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底色,打底的颜色。有人说,底色决定人生的画卷是苍凉还是华丽;有人说,许多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是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也有人说,童年的底色虽然暗淡,但是成年的鲜艳色彩可以与童年的暗淡底色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生变得光彩夺目;还有人说,哪怕遭遇再多的波谲云诡,最终也都会归于平素,平素才是生活一如既往的底色……
请以“底色”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一
聂鲁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在世俗的喧嚣之中,我们若想找到生命的真正脉络,就应拨开浓墨重彩,一窥生命的底色,回归人生的原点。
底色,是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这样理解“性本善”:一个在井边玩耍的小孩不慎跌入井中,路过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他。人类的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色所在。可叹的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金银的光泽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竟使我们遗忘了自己的底色!“小悦悦事件”使我们惊觉底色的流失,而不法商家被曝光的众多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让我们茫然不知“底色”何处可寻。好在,还有奋不顾身托起坠楼女童的吴菊萍,还有及时敲门告知邻居身处险情的夏娟,还有在汽车前面推开学生的张丽莉……仍有人在用行动演绎着“善”的底色,让社会的底色不至于那么苍凉,让我们看到光亮重燃的希望。
底色,是回到起点,寻觅初心。忘不了冰心老人的梦:已是耄耋之年的她独居异乡,一夜,梦见自己儿时居住的小巷,醒来后泪流满面。原来万水千山走遍,最最割舍不下的,还是生命开始的地方!尼采有言:“真正成熟的人就是能重新找回小时候玩游戏时的那种认真。”底色,在生命的起步阶段就已经画好。那最初的本真和美好,自我和素朴,在岁月的打磨中,还能留下几分?百岁老人在人生的边上回望,而梭罗则遁入瓦尔登湖追寻。初来乍到的工业文明令他忧虑,他一心追求原始、平淡的自然生活。在瓦尔登湖畔,他思考,他沉淀。深刻的本质是简单,是一抹清淡的底色。初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失初心,方能底色再现。
底色,是不受压抑的真性情。宋人张孝祥考中进士后,上书请求昭雪岳飞冤案,为秦桧所忌。有人劝张孝祥不要性情太露,他却回答得十分痛快:“无性情我举进士干什么?有性情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好一个真性情!酣畅淋漓,回肠荡气。人生的画卷中,最意味深长的往往不是矫情涂抹上去的色块,而是用真性情真品性浸染的底色。我们记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真悲,记住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真爱,记住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真恨,难道不都是因为被那抹最本真的底色所打动?今日有人大喊“个性***”,恣意妄为,真正遇事却低眉顺眼,卑躬屈膝,这不是真性情,不是真底色。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当炫目的色彩褪去,生命的底色才清晰可辨。让我们看清那抹底色,守护那抹底色,回归那抹底色……
二
底色,是事物的本色,是变化的起点。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应该是一种凝固的精神,一种文化底蕴的再现。正如开放兼容的盛唐气象构成了长安城的底色,昂扬进取的斗士精神构成了罗马城的底色,一座有着自己底色的城市,才能承载文明的厚重。
可叹的是,在商品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日,有些城市为了眼前的利益,将底色淹没在城市演变的洪流中。梁思成曾经慷慨悲呼:“拆掉北京一座墙,等于剥掉我一层皮。”他的悲呼却无法阻止古韵深沉的京城蒙上纸醉金迷的浮华阴影。而在我国南方某城市中复制的维也纳小镇哈尔施塔特、意大利街区,更如同用油彩在淡雅的水墨丹青上划下重重一笔,让城市原本的底色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让原本独特的城市风貌显得不伦不类。
如何才能让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明白,唯有保住自己的底色,才有发展的底气。你看那罗马古城,任时光流转,历史的痕迹依旧重重叠叠地矗立在大地上。那些斗兽场,那些巴洛克式的建筑,不仅为罗马增加了可观的收入,还向来客倾诉了其恢弘的气象和人民的智慧,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还有那京都城的古刹,那缅甸的神殿,当我们漫游在这些永不消逝的经典中时,便可深深体会:只有底色才能让一座城市以最骄傲的姿态屹立,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
或许,除了各自缤纷的底色,城市作为人与人交往的中心,更有一种普遍的底色,那便是人性。城市是靠那情感的纽带连系着,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让城市更鲜活,更温暖,彰显着其作为人之聚居地的底色。在“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的冷漠掩盖了城市的底色,城市的信仰摇摇欲坠。然而动车事故后温州市民排队献血、自发救援的举动,让温州这座看似被金钱与逐利意识包裹的城市显出它温暖的底色,亦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在工业化浪潮中健康发展的希望!
自然,在坚守底色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绚丽的色彩,也不失为城市的风貌锦上添花。罗浮宫旁的玻璃金字塔,给古典的巴黎添上现代的气息;胡同里的说唱、长城上的街舞,让古老的北京城历久更弥新。
底色是变化的起点,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作为城市的一分子,都应成为城市底色的坚守者,让城市更能承载先人和我们自己创造的文明,让它们成为更宜居的人性之城。
[综合评点]
第一篇文章脉络清晰,逐层解析,步步推进。“底色,是人之初,性本善”“底色,是回到起点,寻觅初心”“底色,是不受压抑的真性情”,阅读此文,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那一位位熟知的人物:孟子、冰心、张孝祥、杜甫、曹植……他们的情感在作者的笔下汩汩流淌。文章优美的文笔让读者思绪起伏,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字里行间,因此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智的启发,更重要的是情的感染。
第二篇文章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深入人心。文章的话题触及了两个敏感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一是社会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丢失了城市的底色;二是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丢失了做人的底色。接着作者就提出了一个触动人心的话题:如何保住城市的底色?文章正反例证,思路明晰,一脉相承。
文章是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如果这种传递能够感染读者或引发读者的思考,那么,文章便是成功的。
(荐评者系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