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又名太一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属于秦岭山脉的一段,是我国地理和气候天然的南北分界线。巍巍终南,地形高峻,山势陡峭,素有“天下之大阻”的称号,是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巨大阻碍。然而,先民们却通过自身的辛勤和智慧,克服艰难险阻,在终南山上修建开通了数条沟通古秦国与楚国、巴蜀等地的交通要道。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三条:其一是位于东边蓝田县境内,唐代大文豪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所提及的蓝关古道;其二是位于西边周至县境内的子午道;其三是古长安正南面,北起今长安区天都池,南至柞水县花门楼的秦楚古道,属于历史上贯通长安――柞水的“义谷道”中的一段。
如今,由于各种人为的活动与开发,秦楚古道大部分都已荡然无存,唯有跨越终南山的这一段保存完好。而该段恰好穿越牛背梁部级自然保护区东沿的实验区。我们考察牛背梁保护区不仅希望能认识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当地人是如何与自然实行良性互动,亦即地方文化生态如何着力于自然生态的保护,从而为我们遗留下这一片宝贵的适宜于羚牛等多种珍稀动植物生长的优质环境。
古道寻踪
于是,一早我们在保护区强书记及马科长的陪同下,由老林保护站出发,途径古道重要咽喉花门楼,然后经由此前修建的防火通道,一直行驶至盘山公路的尽头。然后,大家下车沿着古道徒步上山。
古道是由一层层青石板铺垫而成,尽管道路崎岖,杂草丛生,枯叶堆积,但路基仍算是平缓。爬了许久,抵达岭端来到了一块形似铜钱的开阔地带,据说这就是“耍钱厂”旧址,昔日供行旅休憩、娱乐的草栈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仅立有木牌标识出遗迹名称。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发达之前,贪恋山水,嗜赌成性,曾在此开设,常无理耍赖,赢了就逼迫人家给钱,输了却不给钱,以至于在当地流传了一句“输打赢要的赵匡胤”的歇后语。另外,还传说李白、孙思邈等唐代名人都曾来此游历、采药。
当我们登上海拔2604米的终南山主峰,极目远眺,四处奇峰突兀,峰岭错列,沟壑纵横,内心欣喜不已。徜徉其间,移步换景,既可饱览层峦叠嶂,色彩斑斓的深秋山色,又能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各种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里既是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由于主峰南北两侧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南麓和北麓奇异的植被景观――“南草北木”,南坡是一片无垠的桔黄的高山草甸,背面则是郁郁葱葱的乔木、灌木。这无疑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提供了最为真切的注解。
古道与长安
那么,作为一条绵延千年以上、穿越了秦岭终南山脉密林深处的古道,往昔人类的活动早已十分频繁。何以尚能为我们今天留下这一块优良的生态,哺育着羚牛、林麝等多种珍稀物种?显然,我们就要从古道的历史上去梳出线索。回到西安以后,我们在保护区的会议室内对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专家侯甬坚教授进行了访谈。
当我们一见到侯老师时,便为其温和、谦逊而又严谨的学者风范所吸引。当我们问到有关秦楚古道等专业性问题时,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一开始,他就为我们做出澄清,秦楚古道的主干道是指沿着东面丹江流域而下至南阳,一直通至江汉平原荆州等地的交通线路,而并非是在保护区范围内。
随后他旁征博引,告诉我们说:“牛背梁保护区内的秦楚古道,实际上应叫‘义谷道’。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庾信在其《终南山义谷铭》中载
周保定二年,大冢宰晋国公命凿石开谷,下南山之材……可见***利用人力、物力对古道进行大规模整修,是为了攫取山里的木材,石材、矿产,土特产等各种宝贵资源,通过这条道路运送出去。”
“过去说所谓的山川之利,所讲的就是自然资源的蕴藏。那么,人们必然就要去攫取开发出来。显然,秦岭一定是在这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建都长安的王朝来说。即便是没有作为都城,也设有官府,但也有商人和工匠,也需要发掘各种资源来作为手工业的原材料。比如说,卖炭翁伐木南山,就是普通老百姓在终南山里取材烧炭,就是取自然之利嘛。而毫无疑问的是,在关中平原这个地区所设的***区等级越高,包括国都所在,那一定是攫取秦岭自然资源最厉害的时候……”
另外,牛背梁还是紧靠着长安地区最近的一块秦岭山脉。距离近,便于交通运输;海拔高,保存的自然资源丰富。近而高这个地理特点,就成为了不管是古人,还是现在人们去开展活动的有利条件。同时,也就意味着道路崎岖,人口稀少。柞水县在民国时候仅有3万余人,而且大部分都居住在河谷地带,真正居住生活在山区的人显然十分稀少。这就十分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羚牛等珍稀动物在牛背梁地区的栖息分布,无疑是得益于山区高寒、人烟稀少的有利条件。
谈到这里,侯老师告诉我们说,因他早就知道牛背梁有羚牛这种珍稀动物的分布,于是就查柞水县旧地方志《孝义厅志》物产一栏中是否有相关记载,结果失望地发现并无羚牛一项。而我们告诉他说,当地人都将羚牛俗称为“白羊”,是一种既似牛又似羊的动物。于是,他再次查阅文献,然后告诉我们说,“鬃羊”下注有“似牛”二字。由此推断,应当现在的羚牛就是清代光绪年间地方志记载中称为“鬃羊”的动物。大家都为此欣喜不已。
乡民的古道记忆
随后,侯老师从柞水县历史***区沿革的角度为我们解析了古道的兴衰史。唐宋时期,柞水境内的乾佑河是一条颇为兴盛的水上交通运输通道,并且唐代在今天柞水县范围内设有安业县,五代,北宋时改为乾佑县,说明了这块地域的开发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也可以推断出当时柞水县与关中地区仰赖古道进行物资、商贸、信息的往来是较为频繁的。而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平原地区人满为患,进而大力推动山地开发。因而当时有许多来自湖北、安徽等省份的移民迁入包括柞水县境内的秦岭山区,慢慢地从低地逐渐向山间推进。所以,随着人口增多,与外界联系必然日益紧密,古道就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这也得到了来自当地民众访谈的佐证,朱家湾村的严成学书记就告诉我们说,包括林丰、朱家湾、老林等村落许多姓氏的祖先都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由其他地方迁来的。
通过侯老师的讲述,让我们对古道的历史沿革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不过当地乡民的叙述显得更为生动鲜活。严书记是土生土长的柞水人,自幼就生活在牛背梁山脚下。他告诉我们说,以前当地走秦楚古道的村民很多。“过去山里面的树很大,可以用来做棺材,大概一副棺木约需十片木材。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把大树伐下来做成方料。然后从秦楚古道扛到西安去买,常是半夜就起身。一个好劳力能够扛五片木材,劳力差的两三片,大约两三天才能到西安。把木料卖了以后,再买些盐、糖、煤油、粮食等日用品回来,走的都是这条古道。”
历史上,秦楚古道曾是***队行***打仗、运送粮草、朝廷传递公文、地方向朝廷进纳贡品的重要通道。据说往昔柞水的地方官员都是由西安出发,经由古道前来赴任的。古道上商旅往来,更是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从前,还有一些零星的山民就居住在古道周边的谷沟里。一直到***后,当地的乡民们仍旧通过古道运送物资,与外界互通有无,古道两旁自古以来就有一些简陋的旅店,供过往行人休息、补给。
古道将走向何方?
1960年前后,柞水、镇安两县去西安的公路经老林、黄花岭至宁陕广货街接西万路(西安至四川万源)后,依然还有一些乡民通过古道去往关中平原,强书记告诉我们,甚至前几天她还见到有当地村民步行穿越古道,说是去西安打工。但是,随着公路的开通,走古道的人越来越少,旅店也就开不下去了,深山里那些零星住户,也慢慢地搬迁到河谷地带生活。
如今,这条千百年来承载着当地人与外界进行物资、信息流通的交通要道,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繁华,而慢慢地成为了历史的遗迹。然而,尽管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攫取古道周边山域的自然资源,用林区的木材、石炭等物资去与外界交换粮食、衣物等日用品。但是,往昔乡民们的互通有无,大都仅限于生活所迫,才零星砍伐林木,利用人力从古道背扛到山外交易。这种有节制的砍伐和利用,并未给这里的山林造成大劫难,因而维系并保护了其生物多样性。
正是由于古道穿越保护区优良的生态地段、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产生了无限的好奇与神往。由此,古道重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功能与意义。旅游开发部门与保护区进行合作,决定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两种理念相结合,打造秦楚古道文化生态遗产廊道。随着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古道将以一种全新的适应时代需求的形式再度繁忙、喧闹起来。然而,令我们颇感疑虑和担忧的是,人们是否依旧能如古人那样,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古道周边优良生态和秀美风光的同时,将这一片净土传承下去,让其也能够惠泽我们的子孙后代。
恍惚间,我分明在悠长曲折的古道上,在深山密林中见到了步履蹒跚的马匹,泥泞坎坷中渐行渐远的行旅与车辕,听到了行客马夫悠长嘹亮的歌声,穿透葱郁的林木,回荡在高山深谷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秦楚古道:洗练千年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