紫禁城内所有的门额也都如此。
古人写门的匾额时,为什么“门”字不带钩呢?
明朝人马愈著《马氏日记》云:“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相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火灾,遂撤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
以南宋宰相之见,书写“门”字带钩,即有钩来火灾之危险。从此,书写“门”字不带钩,便成了书法家约定成俗的一项规矩。谁要违反了这个规矩,就将大祸临头。
明代有位书法家叫詹希源,字写得苍劲有力,备受时人的赞赏。他就因为自己书写“门”字带了火钩,犯了皇家的禁忌,惹来杀身之祸而被砍头。
“熊能生火” 一概免进
过去北京城门都有官兵把守,以防可疑人员进城,这点尽人皆知:但除了可疑人员,还有一类生物不许进城。你知道是哪类生物吗?
答案就是熊类动物。即使是马戏团,也不准带熊进城。
人们印象中的北京,城墙高不可攀,各城门日启夜闭,防火甚严,可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熊进京城的事,说来也真奇妙。
明弘治九年八月十三日(1496年9月19日),有来自城西莲花池方向的黑熊一只,攀上城墙,蹒跚向北走去。未及西直门,这只黑熊便被守城官兵发现,群起逐捕。黑熊拼命逃脱。
消息传开后,京城朝野无不视为罕见的灾异。古人认为,“熊”字是由“能”“火”二字组成的:熊进京城,则预兆火灾,因此大生忧惧。
“熊能生火”之说,原本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荒谬之言:但在那只黑熊进城后不久,北京皇宫内就恰巧发生了一场火灾,损失惨重。当时,有位大臣说,宋代也曾发生过黑熊进城的情况,事后,皇城就发生了火灾。因此,这位大臣说,有熊进城,即应慎火。
当然,火灾的发生同黑熊进城是毫无关系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黑熊居然能够溜进守护森严的北京城,这说明在城防方面是有漏洞的,在城市防火方面也可能存在疏漏。有鉴于此,那位大臣所云须慎火,也是可以理解的。(文章代码: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