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精挑细选的竹子,最终用来制作竹丝的部分,不到最初选材的五分之一,据说砍伐100斤竹子,只能成功抽丝八两。
瓷胎竹编在编织过程中,一旦出现折痕或缝隙,即使编好了也要拆掉重编,且可能反复多次,极耗费眼力和耐心。
伐竹、刮青、启篾、分丝、编织等十多道工序,全靠一双手和一把刀。但是如今坚持纯手工做瓷胎竹编的艺人寥若晨星,传人难觅。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四川选送的瓷胎竹编工艺品获得了银奖,并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这让瓷胎竹编在国内外名声大振,也让当时的四川人始料不及。因为从石器时代开始,竹就渗透到蜀地生活的方方面面,墙壁地板、背篓箩筐、餐具家具,人们只当这是再普通不过的竹编工艺品。
一举成名的瓷胎竹编,渊源要追溯到清代道光、同治年间。当时,成都崇州竹编手艺人张国正在总结民间竹编的基础上,将竹丝变得更细、更薄,细薄到没有骨力,柔若丝棉,再将这样的竹丝依附在瓷器、漆器等底胎上进行编织,依胎成型,不仅漂亮,还方便实用。在张国正的创新下,一件件瓷胎竹编工艺品得以问世。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精美,产量极少,当时只被当作贡品或礼品供皇家贵族享用,拥有这样的精品,即代表着一种身份。
如今,瓷胎竹编工艺品已经成为四川特有的旅游纪念品,随着市场需求渐涨,机械化制作也应运而生,但真正以纯手工制作的精品还是犹如珍宝般稀缺。
方寸之间的真功夫
在四川邛崃的一些小镇上,旧式民宅散落在公路边,屋檐掩映在竹林中,房屋的主人在竹林下挥刀编篾,显得有点冷清。清末之后,时局动荡,瓷胎竹编手艺的血脉时断时续、传承甚微。到上世纪50年代,竹丝工艺厂成立,当地的几位老艺人跻身到大师傅行列,带了一些徒弟,才使得这门手艺开枝散叶。
1975年,18岁的谭代明以过人的刺绣本领考进竹丝工艺厂,从学徒做到师傅。但在她工作的第28个年头,工厂倒闭,二十余名工人拿着为数不多的遣散费下岗,有人振臂大呼:“终于可以结束了!”对于许多工人来说,竹编工作清苦枯燥,全靠一股韧劲儿才得以坚持。同年末,放不下竹编事业的谭代明,在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二楼租了间几平方米的店铺,开起了工作室。由于不懂经营和包装,她的工作室始终没有扩大,也没有招到足够的学徒。转眼14年过去,谭代明成为当年下岗工人中唯一坚持做竹编的人,也因此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瓷胎竹编”的传承人。
谭代明长年累月坐在店内的方桌旁,抱着花瓶埋头苦编,只有在和徒弟交流时,她才侃侃而谈。她乐意收徒,至今累计收下二十多个学徒,但学徒们都表示:“学着玩而已,不会把竹编当职业。”所以,学徒来得也是零零散散。为锻炼学徒的耐心,她特意在走廊上放置了一张旧书桌,学徒来了便安安静静地“走篾飞丝”:给一只杯子织上竹编“外套”,但进度很慢,一天不过编织三四厘米。
这是一种“方寸之间见功夫”的手艺,因此谭代明从开始选竹原料的环节就很考究。她的原料来自邛崃的平乐镇,那里的竹子因临近清洁的水源,质地柔韧,成色光洁,且只取冬季阴山面、两年生的无斑慈竹。这样严格选材获取的竹丝,有着缎面一般的光泽和温润。谭代明说:“选择无斑慈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瓷胎竹编所用的竹丝只取最外层竹皮,竹丝最终要刮到不足半毫米的细度,而竹子长斑的部位较脆,极易断裂。”
采回来的慈竹,要趁着水分没有干掉之前刮青――刮去青色的表皮。刮青的要求是:一刀刮到尾,中途不能跳刀或嗟叮否则会在竹皮上留下微小的刀痕,获得的竹丝也会在刀痕处断掉。谭代明顺手拿出几把竹丝,粗细约为头发丝的两倍,韧性十足。接着,她就用一种叫“匀刀”的工具,让一根根竹丝从中穿过,将其粗细控制在0.5毫米以内。一根精挑细选的竹子,经过刮青、烤色、去节、开片、定色、起薄、揉丝等工序,最终用来制作竹丝的部分,还不到最初选材的五分之一,据说砍伐100斤竹子,只能成功抽丝八两。
细如游丝的穿梭编织
竹丝准备好之后,需要找到合适的胎型。对于瓷胎竹编来说,以白瓷为胎最佳,但由于白瓷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加上市场对白瓷的需求量少,所以要找到纯白剔透的优质白瓷实在不易。每次选瓷器,谭代明都得跑遍省内的各大市场。“完全符合品质要求的纯白瓷器太难找了,每次带回的白瓷都屈指可数,运气不好就得空手而归。”但谭代明常常安慰自己,民间手艺讲究的是一种朴素、实用的美,不能一味地苛求材质的精良,无奈之下,她往往只能从为数不多的零散白瓷中拼凑出一套茶具。
选料靠运气,编织则靠细心。谭代明根据瓷胎的尺寸,裁剪编织时用作经线的竹丝,并适当把竹丝的中部削得更窄,使它们能够协调地汇聚在瓷胎的底部。竹丝准备就绪后,她就要开始修裁一定宽度的竹篾(成条的竹片),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圆形木座上,并用作为纬线的深色竹丝加以固定,此后才开始一圈一圈地编织。编织靠的是挑压,不同的挑压方法可以形成不同的纹路肌理。
当瓷胎底盘的编织快要成型的时候,谭代明开始调整竹篾的弯度。她将用作经线的竹篾轻轻按压,使它们与瓷胎形状有一种契合的弯度,再贴合在瓷胎上,形成底部与侧壁的自然过渡,即所谓的胎弯竹曲、依胎成型……在编织的过程中,谭代明需要不断将适量的清水蘸在竹丝上,目的是增加柔韧性,以避免竹丝因为干燥而断裂。
另外,竹丝的长度是有限的,一根竹丝编完,再换上另一根,就需要⑶耙桓竹丝的末端和后一根竹丝的开头,巧妙地藏在较宽的竹篾下面。藏得天衣无缝,是竹编艺人的硬性标准。做完藏头处理,继续编织几圈之后,新添的竹丝才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谭代明指着旁边直径6厘米的杯子说:“再小的瓷胎,也得排满上百根竹茎(作为经线的竹篾叫做茎),才能用竹丝穿梭编织,不能有一点折痕和缝隙。如果排茎密实,走丝就得非常细致和缓慢,一不留神竹丝就会出现裂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即使编好了也要拆掉重编,还可能反复多次,极其耗费眼力和耐心。”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谭代明最想教给学徒的东西,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学徒能达到这一步。现在,谭代明编织一只杯子花费的时间,少则五日,多则一周,若想完成一套成熟的瓷胎竹编工艺品,通常需要1~2个月,非心静寂而不可为。
戴着“镣铐”在刺绣
瓷胎竹编的传统编织方式,往往是竹编与陶瓷的简单结合。谭代明在42年的工艺生涯中,小心翼翼地加上了一些创新:丈夫在一家玉器厂上班,画得一手好画,谭代明便经常请他帮忙画出各式各样的底稿,然后将底稿大胆地用到竹编创作中――乐舞伎、汉代马车、川剧脸谱、百子***等等,都是她常用的***案。大熊猫是四川乃至中国的代表性动物,也是谭代明最拿手的编织***案,“熊猫的编织最费工夫,仅编织熊猫的***案,就得一周的时间,这要求手艺人有娴熟的技术和极好的耐心。”
在所有工序中,***案编织最复杂、多变,类似于刺绣,每个形象都要摸索出最恰当的表现方式,但是竹编的材质又不同于刺绣,不能像细针、柔线那样随心所欲地变换,只能靠挑压数量不同的经纬线来完成,谭代明打趣道:“竹丝编织更像是戴着‘镣铐’在刺绣。”
2013年春节前夕,国内某知名电视栏目跟着谭代明拍摄了一个多月,才拍摄到一套编织功夫熊猫茶具作品的全过程,伐竹、刮青、启篾、分丝、编织等十多道工序,全靠她一双手和一把刀完成。片子播出的第二天,就有客人上门购买,那套茶具谭代明足足编了两个月,最终以5位数的价格成交。谭代明始终觉得,价格太低会对不起这门手艺,“瓷胎竹编的工艺没法机械化,价格就没法低下来……”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顾客走进她的店里欣赏这些精品,而不少年轻人的来访,才真正让谭代明看到了希望:有人关注,说明这门手艺还有未来。学习瓷胎竹编有三个阶段,但要全部学完,则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如今,跟着谭代明学艺的学徒屈指可数,既有上班族也有大学生,但要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学习和工作,一心做竹编,都不现实。“我的学生最多能编出中等产品,像‘多子熊猫’这种高级工艺,他们没法完成,主要还是学习的时间不够长,所以,我很想找一个心静如水的传人,将这门手艺一直学下去,可这个愿望,好比熊猫一样珍贵。”
在竹编用品遍地的四川,小众的瓷胎竹编让我们看到了竹子的变化,从粗到细,从柔到韧,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依赖于每个步骤的手艺和耐心。竹编艺人持续寥落,但往前每走一步,就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