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潮湿、令人感到可怕的洞穴也存在着生命的喧嚣、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形形的洞穴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和竞争。正是它们,构成了独特的洞穴生态系统。
生物学家通常将洞穴分为3个带:洞口带、中间带和黑暗带。洞口带又称微光带,是指从洞穴在地表的开口处到阳光无法到达的地方,这里的光、温度、气压等都受地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而变化。黑暗带是常年无光的地方,洞穴深处差不多可以说是“绝对黑暗”,照像底片即使放置一周也不会感光。这里的气温终年恒定,大气成分变化极小,相对湿度往往接近于饱和。中间带处于洞口带和黑暗带之间,此带长年黑暗,但温度有一定的变化。
几种特殊的洞穴动物
1.韦托莫洞内的“萤火虫”
新西兰韦托莫洞穴内,有一种蚋的幼虫,能发出微弱的光亮,当地人称之为“萤火虫”。它们的发光,与其说是为了看清周围的景物,不如说是为了使自己能被别的生物发现。它们隐藏在洞顶,垂下一条条附有黏液的长丝状的“钓鱼线”,这些线短的2厘米―3厘米,长的可达50厘米,洞穴内一些小生物(如小的蚊、蝇)被它们发出的光亮吸引,而被长丝上的黏液粘住,于是洞内萤火虫便拉起“钓鱼线”,吃掉被捕的小虫。这种小虫的发光,是它们在黑暗环境中获得食物的特殊手段。
2.洞穴鱼、虾和蛄
洞穴鱼缺乏色素,呈白色或淡桃红色。洞穴盲鱼一般小于10厘米,虽然视觉退化,但有着特别敏锐的嗅觉,能感知非常微弱的气味,它的触觉器官也十分敏锐,能探知水中小动物的活动。这些特点,可以使盲鱼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洞穴虾由于缺乏色素身体更为透明,能从外部看见它的内脏,好象是透明的塑料制品似的。无色的蛄最为透明,亮光照进水池时可以透过它的身体,人们常常是先发现它的身影,而后才注意到它的身体。
3.洞螈
它们是被发现和研究得最早的洞穴动物,其中不少种属于真洞穴动物。它们没有眼,身体呈白色,如果将它们拿到洞外的阳光下,能很快地发育出褐素。大多数洞螈的皮肤可以呼吸,只要皮肤上有水分,就可以和空气发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洞螈吃扁虫、甲壳类和昆虫,甚至吃洞穴黏土中的有机物碎屑,即使完全得不到食物供给,它们也可以生存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洞穴环境造成了洞螈在繁殖上的特殊习性,如果温度高于15℃,洞螈就产出小幼体,而温度低于15℃时则产卵,再由卵孵化出幼体。二、三岁的小洞螈有眼睛,以后眼又退化而失去作用。
4.洞穴蟋蟀
这是洞穴中最常见的动物,有数百种之多。身体短而粗,肢长,无翅,不发出叫声,褐色、灰色或白色,成群地出现在洞顶或洞壁。洞穴蟋蟀的视觉退化,靠不停地抽动着的长触须来探查道路和寻找食物。它们主要吃甲虫,而自己又为洞穴蜘蛛所吃。
5.洞穴蜘蛛
它是洞穴中最大的吃食者,几乎可以捕食任何洞内生物,甚至蝙蝠那样的动物。由于洞内食物稀少,所以它们不能单靠结网坐等食物上门,而必须亲自去驱赶较小的动物使之落网。许多热带洞穴中蜘蛛的身体常有手掌那样大,脚的跨度可达45厘米。
6.蝙蝠和金丝燕
蝙蝠通常白天在洞内休息,用尖利的爪钩住石灰岩洞顶的微小突起,头朝下地倒挂着,它们往往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只地居住在一个洞穴内。蝙蝠捕食大量的昆虫,因而在洞内留下大量的粪便,成为洞穴中低等动物最重要的食物来源。金丝燕居住在马来亚、爪哇和我国南方的洞穴中,它的巢是由羽毛、苔藓等混合着它的唾液造成的,这就是供药用、食用的著名的“燕窝”。
洞穴食物链
由于洞穴中生物量少,食物来源少,所以洞穴食物链从总体上看比地面的要简单些,但正由于食物缺少,所以洞穴动物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食物,这就造成了洞穴动物的多食性,几乎什么东西都吃,这又使食物链变得较为复杂。
在洞穴环境中,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因此食物链基部的生物营养物质必须从地面,即洞外带来。这些物质包括直接从落水洞进入或由地下河带入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和栖息在洞内的蝙蝠、金丝燕的粪便等。它们可以被一些真洞穴动物及喜洞穴动物直接食用,同时还繁殖着大量的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很大一部分作为分解者而存在,将动、植物残体、粪土等分解成可供其他生物食用的营养物质,而它们本身则也是另一些生物的食物。因此微生物及包含它们的粪土、黏土等组成了洞穴食物链的第一级。洞穴食物链的第二级,在干的洞穴通道里是马陆、蜈蚣及无翼昆虫;在水中是扁虫、端足类、甲壳类动物。洞穴食物链的第三级,在干洞穴通道上以嶂螂、蟋蟀、甲虫为代表,它们吃那些较小的动物,如马陆、蜈蚣之类,也吃粪、吃被冲进洞内的动植物残体、吃死蝙蝠;在水体中,洞穴盲鱼、蛄等为这一级的代表。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部的动物,大概要数蜘蛛和洞螈了。它们可以吃洞穴中任何其他动物,而它们自己则极少有敌人。只有当它们死了以后,遗体才成为别的动物的美味佳肴。(原载《聪明泉》)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