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五更》是辽宁、吉林的汉族民间小调,主要因为唱词为“五更体”,且每“更”中必有“月牙儿”三个字而得名。
全曲共分四句,分别结音于2―1―6―5,拍和拍的节奏变化,造成音乐情绪的丰富转换。首句为三小节,音调明快,落在商音上,为乐思的初步呈现。第二句前半句重复首句,后半句引入新的音调材料,并比首句多出两小节,与首句之间在呼应的基础上又打破平衡,使乐思有所展开。第三句为“转”句,通过改变音型、节拍,并缩短句幅来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增强了旋律发展的动力性。随后第四句的出现几乎毫无停顿,音调先上行再下行,直冲至全曲的最低音区,并以东北民歌(二人转)音乐的固定结束音型流畅自然地完成了音乐的陈述。①
这首民间的“月牙五更调”,在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农村又填入新词,成为《翻身五更》,表现了在东北农村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农民们、分田地的情景,抒发了翻身农民的激动心情。
而当我们把这首东北的《月牙五更》与邓丽君演唱的那首著名的《甜蜜蜜》的乐谱放在一起做比较分析后,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在音调上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首先,这两首歌的旋律骨干音基本相同,尤其是在强拍位置时的骨干音与两个乐句的落音也都基本一致。相较原民歌,《甜蜜蜜》的旋律线条起伏更为平缓,且由于歌词表现的需要,在字音对应的节奏上更为密集。就风格而言,相比民歌的朴实、粗犷、热情,《甜蜜蜜》的音调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委婉、抒情,再加上附加在每小节强拍上的前倚音,使得曲调更显圆滑、细腻,充满了甜蜜之感。
就谱例上来看,两首歌都为两个乐句。前者为不对称结构,后者则改造为10+10(也可看做是拍的5+5)的对称方整性结构。在音调上,《甜蜜蜜》在《月牙五更》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发展。《甜蜜蜜》第一乐句的十小节中,前四小节(共八拍)沿袭着《月牙五更》调的旋律框架,后六小节则是在民歌第一句第三小节的基础上做加花变奏与扩充发展,将民歌中一小节的篇幅扩展为六小节,但仍保持统一,落音都在Re上;第二乐句的十小节也是同样的手法模式,且与民歌同样落在宫音Do上。
一首滋生于黑土地,热情朴实的月牙五更调亦可生发出委婉柔情的《甜蜜蜜》,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在表现内容与音乐风格上相去甚远。这种流行歌曲与民歌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可看做一种现代意义上同宗性的“北曲南唱”?则又是另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了。
(待续)
注 释:
①本曲分析参考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施 咏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对比训练
对比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儿童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对比演奏让儿童形成直观的音响感受并逐步学会分析和甄别音乐要求,从而提高音乐表现力。现结合儿童钢琴教材中的个别曲目,就钢琴教学实践中易操作且效果明显的五种对比训练方法(单独或综合)浅谈如下:
1.强弱对比,即力度上的对比。同一首乐曲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奏常会出现迥然不同的音响效果,如《乒乓变奏曲》(钱惠堂)、《跳舞的熊》(汤普森)等,用不同的力度演奏效果就会非常明显;也可以在同一乐曲的不同乐句上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奏,如《空谷回音》(黄虎威)用两种力度弹奏出的强、弱音响分别模拟在空谷发出的声音及空谷的回音非常形象。
2.快慢对比,即速度上的对比。快慢速度的对比效果早有先例,如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四首,改编自奥芬巴赫创作的活泼明快的康塔塔风格序曲,慢慢奏来,就成了慢吞吞的乌龟形象。教学中一些典型如《火车》(汤普森)、《四小天鹅舞曲》(柴科夫斯基)、《睡吧睡吧》(桑桐)等,让学生尝试快慢对比练习,学生会对对比演奏的效果感受明确,印象深刻。
3.高低对比,即音区的对比。相同的旋律在高低不同的音区演奏,音乐形象也会不同。如我在钢琴的高、中、低三个音区分别演奏《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让学生辨别音乐形象(比喻成儿童、年轻人、老人),学生都能准确分辨并形象模唱。教学中可以选择部分曲目让学生分别按原谱的高低八度甚至在更高更低的音区弹奏,并让学生辨别其音色和音乐形象的区别。
4.连跳对比。连音和跳音的准确弹奏对于音乐表现力有很大影响,在钢琴演奏中必须明确区分。如弹奏《小诙谐曲》(谢列凡诺夫)、《八音盒》(波迪尼)、《摇篮曲》(舒伯特)等曲目时,可要求学生先分别用连和跳的方法进行弹奏体验,然后再用曲目要求的奏法进行演奏。
5.表情对比。即学生在弹奏乐曲时,老师随机提出让学生按某种表情记号的要求进行演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演奏水平,提示表情要求要明确和易理解。这样的即兴表情演奏在许多比赛中都有要求,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随机抽取沉思、威武、悲伤、诙谐、激昂等表情要求中的一个并随即演奏。当然对于儿童来说有些表情很难理解不宜照搬,但这种形式对于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是大有裨益的。
(赵 峰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