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族武术技艺精湛,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黔东南的苗拳也是中华武术舞台上的一朵奇葩,其本身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民族气息。本文对黔东南州的苗拳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提出了苗拳的相关保护与弘扬的原则、措施等,为黔东南州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献计献策,推动黔东南州苗族武术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武术;苗拳;保护;弘扬
前言
这些年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本身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不断地臻于完善,在这种大背景下,包括武术等民族传统文化渐次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结合黔东南州苗拳的实际情况展开考查与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更进一步探讨黔东南苗族武术的发展和研究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1.黔东南州苗族武术及苗拳的简介
据有关史料记载,苗族为蚩尤部族后,其中苗拳是源于古代苗族民间开展的“角抵”,现代汉语词典称之为苗族武功,古籍载之为“蚩尤拳”、“苗技”。据史料《尚书・大禹谟》记载,“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阶,七旬有苗格”;“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史记》。从商周开始,由于战争或其它因素,苗族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迁徙,由此不难看出,苗拳和苗族的其他武术一样,由于人们当时为抵御外部侵略、生活生产和锻炼健身的需要,苗族武术和苗拳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下就产生了。
2.黔东南州苗拳的现状
在贵州黔东南地区聚居生活着多种少数民族,正因为这种特点,从贵州史料、贵州地方志和相关的文献中得出,苗族拳有三十多个流行拳种和八百多个套路,其中苗拳也是其中之一。根据黔东南州苗拳的实际情况,苗拳的总体特征主要有:父子相传、技与德相结合、动作拳型严密紧凑、辅以苗医、注重实战,灵活多变、地方特色浓郁等方面的特点。在今天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武术仅仅靠本民族口传身教这种古老的模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有点不合事宜,所以,保护与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迫在眉急。
3.黔东南州苗拳的保护与弘扬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传承模式单一,单凭口传身授不是保护的最好途径,没有形成多层次继承;第二、面对西方的文化乃至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冲击,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没落,从而产生了民族自卑感。第三、对于黔东南州的武术文化,思维定位不正确,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有些将原生态民族歌舞,按照现在非常流行的时尚审美观胡乱篡改、编造,并结合现在娱乐加之以作秀的成份粉墨登场,所以旅游开发向“钱”看;第四、对黔东南苗族武术及苗拳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力度有待改进和完善。第五、***府的监管力度是其必要的指路标,保护力度与地方***府监管有待更进一步完善,使其更人性化。
4.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弘扬需要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注重以人为主体的原则。就是要强调苗拳的保护与弘扬要以人为本,做到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各项工作做到雅而不浓、淡而不腻。第二、静态保护原则。静态保护,简单的说就是把没有被文字记载,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通过以直观的、物质的、系统的加以备份,如苗拳可以通过文字、有声***像、模型等方式方法加以保护。第三、活态继承原则。如果说静态保护只停留在物质层面,那么动态保护就是静态保护的升华,而不是机械式、固执式的封存。第四、坚持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苗拳蕴含着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民族高尚的原始***腾,在发展的历程中会经历重生的痛苦,毕竟破茧成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要坚持适度开发,合理取舍。
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下对保护与弘扬苗拳的措施
第一、对黔东南的苗拳及其他少数民族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迫切性。
在黔东南苗族聚居地区,把苗族武术以及苗拳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这是民族对原始***腾崇拜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文化全球化的需要;***府要对苗拳的现状展开调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为苗拳及苗族武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第二、建立和完善教育传承体系和培养专业性人才。
作为教育,对于传承与弘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的教育传承体系和培养大量的后继人才,才能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在中华文化的锦缎上缀上味短而韵长的一笔。
第三、建立原生态博物馆或***书馆等进行保护。
苗拳以及其他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奇,***府必须加大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建立原生态博物馆或***书馆进行保护。
第四、坚持适度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道路,建立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
黔东南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这些旅游开发当中,要做到有度有节。黔东南的各种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弘扬之间是一把双刃剑,开发是为了更好的去弘扬与保护,保护又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开发和弘扬,所以我们要在保护与开发、开发与弘扬之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建立一个属于黔东南的靓丽民族旅游名片。
第五、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和影视效益,打造具有黔东南民族文化特色品牌。
黔东南的非物质遗产及苗拳的保护与弘扬是一项长久的社会工程,必须整合及各个方面的优秀资源,形成强大的保护力量进行保护与弘扬。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宣传,可以把影视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并通过电影向全国观众展现,对提升黔东南的形象和知名度,文化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各种宣传效果,在人们心中建立起对黔东南美好的印象,并促进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出具有黔东南民族文化特色风情的名牌。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承,与其实践生活相密切联系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关联的文化空间。苗族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武术的一部分,我们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去思考苗族苗拳的保护与弘扬,研究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丰富民族武术理论知识,增添武术文化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锐意进取、顽强拼搏、勇于实践的民族精神,指导如何去保护与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有借鉴等各方面的作用。
所以,苗拳的保护与弘扬,推而广之,黔东南州苗族武术保护与弘扬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保护和传承,而是应该在现代化与原生态、开发和保护之间形成一种科学发展、和谐共处的良性氛围;并对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加以科学的保护与弘扬,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形成与地方***府、经济、文化的良性循环,推动黔东南州苗族武术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美丽的黔东南,奋进的黔东南,强大的黔东南。
【参考文献】
[1]吴曙光.试论苗拳[J].贵州民族研究,1990(4).
[2]麻勇恒,范生姣.苗族侗族文化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昌文.贵州苗族武术的特点[J].贵州文史丛刊,1990(02).
[4]刘卫,龙佩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湘西苗族武术文化保护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1(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对待苗族武术的保护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