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超声伪像在超声诊断中的实际意义。利用对四种常见单纯性囊肿、结石、肿瘤及节育环等疾病用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囊性肿块表现为后方声增强,结石、钙化灶表现为后方伴声影,球状肿瘤周边表现为边缘声影,节育器表现为混响所造成的彗尾征。
关键词:超声诊断 伪像 意义
一、概述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B超,应用广泛,影响很大,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大医学影像技术。B超作为安全无辐射有价值的临床辅助检查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体格检查及临床疾病的诊断。但在超声成像中,会出现多种伪像。伪像是一种附加的、缺失的、扭曲的***像,它与正在检查部位中的真实***像不一致。伪像是由于***像扭曲和衰减造成的。而不是扫查部位的直接回声。形成伪像的原因有很多,认识它很重要,因为它能误导诊断。一些伪像可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被人们利用。本文通过学习超声成像的四种常见病例,囊肿,结石、钙化灶,球状肿瘤及宫内节育器等的超声伪像声像***表现,以探讨超声伪像在超声诊断中的利用价值。
二、超声的对象与操作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中心门诊及住院***并经CT、放射或经手术等确诊的33例2010年至2011年患者。其中肝、肾等囊肿病例12例;肝胆管、胆囊及肾脏等结石患者9例;肝内球状肿瘤15例;宫内节育环检查者8例。
(二)、仪器与方法
所用超声仪器包括岛津SDU 450XL黑白全数字超声诊断仪、PHILIPS HD11彩超仪,探头频率3.0~5.5MHz。胆囊结石患者检查前禁食8h以上,上午检查,以保证胆囊及胆管内胆汁充盈,并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检查膀胱及子宫附件患者,检查前1h饮水500mL,使膀胱中度充盈。所有检查者均经腹部检查,发现病灶后实时调节增益及聚焦,行多切面扫查,并记录病灶形态大小,观察病灶的回声及其特点。
三、超声结果
12例肝脏、肾脏的囊肿声像***特征表现为无回声,后方声增强。9例肝胆管、胆囊及肾脏等结石患者声像***特征表现为强回声光团(点、斑),后方伴声影。胆囊及膀胱结石患者,结石均可随改变而移动,部分胆囊及膀胱炎病例附壁结石因炎症粘连未见移动。肝内球状肿瘤15例(包括囊性及实质性)表现有边缘声影特征。8例金属类宫内节育环检查者声像***表现为强回声后方伴有彗尾征。
四、评论
超声伪像或称伪差(artifact)是指超声技术显示的断面***像,包括二维或三维超声的声像***、彩色多普勒技术的血流显示,与相应的解剖断面或血流的流动轨迹***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超声***像信息的增多、减少或失真。
(一)、后方回声增强(enhancement of behine echo)在单次扫查成像中,当前方的病灶或器官的声衰减甚小时,其后方回声强于同深度的周围组织。出现本伪像是要求其后方必须有足够的散射体存在。利用后方回声增强鉴别液性与实质性。一般来说对于肝、肾或前列腺等内的直径在10mm以上较大的囊性肿块,根据形态,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增强效应不难作出诊断,但对于较小的直径在10~5mm以下较小的囊肿,特别是肝包膜下距离探头较近的近场小囊肿,超声最先发现的应该是囊肿后方声增强伪像,而不是囊肿本身。本组所检查小囊肿病例均先根据出现的后方声增强伪像,然后调节聚焦及增益,多切面扫查,不难发现病灶性质,。
(二)、声影(acoustic shadowing)在单次扫查成像中,由于前方有强反射或声衰减很大的物质存在,以致在其后方出现声线不能达到的区域称为声影区。在该区域内检测不到回声,紧随强回声的后方出现纵向条状无回声区,称为声影。检查中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钙化灶和骨骼的存在,特别是胆囊或肾内小结石的诊断更有价值。本组胆囊内泥沙样结石的检查中,首先发现的也是胆囊后方的声影伪像,然后是胆囊内的细小光点群回声。根据强回声光团(点、斑),后方伴声影,然后多检查发现随改变移动,从而对结石作出诊断。
(三)、折射声影(refractive shadowing)在单次扫查中,超声从低声速介质进入高声速介质,在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产生全反射,以致其后方出现声影。见于球形结构的两侧后方或器官的两侧边缘,呈细狭纵向条状无回声区。折射声影又称折射效(refractiveeffect)、边界效应(side effct)或边缘声影(edge shadow)等。肝内球状囊性及实质性肿块在检查中均可发现边缘声影伪像。以此可与肝硬化结节、血管瘤以及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
(四)、多次内部混响(multiple internal reverberations)超声在靶内来回反射,形成彗尾征(comet tail sign)。本组5例宫内金属节育器检查者均依据强回声伴彗尾征来识别。以此可区别宫腔内钙化及胎骨残留等病灶。
五、超声作用的分析
声波是一种机械能的表现形式。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一般用赫兹表示,简写为Hz。频率在2000Hz以上的声波即为超声波。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发生反射,折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等。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声能衰减。因此超声通过一些实质性器官,会发生形态及强度各异的反射。由于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解剖情况的不同,对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衰减各不相同。超声诊断就是根据这些反射信号的多少,强弱,分布规律来判断各种疾病。医用诊断超声波的发生与接收,均由特制的探头来完成,它能把电能和声能互相转换。按照超声回声显示方法来分类,超声诊断仪可分为脉冲回声式和频移回声式两大类型。脉冲回声式超声诊断仪包括幅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A型超声仪,简称A超)、辉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B型超声仪,简称B超)以及回声辉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M型超声仪,简称M超)。频移回声式超声诊断仪(D型超声仪)包括频移示波型超声诊断仪(脉冲波式和连续波式多普勒)彩色编码频移回声式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简称彩超)等。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以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紧密结合临床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与X线、CT、磁共振、核素并驾齐驱,成为临床五大医学影像手段。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以及器官的超声解剖学的研究。超声诊断是以形态学为依据的,因此它的基础是病理解剖学形态改变及由此而产生的组织的声学变化。超声检查可获得各脏器断面***像,此即为诊断的形态学基础,能够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二)、功能性检测。超生***像可显示由于脏器、组织的生理变化而出现的相应规律性变化,如胆囊收缩、胃排空、胃肠道蠕动、膈肌运动、卵巢功能性变化及心脏的舒缩。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心脏及其他脏器血管的血流变化,以判断其功能状况。
(三)、介入性超声。包括内窥镜超声和术中超声,介入性超声在临床的广泛开展使得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组织学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诊断水平,还进一步开展了一些临床***,开辟了超声诊断、***在临床医学的新领地。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中的声影、后方声增强、折射声影及多次内部混响等伪像能反映病灶的某些物理性质,在超声诊断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超声成像过程中,无论仪器多么先进,过多过少都会出现多种伪像。超声诊断工作者不仅要识别伪像避免误诊,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伪像帮助诊断。
参考文献:
[1] P.E.S.Palmer,张青萍,主译.超声诊断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5~36.
[2] 张缙熙.主编新编超声诊断问答[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9~30.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77~7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超声诊断中超声伪像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