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有艺术家塑造了秦桧夫妇的站像雕塑《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该雕塑在南京江宁博物馆展出,此举在社会上引起普遍热议。有人认为,秦桧夫妇的跪像已有数百年历史,现在又塑个站像,实在没必要。有人称“奸臣秦桧就应该遗臭万年”,怎么可以站起来?还有人认为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是向现代社会的中国公民呼吁理性、客观地对待一切事件。
秦桧真的“跪”累了么? 李佳
最近给大家伙心里添堵的人不少,秦桧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直以来都跪着,却在不久前被某艺术家立了起来,说“秦桧跪累了”,这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秦桧大概很憋屈吧:走个儿跪了这么多年,跪得好好的,却有个艺术家非要另类一把,想给自己松松脚,这下可好,不堪回首的往事又被大家伙拿出来骂了。其实跪着就跪着呗,反正跪了这么多年,拿《肖申克的救赎》里监狱囚犯的话说,就是“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还会依赖它”。所以艺术家可甭指望秦桧会感激他,秦桧跪习惯了,肌肉萎缩骨头僵硬,站不得了。
如今的社会上诸多现象,例如什么李鸿章被美化成了民族英雄;“曲线救国”在民族存亡关头功莫大焉;吴三桂献关投敌也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大功一件……这些都大大刺激着人们单纯而敏感的神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总有些人想要出新、创新,却找错了门道儿。
前不久,黑龙江省方正县花70万白花花的银子为侵华日本满洲开拓团死者树碑。别看前期投入比较大,但只要在日本老兵及其后代那儿一宣传,指不定多少日本人来消费呢!只是这种钱,咱不要也罢。
现在网络发达,价值观多样,有人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外遇”,有人大谈“诗仙李白是古惑仔”,还有人讨论“喜儿嫁给黄世仁不好吗”……其实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都可以创新,但必须有理有度,不然便会闹下风姐的“我整容,是为了对全国男人负责”这类的笑话。
而且这也不是创新的问题,因为秦桧站起来还是跪下去都不是某个人能决定的,它取决于一个社会的共同认知。只要大多数人觉得秦桧不该站起来,那么即使有一万座秦桧站像也无济于事。而一个社会共同的认知,就在于它的教育和示范功能,你说呢?
周留言
用辨证的眼光来看秦桧的“站”与“跪”,就会发现这与社会的共同认知有关,这比单纯地纠结秦桧生平、功过更有意义。