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制片人张纪中在傅彪走后说,社会要关心艺人,他们面对的压力非常人可以想象。你在这个圈子里混,就不可能挣脱圈内的许多游戏规则。
一般人会觉得这话不得要领。演艺明星又非弱势群体,没有人拿鞭子抽着他们去拍戏,是他们自己鞭策着自己去拍戏。说来说去,演艺明星或者各行各类精英要学会自己爱护自己。可是,这年头为什么爱护自己很难做到?明明命是自己的,为什么都忘了?
这就不得不研究一下我们手中驱赶自己的那根鞭子了。
鞭子好像握在自己手里,其实又握在社会手里。每个人都不由自主鞭策自己,因为社会的竞争在督促你。
人人都处在比下有余比上不足的状态中。人人都在不平衡。人人都因为不满而充满了玩儿命的动力。在几十年前那种“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农村里,农民可能吃不饱肚子,但是,家家户户穷着,也就没有什么不平衡。现在温饱有余,看着村里村外的人有了钱,特别是看到城里那些更富得多的人,内心自然就不平衡了。想勤劳致富的有,想谋取不义之财的也有。这在经济学上说,是人们不能忍受的“相对贫困”。
当一个人活得比别人差比别人穷时,当一个人相对别人社会等级低时,心理失衡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消除这种痛苦,人们才有了积极进取的动力。谁被这种不平衡折磨得厉害,谁追求成功的动力就强。
中国时下处在发展中,人们充满发财的梦想,相互攀比十分刺激。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领域,包括每一个企业,都交织着密集的“不平衡”。不管多么成功的人,都有比上不足之处。一个领域内顶级成功的人,还会因更顶级人物的成功而不平衡。
在这事上,都可能当事者迷,谁也不要做旁观者清的聪明人。不信,到那些大公司看看,那些已经做到董事、总监或者部门经理的年轻人,明明累到已经爬不动楼梯了,也绝不听别人的劝,干事时悠着点。为什么?与其忍受比上不足的痛苦,他宁肯这样累着。哪怕累得身体差点,也不能比别人升迁慢,比别人月薪少,比别人买房买车难。
人人都是这么干的。
傅彪病后,亲朋好友肯定也劝过他多歇歇,但没能劝住他。现在,我们想劝全社会的人都从容一点,爱护生命,也未必劝得住。在目前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忍受不平衡的耐受力差,心灵脆弱,许多人宁肯透支生命,也不愿在活得不如别人的相对贫困中难受。
只有从社会文化入手,让人们知道,生活的质量等级除了金钱、成功之外,还有一定的悠闲与自由,善待自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人们的盲目才可能减少。
――关键在文化。
(龚宝良摘自《今晚报》2008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