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李白在自己和岑勋赴朋友丹丘生家做客时竟打破了礼俗的常规,反客为主,写了劝酒歌――《将进酒》。当时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他在诗中抒发了复杂的感情,随着诗人起伏变化不定的情感抒发,一个个劝酒的理由便油然而生了。
一、为生命干杯
诗歌一开始,以两个长句振起,颇见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黄河之水奔涌而至和奔腾而去的浩大声势。其来,势不可挡,源远流长似乎从天而降;其去,则一泻千里,直走大海竟然永不回头。这里,天上,极言黄河之水奔腾而来得远,来得高,既远又高,则河水奔腾之势足矣,这是夸张手法。“不复回”的“复”,暗含着诗人形象:多么渴望河水一回头啊!然而,尽见滚滚波涛自顾自地急慌慌向东去,哪曾有回头意?憾矣!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两句是起兴,这两个长句写人生短促。作者以“朝”“暮”来形容短促的人生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是以小比小的“反向”夸张,更加凸显了对生命短促的无奈;由青丝到雪白,竟是一天之内,何其悲伤啊!再回头看这两个长句,有着内在的关联:以流水引出人生,以水的流逝不回比喻人生光阴的一去不返,运用比兴手法。这样在空间和时间上,以长句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又加上江水的亘古壮阔和人生的短暂渺小对比,使情感深厚凝重,令人听之荡气回肠。
回看题目,要“将进酒”,为什么呢?在伟大的自然面前,在亘古的岁月面前,我们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如此短促!作者一开口的咏叹,在座的朋友们听了,会是什么反应呢?还是端起酒杯,把充塞在胸腔的、心有戚戚生命感慨一饮而尽吧!这几个长句,为全诗奠定了慨叹的基调。
二、为自己干杯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意识到生命的短促而感到消极悲伤,由感慨走向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的时候,需要“快然自足”的欢饮。来,朋友,干杯吧,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一定是一块好料,只是暂时还没有用到地方上。这里的“我”包括宴会上的每一个人,是大写的我。这时,我们发现,前面的感慨为这里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了很有力的铺垫。诗人内心升腾起无比的自信与乐观。这里又深藏着诗人虽怀才不遇却渴望用世的积极心态。于是诗人更为高兴了:痛痛快快地喝吧,哪怕千金散尽,又有什么呢?我辈岂能被金钱所役使?这又是多么高度自信而豪迈的劝酒啊!朋友们,来,为我们自己、为像金樽一样的我们自己干杯吧!
三、为当下干杯
诗人已经摆开了要痛饮一场的架势:“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个“且”字,是要把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的劝告,有洒脱之意;一个“会”(应当)字,强调眼前难得的相聚。“烹羊宰牛”,更显示出要大摆宴席的气势,要整只的羊和整只的牛;喝酒不是一两杯,而是非“三百杯”决不甘休!来,干了吧,朋友――上天造就的一个个独一无二的我们。来,喝吧,朋友们,为了当下难得的相聚!来,喝吧!这是多么痛快,多么豪壮的劝酒!
四、为自由干杯
伴随着诗歌的节奏一变而为简短的三字句,仿佛诗人喝酒已进入佳境。接下来,我们看到了诗人高声劝酒,招呼朋友的场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人似乎有点醉意了,那声调似乎如在眼前,宴席如在眼前,诗里跳出了生活细节。酒兴由欢乐走向有点狂放了。在狂放之际,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歌了什么曲子呢?有八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钟鼓馔玉”指代富贵生活,因为富贵人家在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但诗人对此却“不足贵”这是真的吗?回想它走过的路程,长安三年并不是有人把他生拉硬扯进去的,是他自己主动寻去的。他曾到过梦寐以求的地方,享受到了“钟鼓馔玉”般的富贵生活,走过了,享受过了,竟然又说“不足贵”,这不是很矛盾吗?这显然是激愤之语。他被以御用文人的身份役使与宫廷宴饮之间,而非理想中的卿相谋臣。那激愤之中是对权贵的蔑视,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而诗人“但愿长醉”,是想借醉来麻醉自己,“不愿醒”,是不愿面对现实中的失落,这里流露了诗人现实中深深的苦闷,这是酒后的真言吧。这时,若端起酒杯,“将进酒”的最好理由是什么呢?干一杯吧,朋友,为了我们追寻精神的自由,干了这杯吧!这杯酒里,溢满着悲愤之情!
五、为圣贤干杯
可是李白就是李白,他总能在苦闷时找到走出苦闷的良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作者同情古来的圣贤们,为他们生不逢时,遭受冷落而鸣不平。细品之,其中又有自比圣贤的傲气。其实,这是诗人在以古圣贤的遭遇来安慰自己,即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也是诗人激愤之语。但“惟有饮者留其名”就有点夸大其词、强词夺理了。主要是为了为了引出下文的“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古来喝酒者酒何其多也,何以偏举“陈王”?一是“陈王”曹植才高八斗,器宇轩昂,与他相比,方有李白之豪气,之自信,之气派;二是“陈王”曹植遭受曹丕曹绷匠的猜忌,有志难伸,也激起诗人的同病相怜!所以,李白在唱词中一举古来圣贤,二举陈王,满含着不平之气,洋溢着激愤。而随着***治色彩的加入,给前面在人生生命的感慨中,注入了更加复杂的内容,诗人抒发的情感在此汇聚成更为浓稠激荡的洪峰,奔涌开来。面对短促的人生,使人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未来,诗情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读到这里,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端起酒杯,为寂寞的古代圣贤干一杯吧,谁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呢?兄弟们,干了!这一杯酒,理由充足,不得不喝,必须喝干!
酒喝到这个分上,可谓极尽兴矣。诗人也是,你瞧,他竟然责备起主人来了:“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喝高了,这是酒醉时的狂放之言,“何为言少钱”,钱是什么?自己宁愿“千金散尽”!所以,“径须沽取”而来,他要和主人对酌,喝他个地老天荒!诗情由此又转向狂放了。这时,再干杯,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诗人宁愿拿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一醉方休。一面“呼尔”去换美酒,一面招呼主人,要“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反客为主了。真是快人快语,豪迈不拘,只有情投意合的至交方有如是豪言快语。
结尾处“万古愁”又与开篇的“悲”照应关合,含义又更为深广深沉。诗人把前面聚集的所有感情都裹挟在此,一并抒发,“与尔同销万古愁”,汇成奔涌跌宕的感情急湍,从全篇来看,真是大起大落,写尽了李白的洒脱自信,悲壮深沉,劝酒理由十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首悲壮深沉、自信洒脱、理由十足的劝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