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觉慧是一个初具民族主义思想的“幼稚而大胆的叛逆”现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开头“引言简评《家》的地位及其主题,从而引出觉慧这一现象。第一部分,着重从觉慧的思想上和行动上论述其性格的叛逆性及其成因。第二部分,论述觉慧性格的幼稚及其成因。第三部分,着重揭示觉慧形象的意义及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
关键词:《家》 觉慧 幼稚 大胆 启示
引言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一篇力作,它的发表奠定了巴金作为“文坛巨子“的地位。这是一部近于写实的小说,作者“为着实使小说更近于真实”1而借用了自己一部分生活经历,并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描绘了“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以高觉慧为代表的新青年一代与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广泛地反映了“五四”后的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大家庭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除了表现在其主题深刻外,还得助于其对人物性格鲜明的刻画之上。其中主人公高觉慧是作者着重刻画并赋予其理想和希望的时代青年形象。
一、“幼稚然而大胆”、“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这是巴金对《家》中的主人公觉慧的评价,并一再表示他十分喜爱这个人物。然而,读者对觉慧的评价,则相当分歧,有的歌颂备至,有点则否定厉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觉慧这个形象呢?我们不妨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历史的高度去分析,巴金1931年写的这部《家》是反映“五四”时代现实生活方面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较客观、较明确地给觉慧一个公正的评价:他是封建社会大家庭的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逆,是新生的民族主义力量的代表。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个四世同堂、“诗书传家”的封建大家庭中,觉慧已是其中的第三代人,是三少爷,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上层阶级的生活,这点和高家其他的人没什么区别。然而他这一代和希望清明***,重整帝制,再现开平盛世的第一代人以及“关起门来做皇帝”极力维护封建家庭的尊严、吃喝***赌、荒***的第二代决然不同。他们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来建造新生活。而在戒备森严得象罐头瓶一样的封建社会里,一切封建礼教,道德和传统习惯都被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任何人不得越出雷池一步。否则会被视为大逆不道,会遭到责咎、谋杀、要求个性***,个性自由,谈何容易!而觉慧以大胆无畏的精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走上了封建家庭的叛逆道路。在思想上,觉慧敢于大胆否定并反抗封建社会家庭礼教和家长制,其叛逆思想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思潮的时代体现。觉慧的年轻时代,正是中国广大人民要求废除封建思想、封建迷信、封建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要求个性***的激进年代。尤其是到了俄国十月***一声炮响时,许多要求进步的爱国青年更意识到,中国要进步、民族要强盛,就必须如俄国十月***埋葬旧社会那样得砸碎封建制度的禁锢,以求得个性***和民族***。到了“五四”运动前后,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及其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纷纷登陆中国,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自由就更加强烈了。高家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极力维护封建家庭的礼教和秩序,家中一二百人的命运都操纵在他的手中,无人敢反抗违命。而觉慧却从这腐臭的历史垃圾,一家中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思想上染入了时代的烙印。他肯于思考,善于接受新事物,进高老太爷所忌畏的洋学堂,读老太爷所禁忌的进步书籍,这些为他走上封建家庭的叛逆道路注入了时代的血液,也为他成为“想做自己要做的事,谁也管不着”的人武装了思想,迈出了先决的一步。
作为封建家庭成员的觉慧,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出了“家”以至整个封建社会正在进行在一天天崩溃的路上,渐渐地沉落在灭亡的命运里。在门口坐着两个张着大口的石狮子的威仪的高公馆里面弥漫着主子们的***笑、狂欢和色厉内荏的吼叫;散发着奴隶们的,哀泣和悲痛欲绝的痛苦并运行着奔突的烈火终会连同整个公馆烧成一片火海。在公馆里,高老太爷算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全公馆里的人的命运都操纵在他的的手中,任他戏弄、摆布,不顾这些人的幸福和死活,只是为了维持他“说要怎样办就怎样办”的地位。可是公馆里有人“居然造起反来了”。觉民居然敢不听他的话,敢反对他,实行逃婚;新的第一代正在觉醒,他们正在追求新的生活;高老太爷最宠信的、“知书达理”的儿子克定,却是个吃喝赌骗、荒***污秽的浪荡子。第二代人正在靠着祖先的家产过着挥霍无度的的生活。尤其是“水灾、兵灾、捧客,粮税样样多”,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斗争的尖锐更是动摇了整个封建社会连同高公馆的基根。觉慧深深地认识到这个家庭的灭亡了,“要让位给另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他和觉民的时代。这一代青年的力量决不是那个腐败的、脆弱的、甚至包含着种种罪恶的旧家庭所能够抵抗的。”
觉慧反对封建婚姻是强烈的,是具民族主义思想的。封建家庭历来都是根据“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来定儿女的婚事的,而觉慧对礼教的尊严和家庭的意愿,背道而驰地去追求家中的一个“下人”鸣凤。这显然是向封建家长包办婚姻制的挑战和冲击,个性***和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他的身上显然显现。
高太爷“希望有一重孙”,实现他四世同堂的愿望。长辈们用拈阄的办法给觉新定下了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并决定年内结婚。这不但丧失了觉新的前程而且间离了“能够理解他,安慰他”真正相爱的梅表姐。以致使梅表姐忧郁成疾,饮恨身亡。为这事觉慧一再责怪觉新当时没有把自己的幸福给争过来。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高老太爷又决定为觉民定亲,要把刽子手冯乐山的侄孙女许给觉民。觉慧一知道这个消息就怒不可遏,气愤地骂道:“又是那个老混蛋。”他从梅表姐的死和觉新的痛苦知道现在给觉民定亲这件事的严重性,他义正辞严地对觉新说:“我正要叫爷爷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是‘人’,我们并不是任人宰割的猪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觉慧并不是单纯的反对觉民的婚事,而是勇敢地向灭尽人性的封建礼教发起了挑战。觉民逃离家庭以后,无论是周氏,觉新夫妇和淑华怎样劝说,甚至是克明正言地教训,温和地开导或是雄辩劝诱都不能动摇觉慧的决心。不打消觉民的亲事,他坚决不说出觉民躲藏的地点。在觉慧的眼里。家庭、传统、规矩、长辈、罪恶等都可以等闲视之;劝说、诱骗、开导、训斥、威胁都可以置之度外,他所要的就是做一个真正的人。他所要的就是作为一个应该具有的起码的权力。
对于“家”的生活方式,觉慧也表现出了否定和厌恶,觉新为高家上下大大小小的“和睦相融”而整天跟叔辈和姨太们打牌赌钱,跟小孩们踢毡球,觉慧对于觉新忍辱讨好的“作揖主义”和“妥协”的生活的“恨“和”狙骂“,对于剑云的”消极和无奈的应酬的嘲笑,对于克安、克定放花炮灼伤射玩灯人的“没趣”,更对老太爷和“五爸”的风流的事的讥讽......这种“欢乐”的贵族生活方式,觉慧认为实在“浪费我的青春”,并诅咒终会有“树倒猢狲散”的时候。于是他内心萌生了“我应该做一个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人。”
觉慧与时代的激流是通部队,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迷信思想。陈姨太、克安、克定等为了达到多分得点财产的目的而请***(道师)道公馆大闹“捉鬼”,觉慧当面痛斥,戳穿他们的字支俩。这是他与封建势力的一次尖锐的短兵相触的斗争。他更不信什么“血光之灾”,极力阻挡觉新把瑞钰送到城外去生产。这些无不表现出了他的反封建迷信的思想。当他眼睁睁地看到有一条年轻的生命被封建礼教迷信魔绳绞死时,他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家庭吃人的本质,于是他再也忍不住了,反叛的怒火从心里爆发:“我偏要跟他们作对,.....我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由此可看出,其对封建罗网的反抗和冲击是坚决的,从他的身上也体现新民主主义思想意识和时代气息。
觉慧不仅在思想上展现了“家”的叛逆雄姿,在行动上也展开了钰“家”的斗争。面对“家”的一条条铁镣的禁锢,觉慧漠视这些吃人的经义,同情和支持 学生纯洁、真诚的爱国热心。他参与了学生“检查仇贷”,到督***署参加学生游行示威,不畏兵士们锋利的刺刀对准自己的胸膛。事后,遭到高老爷严厉的训斥,而他却第一次敢在这位家庭最高权威的“君主”面前争辩。而后又依然去演出反封建礼教的新戏《终身大事》。还热情地结交一些思想先进的新朋友,和他们一起编辑反礼教的刊物,虽屡遭挫折也不气馁,而更义无反顾地走上反卫道者的斗争道路。把《黎明周刊》改版成《利群周刊》,继续传播新文化,撰写文章猛烈攻击旧家庭,抨击封建文化思想。这体现了他对本阶级和对“家”的背叛,同时也体现了他与封建势力势不两立的坚定的斗争立场。在克安、克定、陈姨太欲以“闹鬼”害死高老爷时,觉慧早已识破其嘴脸并当着这些权威的正道者的面坚决不打开门让巫师到他的房间“捉鬼”,并恼怒地直接指出“你们假借捉鬼的名义谋害他”的鬼把戏,并与他们拉开了战势“哪个敢进我的房间,就先给他一个嘴巴。我不怕你们。”这是与家庭卫道者,面对面的对抗,颇具盛气凛然的战斗者之势。此时觉慧作为封建家庭的叛逆和闯将的形象进一步得以丰满展现。但这一斗争并没有使他马上与家庭决裂,直到大嫂瑞钰孕产又因“避血光之灾”而被赶出高家致死,他终于对这个“吃人”的家彻底绝望了。他愤怒地发出了:“我不能在家里住下去了,我要走。”尽管高老爷的尸棺未出殓和觉新的苦苦哀求,但他毅然决定在这时离家出走,“到上海去,到北京到任何地方去。”不管到什么地方去。总之,离开这个“家”,钰这个“家”决裂。他公开声称“我要做一个礼教的叛逆”,最后他终于踏上了东去上海的路途。
以上对觉慧的思想和行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觉慧虽生于封建家庭,但他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封建礼教和传统习惯是坚决的、大胆了、无畏的。而他这种大胆的叛逆性格是在初步接受民主主义思想前提下,由于自己身经、身闻、目见了封建制度吃人和事实后而形成的。
二、我们应当看到,觉慧在反封建显现出大胆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幼稚的一面。在高老太爷快要死时,他曾经有过“现在的确太迟了,他们将永远存在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其实,即使高老太爷不死,两代人的隔膜也是无法清除的,高老太爷的“我现在有些明白了。”“决不是明白了觉慧的行为及所走道路的正义性、合理性,决不是认识了他的四世同堂的人生理想和他所尊奉的封建礼教的悖谬”2他的反封建还没有经过科学的***理论的武装,还没有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及反封建的途径和出路,因而峨嵋可以说,他的反封建还是幼稚、单纯的,为了强烈的爱情(这种爱情是受民主主义思想所左右)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范围的。大胆而幼稚是觉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显出来的两个性格特征,在大胆中隐没着他的幼稚,在幼稚中可以看到出他的胆量。“大胆”帮助他在封建里“什么都不怕”。他无愧是一个闯将,不但自己在死亡的囚笼中闯出一条活路,而且还给他的兄弟姐妹们以生动的启示。“幼稚”没有限制他的斗争性,恰恰相反,在部分场合下,正是因为他的幼稚,才产生了不可遏制、任其奔泻的激情和言辞,才使他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大胆”和“幼稚”这两种性格特征对于觉慧来说是真实可信的,完全符合这个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对他的影响。作者这样处理,是“为着使小说更近于真实。”凭着这两种特征,觉慧勇敢的挑起了他的时代和他的环境给他提出的反封建任务。
三、巴金的《家》除了染上浓郁的时代色彩外,还受到了《红楼梦》和《玩偶之家》等近现代进步作品的影响。而巴金不是简单的翻版,而是巧妙地把宝玉和娜拉融合成20世纪20年代的特殊环境里的觉慧,让他来体现时代的激流。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大人民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烈烈轰轰的***斗争。而作者塑造觉慧这个形象,让他置身于时代的激流和高公馆等一系列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以他反对封建婚姻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旧的生活方式,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反叛历程,深刻体现他的叛逆形象。又通过这位闯将形象的刻画,热情歌颂了20世纪20年代进步青年的觉醒以及他们敢于反抗背叛旧社会、争取***的***精神。因此,觉慧与20年代的***者是可以联系起来的,他是中国20年代初具有新民主主义思想的***者的体现。
当然,我们在肯定觉慧大胆叛逆的同时,不能不客观地指出他形象的不足之处。觉慧对待自己的爱情,他“要给自己把幸福夺过来,然而,到他爱上鸣凤时却在想“是好玩罢了”,表现出一种“大少爷”的爱情。而且居然由于“为社会服务的青年的献身的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在他“经过了一夜思考之后,准备把那个少女放了,”,这说明他对鸣凤没有真正的爱,而且也表现出他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归根结底是觉慧并没有摆脱封建的等级观念没“3他想:要是鸣凤生在有钱的人家多好啊!鸣凤要是处在琴小姐的地位多好啊!甚至在鸣凤死后,他作了一个”公子小姐,门当户对“的梦,梦中的鸣凤是个贵族小姐。这些,和他平时对爱情的歌颂是何等的不同,不能不叫人感到,觉慧在这一点上又变成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另外,觉慧出走的问题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些评论者说“觉慧反封建的思想和行动有多大意义呢?而且他们的出路呢?”这是他们自己没有认识觉慧反封建的意义,没有看出觉慧出走后的出路,因而断定,的反封建没有“多大的意义”,他的出走“没有出路”。也有的评论者联系他到上海后“不是把他爱读的《新青年》特意寄给淑英,还同一般社会主义的朋友混在一起‘,并参加了‘******’吗“4从而断定的出路是,觉慧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者。我们知道”四.一二“后在离上海不远的南京建立了国民***府上海会是一块红色的圣地吗?觉慧将走向何处?未来是什么?这确实是有些模糊的,正如作者说,“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5因为“我当时还年轻、幼稚而且我太重视个人的爱了”6但作者有认为,“来社会是进步的,且看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7由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造成的。闻清认为“巴金当时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他的无***府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敬而远之’的态度是要批判的,这些给他的所有作品甚至比较好的《家》都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和严重的缺点。”8这个评价虽然过于偏激但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我们较明显地看到,《家》所宣传大量进步作品多是中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传反封建思想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的说,觉慧的形象是带有很多成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这也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变化莫测的局势留在作者思想里的局限的烙印。
虽然觉慧的形象染上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色彩,但这并没有限制和扼杀觉慧作为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家庭的叛逆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的追求和希望,也给今天苦于环境和陈旧思想的羁绊的青年以启示。因此,它是成功的。从文学的角度看,这又是一篇值得欣赏的优秀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分析《家》中觉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