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鼻钱是两千多年前古人使用的钱币,大约在春秋以后战国时期,相当于公元前475-221年间,南方楚国铸造的一种面有阴刻铭文的铜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有些贝面的铭文好像一只蚂蚁停歇在人的鼻尖上而得名,俗称“蚁鼻钱”,有些形似一张怪脸,被称为“鬼脸钱”。这类铜贝的形制基本一致,均为上狭下广大,呈瓜子形,似天然贝样,且小头上部钻有一个小孔,其面上文字虽有十余种,但文字风格大同小异。宋代洪遵《泉志》中云:“此钱上狭下广,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镂又类字,世谓之蚁鼻钱”。
蚁鼻钱、鬼脸钱的称谓并非楚国铜贝原来的名称,而是以后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初期铸造的蚁鼻钱、鬼脸钱形体较大,泉著拓***中最大为30~40毫米之间,后来越铸越小,一般在12~16毫米之间。近年有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出土的报道,最多的一次是2008年5月31日,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一村民在生产中发现6000多枚小型蚁鼻钱。
大型30毫米以上的鎏金蚁鼻钱鲜有出土的报道,华光普编的《中国古钱新品集》第22页中有一枚“君”字特大型鎏金“蚁鼻钱”的拓***,长40毫米,宽25毫米,重33克,称首见品。
楚国流通货币的主流是郢爰金币和铜贝蚁鼻钱,蚁鼻钱广泛用于民间流通,郢爰金币和鎏金蚁鼻钱多为贵族上层人士所占有,平民百姓是难以问津的。本人有幸集到各种面文的蚁鼻钱十多枚,且绝大部分是大型鎏金的,包括十余种文字,应属楚国初期铸品,虽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沧桑,但仍金光璀璨、熠熠生辉,讨人喜欢,现将***片和数据展示于后,供泉友们欣赏(***1-5)。
对于蚁鼻钱上的铭文,如“君”、“圻”、“行”字,在泉谱上和学术界都取得了一致的认同,但有些铭文目前尚有分歧,且各抒己见,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认为对蚁鼻钱铭文的释读,应根据古文字的形态特点,取正面(小头朝上)释读还是取倒面(小头朝下)释读,有些正、倒都释读,那就要根据历史背景及出土地综合考虑。现对目前有争议的几种蚁鼻钱铭文,说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此币出土较多,有学者统计占整个蚁鼻钱百分之九十以上,币面铭文,目前学术界和泉谱上都无定论,有学者认为是纪地币,倒面释读“鄂”字,是纪念铸造地“鄂州”的(今在湖北省鄂州市)。也有学者倒面释读“咒”、“巽”、“笑”字者,但此贝铭文上有多一横或字中间多一横者,按以上释字就无法解释了。但有位学者认为是纪值币,倒面释为“贝”或“贝化”,是纪重单位,古时十贝为一朋,如此字上、中有多一横者,可释为“一贝”、“二贝”,我认为这位学者的说法,是比较合理的。
这是一枚正、倒面都可释字的蚁鼻钱,许多泉谱上都倒面释读为“”或“匐”字。有位学者认为应正面释读为“匡”字,是一种纪地币,为纪念铸造地名。“匡”,是古时安徽省肥西一带的地名,1980年在安徽省肥西新仓镇东河畔发现的一批蚁鼻钱中就有此类铭文钱币。唐兰先生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一书中,谈到西周青铜器“禹鼎”铭文中也有一个“匡”字作为安徽省肥西一带的地名。我认为释读为“匡”字是比较合适的。
这是一枚只能正面释字的多字币,目前学术界对此字释读说法不一,各泉谱释字也各异,如“各六朱”、“汝六朱”、“圣朱”、“圣”、“紊”、“五朱”等等,我看很像一枚纪值币,按字形可释为“五十朱”,因古时每朱重约0.65克,此贝重32.36克,这和五十朱重量基本相符。
此币在各泉谱上都倒释为“金”字,可在我集藏的三枚中,无一枚是“金”字,全部是“全”字,不知是泉谱之误还是确有“金”字币存在?值得今后探觅。有趣的是,这几枚币都可正面释读为“舌”字,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这种铭文币是很稀少的,全国也鲜有报道,仅在华光普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23页中,有一个小贝币拓***,正面位释为“邦”字。本人有幸集到三枚,对比之下释读为“邦”字,好像有些牵强,我认为倒面释为“贝”字比较恰当,因“贝”字上部的“目”字在古文字和篆书中,都有横写的先例,所以释为“贝”字是顺理成章的。
此种币无论在各泉谱和学术界都正面释读为“行”字。我认为按字形应分为“长行”和“宽行”加以区别是比较合宜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浅识,谬误之处在所难免,希各位泉友和专家不吝指教。(责编:丁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多种大型鎏金蚁鼻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