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我在内蒙古的敖汉旗参加兴隆洼文化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八千多年了,当时的人死了以后通常都会被葬在居室里。发掘葬于居室里的遗骸,其中的一颗头颅引起了同仁们的关注。死者的年龄大约在三十五岁上下,左侧的后槽牙,下边的一颗有一个人工钻透的上下贯通的小洞。八千年前的兴隆洼人尚不懂得金属冶炼,牙洞是用什么工具、以什么方式打通的?至今无解。至于说,兴隆洼人打通牙齿的动机,有人认为,因为牙痛,聚落里的“牙医”将牙齿打通切断了牙床上的神经,不过,这仅是推测。
动牙,美观还是防身
实际上,不仅兴隆洼人热衷“动”牙,古时,动牙者大有人在。成书于先秦的《山海经》有“凿齿民”的记载。何谓“凿齿”?汉晋时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齿长如凿,高诱在《淮南子》中说:“凿齿民,吐一齿出口下,长三尺也。”对于“凿齿”的另一种解释是,南方人有拔牙的习俗。《管子》将这种习俗解释为:“吴、干战……摘其齿。”吴越人有摘齿的习俗。古籍记载,台湾妇女于婚前有拔牙的风俗。考古发现,很多地区、如山东兖州王因、江苏邳县大墩子、湖北房县七里河、广东增城金兰寺村等地的古人皆有拔牙的习俗。
1959年,考古人员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了31颗古人头颅,其中的7个男性、16个女性在生前牙曾被部分拔掉过,而且,被拔掉的都是上颌的侧切牙。古人干嘛要跟牙过意不去?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说,荆州僚人女子长大以后会拔掉獠牙,据说,拔去像狗一样的獠牙,出嫁后就不会伤及男人。不过,此种认定又有了疑问,大汶口人拔的都是侧切牙而非獠牙,或许,在大汶口人看来,拔掉门面上的牙有损形象,所以,必须要拔的话,就只有侧切牙了。在日本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有的死者的下颌上的六颗牙都被拔了去,但拔的再多,都不会动门牙,由此看来,古人热衷拔牙,前提是不影响美观。
舌头和牙谁更硬?
上学的时候,老师问,是牙硬还是舌头硬,学生们回答,当然是牙。老师张嘴:舌头还在,牙没了。老师讲的这事出于《说苑》:常病重,老子去看他,常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常再问:“我的牙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常又问:“为什么?”老子悟性极高,当即答道:“舌头还在因为柔软,牙齿不在因为坚硬。”常说:“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天下的事就都能明白了。”这就是“齿亡舌存”成语的出处。侯宝林先生有一出相声,说的是一老一少一对醉汉较劲儿咬耳朵、咬自己的耳朵,结果呢?年轻人没办到,老人赢了,但见,老人将嘴里的假牙摘了下来,持在手里,于是,假牙咬到了真耳朵。这出相声和前边那个舌与牙的典故,各中哲理,值得品味。
考古发掘,无论人还是动物,牙最常见。根据牙,考古人员不但能判断出死者的年龄,还能推测出死者生前的食物构成和健康状况。(撰文、供***/ 黄大路 王静)
你牙口好吗?
牙口,这个词挺有意思,本人在内蒙古敖汉旗的一个牲口市场上亲眼所见,两老者,甲老者卖驴,乙老者买驴,甲问乙:您老哥牙口还好吗?乙张口,示意:还好。乙再问:这牲口牙口怎么样呀?甲再答:五岁口,正当年。老者与驴因“牙口”而被相提并论,当时,本人强忍,没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