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许多数字,看了叫人兴奋,更叫人深思。
全国GDP排名,1978年浙江排第12位,2002年升到第4位(前3名是广东、江苏、山东,他们的人口比浙江多得多),达到7670亿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按全省人均GDP算,浙江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也是由第12位跳到第4位。
全省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包括渔业),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1989年占25%,到2000年已经降到占10.3%。全省农民人均收入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浙江也是全国第一个把全省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列的省区,全省已消灭贫困县,城乡居民无饥寒。个别地区已经提出“本地人口城市化、外地人口本地化”, 正向消灭城乡差别前进。
2001年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市),浙江占26个,全国第一。
浙江全省有亿元产值以上的特色经济县(市)、镇306个,也是全国第一。如义乌(县级市)的小商品市场,已闻名于世界,目前每天去那里采购的客商达二万多人次,其中外商有三四千人次,年出口商品达二十多万只标准集装箱,销往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永康(县级市)有中国最大的五金市场。海宁(县级市)不产皮革,却有着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嘉兴(县级市)没有森林,是全国最大的胶合板加工中心,年产335万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余姚(县级市)不产塑料,当地的塑料城销售着三千多种塑料制品,其价格成为全国塑料市场价格的晴雨表。桐乡(县级市)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还有乐清的低压电器,永嘉的纽扣,绍兴的轻纺等。全世界的打火机一多半出在温州。
浙江全省经济大发展主要靠“三民经济”:民有、民营、民办。全国500家最大的民营企业中,浙江占170家,全国第一。如台州市(地级市),8.7万家工厂企业中,民营占95%。有人对此担心:都民有、民营了,公共事业谁来办?不必担心,首先,经济发展了,地方财***就多。另外,那里大量社会公共事业也是以民间投资、民间创办为主导,其中包括交通、能源、文化、教育、金融、卫生等各项事业,仅私人投资办的大中专学校就达四十多所,小学、中学更多,城市建设得十分漂亮。世界上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118亿,有50.25%来自民间资本。
浙江人的经济现在正向全国、全世界扩张。被称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人,现在有16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其中四川就有15万人,还有3万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店铺。台州的飞跃牌缝纫机创始人邱继宝,原来是个修鞋匠,现在他的产品卖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现在能用外语和人家谈生意。
经济发展了,其他也就在变。城变、村变、路变、人变。浙江全省到1997年已提前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高考毛入学率已由过去的7.9%提高到20%,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5%就进入了这个阶段)。
人的素质提高了,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大下降,1978年是千分之12.34,2001年降到千分之3.77。缓解人满为患的压力有了希望。
浙江在发展经济中还要讲四个数字:四、四、五、一。
“四自”: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强不息。他们不讲等、靠、要,“不讲就业讲创业”。
“四千”: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就凭这个,他们把一件只能挣一分钱、二分钱、三分钱,甚至一厘钱的分毫微利小商品做出了大市场。
五歌:《国际歌》,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国歌》,前进,前进,前进进!永不退缩。《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好汉歌》,善于抓住机遇,该出手时就出手。《我的中国心》,爱国之心永不变。
最后是一个困难:“在浙江,当老百姓容易,当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